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领会诗歌所含的深刻哲理 ,树立正确高尚的人生观
2.理解诗中所运用的对比写法及其表达作用
3.品味诗中含有深刻哲理的句子
教学重点:揣摩语句含义,品味诗中含有深刻哲理的句子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学习了好几篇鲁迅的作品,同学们还能想起来吗?(学生自由回答)鲁迅先生怀着对祖国对人民的赤诚的爱,始终站在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前列,用自己的笔,与一切人民的敌人作不妥协的斗争因此,他受到了广大人民的崇静与爱戴,也带来了敌人的攻击和谩骂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诗歌《有的人》就是赞扬鲁迅先生的伟大精神,鞭挞反动统治者的卑劣无耻的(板书课题)
二.揭示目标,明确任务
三.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走近臧克家:臧克家,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主要作品收在《臧克家文集》中1949年10 月19自 ,是鲁迅逝世13周年纪念日,全国各地第一次公开隆重举行各种纪念活动,诗人参加了首都人民的纪念活动,瞻仰了鲁迅的故居,于11月 1日 写就了这首诗
2.自学指导一: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试着找出以下信息:
(1)为什么以“有的人”为题?
【明确】诗中是通过揭露批判反动统治者来衬托伟大的战士鲁迅的,因此,以“有的人” 题,对全诗内容进行概括和提示,“有的人实指两种人,两个对立的方面
(2)全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先总提后分说,第一节是总提是全诗抒情言志的总纲,第二、三、四节节写两种人的不同表现,第五、六、七节写两种人不同的结果,诗节之间逐一对应,承传自然,脉络清晰,环环紧扣
(3)全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全诗采用对比的方法歌颂鲁迅先生的伟大品质和精神
四.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1. 齐读第一节后讨论:
(1)这节中两个“活”字和两个“死”字怎么理解?
【明确】第一个活指躯体活着,第一个“死”指精神死了;第二 “死” 指生命结束,第二个“活” 指精神永存这一节中,通过两个”活”字和“死”字的对比,分别指出两个不同人的生命价值
(2)两个“有的人”分别指谁?
【明确】第—个“有的人”指反动统治者,他们只是为自己而活,生命毫无意义,因此,他们虽生犹死,第二个“有的人” 指鲁迅以及像鲁迅一样的人,他们一生为人民,活得有价值有意义,即使生命己息,但永驻人间,因此,他们虽死犹生
2.分散读第二、三、四节,边读边思考:
(1)这三节,分别从那三个方面写两种人的具体表现?
【明确】这三节分别从对人民的不同态度 ,各自不向的人生追求和所起的不同社会作用这三个方面写出了两种人的具体表现,进行了美与丑、善与恶的鲜明对比,通过对比,热情颂扬了鲁迅的伟大精神和品格
(2)“把名字刻入石头”是什么意思?
【明确】“把名字刻人石头“是指给自己树碑立传,妄想流芳百世
(3)怎样理解“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明确】《野草》,鲁迅的散文诗集,鲁迅热爱野草,甘愿做野草,并甘愿在“燎原大火”中燃尽自己,这一诗句是对鲁迅在革命斗争中的伟大献身精神的赞誉
(4)为什么“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明确】这种人为自己的利益而活,为满足个人的穷奢极欲,他们势必要欺压别人,剥削别人,所以他们活着别人的利益受到侵害,别人就不能好好地活,这句话说明,反动统治者与广大人民是完全对立的两个阶级,存在着你死我活的根本矛盾
3. 指名一学生朗读第五、六 、七节,边听边独立思考:
(1)“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是什么意思?
【明确】把名字刻人石头的人,是想流芳百世,但实际上这种人活在世上,精神早已腐朽,灵魂早已死去,他们为人民所不齿,因此说“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2)怎样理解“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春的野草”?
【明确】这句是一种比喻的说法那些为革命为人民献 出一切的人,人民会学习和发扬他们的精神,继承他们的遗志,革命力量必将越来越壮大,革命也必定蓬勃发展,而革命者将在烈火中得到永生
五.合作探究,综合分析
全诗是怎样运用对比手法的?
【明确】第一节将两种人的不同的生命价值进行对比,以渺小反衬高尚,以丑衬美,以恶衬善第五一七节把两种人由于不同表现而导致的不同结果进行对比在重重对比衬托中,鲁迅的崇高形象更加鲜明
六.合作探究,拓展延伸
阅读泰戈尔的《某人》,与《有的人》进行比较,看看泰戈尔所赞美的“你”和课文里赞美的“有的人”有哪些相同的美德?两首诗都运用对比的手法,但又有不同,说说不同之处在哪?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