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 搜集一些关于鲁迅的材料,进一步了解鲁迅这个人。掌握如何搜集资料并得出自己的观点。
2. 理解诗歌包含的深刻哲理,体会鲁迅先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学会做一个真正的有价值的人。
3. 初步掌握阅读现代诗歌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 理解诗歌包含的深刻哲理。
2. 初步掌握阅读诗歌的方法。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评价鲁迅,导入新课
1、通过本组的学习,你对鲁迅有怎样的印象呢?你能用简短的语句评价他吗?
2、学生评价。
3、这样一个伟大的人,已经离我们而去了,但他们的精神仍留在我们的心中。正如司马迁所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与泰山,或轻于鸿毛。”1936年 10月19日,鲁迅先生不幸病逝。“赶快收敛,埋掉。忘记我,管自己的生活。”这是他最后的遗言。然而,我们能忘记他吗?事别13年,著名诗人臧克家写下了《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让我们共同分享。
二、自读自悟,走进诗歌
1. 解读标题
(1)这个标题跟一般的标题有什么不同?
有一个副标题,解释说明诗人写这首诗的原因。
(2)看到这首诗,你认为这首诗会写什么?
2. 找关键句
(1)什么是关键句?(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这首诗是围绕着哪个句子来写的?为什么?(读段落)
关键句是指文章中十分重要的语句,它突出地体现了文章的主旨或标示文章的思路,显示文章结构的特点。(总结找关键句的方法:一般来说,有特定的位置)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前一句指的是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人,只是躯壳活着,虽生犹死,生命毫无价值;后一句指的是一生为人民、甘愿做人民牛马的人,这种人虽生命不复存在了,但他们的思想、精神永驻人间。
活:第一个“活”字充满了作者的鄙夷和轻蔑,第二个“活”字是作者对鲁迅伟大一生的充分肯定和赞美。
死:第一个“死”字充满了作者的痛恨和咒骂,第二个“死”字表达了作者的惋惜和怀念之情。
(2)在这个关键句中你认为最关键的词语是哪个?
(3)(带着爱憎分明的感情自读)找出诗歌中表现鲁迅这类人怎么活的诗句。如何理解?在这个单元学过的课文里,有没有鲁迅先生这样活的事例呢?
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俯下身子”把鲁迅精神表达得多么充分,刻画了鲁迅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报答人民的形象!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比喻鲁迅愿把自己的一切贡献给革命事业。鲁迅有一本散文诗集叫《野草》,他在《野草》的《题辞》里说:“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青青的野草则给人以无限生机、无限希望的感受和联想,表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鲁迅先生无比崇拜和爱戴的深厚感情。“春风”“到处”“青青”这些感情色彩鲜明的词语,是作者对为人民奋斗一生的革命战士蓬勃生命力和精神不朽的热烈歌颂。
总结: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会永远活在人民心中,这才是有价值的活。
(4)诗中还写了其他人吗?他们是怎样活的?
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一个“骑”字,深刻地揭露了反动统治者骄横的形象,凶暴的本质;“呵,我多伟大!”刻画了反动统治者的外强中干、自我吹嘘的丑态,对反动派进行了有力的讽刺。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把名字刻入石头的人,是想流芳百世,实际上这种人活在世上,灵魂早已死去,名字早已臭名昭著。“刻入”一词,真是入木三分。反动统治者硬想留名“不朽”,但事实上,他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这里的一个“烂”字,既写出了反动派恶贯满盈,又显示了人民的心愿和力量。
摔垮:人民要推翻反动派,打倒反动派,把仇恨和力量凝聚在一个“摔”字上,“垮”作为结果又形象地表现了反动派的可耻而又必然的下场。
(5)为什么要写这类人?为什么要对比,不对比可以吗?
“为了加强、突出主题的意义,丰富这篇短诗的内容,通篇用了对比的表现方法,
(6)为什么题目不单独写做“纪念鲁迅有感”而叫做‘有的人’?
因为诗人是“借着纪念鲁迅这样一个机会,用诗作为出口,抒发心中的积愤”(臧克家语)。诗中不仅歌颂了伟大的战士鲁迅,而且热情地赞颂了以鲁迅为代表的千千万万向着恶势力冲锋陷阵的革命战士的崇高精神。同时,也无情地揭露和批判了鲁迅的对立面——官僚地主阶级和一切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反动派。诗中写的两种人,代表了两个阶级的斗争,从而深切地表达了人民群众对恶势力的无比憎恨,对以鲁迅为代表的革命先驱的崇敬和热爱。而且,诗篇还揭示出了一个普遍的人生哲理:一切危害人民的人,必将被人民所唾弃;而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则会得到人民永久的崇敬和怀念。
三、读懂鲁迅,思考人生
通过学习《有的人》,我认识到鲁迅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我要做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板书设计
有的人 虽生犹死 作威作福 摔垮
——纪念鲁迅有感 虽死犹生 为民造福 抬举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