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 《望洞庭》 | |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能力目标:能凭借课文插图或通过理解古诗大意;课外吟诵刘禹锡的其它古诗。 情感目标:感悟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 ||
教学重点: 想像这首诗描绘的优美景象,感受诗人笔下的月夜洞庭山水的柔美皎洁和精美绝伦。背诵古诗。 | ||
教学难点: 理解词语“两相和”、“白银盘”和“青螺”,感悟诗境,体会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 ||
教学准备: 1.资料搜集:作者刘禹锡的生平、君山的传说 2.多媒体课件 | ||
教学设计 | 设计意图 | |
一、激趣导入 1.师板书“洞庭湖”:你们领略过它的美景吗? 2.让我们来游览一番(播放课件)。相机请去过的同学做小导游简略介绍。 3.多媒体出示洞庭湖的画面。欣赏“月夜图”时,请学生尝试用词语形容所看到的景象,如:水平如镜、波光粼粼、月光如水、皓月当空、月明星稀、风清月朗…… 二、学习古诗 (一)知作者 1.板书:刘禹锡、望。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诗人(指板书)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眺望了月夜下的洞庭湖美景,于是诗兴大发,写下了这首千古传颂的佳作——《望洞庭》。 2.关于刘禹锡,你们了解多少?(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代表作:《乌衣巷》、《陋室铭》。) (二)明诗意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刘禹锡所吟诵的景象中去。 1.要求学生自读全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汇报读,正音。 3.小组竞赛形式朗读古诗,指导评价。 4.引导学生回忆理解诗句内容的方法(查字典、看注释、看插图、读资料等)。 5.自主选用以上方法在小组内说说诗句的基本意思。 6.全班交流诗的大意:秋夜,洞庭湖水清澈透明,与明月的清光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宁静、和谐;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就像未经磨拭的铜镜一样。在皓月银辉下,青翠的君山,清澈的湖水,浑然一体,远望如同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7.重点把握:“两相和”——〉湖光与秋月之“和谐”。这是水月澄洁的宁静氛围,呈现出一派和谐之美。“镜未磨”──〉把“潭面”比作“没有打磨的铜镜”,有些模糊,有些迷蒙。为什么?(一是月光下不真切;二是浩阔湖面,涟漪轻起,波光粼粼)湖面浩阔,如月下铜镜铺在大地。涟漪轻起,粼粼细波,好一派迷蒙之美。“银盘青螺”──自然之美。月夜遥望,水白山青,相依相伴,恰似一颗青螺缀放在白银盘中,大自然如同精妙绝伦的工艺珍品,让人爱不忍释,好一处秀美柔和之景。 (三)悟诗情 1.播放背景古乐,学生自由练读,想象画面,读出韵味,感受意境。 2.读着诗句,你眼前浮现了怎样的画面? 3.你体会到诗人怎样的心情?请读出这种感受。 三、背诵全诗 1.自由组合练习诵读。 2.指名背诵。 四、拓展延伸 1.同学们,描写洞庭湖的诗还有许多,如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些诗句的特点是把洞庭湖写得气势雄伟、境界壮阔。刘禹锡本诗却不同,重在表现洞庭湖的柔和秀美。现在,给大家见识两首同题诗(课件出示),我们来对比诵读一番。 题君山 (雍 陶 )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题君山 (方 干 ) 曾于方外见麻姑,闻说君山自古无。 元是昆仑山顶石,海风吹落洞庭湖。 2.自由练读后,指名读。 3.师:自古君山的来历便充满神奇色彩,众说纷纭,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 4.指名讲述课前搜集的有关君山的传说。 5.再读两首《题君山》,洞庭湖与君山的神奇之美在脑中升华。 五、多样作业,表现美。 1.写一写:想象这首诗所描绘的景色,写下来。 2.画一画:把这首诗描绘的景色用多彩的画笔表现出来。 3.找一找:收集刘禹锡的其它诗作,与同学交流。 | 介绍刘禹锡生平和洞庭湖考察学生课前搜集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读诗的欲望。 熟读古诗,采用多种方式评价,争取达到人人过关,是下步教学的良好开端。 诗中有画,读诗要想象重现诗中的画面;画中有诗,读诗要欣赏诗中精妙语言对画面的描述。如诗如画,品诗赏画,古诗词文字精简,给读者留下了非常广阔的想象空间。通过启发学生想象,填补了诗句的含蓄和跳跃,丰富了诗句的语言和画面。学生边读诗,边想象,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诗中有诗,诗外有诗,以诗带诗,以诗比诗,把相关的诗词优化组合,既加深对原有教材的理解感悟,又丰富拓展学习内容,让学生悟出了学习古诗要运用对比的方法。美丽的传说自然勾起学生的幻想,演绎精彩的朗读。这是教学内容的延伸,亦是学生情感升华的阶梯。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学生的兴趣是有差异的。传统的单一的作业难以迎合所有学生的口胃,给学生一个选择的机会,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学生多元智能发展。 | |
