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组课文语言朴实生动,含意深远。学习本组课文,要以读为本,运用学到的阅读方法把课文读通、读懂,注意抓住和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句,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故事中的道理,初步受到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课文
9、寓言
10、惊弓之鸟
11、画杨桃
12、想别人没想到的
语文园地三
教学目的:
1、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两则寓言故事。
2、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3、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4、从课文的学习中受到启发,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5、抓住重点句,理解课文内容。
6、使学生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
7、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老师说的话
8、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
9、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想别人没想到的”的创新意识。
10、以介绍自己为话题,进行口语交际。
11、能抓住自己的特点,写写自己。 教学重点、难点:
1、学生在感受寓言揭示的形象、了解寓言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
2、联系上文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更羸说的话,理解、体验更羸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的思维。
3、理解老师和父亲说的话。
4、理解画师最后所说的那段话
5、能抓住自己的特点,写写自己。
课题:9、寓言二则
课时:2课时
教学目的:1、会认5个生字,学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寓言、亡羊补牢、羊圈、窟窿、叼走、街坊、后悔、劝告、盘缠、硬要”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两则寓言故事。 3、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学生在感受寓言揭示的形象、了解寓言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
教学难点:学生在感受寓言揭示的形象、了解寓言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
教学准备:挂图和学习资料
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意图
时间
一、导入:
1、请同学们读这两个成语。
出示:亡羊补牢 南辕北辙
2、谁能说说这两个成语的意思。
3、第一种情况:学生说不清楚
那么,今天让我们走进这两个成语故事,了解它所包含的意思。
第二种情况:学生说得清楚
①提问:你是怎么知道到它的意思的?
②评价:提前学习是个好方法,它可以让你变得更博学。
③希望了解这两则成语故事的同学能成为小老师,帮助大家学会这两则故事。
学生自由读、教师指读。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回答。
生:听过这个故事。
生:提前看书,学习过。
通过要学习的成语,引出学生学习的需求。
3分
二、初读
1、第一遍阅读课文。 要求:借助拼音注释或字典,正确朗读课文。比比谁最先达到要求。 检查:(1)寓言二则 盘缠 硬 街坊 (2)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里钻进来,把那只叼走了。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 根据学生的情况来进行评价。 2、第二遍阅读课文。 要求:正确流利的朗读两则寓言故事,比比谁读得最好。 检查:每人读一句,读得最 好,做到正确流利的学生免做当天的朗读作业。
学生认真读书,用自己的方法记生字。
学生自由读、集体读、比赛读
学生自己读课文,用自己的方法做到正确流利。
学生读两则寓言故事。
扫清文字障碍,能过读准生字生词。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能过正确的断句停顿。
10分
三、自学
要求:一边默读课文,一边画批。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学情况,帮助学困生。
学生自学课文,进行画批。
(1)不懂的地方 画横线打?
(2)查字典,简单注明意思。
(3)读后想法或感受。
帮助学生学会自学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习兴趣。
8分
四、互学
1、学生根据自学情况进行交流。
教师注意听学生发言,对于问题要及时引导。
2、补充:
(1)在巡视中发现的比较好的学习方法或理解。
(2)根据文中意思进行词语转换,意思不变。(窟窿 硬 盘缠)
联系课文,说说“亡”和“牢”的意思。画出南辕北辙。
学生提出自己在自学中产生的疑问,学生之间互相解答。同时记下解决不了的问题,下节课解决。
引导学生互学有价值的问题,学习他人的学习方法。
10分
五、练字
1、小组集体研究怎样把生字写 得和书中一样工整、漂亮。 2、奖励:小组成员都写得很好的 免写一遍。
小组成员互相研究、观看田字格里生字起止笔位置。
鼓励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和听取他人建议的习惯。
8分
第二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意图
时间
一、导入:
1、读课文比赛。
要求:正确流利
2、听写8个词1个多音字。
学生自愿举手参加比赛,加分。
评价
检查上节课学习的成果。
6分
二、读中悟 悟中读
1、选择一则寓言故事,细致阅读,说说从这两则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你是从哪读出来的?
2、交流阅读体会
3、重点体会 (1)亡羊补牢中不同人物的心理 (2)你怎样看待南辕北辙中那个去楚国的人,有什么话想对他说?
4、谈谈你对寓言故事的感受。 5、用自己的话来介绍这两则寓言故事。
阅读方式:一人、同桌、小组 读课文 说说从中懂得了什么?从哪读出来的?
