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并学会歌唱这首歌。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听一首好听的歌。
(播放歌曲《长江之歌》)
你一定知道这首歌曲的歌名吧?指名学生说说。
对,这就是《长江之歌》(板书课题)这歌好听吗?想学这首歌吗?好,今天我来教你们。
2.介绍:这首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
3.出示地图,指出长江的位置和所流经的地方你们对长江了解多少呢?
学生展示自己课前收集的资料。
二、初读感知。
1.在预习的基础上,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中的生字词。
(2)描红田字格中的生字。
(3)同桌互说某些词语的意思。
2.交流自学效果。
a. 字词情况
(1)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
指名逐词读,指导学生读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等。
(2)指导写字。重点为灌、溉、哺、挽、涤、埃、乳
(3)当堂书写生字组成的词语2遍,教师巡视指导。
b.课文朗读情况
(1)各自轻声试读课文。
(2)分节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c.课文初读的感受。
学习小组自由读课文,讨论:哪些地方读懂了?交流。
教后记:
(1)在汇报收集长江的资料这个环节时,令我想不到的是长在长江边的这些孩子却对长江知之甚少。甚至有80%的学生没有亲眼看过长江。看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迫在眉睫。课后,我打印的长江的资料成了抢手货。阅读材料的《长江》助读也成了同学们的谈资。
(2)今天我没有来得及把学生的预习作业收起来,想这么好的诗歌,应该有自己的感受。没成想今天在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时,学生的感受大都苍白空洞,几乎都是虚的。由此可见,长江对于他们来说也太陌生。看来,有些资料要让他们早点查阅。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二、指名几位学生朗读课文
三、读完后,说说这首诗歌中你觉得哪句话最能体现作者对长江的情感。
一学生读:
12>“我们赞美长江,
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
你有母亲的情怀。”
说说为什么这句诗最能体现作者对于长江的情感?
(答:作者把长江当作了母亲,自己是她的孩子。)
还有相同感觉的同学说说吗?(他觉得中华民族从长江上汲取了无穷的力量)
说得好,谁能把作者对于长江的母子情读出来。
指名读。
齐读。
(1)作者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为什么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你能从诗歌中找到答案吗?
学生分别找到第一节二节的句子,根据回答加以引导点拨理解
a 你从雪山走来,
春潮是你的丰采;
你向东海奔去,
惊涛是你的气概。
(“雪山”在祖国的最西部,“东海”在祖国的最东部,长江从祖国的最西部走来,向祖国的最东部奔去,说明她源泉是无穷的)
指导朗读:这两个分句我们该怎样读,哪些词提示了你?
(第一个分句要读得柔和一些,因为长江是“走来”,第二个分
句读时要让人感觉有气概,因为长江是“奔去”)
b你用甘甜的乳汁,
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
挽起高山大海。
(①“哺育各族儿女”:只有母亲才会哺育儿女,在这里把长江比作了母亲,而且长江哺育的是各族儿女,可见这位母亲的胸怀是多么的宽阔。
②‘‘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里又把长江拟人化了,长江很长,它就像母亲伸长那健美的臂膀,从西至东,把祖国的高山大海拉在手里,让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永不分离)
指导学生看地图,并联系实际想象体会“哺育、挽起”的意义。
相机指导朗读 ,再齐读第1节。
指导背诵第1节。
c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
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你用纯洁的清流,
灌溉花的国土;
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
(①‘‘远古’’是指很遥远的古代,长江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时间跨度很大,长江永远不会停息,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指导朗读第一句:“走”、“奔”句与第一部分的“走”、“奔”句对比读,体会长江的宏伟气势和永葆青春的活力。
理解“尘埃”在此处意为什么。
(②“灌溉花的国土”:祖国的领土那么大,长江能将它们一一灌溉,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推动新的时代”:长江能推动时代的发展,力量是无穷的)
(①‘‘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母爱是纯洁的、神圣的,长江像母亲一样滋润着祖国的每寸土地。
②“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母亲的力量是巨大的,长江就像母亲一样,对新时代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机指导朗读 ,再齐读第2节。
指导背诵第2节。
(2)这一句在诗歌中出现了几次?
两次
介绍诗歌的手法之一:回环,并简单介绍这种手法的作用。
(3)诗歌还有其他特点(相机介绍押韵等简单知识)
四、练习朗读背诵全诗
1.同学们,作者歌颂了长江,学完了这首诗,你们有什么感想呢?
