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理念:
以前,我们喜欢强调的是,语文教学应力求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现在,我们主张一堂负责任的语文课必须要有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相关训练。其实,意思都一样,都是希望我们语文老师能真真切切地把语文教学中的三个维度目标落实好。《新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的阅读教学要求中明确指出:学生要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 并且应在阅读中学会揣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所以,根据上述理念,结合教材与学生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做到会读、会写并理解其含义。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两岸骨肉同胞的血脉亲情。
过程和方法: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以读激情,以读促悟,以情助读,情景交融,让学生在不断读书的过程中,得到情感体验,与文中人物产生强烈共鸣,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贵品质,感受两岸同胞的血脉亲情,感受生命的珍贵和爱心的无价。
重点:感受人物,品味语言。
难点:引导学生通过理解骨髓移植对小钱的重要性,台湾青年在余震中捐献骨髓的危险性,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体会“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课件出示画面)
师:同学们,首先请大家仔细观察大屏幕,猜一猜这是哪?
生:……
师:对了,这就是美丽的杭州西湖。“1999年9月22日,早晨7时30分,阳光洒满了美丽的杭州市,桂树还没有开花,晨风中已经飘来了甜丝丝的香气”,就在这个美丽的城市,发生了一个美丽的关于爱的故事……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二、读题质疑
(书写课题,齐读课题)
师:同学们,读完课题,你们脑中有什么疑问吗?
生:……(什么是“生命桥”?)
生:……(为什么要”跨越生命桥”?)
……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
师:同学们刚才提的问题都很有价值。下面,就请大家带着自己的问题,带着老师的要求,把课文自由朗读一遍,好吗?
(课件出示初读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
2.想想: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学法指导:找出文中的主要人物和关键词,并试着将其串联成一句通顺的话。)
2、交流
(1)串词成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词语检测(引出“枯萎、花苞、绽放”所在的语段,从而自然而然地进入文本的阅读与感悟)
四、品读课文,深入感悟
1.品读“小钱静静地躺在床上”
师:同学们,小钱现在刚满18岁,要是他身体健康的话,我们设想一下,此刻的他,可能在做什么呢?
生:也许他正在校园里读书。
生:也许他正在球场上奔跑。
生:也许他正在陪父母逛街。
……
(出示课件,播放音乐,指导朗读。)
(师:)当同龄人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时,然而小钱只能——(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师:)当同龄人在球场上奔跑追逐,为每进一个球欢呼跳跃时,然而小钱只能——(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师:)当同龄人的脚步走过祖国各地,尽情游览祖国大好河山的时候,然而小钱只能——(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小结:同学们,难道我们的小钱就只能一辈子躺在床上?难道他就真的没救了?
同法品读深深打动学生的句子,如:
2.品读“小钱是幸运的,几经周折,终于在台湾找到了这样的人。”
3.品读“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4.品读李博士的“奔波”
5.品读“小钱得救了。”
五、升华情感,体会“生命桥”的含义
师:同学们,刚才大家都说得很好。是呀,正是李博士不分昼夜地奋战和台湾青年那血浓于水的无私奉献挽救了小钱的生命,同时也深深地打动着我们。最后,让我们面对祖国的版图,读出我们的心声吧!(课件出示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六、作业:“小练笔”
1.出示关于爱的格言
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都将变成黑夜。
——法国·罗曼罗兰
爱,可以创造奇迹。
——英国·莎士比亚
2.写写自己身边的爱的故事
请以任意一句关于爱的格言开头,写一段与自己有关的“爱的故事”(可以是父母的疼爱,老师的关爱,也可以是朋友间的互帮互爱。)
(同时播放音乐,让学生在《爱的奉献》的旋律中结束新课,以此来升华学生情感,使课堂教学得以有效延伸。)
板书设计: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