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人教新课标六上:《月光曲》教学设计

新学网 > 语文 > 人教课标本六年级上册 > 月光曲 > 月光曲课堂笔记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掌握字形结构,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生词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9自然段。

3、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精读第9自然段,学习运用联想和想象的写作手法。

4、感受贝多芬同情热爱贫苦人民的思想情感。

【教学 重点、难点】:

1、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及感情变化。

2、学习联想和想象的写作手法,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课前准备】:

ppt课件、钢琴奏鸣曲《月光曲》。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导入

1、多媒体播放:钢琴奏鸣曲《月光曲》。

2、师:同学们,听完刚才的曲子,你觉得怎样?这是一首怎样的曲子?

生:真美;非常优美。这是一首钢琴曲。

师:这是谁创作的钢琴曲,曲名叫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教师适时导入新课)

这是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在一百多年前创作的一首钢琴曲,今天,让我们随着这优美的曲调,一同去探寻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足迹,一同走进作曲家的情感世界吧!板书课题:月光曲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简要介绍贝多芬(资料袋)及其作品,提出学习要求

《月光曲》又名《月光》,是贝多芬创作的著名钢琴曲。关于这首曲子的创作,有一个迷人的传说,是一个怎样的传说呢?请同学们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文,把课文读通、读顺。(出示ppt课件)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边听边将不懂的字划出来)

3、指名学生逐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ppt课件出示生字)

4、认读生字词,提示重难点字音、形。

①“入场券”中的“券”的读音是“quàn”,不能读成“juàn”。

②“幽静”的“幽”字里面部分的写法及笔顺。

形近字比较“键”“健”“建”,引导学生区分异同点。(部首不同;读音相同。)

5、交流学习感受

师:听了老师的朗读,同学们亦自由朗读了课文,请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传说的故事内容,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谈感受。(组织学生交流感受)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写作思路(多媒体课件展示学习内容)

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文。

师:1、想一想传说中《月光曲》的创作过程。

2、贝多芬创作《月光曲》时的创作情境怎样?

3、找出贝多芬弹奏《月光曲》的内容,想象乐曲表现的是怎样一番景象。

(学生读课文,各自质疑,个别问题,当即解决;共性问题,集体解决;相关课文内容,老师记录补充到教案中第二课时解决。)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自读自悟,合作探究(多媒体出示问题)

1、请同学们再读课文,那笔圈点、书写上节课提出的问题。

2、学生自主学习。(课文的主要内容;找出与问题相关的的内容加以体会,联系上下文解决问题;不理解的部分打上问号。)

二、学习检测,教师适时点拨

1、各小组汇报学习中解决的问题,从文中哪个地方体会到?怎么体会的?(发言学生抓住重点字词加上自己的联想发表意见,教师依据情况加以点拨)

2、《月光曲》学习内容汇报与指导。

(1)学生谈到贝多芬弹奏《月光曲》的内容(即课文第九自然段)的体会时,教师适时点拨:

①此段文字有没有描写月光曲的琴声、节奏和旋律?如果没有,那么它主要写什么呢?

(没有。主要是写了月光和月光下海面上的景色)

②齐读课文中直接描写月亮和大海的语句,看看它们是怎样变化的。从中体会到了什么?(皮鞋匠、盲姑娘分别看到的景象。)

(2)指导朗读。(多媒体投影第九自然段)读出景物的变化。指名读“他好像面对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洒满了银光”(月亮升起来,海面平静);“月亮越升……微云”(月亮升高,穿过微云);“忽然,……波涛汹涌的大海”(月光照耀,风起浪涌)。

师:月光下波涛汹涌的大海是兄妹俩看到的实景吗?

生:不是。

师:你是如何判断的?(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教师点拨:抓住“好像”、“仿佛”引导学生学习掌握分辨事物和联想的方法)

贝多芬弹奏的《月光曲》能让兄妹俩联想到如此美丽的景象,说明了什么?(乐曲美)

3、分析人物的心态(贝多芬、哥哥、妹妹)

①师;同学们,贝多芬是在怎样的的心境和激情中创作出月光曲的呢?(小组学习讨论后,选派一名代表发言)

学生汇报学习交流情况,教师点拨。

(课文二、三自然段。“一天夜晚……听到断断续续……”“断断续续”说明弹琴人不熟练,为下文的多难弹埋下了伏笔;“茅屋”看出这家人很贫苦。)

②师:这么贫苦的家庭,这么酷爱音乐的穷人,而且谈的正是自己的曲子,贝多芬会怎么想?(感动)

③找出盲姑娘与皮鞋匠对话的句子,体会盲姑娘渴望听到贝多芬弹奏的心境。

“随便说说”说明了什么?贝多芬听了兄妹俩的谈话心里会怎样想?

④“茅屋里点着一支蜡烛……可是眼睛瞎了”说明了什么?

看到茅屋里的情景,贝多芬此时此刻的心情如何?他会如何做呢?

(同情之心油然而生;弹奏盲姑娘刚刚弹的曲子)

⑤“盲姑娘听得入了神,……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从“听得入了神”说明盲姑娘此时此刻的性情怎样?(盲姑娘不仅音乐,而且懂音乐;激动)

⑥“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月光……按起了琴键。”“茅屋里……银纱”;“贝多芬望了站在他身边的兄妹俩”。(优美的环境,对兄妹俩的同情,盲姑娘对音乐的理解等使贝多芬非常激动。他触景生情,激发了创作的激情,“借着清幽的月光”,“按起琴键”,弹出了《月光曲》。)

三、感受情境,提升主题

师:夜深人静,贝多芬听到琴声;走进茅屋,屋里的人和环境引起同情;遇见知音,非常激动;环境清幽,用心演奏。《月光曲》的内容正是贝多芬感情的抒发,月亮和大海的变化恰到好处地反映着贝多芬心情的变化啊!是一种:平静——波澜——风起浪涌的变化过程。

师:让我们再读课文第9自然段,读出我们的感受。

(多媒体播放《月光曲》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同学闭目体验、遐想。)

师;如此美妙的音乐不仅让兄妹俩陶醉了,就连贝多芬自己也为之感动了,待到兄妹俩从如醉如痴的境界中苏醒时,贝多芬已奔回客店,把《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