2.是啊,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去赞美长江,表达出我们对这位伟大母亲的依恋之情。
3.练习朗读。
4。背诵
五、跟着录音轻哼歌曲。
长江之歌教学设计及相关资源
ght-rule:exactly? 12pt;>
教后记:
(1)在充分阅读资料的基础上,再读这首诗,学生对于作者写诗对长江的感情有了充分的理解与共鸣。
(2)在课堂教学中,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教些文学常识有无必要?我在课中讲是讲了,介绍了一点。不知学生有无理解。我考虑的是必要吗?如何教?
(3)诗中大部分词语学生都能理解,但“尘埃”一词我认为是必须要教师教的,只有把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与教师的点拨引导结合起来进行整合,课堂才会有效。
《长江之歌》教学设计
一、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二、教材说明:
这首诗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主题歌歌词。作者以雄浑的气势,赞颂了长江的宏伟、壮观,以真切的情感表达了对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全诗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小节,写长江的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第二部分即第二小节,写长江的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
本课的教学重点在指导朗读,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反复吟诵,联系上下文细细玩味,尤其是领悟文中两次出现的诗句“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的深刻含义。
三、教学时间:两课时
四、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赞美长江的诗歌。(板书:长江之歌)
《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
2、出示地图,指出长江的位置和所流经的地方。
3、你们对长江有什么了解呢?请同学们自由说说看。
4、放录音:《长江之歌》歌词豪放,歌声雄浑,我们一起来欣赏。
二、初读指导。
1、自学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描红田字格中的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丰采 依恋 荡涤 尘埃 磅礴 灌溉
2、检查处学效果。
(1)出示词语:
乳汁 哺育 挽起 荡涤 尘埃 灌溉 奔去 各奔东西
(2)指名逐词读,指点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一字多音等方面区分加点字读音的异同。
(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丰采:美好的仪表举止。
依恋:留恋,舍不得离开。
荡涤:洗涤。
尘埃:尘土。
磅礴:气势盛大。
灌溉:把水输送到田里。
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
4、分节指名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点。
5、四人小组自由读课文,讨论:哪些地方读懂了?互相交流。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
乳 汁 哺 挽 涤 埃 灌 溉
2、指导写字:
乳:左右基本等宽。
汁、哺、挽、涤、埃:左窄右宽。
灌、溉:左窄右宽,因笔画较多,写时要紧凑一些。
3、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
二、指名朗读课文。
三、精读训练。
1、观看系列片《话说长江》片断,听《长江之歌》。
《话说长江》这部系列片让我们感受到了长江那宏伟、壮观的气势,作者说——
2、出示:我们赞美长江,
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
你人母亲的情怀。
引读。
3、自由读。说说读了这句诗想了解什么。
4、交流:(1)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2)“情怀”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5、精读第1节:
(1)自由读,四人小组讨论: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2)交流。
出示:你从雪山走来,
春潮是你的丰采;
你向东海奔去,
惊涛是你的气概。
(“雪山”在祖国的最西部,“东海”在祖国的最东部,长江能从祖国的最西部走来,向祖国的最东部奔去,说明她源泉是无穷的。)
指导朗读:这两个分句我们该怎样读?哪些词提示了你?
(第一个分句要读得柔和一些,因为长江是“走来”,第二个分句读时要让人感觉有气概,因为长江是“奔去”。)
(3)默读第1节,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4)交流:
出示:你用甘甜的乳汁,
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
挽起高山大海。
(“哺育各族儿女”:只有母亲才会哺育儿女,在这里把长江看作了母亲,而且长江哺育的是各族儿女,可见这位母亲的胸怀是多么的宽阔。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里又把长江拟人化了,长江很长,它就像母亲伸长那健美的臂膀,从西至东,把祖国的高山大海拉在手里,让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永不分离。)
指导学生看地图,并联系实际想象体会“哺育、挽起”的意义。
指导朗读:这一句我们要读得很深情。
(5)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要读出“赞美”“依恋”的感情。
(6)齐读第1节。指导背诵第1节。
6、精读第2节。
(1)听录音,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它有母亲的情怀?
(2)交流: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远古”是指很遥远的古代,长江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时间跨度很大,长江永远不会停息,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指导朗读第一句:“走”、“奔”句与第一部分的“走”、“奔”句对比读,体会长江的宏伟气势和永葆青春的活力。
(“灌溉花的国土”:祖国的领土那么大,长江能将它们一起灌溉,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推动新的时代”:长江能推动时代的发展,力量是无穷的。)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具有母亲的情怀?
