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用“关于”、“如果……那么……”造句。
2、读懂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碧螺春”的。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碧螺春特有的色香味形,体会劳动人民的勤劳和心灵手巧。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碧螺春特有的色香味形,体会劳动人民的勤劳和心灵手巧。
课前准备:朗读磁带
教学时间:三教时
教学过程:
第17课 第一教时 总第63教时
一、揭示课题:
当你看到了课题的时候,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
⑴提出自读要求:
①读准字音,认清生字的字形,读顺每句话。
②画出不懂的词语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新词。
③想一想揭题时提出的问题。
⑵学生自学。教师巡视,适时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三、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生字词
2、质疑。(不理解的词语)
敏捷---动作等迅速而灵敏;
弥漫---充满、布满;
神采飞扬---形容人的脸上的神态焕发有精神。
四、学生按自然段试读课文,弄清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1、交流分段情况。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试说各段大意。教师随机指导朗读并归纳分段。
3、同位同学互查朗读一遍
五、指导写字。
1、先观察字行,掌握间架结构;
2、突出指导,“煞”、“茸”部首约占字的三分之一;“袄”字左边是“衤”,不要写成“礻”
3、学生描红,临写。
第17课 第二教时 总第64教时
一、复习检查
提问: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碧螺春”的?(板书:产地 名字的由来 采摘 制作 品尝)
二、学习课文
1、精读第一部分。
⑴自由地读课文第一段。想一想: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碧螺春的产地和名字的由来,要用上“久负盛名”、“颇为雅致”,可以怎么说?
⑵指名发言,鼓励与众不同的说法,让学生领悟同样的意思有多种不同的说法。
2、精读第二段。
⑴碧螺春久负盛名,一位外国诗人在品茶之余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在清香的碧螺春茶汤里,我看到了江南明媚的春光。“江南的春光究竟是怎样的呢?
⑵找出描写江南春光的语段,好好地读几遍,有什么体会把它写在书旁。
⑶交流体会。
⑷讨论:绿树映衬着俊美的身影,构成一幅美丽动人的图画。“是个什么句子?为什么这样说?
⑸谁能给这样的景色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呢?
⑹指导朗读、背诵。
①江南春光如此美丽动人,你喜爱她吗?练习朗读第4自然段。
②指名读。引导评价。
③看画面,练习背诵第4自然段。
⑺清晨,茶园里闪现着采茶姑娘忙碌的身影,飘荡着她们银铃般的欢笑声,入夜之后,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请同学们自由读第5自然段,把你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想一想为什么喜欢。
抓住重点的句子教师指导学生理解这些句子。
⑻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
⑼教师小结:心灵手巧的姑娘们在我们的心中留下了动人的画面,焙茶手纯熟的技艺更让我们大开了眼界,这哪里是在休茶、焙茶,这分明是在进行艺术表演。
三、作业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嘹亮( )弥漫( )明媚( )
反义词:敏捷( )繁忙( )清澈( )
2、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
第17课 第三教时 总第65教时
一、复习
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
1、学习课文第三段。
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说:“碧螺春以它独特的色香味形赢得了人们的喜爱。”让我也沏上一杯碧螺春,看它独特在哪儿。
⑴沏一杯碧螺春,让学生观察,试着说说它的色、香、味、形。
⑵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呢?读课文第6自然段,画出有关的词句。
⑶交流体会。
①碧螺春的色香味形各是怎样的?
②你喝过茶吗,请谈谈自己的感受。
⑷讨论这一自然段的第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读一读体会一下。你还学过哪些类似的句子?
⑸默读这一自然段,想一想:作者陶醉的除了碧螺春的色、香、味、形,还有什么?
学生讨论。
⑹指导学生朗读这一自然段。
2、精学课文第四段。
⑴齐读这一段。
⑵说说“在清香的碧螺春茶汤里,我们看到了江南明媚的春光”这句话饱含了诗人的怎样的感情?
⑶联系课文内容,练习说话:在清香的碧螺春茶汤里,我看到了___________。
三、指导造句
1、读文后习题4中的两个句子。
2、练习用“关于”、““如果……那么……”造句。
3、指名造句,引导评价。
四、总结课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这篇课文描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五、作业
1、造句。
关于
如果……那么……
2、你最喜欢吃哪种蔬菜?写篇短文,从色、香、味、形这几个方面介绍一下你所喜爱的这种蔬菜。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