分寓言故事进行交流
细致的体会两则寓言中不同的人物给大家带来的思考。抓重点词句。 把你的理解(或感受)读出来。 (1)体会读 (2)评价读 学生自由发言。
深入的阅读两则寓言故事,体会其中蕴涵的道理。 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进一步体会寓言中语言文字
27分
三、课外延伸
1、各小组交流自己收集到的寓言故事。
2、各小组介绍一两个比较有意义的寓言故事。
用一句话介绍自己收集的寓言故事的出处及大意。 填写记录表。 小组交流。
扩充学生的课外知识量
培养学生的复述能力
7分
板书:9、寓言二则
亡羊补牢 南辕北辙
课后小结:
课题:10惊弓之鸟
课时:2课时
教学目的: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惊弓之鸟、魏国、射箭、打猎、大雁、拉弦、悲惨、愈合、裂开”等词语,懂得“惊弓之鸟”这个成语的意思。 2、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3、从课文的学习中受到启发,懂得只有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学习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的方法。
教学重点:联系上文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更羸说的话,理解、体验更羸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的思维。
教学难点:联系上文理解最后一个自然段更羸说的话,理解、体验更羸观察、分析、判断、推理的思维。
教学准备:
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意图
时间
一、导入: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则成语故事,它的名字是:《惊弓之鸟》。 2、看到故事的题目,你知道故事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吗? 3、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成语故事,了解到底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回答。
通过要学习的成语,引出学生学习的需求。
2分
二、初读
1、第一遍阅读课文。 要求:借助拼音注释或字典,正确朗读课文。比比谁最先达到要求。 检查:(1)惊弓之鸟 大雁 打猎 拉弦 悲惨 作痛 裂开 愈合 (2)更赢是古时候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 根据学生的情况来进行评价。
2、第二遍阅读课文。 要求:正确流利的朗读两则寓言故事,比比谁读得最好。 检查:每人读一句,读得最好,做到正确流利的学生免做当天的朗读作业。
学生认真读书,用自己的方法记生字。
学生自由读、集体读、比赛读
学生自己读课文,用自己的方法做到正确流利。 学生读这则成语故事。
扫清文字障碍,能过读准生字生词。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能过正确的断句停顿。
10分
三、自学
要求:一边默读课文,一边画批。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学情况,帮助学困生。
学生自学课文,进行画批。 (1)不懂的地方 画横线打? (2)查字典,简单注明意思。 (3)读后想法或感受。
帮助学生学会自学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习兴趣。
8分
四、互学
1、学生根据自学情况进行交流。 教师注意听学生发言,对于问题要及时引导。
2、补充:(1)在巡视中发现的比较好的学习方法或理解。 (2)这则成语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提出自己在自学中产生的疑问,学生之间互相解答。同时记下解决不了的问题,下节课解决。
用简单、明白的话表达
引导学生互学有价值的问题,学习他人的学习方法。
10分
五、练字
1、小组集体研究怎样把生字写 得和书中一样工整、漂亮。 2、奖励:小组成员都写得很好的 免写一遍。
小组成员互相研究、观看田字格里生字起止笔位置。
鼓励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和听取他人建议的习惯。
8分
第二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意图
时间
一、导入:
1、读课文比赛。 要求:正确流利
2、听写10个词。
学生自愿举手参加比赛,记加分。 评价
检查上节课学习的成果。
5分
二、读中悟 悟中读
1、细致阅读这则成语故事,说说更羸看到大雁后作出了什么判断,这个判断是怎样一步一步作出来的?
2、阅读体会
3、重点体会魏王和更羸的不同想法。
4、摘抄自己喜欢的词语。
5、编排课本剧《惊弓之鸟》。
阅读方式:一人、同桌、小组 读课文 用“——”画出更羸看到大雁后作出了什么判断。 用“~~”画出更赢的这个判断是怎样一步一步作出来的? 交流学习成果 思考:更羸对魏王说: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当时魏王和更羸的对这个说法的态度一样吗?你从哪读出来的?
有感情的朗读重点句。 要求:读出自己的认识。 分角色朗读课文。 评价朗读。
分工。(每人都有角色) 根据成语故事大意编排课本剧。 展示交流。 评价
深入的阅读这则成语故事,体会更羸准确的判断。
鼓励学生细细品味语言文字,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进一步体会语言文字,挖掘其中的情感内涵。
积累词汇
培养学生表现语言文字的兴趣。
4分
5分
10分
4分
12分
板书:
10、惊弓之鸟
不用箭 只要拉一下弓 大雁就掉下来
魏王 更赢
信不过 试一下 大吃一惊 不是本事大 奇怪 惊弓之鸟
课后小结:
课题:11、画杨桃
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老师说的话。 2、抓住重点句,理解课文内容。 3、使学生懂得: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
教学重点:理解老师和父亲说的话。
教学难点:理解老师和父亲说的话。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意图
时间
一、复习已学,感情朗读
请你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我”是怎样画杨桃的?同学们是怎样评价“我”的画的?
老师看到“我”画的杨桃,几次向同学发问,同学是怎样回答的?请你从课文中找到答案。 (出示对比朗读,体会感情不同)
听了同学的话,老师是怎样说的?
读课文想好后,回答问题。
读中找,并有感情地读出来。 读句子,体会感情的不同。
有感情地朗读老师说的话。
复习内容, 对比朗读, 体会感情。
12分
二、结合疑点,体会句子
(出示父亲和老师所说的话)边读边思考:他们的话“相似”在哪里?都说的什么意思?板书:实事求是
老师的话有哪几句和父亲的话不相似,又是什么意思? 板书: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总结:父亲和老师教“我”做人实事求是,不能想当然,这是做人的根本呀!从画杨桃一事中,“我”还明白了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会看到不同的结果,这种科学的思想方法,怎能不让“我”终身受益呢! 让我们一起来背一背老师所说的话吧!