(“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母爱是纯洁的、神圣的,长江像母亲一样滋润着祖国的每寸土地。
“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母亲的力量是巨大的,长江就像母亲一样,对新时代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3)师引读:所以,“我们——赞美长江……”
(4)指导朗读第2节。
(5)指导背诵第2节。
四、练习朗读全诗。
1、同学们,作者从空间和时间上歌颂了长江,学完了这首诗,你们有什么感想呢?
2、是啊,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去赞美长江,表达出我们对这位伟大母亲的依恋之情。
3、练习朗读。
五、学唱歌曲。
六、作业设计:
改病句。
1、妈妈买了许多食品、苹果、梨子和水果。
2、体育用品商店摆满足球、排球、篮球、地球仪等许多体育器具。
3、爱迪生经过努力,发现了电灯。
4、革命烈士十分顽固,誓死不说出党的秘密。
5、我们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前辈的革命事业。
七、板书设计:长江之歌 豪迈 雄壮
教学设计
资源出处:网络下载
资源提供者:沈玉麟 高安
资源名称及内容:《长江之歌》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说明】
《长江之歌》是h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的第一篇课文。这个单元的训练重点是朗读要正确清楚。教学要求是:读准字音,不漏字,不添字,不改字,不读破句;吐字清楚,音量恰当,速度合宜。
朗读训练是h版6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在整套教材中,朗读训练共分四个层次:①正确清楚;②自然流畅;③传情达意;④熟读背诵。目的是训练学生掌握朗读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在朗读过程中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长江之歌》是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教学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教学目标应明确、集中,不宜要求过高。
为此,本课的教学目标写为:①指导学生把课文中的每一个字读正确,每一句话读连贯,并注意音量的变化。②体会作者赞美长江、热爱祖国的真挚感情。
这样,看似起点低,但严格要求可打下扎实的基础,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思想教育体现在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之中。
2.重点要突出,难点要把握。
读准字音、把句子读连贯和把握恰当的音量,这三者之中,重点应是把句子读连贯,难点是把握恰当的音量。因为音量的把握与领会课文内容有密切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对于重点和难点,应设置训练的阶梯、必要的反复,以便于师生操作。
3.以训练为中心,删除繁琐的讲解。
整堂课应以朗读训练为中心,读的时间应占整堂课的2/3时间,教师的讲解只是适当点拨。在朗读训练中,教师应随时发现问题,随时纠正,逐步提高。至于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应尽量精简,水到渠成,画龙点晴。其他如段意的概括、写作特点的分析等等,则一概删除。
4.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充分运用教材配套的音带。
有些教师本身的普通话不够好,朗读水平也不高,那么在教学中更应充分发挥学生中朗读基础好的学生的作用,充分运用教材配套的音带,以及其他辅助手段。这样既可提高朗读训练的质量,又可弥补教师自身的弱点。朗读训练应采取多种方式,领读、齐读、范读、听录音等等。
【教学主要步骤】
一、读准字音
1.教师朗读,进行语言示范。第一遍,学生看课文及汉语拼音;第二遍,学生轻声跟读。
2.着重读准下列几组字。
(1)从 走 采 族 赞(平舌音)
(2)山 春 汁 长 尘 纯(翘舌音)
(3)奔 亲 新(前鼻音)
(4)丰 惊 情 声 清(后鼻音)
(5)乳 女 恋(区分声母r、n、l)
(6)哺 育 磅 礴 荡 涤(生词)
(7)(你)的(荡涤)着(轻声)
3.选几名读得比较好的学生领读。
二、把句子读连贯
1.请几位朗读水平一般的学生朗读,纠正朗读时拖音等不良习惯。
2.教师范读,指导学生读连贯:词与词之间,句子与句子之间要适当的间隔;有间隔,但不要把这种间隔过分突出,要用较自然的语调把句子连起来。
3.指导学生读好逗号、分号、句号之后以及两节之间的停顿。
三、把握恰当的音量
1.明确关于朗读音量的要求:个别朗读,要让教室里每个同学都听得清楚,听得舒服。
2.指导学生做好朗读的姿态和心理上的准备:上身、喉头、口腔要放松,呼吸自然,克服腼腆心理,把注意力集中到课文上来。
例句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音量处理中等偏低音量,并稍带委婉舒缓。
较强的音量,并渐渐高昂有力。
理由赞美长江像母亲一样养育中华儿女,满怀感激之情。
表现长江特有的宽广雄奇的地理态势和磅礴有力的气势。
3.指导学生朗读。(不同的同子应根据内容的需要,朗读时,其音量也应变化)。
四、简析课文内容的重点
第一节第一层,从空间角度表现长江气概;
第二节第一层,从时间角度表现长江气概;
第一节第二层,讴歌自古以来长江的功绩;
第二节第二层,讴歌在新的时代长江的功绩。
五、示范朗读
1.选出读得最好的学生示范朗读;
2.全班进行有领诵、齐诵的表演朗诵
六、放影片《话说长江》片首录像,演唱《长江之歌》
资源类型:教学设计
资源出处:网络下载
资源提供者:范如刚
资源名称及内容:《长江之歌》教学设计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诗歌语言,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时间 35分钟×2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写生字,了解文章内容。
二、教学过程 (10分钟)1、检查预习,导入新课、激趣。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赞美长江的诗歌。(板书:长江之歌)
(2)出示挂图,指出长江的位置和所流经的地方,请生说说:你对长江了解多少呢?
