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能联系上下文体会重点句的意思。
2、默读课文,体会“我”和老人互相关爱之心,懂得对人要有真诚的爱。
教学重点:体会“我”对老人的关爱之心和老人的博爱之心。
教学难点:联系语境体会结尾句“我恍然大悟,原以为自己是施主,想不到真正的施主倒是她老人家……”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直奔重点进行质疑。[2分]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9课,请大家齐读课题:19真正的施主
2、什么样的施主?再读读。[加红点]
3、文中谁是真正的施主?你是从哪儿知道的?请你打开书给大家读一读。
[课件]“我恍然大悟,原以为自己是施主,想不到真正的施主倒是她老人家……”
4、大家都来读读这句话,边读边想:你有什么问题吗?
5、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很有价值,让我们快点儿走入“我”和老人的内心世界,一起去感受这个动人的故事吧。
二、细读课文,体会“我”对老人的关爱和老人的博爱之心。
(一)我坚持“扶贫”,从经济上帮助老人。[13分] 9:40
1、请同学们先来小声读读课文,看看文中的“我”是怎样当施主的呢?请你用直线画出反映我是施主的句子。(生读画,老师巡视指导。)
2、汇报:我是怎样当施主的?请同学先读句子,再谈体会。(两句)
[课件]:我想,在我们家乡,一个鸡蛋卖4角5分随便挑。我看到她很可怜,便定了5角钱一个,暗中提高了5分钱。国家不正在提倡“扶贫”吗?我暗下决心,作为一项“扶贫”工程坚持下去,做一个小施主吧!
指导:
(1)什么是“扶贫”?你从这句话中看出我是怎样“扶贫”的?
(2)你从“暗下决心”这个词里体会到什么了?
(3)该怎样读?你能把“我”暗下决心、坚持扶贫的决心用读书的方式表现出来吗?(指名读、评读、大家读)处理方式:抓住“暗下决心”读得低一点,语气坚定一些。
[课件] :过了一段时间,我觉得老人实在可怜,便单方面决定每个鸡蛋再加5分钱,一个鸡蛋5角5分。
师:我已经暗中将鸡蛋的价格提高了5分,为什么又一次单方面提高价格呢?你能把你感受到的用读书的方式表达出来吗?(先说再读,突出实在可怜)
3、从哪看出这是一位可怜的老人呢?答案就在课文里。谁找到了,请你给大家读一读。
[课件] :卖鸡蛋的是个身体单薄、没儿没女的老太太,就靠自己养的几只鸡生活。
问:你是从哪儿感受到老人特别可怜的?可以抓住重点词语说一说,也可以展开想象谈一谈。
(1)老人为什么“身材单薄”?(是因为吃得不好,生活条件差,长期营养不良,没钱买有营养的、好吃的食品补身子。她可能会…)
(2)你从“没儿没女”体会到什么?
想象一下老人的生活:在她孤单寂寞的时候?在她生病需要亲人照顾的时候?在她经济上出现了危机、甚至连吃饭的钱也没有了的时候……
(3)“就靠自己养的几只鸡生活”说明什么?
(4)算一算:老人一个月的生活费大概有多少钱?
[课件演示:9只鸡一天下9个蛋,4.5元,照这样计算,一个月30天,大约有135元]
(5)想一想:老人要用这仅有的几只鸡蛋卖的钱怎样安排她的生活呢?
那这卖鸡蛋的钱对于老人就意味着什么?(明确:这几只鸡下蛋卖的一点儿钱就是老人赖以生存、维持生活的救命钱呀!)
(6)一个多么可怜的老人呀!让我们带着深深的同情之心再来读读这句话。(读出特别可怜的语气)
4、质疑:哎!难怪我再三地抬高价钱,暗下决心一定要将“扶贫”工程坚持下去,做一个小施主呢!那么,文中的“我”不就是“真正的施主”吗?
学生说:不是!那你们说谁是呀?(就是这个可怜的老太太)
(二)理解老人是怎样做施主的,体会老人的博爱之心。[20分] 10:00
1、师:如此贫穷、如此可怜的老人明明是“我”“扶贫”的对象,她又是怎样默默承担起施主角色的呢?请同学们再次默读课文,看看老人是怎样想、怎样做的?用曲线画下来。(生读画,老师巡视指导)
2、汇报:
师:请同学们按顺序说一说,先读句子、再谈体会。[课件分别出示]
(1)她叫我说个价。
(2)老太太既不讨价,也不还价,这桩买卖就这样定了。
(3)这回老人说话了,坚决不同意,但我决心已定,双方僵持了很久,老人终于接受了。
“僵持”是什么意思?“僵持了很久”说明什么?和老师配合表演。再读。
问:山里的鸡蛋到底应该卖多少钱一个呢?谁找到相关内容了,给大家读一读。(请大家跟我看72页第四段,有一天……)
(4)小贩愿出6角一个的价钱把鸡蛋全部买走,老人不肯。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这样做买卖的人吗!通常卖东西的人都是怎样想、怎样做的呀?(生说略)
师:小贩出的价钱比“我”还高,而且要全部买走!这对贫穷的老人来说是多好的机会呀!更何况老人就指望着这几只鸡下蛋卖的钱维持生活呢,这可是她的救命钱呀!可她为什么不卖呀?老人家是怎样想的呢?我们来读读老人的话。
[出示课件]:老人说:“我不是因为这个价低。这些鸡蛋是要卖给学校的那位老师的,人家那么远到我们这偏僻的山村里教书,又那么瘦。我盼望他胖起来,在这个小学里长期待下去。孩子们需要他。”
3、理解老人的话:
(1)你从老人的话中体会到什么?老人盼望什么?
a、老人关心我的身体,希望我胖起来。
b、老人希望我在这个小学里长期待下去,孩子们需要他。
c、……
(2)把“盼望”换成“希望”行不行,为什么?
