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木笛》教学设计

新学网 > 语文 > 人教课标本五年级上册 > 木笛 > 木笛同步课堂教学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理解“正襟危坐、不苟言笑、悲戚、窃窃私语”等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朱丹和考官的对话,唤醒勿忘国耻的荣辱感。

3、感知朱丹“如泣如诉”的笛声,体会朱丹悲戚的内心世界。

二、重点、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朱丹和考官的对话,读出对“12月13日”的不同态度。

难点:通过“如泣如诉”一词体会朱丹悲戚的情感世界。

三、教学设想:

抓住朱丹和考官对“12月13日”的不同态度反复朗读体会朱丹的爱国情怀,抓住朱丹吹奏木笛从“拒绝演奏”到“情不自禁”的不同变化倾听他“如泣如诉” 的悲戚的情感世界。

四、准备教材60份(隐藏两部分内容“对话”和“结尾”)、准备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质疑问难。

1、故事导入:同学们,有这样一位上进青年,他能用一支木笛吹奏出一曲曲婉转的笛声,成为一名乐团的木笛演奏员便是他一生最大的梦想。终于有一天南京某乐团招考演员,其中一名正是木笛演奏员。这位青年报名参加了,还顺利通过了初试和复试,如愿进入了“二选一”的最后一轮终试。然而,在接受考官终试的那天,他却出人意料地拒绝了考官提出的演奏要求。毫无疑问青年将失去成为一名笛演奏员的天赐良机……(教师讲述戛然而止。)好,听到这里,同学们,你急于想知道些什么?

2、质疑与预设。

(1)学生踊跃质疑问难。

(2)教师对有价值的问题及时板书肯定。

预设:a、这个青年是谁?

b、考官提出了怎样的演奏要求?

c、青年为什么拒绝考官的演奏要求?

d、这名青年最后求职的结果会怎样?

过渡:因为关心所以关注!从大家踊跃地提问中老师发现同学们都非常关心这位上进青年的命运。那么就让我们伴随课文《木笛》走进这位青年的内心世界,解开我们心中的重重疑团。

3、出示课题,齐读课题。(课件出示)

(二)自学解疑,感知全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1)问题a,(朱丹)紧接追问:你只是告诉了大家青年的名字,请你能更具体地介绍一下他的形象吗?(既解决读课文的环节,又了解了朱丹的外貌。)(个别读齐读)

(2)问题b,(任选一首表现欢乐)看来考官的要求也并不苛刻,那朱丹为什么要拒绝呢?谁已经知道?追问:为什么?(方案1:猜测原文,方案2:文本原文)

其实这里老师跟大家卖了个关子,目的是想考考大家能不能联系上下文于字里行间,于细节中淘得答案,老师用省略号隐藏了赵恺先生原文中的这么一段对话。(课件出示:朱丹与考官的对话)

(三)朗读对话,铭记国耻。

1、指导对话朗读。

引导学生读出考官茫然、轻描淡写的语气,朱丹悲戚、无奈的语气,读好两人对“12月13日”迥然不同的态度。

2、了解国耻,铭记国耻。

感情朗读基础上再指名学生准确回答问题c。

是啊!那天是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朱丹没有忘记,我们每个人都不该忘记那不堪回首的血泪史——(课件出示):大屏幕出现南京大屠杀的画面及配乐解说词:“上海失守一个月后,当时中国的首都南京陷落了。一场骇人听闻的大屠杀开始了。东京在狂欢,南京却在燃烧;东京在庆功,南京却成为人间地狱。侵华日军把南京变成了屠杀场,日军对被俘的中国军人,对成千上万的难民,对无数的男女老幼用机枪扫射,用火焚烧,甚至用中国百姓的头颅做赌注,展开杀人比赛。

师补充:这场大屠杀整整持续了40多天,近1000个小时,大约60000分钟,要屠杀300000人,大约是没分钟杀6个。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一组血红的数字。

(大屏幕适时呈现:屠杀持续了40多天,近1000个小时,大约60000分钟,要屠杀300000人,大约是每分钟杀6个。)(数字为红颜色)

师:孩子们,这是什么?这难道仅仅是几个鲜红的数字吗?这是什么?你说

生:(引导几名学生说“国耻”之类)

师:这是国耻!同学们,朱丹想到今天是中华民族的奇耻大辱,他又怎能吹奏欢快的乐曲呢?来,把课文捧起来,让我们再一次来读读朱丹和考官的那段对话。(分角色读,师读提示部分。)

过渡:真不错!同学们,请不要从朱丹的苦涩中走出来,就这样全身心地融入进去,就这样走进朱丹的内心世界吧!

(四)走进内心,倾听泣诉。

1、此刻,朱丹泪流满面,一腔国耻的愤慨、满腹委屈的泪水,他又能向谁倾诉?披着雪花,他漫无目的地走在南京市的鼓楼广场上。穿过广场,他又鬼使神差般地径直走向座落在鸡鸣寺下的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碑。临近石碑。他意外地看到怎样的场面呢?

生:他看到了一群孩子,他们高矮不一,……每个人都手擎一支红蜡烛……

师:临近石碑,只只见一片莹莹光亮,读——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