(3)师总结: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全长6300千米,注入东海。与黄河一起,被称为“母亲河”。
(15分钟)2、初读指导
(1)学生自学生字词
①自由朗读文章,画出不理解的词。
②描红生字,师巡视指导,注意生书写姿势。
③生自由交流不理解的字词(可查字典)
(2)检查自学效果
①出示生词,指名逐词读,评议、正音。
②请生说说生词的意思。
(3)学生轻声试读文章。
(4)逐节指名读文章,师相机指导,是生评议。
(5)四人小组自由读文章,讨论:那些地方读懂了?交流(师生共用)。
(5分钟)3、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指导写字,教师范写
(2)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5分钟)4、检测 完成练习册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诗歌语言,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过程
1、(3分钟)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词,订正
(2)指名逐节读文章,师生评议
2、(12分钟)学习第一节
(1)出示9至12句。教师引读
学生自由读,说说有哪些问题(学生交流)
教师归纳:a、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b、“情怀”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1)学生读第一小节,思考: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2)出示1至4句,指导朗读
默读第一小节,思考: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出示5至8句,指导朗读
3)指导背诵第一小节
3、(12)学习第二小节
1)默读第二小节,思考: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2)学生四人小组交流,评议,教师总结
3)指导朗读第二小节,背诵
4、(4)练习朗读课文,请学生说说有什么感想?
5、(4)背诵全诗,小组比赛。
长江流域图片
上游流域图:
长江之歌教学设计及相关资源
中游流域图:
下游流域图:
长江上游:
金沙江段:
发源地:
都姜堰灌溉区:
发源地:
三峡:
上游:
《长江之歌》教后记
刚刚和孩子读完了《长江之歌》,有点想法不得不写。
这是一篇诗歌,诗歌是诗人情感的迸发,而要让学生和诗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最佳途径就是让学生去读,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因此,我在介绍了长江之后,学生说完自己对长江的了解之后,就开始让学生读诗歌。先让车永辉读了,他说他已经会背诵了,我要他读给大家听听。一边读一边指导他,解决正音问题。大家对他的朗读发出了嘘声,的确有些词语读错了,像“挽”读成了“mian”, “恋”读成了“lian”,“涤”读成了“die”,但是他没有灰心,对同学们的意见虚心地接受,我对此表示了赞扬,要求大家再流畅地听他读一遍。这遍他读得很认真,大家听得也很认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接下来的时间,我问大家听过这首歌吗?一下子调动起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孩子是聪明的,说:“老师你唱给我们听听。”之前我们已经准备好了磁带,看孩子呼声这么高,我也只好高歌一曲,我也想唱一唱了,虽然我唱得不好。孩子们看到我的示意,安静了下来。我唱了第一段,我知道孩子们是不喜欢美声唱法的,再说我那也不能算是什么美声了,孩子们虽然也不喜欢听,但听得很认真,有的孩子笑得前仰后合。我知道效果已经达到一半。
于是我问孩子:“通过这首歌,你对长江又有什么理解呢?”