(指导:盼望比希望的语气更加强烈,更能表达老人急切的心情和强烈的愿望。)
(3)你能把老人强烈盼望的语气读出来吗?(试读、指名读)
4、理解山村的贫困:
(1)师:为什么老人的愿望如此强烈呢?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山村?(偏僻的)
还有呢?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再找找?(边远的)
(2)那些偏僻的、边远的山村什么样呢?就让下面这组真实的图片来告诉我们吧。[课件演示图片]
说说你看了之后有什么感觉?(太穷了、太苦了)
老师顺势而导:是啊,就是因为这里的条件艰苦、生活贫穷,孩子们才不能像我们一样坐在明亮的教室里读书,没有桌椅,就只能跪在地上趴着写,没有笔,就用木棍、树枝代替。在这样的穷乡僻壤里老师往往是来了一个又走了一个,孩子们随时都有可能面临辍学的危险[出示一个女孩放牛图片]
(3)我们再来用心倾听一位来自大山里孩子的心声。[配乐朗读]
我五岁那年去城里看病,坐过长蛇一样的火车,看到过城里直通云霄的高楼。大城市里的车来人往一直深深地埋藏在我的心里。我做梦都想走出大山,去看外面精彩的世界。可是,我们村太偏远,来过三个语文老师,呆了不到半年就都走了。真的,我们这些大山里的孩子多么盼望有个好老师啊!
5、说一说:
(1)同学们,此时此刻你心里在想些什么?老人又是怎样想的呢?
(2)老人家的生活这样困难,可她想到的不是自己,她想到的却是?
(完成板书:孩子们、山村教育、山村未来。)
(3)这里面有没有老人的孩子呀?可她为什么还要这样做?你能替老人说出她心中的想法吗?(因为她认识到只有让孩子们学好本领,将来才会改变山村的穷面貌,让大家过上幸福的生活。)
6、角色转换、心灵对话:
师:多么善良、淳朴的老人家呀!让我们走入老人的内心世界,做一次真实的体验好吗?(学生是老人,我是买鸡蛋的老师)
问题一:老人家,您自己生活得那么苦,全靠这几只鸡来养活,可为什么您自己不说价,而让我说价呢?您心里想的是:导读1[课件]
问题二:老人家,当我决定每个鸡蛋再加5分钱时,您为什么坚决不同意呢,难道您真的不在乎这5分钱吗?(生:在乎)您心里想的是:再读
问题三:可是您算过吗,一个鸡蛋便宜一角钱,我买了这么多鸡蛋,您该少挣多少呀,您这样做值得吗?(这时紧接着就有“老人”说:“值得!)您心里想的是:导读3
7、师:开始我们认为老人很可怜,甚至觉得她有点儿傻,现在你还这样认为吗?此时此刻,在你的心目中这是一位什么样的老人家?请你用最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此时此刻你内心的感受![课件] 这是一位( )的老人家?
(善良、仁慈、高尚、伟大、令人尊敬的,令人感激的老人家……)
三、深入理解重点段5自然段,升华情感。[5分] 10:05
1、同学们,你理解老人为什么这样做了吗?课文中的“我”理解了吗?引读:听到老人和小贩的这一番谈话,我恍然大悟,读,(出示课件)
“我恍然大悟,原以为自己是施主,想不到真正的施主倒是她老人家……”
2、配乐总结:是啊,文中的我是一个施主,处在艰难生活中的我,同情老太太想用自己微薄之力帮助她,这是一种善良和仁慈的施舍,是对贫苦人民的深深同情。我却在无意中得知自己才是真正的受恩者。老太太无儿无女,只依靠几只鸡来生活,但为了山村的孩子,用她无私的善心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爱。爱原来就这么简单,它就藏在几只鸡蛋里。所以她更是一个施主,她的施舍不仅善良、仁慈,还无比高尚。 [完成板书箭头连线]
3、师:这个故事让我们深深感动,请拿起课本再轻轻地读一读文中另你感动的句子。(机动)
4、比较句子,说说哪句更好,为什么?
(1)我恍然大悟,原以为自己是施主,想不到真正的施主倒是这位老人。
(2)我恍然大悟,原以为自己是施主,想不到真正的施主倒是她老人家……
(体会我对老人的感激和尊敬之情)再读。
……说明什么?(还没有写完,意犹未尽,留给无限的遐想空间)
你能把故事补充完整吗?
四、拓展作业:
我恍然大悟后,事情会怎样发展?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续写结尾。
五、最后让我们来读一读大屏幕上的话:
其实,谁是真正的施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是否拥有一颗至真至美至爱的心。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