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炊烟》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 炊烟 | |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6 个生字,掌握11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山里人”热情、淳朴的性格,初步学习作者运用语言、动作描写人物的方法。 3.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
教学时间 | 两课时 | |
教学设计 | 设计意图 | |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你们去过山里吗?感受过山里人的热情、淳朴吗?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有关山里人的文章:《炊烟》。 师板书课题。 看到题目,你想到了什么? 想知道什么?学生说一说。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字字入眼、句句入心,把句子读准确、读通顺。不认识的生字可以查字典解决。 2.检查朗读情况。指明分段读,纠正错误的字音。 3.理解词语。在小组里交流,不懂的词语小组成员通过联系上下文或差字典、词典解决,再有不懂的词语全班一起交流解决。 4.再读课文,思考文中讲了一件什么事?木屋主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第二课时 一、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1.出示问题:木屋的主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结合人物有关的语言、动作谈一谈。 2.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出给自己印象最深的语句,体会着认真有感情地读一读,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 3.小组交流。学生把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在小组里读,并谈自己的感受。小组评价。 4.全班交流。由小组代表读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并谈感受。全班同学各抒己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透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理解人物性格,让学生体会如何透过语言文字抓住人物的精神品质。 二、角色朗读,积累语言。 三、通读全文,深化理解。 读了《炊烟》,木屋主人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请同学再次快速通读全文,看还有什么疑问,提出来一块儿解决。 四、自拟题目,感悟中心。 文章写“我”在山里感受的温暖,为什么以“炊烟”为题? 如果是你来写,你会以什么为题目?和原题比较一下,哪个更好? 板书设计 炊烟 我 又累又饿 感受温暖 感动留恋 木屋主人 热情好客 豪爽勤快 淳朴善良 | 通过谈话,让学生们从自己的印象中寻找山里人的形象;看到题目,学生说自己的想法,使学生在学习课文前自己对其情节有一个构思,以增加对课文学习的兴趣。 小组交流解决词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 再读课文,学生了解课文大意,为理解课文做铺垫。 出示问题使学生在读课文有针对性。 小组交流目的在于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全班交流凝结精华,加深学生对课文人物性格的理解。 通过角色朗读让学生亲身感受人物性格特点,积累学生语言。 再次通读全文,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解决遗留问题。 此环节目的在于让学生体会文章以“炊烟”为题的好处。以此为题,是文章充满诗意。 | |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