“宏伟,壮观。”王颖说。
“气势磅礴。”吴正川说。
“我眼前仿佛看见滚滚的长江水。”徐号说。
……
“好!那么我们就用磅礴的气势来读一读宏伟壮观的《长江之歌》。”
下面我又组织了孩子们小组赛读,体会长江的壮美。
《长江之歌》第二课时
继续和孩子读《长江之歌》,也许是看了大家的帖子,特别是卫军和紫雨的帖子之后,我在课堂上好像有了一点的束缚,太过局限于“荡涤尘埃”和“纯洁的清流”的生成(其实这已经是我的预设)。我在引导学生对这两句话理解的时候,首先还是坚持让学生去读诗歌,在读中说出你的感受,学生对此没有太大的反应。但是我并没有着急,而是让学生进行讨论,谈谈自己对“尘埃”的理解。孩子的讨论终于有了收获,特别是关于“历史的长河”的出现,学生的想象力还是令人惊喜的。当薛瞳说出:“历史的长河里有很多灰尘。”之后,激起了同学们的思维,顿时课堂像炸开了花。徐鹏:“中国的慈禧太后就是中国这条历史长河里的渣滓。”“还有秦桧。是他害死了精忠报国的岳飞。他也是历史中的尘埃。”我知道大家把尘埃看得还是很小,局限个人身上,于是我激发孩子:你想一想中国本身有没有尘埃。但是结果不是很理想。
自觉今天的课不理想。回头和同事一起说起的时候,大家都说没有什么感受,好像说还没有找到感觉。今天的课的失败我总结下来有几个原因:
其一:是太多预设。卫军和紫雨的精彩来源于生成。而我今天一位地想让孩子去享受他们的精彩,然而我想错,他们有他们的精彩,而我们的孩子应该我们的精彩,当我们的孩子的读《长江之歌》的时候,我想他们会有自己的精彩理解,自己精彩的问题和回答。我把卫军兄和紫雨姐的“哈姆雷特”拿来给我们的孩子去读,当然孩子觉得生疏,甚至有点莫名其妙。这是我的失败,高估了自己的设计的精彩,而忽视了孩子与文本的对话。
其二:导得不到位。就开始的问题,我完全可以换一个角度去思考,或者去激发,但是我没有。虽然通过孩子的讨论之后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我们还要认识到这一点,教师的导对发挥的孩子主体作用还是非常重要的。
其三:是孩子的储备不够。我发现我们的孩子知识储备很有限,这不能责怪孩子,只能是我们没有好好的引导。记得下里巴人就曾对农村孩子的读书问题发过一个帖子,我也曾想过这个问题,关于农村孩子的读书问题,知识储备问题。这不仅仅是引导的问题,我现在在班级里搞了“读诗会”——让孩子汲取中华文化之精华诗歌、“采蜜本”——采集当今最新新闻,这也是应本学期的学习习惯之一而开展的一个活动,我知道文化知识的储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他需要长时间的积淀,多元的汇总,从而形成孩子独特的知识框架。因此虽说是孩子的问题,但是终究的症结还在教师身上。(我并不是把责任朝身上揽。)
“老师,我有两句读得特好”
——《长江之歌》教学笔记
“老师,我有两句读得特好”
今年,我留任六年级,加之学校对原五年级进行了重新分班,所以,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都是生疏的。在这生疏的第一课上,学生便给我出了一道难题。
教学《长江之歌》时,我让学生自由练读诗歌,然后将自己读得比较有感情部分读给同学们听一听。练读结束后,许久才有学生王莉莉举手:“老师,我有两句读得特好!”我一听,乐了:“好,我们大家一起来听听王莉莉同学特好的朗读。”我还有意在“特好”二字上予以了强调,以提醒同学们认真学习。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哈——”同学们一阵哄笑。
也确实读得太菜了。但保护孩子的自尊,保护孩子发言的积极性很重要——尽管我遭遇了尴尬,但我的意识很清楚。
我问王莉莉同座的沈忱:“你为什么发笑啊?”“她说有两句读得特好,结果却只读了一句。”姑且不论诗句该怎样才算一句,沈忱说得有道理。于是我对他说:“感谢你提出了正确的意见。但老师给你提个建议,以后帮别人指出错误或不足,可不能用哄笑这样的方法,可以吗?”“好的。”于是,我转向王莉莉鼓励她将句子完整地读了一遍。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怎么样?”我问大家。
“不怎么样。”“一般。”……
看得出,大家对王莉莉的“读得特好”并不满意!我该怎么办?短暂的思索之后,我说:“老师很欣赏王莉莉同学的勇敢与自信,更欣赏她的这种钻研精神。她的书读得不是最好的,但她敢于讲自己读得特好的句子读给大家听,愿意接受大家的帮助。这样的学习方法不值得我们大家学习吗?”我这么一说,同学们不禁为王莉莉鼓起掌来;王莉莉呢,灿烂的笑脸更添上了一朵红云。
岁月的尘埃——《长江之歌》教学之生成之难点突破
岁月的尘埃
——《长江之歌》教学之生成
《长江之歌》是电视剧《话说长江》的主题歌,现在被选编在了苏教版第十一册课本中。这首诗歌中,最难理解的就是第二节的两句话:
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
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
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
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
教学中,有学生问——“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中的“尘埃”指的是什么?