教学内容 | 《望天门山》 | |
教学目标: 智能目标:理解词义句意,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山水水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技能目标: 1.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读懂词句意思,理解诗歌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2.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全诗。 | ||
教学重难点:掌握古诗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读懂词句意思,理解诗歌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 ||
教学准备: | ||
教学设计 | 设计意图 | |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⑴同学们,你们喜欢游山玩水吗?都游过那些山?还想去游那些山?你们知道吗,在我国安徽省当涂县,有一处雄奇秀丽的景色——天门山,早在唐朝时,大诗人李白就去过那里,并写下了流传千古的《望天门山》。板书:望天门山。 二、初识“天门山” ⑵你从诗题中知道了什么? ①望:看,往远处看。 ②天门山:“天门”,顾名思义,就是天山的门,可见天门山是……(高、俊秀、险等)师补充:天门山就是安徽当涂县的东梁山(古代又称博望山)与和县的西梁山的合称。两山夹江对峙,像一座天设的门户,形势非常险要, “天门”由此得名。 ⑶李白远望天门山,见到怎样美丽的景色呢?今天,我们就跟随李白一同游览天门山。 三、游览“天门山” (一)我能读, ⑷学生尝试,获取体验。(读读看,语句这么美,怎样才能读得美呢?) ⑸教师示范,指导朗读。 ①读音准确;②停顿恰当;③有表情地朗读;④有画面地朗读。 ⑹变换形式,反复诵读。(指名读——小组读——男女读——全班读)(过程评价) (二)我能说, ⑺说一说这首诗让你感受最深的一点。 欲设: ①我感受到诗歌磅礴的气势。理由:“断、开”山断而江开,可见江水的声势是多么浩大“流、回”两山夹江,可见江流回旋湍急而浩荡,那气势真是不可阻挡。 这首诗表现的就是这种磅礴奔放的气势,让我们把这种气势读出来。 ②我感受到李白内心的激动。理由:孤独的李白孤帆一片自上游顺水而下,一到天门山,天门山就像大门敞开一样,敞开自己的胸怀迎接自己,让他的不开心,他的孤独一扫而光,感受到了天门山的热情。 让我们一起再读一读这首诗,注意最后一句要用高昂的声音来表现内心的激动。 ⑻说一说这首诗你不理解的和有疑问的词语或句子。 学情预测: ①“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中断:从中断裂;楚江:即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开:通,流过的意思;回:回旋;至此回:长江东流至天门山附近回旋向北流去。 天门山仿佛是被神斧拦腰从中劈开似的,长江从两山之间奔腾而出。只见向东流去的碧绿的江水,在这里打了个回旋径直向北流去。 ②“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出:突出,耸出来;孤帆:单独的一只船;日边:遥远的天边。 两岸苍翠的东西梁山隔江相对从船的两边掠过。一叶孤帆从天水相接的远方徐徐驶来。 (适时补充:把这句诗改为:“两岸青山相对立”好不好?为什么不好,用“出”字有何绝妙之处?①“出”比“立”好,“立”给人感觉呆板,而“出”给人感觉活跃。②“出”表现诗人在行舟过程中由远到近看到天门山的样子。③“出”给了我们动感,天门山由远到近,由渺小到高大,显现在我们眼前。小结:一个“出” 字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更让我们融入到诗的意境中。) (三)我能画, 有人说:一首诗就是一首诗,一首诗就是一幅画。如果说这首诗就是一幅画,那画里都画了些什么呢?再去读读、找找、划划。(天门、楚江、碧水、青山、孤帆、日。) ⑽你觉得这首诗可以画几幅画?说说你的理由。 ①画单一景物;②画一个片段;③画连环场景。 ⑾作品展示,讲画、评画 四、课堂小结。 小结:①你能想象得出作者舟行天门山时的感情吗? (作者在这船上欣赏风景,被美景陶醉了,写下这流传千古的佳作。) ②此时,你最想说些什么? (我伫立在来自天边的孤帆上,多么令人心飞神驰;乘船迎天门而去,眼前是浩浩荡荡的急流翻腾着漩涡,多么令人惊心动魄!) 五、作业布置 这么好的诗应该背下来。大家试着读读背背。 | 从生活入手导入新课,调动学生的情感。 了解天门山,加深认识,为理解诗句打下基础。 通过多种形式,指导学生读出古诗的韵味。 这样进一步强化了词义句意的理解,强化了学生对古诗内容的印象。而且让学生在品味词句,想象漫游中体会大自然的美景,受到了美的熏陶和教育。 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创造性地说说全诗的内容,从认识上得到提高。 在讲画、评画的同时加深对诗的理解,全诗紧扣一个“望”字,通过对天门山长江两岸景色的描绘展示了祖国山川的雄伟壮丽。体现出诗人借景抒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 |
更多本课教学资料 返回冀教版四年级上册 古诗二首 报错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