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在反复阅读中了解古诗内容,体会语言的妙处并背诵古诗。
2.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结合作品的时代背景感悟杜甫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1.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2.背诵古诗。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1.组织学生课前预习杜甫的诗文,并归纳整理。
2.师生查找关于诗人杜甫的资料。
3.多媒体、幻灯片、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落实字词
频(频繁、频率、捷报频传)
蜀:1.国名,三国之一,刘备所建立(公元221~263年),在今四川省,后来扩展到贵州省、云南省和陕西省汉中一带。
2.四川省的别称。
丞相:古代帮助皇帝进行统治的最高一级官吏。
祠堂:封建制度下供奉祖宗、鬼神或有“功德”的人的庙宇或房屋。
二、了解诗人
1.复习以前学过的杜甫的古诗。
《绝句》、《春夜喜雨》、《春望》、《登高》、《江畔独步寻花》
2.学生介绍杜甫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由于他在长安时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称少陵野老,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又称他为杜少陵、杜工部。 杜甫被称为“诗圣”,他的作品被成为“诗史”。
3.补充知识
“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三、学习古诗
(一)练习朗读古诗,提出问题。
(二)小组合作学习,一边朗读,一边理解诗意。
诸葛丞相的祠堂到哪去找?就在城都南郊柏树成林的地方。碧绿的春草掩映着台阶,黄莺藏在树叶后面欢唱。诸葛亮自从三顾茅庐起得到刘备知遇,为蜀国制定开创基业完成统一的大计,费尽了心机,最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惜北伐未成便以身殉职了,常使后代英雄未为之惋惜落泪。
(三)在朗读中学会鉴赏、品味。
开头两句一问一答,自开自合。开门见山,洒洒落落。
三、四两句诗,“自”与“空”两字使句意相反相成写出祠中凄凉,冷落的景象和气氛,渗透着作者瞻仰祠堂时无比感伤的内心感受。寓情于景,耐人深思。
五、六两句诗不但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悼念之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表达了出来,而且还写进了诗人自己壮志难酬的痛苦心境,由咏古而抒了怀,感情充沛,具极大的感染力。
(四)你能想像出诗人杜甫写这首诗时的心情吗?
杜甫一生不得志。他慨叹自己未能像诸葛亮那样得遇明主,不能像诸葛亮那样去建功立业,所以常常吊古抒情,怀古寄志,通过对诸葛亮的赞扬和惋惜,表达自己忧国忧民,盼望为国立功的心情。
四、课后作业
1.背诵古诗。
2.了解三国演义中有关诸葛亮的故事,准备“三国故事会。
板书设计:
蜀相 [唐]杜甫
第一部分:武侯庙之所见(碧草、黄鹂)
第二部分:武侯庙之所感(悼念、崇敬丞相;诗人壮志难酬)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