我让学生自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进行思考,很快有学生朱昊远回答:“这尘埃指的是岁月的尘埃。”
一言既出,着实让我吃惊不小!我接着问:“我是听懂了,你回答得太好了!不过,老师从同学们的脸上看出了迷惘,你能具体解释一下吗?”
朱昊远腼腆的说:“就是被岁月,被时间淘汰的垃圾。”
我再问:“能举例说明吗?”
朱昊远摇摇头。
我转而将问题抛给大家:“朱昊远回答得很好,你们能补充他的理解吗?”
学生三五成群开始讨论,结果真出乎我的意料——诸如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婚姻制度,君臣、父子之间的绝对服从礼制,……
我顺势就讲到了:“正是淘汰了这些不适应社会发展的尘埃,才使得新的社会、新的时代不断产生。社会在更新,时代在发展,这一切,长江一一见证了。不仅如此,推动我们这个社会更新、时代发展的中华儿女,正是受了长江母亲的哺育,受了长江奔流不息精神的鼓舞。所以说,长江用磅礴的力量,推动了新的时代。”
这节课,实在是让我享受了一把!还有比这样的课更感觉开心的吗?
“我们赞美长江,
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
你有母亲的情怀。”
说说为什么这句诗最能体现作者对于长江的情感?
(答:作者把长江当作了母亲,自己是她的孩子。)
还有相同感觉的同学说说吗?(他觉得中华民族从长江上汲取了无穷的力量)
说得好,谁能把作者对于长江的母子情读出来。
指名读。
齐读。
(1)作者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为什么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你能从诗歌中找到答案吗?
学生分别找到第一节二节的句子,根据回答加以引导点拨理解
a 你从雪山走来,
春潮是你的丰采;
你向东海奔去,
惊涛是你的气概。
(“雪山”在祖国的最西部,“东海”在祖国的最东部,长江从祖国的最西部走来,向祖国的最东部奔去,说明她源泉是无穷的)
指导朗读:这两个分句我们该怎样读,哪些词提示了你?
(第一个分句要读得柔和一些,因为长江是“走来”,第二个分
句读时要让人感觉有气概,因为长江是“奔去”)
b你用甘甜的乳汁,
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
挽起高山大海。
(①“哺育各族儿女”:只有母亲才会哺育儿女,在这里把长江比作了母亲,而且长江哺育的是各族儿女,可见这位母亲的胸怀是多么的宽阔。
②‘‘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里又把长江拟人化了,长江很长,它就像母亲伸长那健美的臂膀,从西至东,把祖国的高山大海拉在手里,让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永不分离)
指导学生看地图,并联系实际想象体会“哺育、挽起”的意义。
相机指导朗读 ,再齐读第1节。
指导背诵第1节。
c
你从远古走来,
巨浪荡涤着尘埃;
你向未来奔去,
涛声回荡在天外,
你用纯洁的清流,
灌溉花的国土;
你用磅礴的力量,
推动新的时代,
(①‘‘远古’’是指很遥远的古代,长江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时间跨度很大,长江永远不会停息,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指导朗读第一句:“走”、“奔”句与第一部分的“走”、“奔”句对比读,体会长江的宏伟气势和永葆青春的活力。
理解“尘埃”在此处意为什么。
(②“灌溉花的国土”:祖国的领土那么大,长江能将它们一一灌溉,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推动新的时代”:长江能推动时代的发展,力量是无穷的)
(①‘‘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母爱是纯洁的、神圣的,长江像母亲一样滋润着祖国的每寸土地。
②“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母亲的力量是巨大的,长江就像母亲一样,对新时代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机指导朗读 ,再齐读第2节。
指导背诵第2节。
(2)这一句在诗歌中出现了几次?
两次
介绍诗歌的手法之一:回环,并简单介绍这种手法的作用。
(3)诗歌还有其他特点(相机介绍押韵等简单知识)
四、练习朗读背诵全诗
1.同学们,作者歌颂了长江,学完了这首诗,你们有什么感想呢?
2.是啊,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去赞美长江,表达出我们对这位伟大母亲的依恋之情。
3.练习朗读。
4.背诵
五、跟着录音轻哼歌曲。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