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理念:
以竺可桢的“日记”贯穿整个教学,以小见大,以点带面。通过品读“日记”,体悟“日记”中包含的深义,感受竺可桢把全部心血都用在科学研究上的精神。在感悟的过程中,得到语言与精神的双重洗礼。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能理解“支撑”等9个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与“日记”有关的重点句段。
3、深读课文1~~5自然段,学生在探究、交流的过程中感受竺可桢把全部心血都用在科学研究上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
感受竺可桢把全部心血都用在科学研究上的精神。
四、教学过程:
一、日记导入
1、师:同学们,平时你们写日记吗?你的日记中都会记些什么呢?
(学生自由讲述)
2、师:是啊,平时我们写的日记都是记一些生活中的事情。现在我们也来看一篇日记(课件出示)
1974年2月6日,气温最高零下1℃,最低零下7℃,东风一至二级,晴转多云。
① 谁愿意来读读? (注意引导读通读顺)2生
②这篇日记和我们平时的日记有什么不同?(简单,只记录了气象变化)
3、师:是啊,这是一篇普通的气象记录文字,是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竺可桢写的一篇日记。
板书:24、气象学家竺可桢
①谁来读读他的名字?(注意“竺zhú、桢zhēn的读音)
②一起读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走进日记
1、师:今天就让我们打开竺可桢的日记,走进竺可桢的世界,去感受他的生活。请同学们打开书本,读读课文,把文章读通顺,碰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读后交流:谁愿意把自己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指名3~4生,注意正音)
a、齐读难读的句子。
3、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读的这篇日记看似普通,可真的普通吗?为什么?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一下课文,找出不普通的地方。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竺可桢是怎样写下这篇气象日记的。
(课件出示)
1974年2月6日清晨,一位躺在病床上的老人,支撑着身子坐起来,拧开收音机的旋钮,听收天气预报。他戴上老花眼镜,哆哆嗦嗦地在笔记本上写下一行小字……这是老人留下的最后一篇气象记录。第二天,他就与世长辞了。
①指名读,其他同学注意听,他读准了没有。(注意正音:拧nǐng 钮niǔ哆duō 嗦suō 篇piān 评价:这些生字读得真准,让我们也学他的样子来读读这几个词语)
②再请一位同学来读。
③读了这段话后,你感受到了什么?(理解“支撑、戴上老花眼镜、哆哆嗦嗦、最后一篇、与世长辞,体会竺可桢是在病危无力,极度虚弱的情况下,写下了这篇日记的,这篇日记是竺可桢用自己最后的生命来写的。感悟参考:
a、竺可桢把日记看成他生命的一部分;
b、竺可桢就是这样坚持不懈地记着气象记录的;
c、竺可桢为科学研究奋斗一生的信念;
④让我们怀着深深的敬意,再来感受这令人感动的一幕吧! (学生感情朗读)
3、(课件回到日记)
1974年2月6日,气温最高零下1℃,最低零下7℃,东风一至二级,晴转多云。
师:是啊,这,不是一段普通的文字;这,是气象学家竺可桢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用颤抖的笔写下的最后一篇日记!
板书:日记
相信同学们再读这篇日记时,肯定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①学生朗读(感情深沉,速度缓慢)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