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生命的林子》第二课时教案

新学网 > 语文 >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 > 生命的林子 > 生命的林子同步课堂教学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能从玄奘没有去偏僻小寺,而是在法门寺潜心苦修,成为一代名僧的故事中领悟出一个要想成材的人不能远离社会这个群体的道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达成目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

重温课文内容

1、回忆上节课所学内容,师板书:

无法成名 方丈以林为喻 潜心苦修

决意离开 劝导点拨 终成名僧

二、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让学生通过读友人劝玄奘的话,特别是“你若想在僧侣中出人头地,不如到一些偏僻小寺中阅经读卷”去领悟玄奘是有很大抱负的。

引导学生从方丈的话中体会他的用心良苦。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分角色朗读。

一、学习第一至三自然段——理解玄奘为什么要辞行。

1、法门寺是怎样的一座寺庙?玄奘当初为什么要离开法门寺?快速阅读课文的一至三节,画出关键词语说一说。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

4、正因为如此,玄奘拿定主意要离开法门寺,这与大多数人的心理是一样的,即宁为鸡首,不为牛后,当玄奘去向方丈辞行时,方丈未说一句挽留的话,却让玄奘改变了注意,留在了法门寺,这又是怎样回事呢?

二、学习第四至九节——理解方丈的启发点拨。

读读课文,想想方丈用了怎样的方法留住了玄奘?和同桌读读课文讨论一下。

(1)、理解方丈和玄奘的第一次对话。

(2)、课件出示一处小山头,一处大林子

(3)、理解方丈与玄奘的第二次对话。

出示另一处林子,找出方丈的语言读一读,体会其中的深刻含义,和同学交流。

你喜欢哪一处林子,为什么?

(1)(4)、我感觉方丈很了不起,并没有说一句要留下玄奘的话,却让玄奘留了下来。仔细读读课文描写方丈的有关内容,想想他的哪些言行特别打动人?

(5)、一个人的成长与松树的生长有着相同的道理。此时,面对法门

寺与野山小寺,你觉得玄奘应该作出怎样的选择呢?

(6)分角色朗读这一部分。

1、指名读。

2、交流:(1)抓住“香火鼎盛、晨钟暮鼓、香客如流、名满天下、水深龙多、集纳、高僧济济”等词体会当年法门寺名气之大。

(2)抓住第一节体会玄奘觉得法门寺应酬多、压力大,抓住第二节中有人劝玄奘的话,体会玄奘有报负。

1、读读课文第四至九节。

2、交流:

(1)、“ 玄奘认真思忖了好久,……愿做太阳”从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

(2)、方丈带玄奘看了这两处地方,大家来看,同样是松树,它们有什么不同呢?

(3)、指名读一读:出示重点内容齐读:这些树就像芸芸众生……他们就成了薪柴啊!

(4)、交流:体会方丈的劝解技巧——巧妙设喻,两相对比,深入浅出,以理服人。该怎样读这段话?试读、指读、评议、再读。

(5)、齐读玄奘的话。

引导学生联系整篇课文去理解课文的最后一句话,领悟本文所要阐明的哲理。

三、学习第十---十一节

(1)指名读第三大段,提问:你对最后一句话是如何理解的?

(2)出示最后一句。

(1)读读,谈谈各自的理解。

(紧扣课文内容理解:没有竞争就没有活力,没有竞争,人不能成才,万物不能生长。

(2)齐读,再次感悟。

四、回归整体对比启发

让学生回顾全文,把握本文的深刻内涵,再次领悟课文所要阐明的哲理。

1、方丈带玄奘到林子里去之前,曾经问他,原作太阳还是原作烛火。现在你觉得玄奘做了太阳还是做了烛火?

2、玄奘一心想出人头地,如果玄奘选择山野小寺会出人头地吗?

3、听了方丈的话,玄奘终于走上了成功之路。这则故事给了你什么启发?

指名谈谈各自的想法。

启示:一个人想要成才不能远离社会这个群体。

五、尝试辩论,促进迁移

巩固深化,从中感悟深刻道理。

出示:如今,人们有一种普遍的心理,那就是宁做鸡头不做凤尾。也就是选择生存环境时,许多人都回选择容易显示自己才华的环境,这样很容易出名。而这种想法与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恰恰相反,那是不是肯定不正确呢?我觉得看问题要一分为二,要全面地去看。课后,我们可以搜集有关的资料,来一场辩论。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