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①自读课文,找出文中的生字,分小组自学生字、巩固记忆生字。自己读书,画出不懂的词语,利用查字
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解决问题。
②自由朗读课文,做到通顺、流利。标出自然段序号,再想一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说的是什么?
三默读思考,合作交流
①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松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小松鼠的?
②在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自学结果,教师参与交流,适当点拨。
四·围绕重点,全班研讨
学生围绕提示问题在小组内交流后,在全班进行发言
①松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学生很容易找出答案。齐读第一句话,体会它统领全文的作用。
②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小松鼠的?鼓励多人从不同方面回答,教师加以归纳。
五·思维拓展,练习表达
①作者向我们准确、生动地介绍了松鼠的特征及生活习性。除了文章中介绍的松鼠特点外,你知道松鼠还具有哪些特点吗?请学生补充课外资料
②假如你是一只可爱的小松鼠,你该如何介绍自己呢?
作业三:
阅读教学中学生探究学习的明显特点是:题目 —— 探究——新题目——再探究。它夸大发现,夸大质疑精神的培养。课堂上,教师要灵敏地捕捉学生思维的火花,对学生质疑的价值要很快地作出判定,选择最佳的讨论契机。有位教师教《草船借箭》一课时,一位学生质疑:“我觉得课题上的‘借’字用得不恰当,由于借一要打声招呼并征得别人的同意,二要用后再回还,三要说谢谢。可是课文中的箭既没有征得曹操的同意,也不必回还,因而这不是‘借箭’而是‘骗’箭。”语音刚落,课堂便“热闹”起来,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这种场面是老师始料不及的,但这个题目很有价值,老师便捉住契机,引导学生仔细读课文,组织讨论,放手让学生各抒己见。有的学生说:用“借箭”是可以的。由于船受满箭后,诸葛亮吩咐军士们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这不是说箭收到了表示感谢吗?有的同学则不同意这个说法,以为这不是真心感谢,而是嘲讽,意思是:曹操,你上当了,白白损失了十万多支箭。有的学生以为这个“借”字含义深刻,诸葛亮得到这十万多支箭不是不还,要在交战时如数回还,是“有借有还”。多数学生以为:“骗”字含贬义,用了“骗”就会损坏诸葛亮的形象,这个“借”字充分表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可以看出他是个足智多谋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还有的学生以为:战争中不存在“骗”的题目,不是有“兵不厌诈”之说吗?只有用计谋才能打胜战……学生讨论热猎冬感悟丰富而独特,充分表现了个性化的主观感受,这正是探究学习所追求的一种境界。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后对提出题目有不同的看法。教材只是一个“凭借”体,一个“例子”,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要紧扣教材、学习教材,还要“创造”教材。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多角度“立体”地读懂课文,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提几个“还可以有什么方法吗?”“还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吗?”即使没有更好的方法、看法、想法,也练习了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能力,培养了学生不迷信,敢于标新创新、独立质疑的思维品质。
如《草船借箭》这篇课文中,写诸葛亮说话的地方就有11处之多,但只有一处写到了诸葛亮是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往”(课文第7自然段)。这里诸葛亮的“笑”,极易被师生忽视,而有一位老师深悟教材,他体验到了诸葛亮仅此一笑,笑得不易,也不简单。他在导读课文句子时向学生提出:“你们说说,诸葛亮在笑谁?”学生在揣摩之后,议论时十分踊跃:一是他在笑鲁肃太忠厚老实,是可靠的帮手;二是他在笑曹操生性多疑,是一定会中计的;三是他在笑周瑜过于自傲,阴谋又要落空,真是不自量力。最后,师生共同回纳出:这里有宽厚聪明的笑,潇洒自信的笑,也有讽刺藐视的笑。这位老师这一于无疑处求疑的高招,使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活跃,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深层感悟。
教师引导学生感悟课文中心,还要因人而易,不拘一格。同一篇课文,因人的不同,其感悟的途径和深度也迥然不同,“条条道路通罗马”。有一位教师教《草船借箭》。他从课文第10自然段中的“神机妙算”这个重点词进手。出奇制胜地把“词眼”锁在“算”字上,这时,引导学生大胆质疑:有个学生提出:诸葛亮巧妙地算到了什么?教师牢牢捉住这个不拘常规的思维,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解读课文。讨论中,学生们领悟到了诸葛亮草船借箭中的“三算”确实是“神机妙算”:一是诸葛亮精通天文知识,正确地“算”出三天后大江上有大雾;二是诸葛亮知已知彼,正确地“算”出曹操一定不敢出兵,“算”出鲁肃肯帮忙;三是诸葛亮善于运用地理条件,正确地“算”出曹军后来会追赶,便在受箭时就下令船头朝东,船尾朝西,在大量地受箭的同时,保证了草船的平衡,也便于顺风顺水快速撤退。引导学生如此探究,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探究的开放性。
教师评语:
作为教师应力求每节课都体现这些目标,通过每一节课堂教学,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个学生的情感、和情操,使其积淀成为人的最深厚、最基本的东西。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