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 读懂两首古诗,了解古诗所描写的劳动情景,从中感受劳动者无私奉献、团结向上的精神。
2. 通过学习,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 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学生:预习课文。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 节 教师教学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复习导 入 同学们,我们曾学过一首古诗叫《静夜思》,你还能背下来吗? 指名背,再齐背
介绍背景了解李 白 你们还记得这首诗是谁写的吗?对,他是诗人李白。他可以迅速忘却自身所遭受的不幸和挫折,昂起头来,热情地讴歌生命,赞美劳动,世间一切美好的东西,都会让他再次萌发创作的灵感。他笔下的冶炼工人的劳动情景是一番怎样的场景呢?
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自主合作初步感 知 你发现了什么?或者你读懂了什么?
检查反馈:自由读诗,边读边观察, 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
细读品味 感悟理 解 作者给我们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提示:第一句是全景,只见炉火熊熊燃烧,映红了整个天地,在夜幕中远远望去,景色非常壮观;第二句是近景,可以看见从炉中喷出一股股紫色的浓烟,时而有腥红的火星从炉烟中欢快地跳出来。
通过“乱”这个字,你体会到什么?品味作者的用词之妙。
作者的心情如何?
“郝”什么意思?你感受到什么?
在这样的劳动状况下,工人们的心情如何?怎么体会到的?
想象一下,工人们是怎样劳动的?
看到这样的劳动情景,此时,作者的心情如何?指读,体会。
作者对创造性的劳动和质朴的劳动者的由衷的赞美和钦佩之情。
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什么?
指导朗读。
感受诗人在亲临这种火热的劳动场面后,所引起的兴奋、欣喜而又夹杂着新奇、赞叹的多重感情体验,然后通过品读来回味。
试读、指名读、齐读、试背。
齐背古诗,边背边想象情景。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 节 教师教学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创设情景导入新 课
小蜜蜂为酿蜜而劳苦一生,积累甚多而享受甚少,古今中外,多少文人墨客为之赞叹。为赞美蜜蜂,诗人罗隐也创作了一首优美的诗。板书题目:《蜂》,并指读。
简介作者
齐读课题
自读诗文启迪质 疑
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罗隐在赞美蜜蜂什么?
用学过的方法,自读,思考。
学生小组试讲,逐句理解。
精讲诗意体会思想感 情
提示:无论是平原田野还是崇山峻岭,凡是鲜花盛开的地方,都是蜜蜂的领地。这里作者运用“不论”、“无限”、“尽”等词,写出了蜜蜂辛勤采蜜的情景。
蜜蜂这样辛勤采蜜是为了谁?
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这种感情作者是如何表达的?朗读体会 自由读全诗,连贯讲诗意。
思考议论,加深理解。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①轻声自读,思考,蜜蜂在那儿采蜜?
②想象前两句诗中蜜蜂到处辛勤采蜜的情景,体会蜜蜂的辛苦。
进一步通过朗读,揣摩、体会。
有感情地朗读,想象情景。
赞美蜜蜂。
巩固练 习 同学们,此时,你就是罗隐笔下的小蜜蜂,你和伙伴们是怎样在百花中到处飞翔、辛勤采蜜的? 先小组讨论,再集体讨论。
小结
蜜蜂采花酿蜜一生,也是贡献了一生,不求名利,为人类所造福。蜜蜂的这些贡献,不求名利,蜜蜂的博采和精心酿造,也是同学们应该具备的,只有这样,我们方能如蜜蜂一样,酿造出香甜美味之蜜。 集体品读
升华感 悟 同学们学了这两首古诗后还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 计 1.规范地书写生字。
2.完成基础练习中的题目。
3.背诵这两首诗。
拓展延 伸
引导学生回顾旧知,引出新知识,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然后通过对作者创作背景简介,为学生进一步理解古诗做好感情铺垫。
学生人人参与,在补充、完善、争辩中,培养了思维的创造性和敏捷性。
通过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从视觉、听觉两个方面,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诗文的“空白”处,引导学生多次想象,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
板书设 计
古诗二首
蜂 秋浦歌
为谁辛苦 为谁甜
贡献了一生, 紧张劳动的冶炼工人
不求名利, 为人类所造福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