自读后说出:父亲和老师的话都是教育“我”要实事求是,不能想当然。
自读后说出: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会看到不同的结果。
(1)自己练习 (2)指名背诵
对比找异, 感悟道理。
练习背诵, 加深感悟。
15分
8分
三、交流体会
读后想到了什么?
听了你们的发言,我想到了一首诗《题西林壁》,诗人写庐山,就写到了从不同角度看,庐山的样子就不一样。“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自由发言(可以想到什么说什么)
自由发言, 体会交流。
5分
板书:
11、画杨桃
实事求是
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课题:12﹡、想别人没想到的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 2、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想别人没想到的”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画师最后所说的那段话。
教学难点:理解画师最后所说的那段话。
教学准备:卡片、挂图
第一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意图
时间
一、导入:
1、有一位画师收了三个徒弟。有一天,画师出了一个题目,让他们在同样大小的一张上画骆驼,看谁画得多?徒弟们想了一会儿,便画了起来。到底谁画的多,请你来读一读《想别人没想到的》。 2、板书课题:想别人没想到的
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1分
二、初读
1、第一遍阅读课文。 要求:借助拼音注释或字典,正确朗读课文。比比谁最先达到要求。 检查:(1)恰好 连绵起伏 (2)有一天,画师把三个徒弟召集在一起,要考考他们。 原来,小徒弟只画了几条弯弯曲曲的线,表示连绵不断的山峰,一只骆驼从山中走出来另一只骆驼露出脑袋和半截脖子。 根据学生的情况来进行评价。 2、第二遍阅读课文。 要求:正确流利的朗读两则寓言故事,比比谁读得最好。 检查:每人读一句,读得最好,做到正确流利的学生免做当天的朗读作业。
学生自由读、集体读、比赛读
学生自己读课文,用自己的方法做到正确流利。
扫清文字障碍,能过读准生字生词。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能过正确的断句停顿。
8分
三、自学
要求:一边默读课文,一边画批。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学情况,帮助学困生。
学生自学课文,进行画批。 (1)不懂的地方 画横线打? (2)查字典,简单注明意思。 (3)根据书中的提示自学。 (4)读后想法或感受。
帮助学生学会自学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习兴趣。
8分
四、读中悟、悟中读
1、学生根据自学情况进行交流。 教师注意听学生发言,对于问题要及时引导。 2、补充:(1)在巡视中发现的比较好的学习方法或理解。 (2)三个徒弟是怎样画的? (3)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 3、再读课文,体会课文为什么用“想别人没想到的”这个题目。
学生提出自己在自学中产生的疑问,学生之间互相解答。同时记下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用三种不同的线段画。
分段读课文。 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
引导学生互学有价值的问题,学习他人的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读中悟、悟中读的习惯。
15分
五、练习
1、找出描写山峰的词语。
2、词语替换
(1)这不恰好表明有不尽的骆驼吗?( )
(2)两个徒弟恍然大悟。( )
(3)若隐若现( )
进行语文知识训练
8分
板书:
12﹡、想别人没想到的
大胆想象 学会创新
课后小结:
课题:语文园地三
课时:4课时
教学目的:1、以介绍自己为话题,进行口语交际。 2、能抓住自己的特点,写写自己。 3、能发现并体会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句式,即反问句是表示肯定的意思。 4、积累打比方的句子和谚语,阅读成语故事。
教学准备:挂图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意图
时间
一、谈话引题,激发说话兴趣 同学们,我想你们都做了采访,知道了在别人眼里你是什么样的孩子。其实,最了解你的莫过于你自己了。有兴趣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激发学生介绍自己的兴趣。
2分
二、读提示,明白交际要求 要求: 可以说自己的性格、爱好…… 说真话,说实事 注意听别人说,能做出评价
读清要求(自己读、同桌读)
明确口语交际的要求。
6分
三、认真思考,组织语言,小组交流
“谁说出了自己的特点?”
自己想清要介绍的内容。 分小组交流。 评一评。
组织语言, 分组交流。
12分
四、全班交流,师生评议
总结:希望今后我们相互了解,愉快相处。
小组推荐代表交流。 师生共同评议。
交流学习, 评价欣赏。
15分
第二、三课时(习作)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意图
时间
一、确定交流对象,自主习作 1、读一段话: 你觉得这段话的自我介绍怎样? 你准备怎样介绍自己? 2、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边听边想,发表自己的意见。
自主习作。
确定习作内容,自主习作。
10分
30分
二、多元评价,认真修改 1、2、3、班级交流,师生评价。 评价标准: 是否写出自己的特点。 语言是否通顺。
自己读一读,改一改。 读给同伴,听评价,再修改。
根据标准听习作,评习作。
评价学习, 修改提高。
30分
三、教师选读优秀习作。
欣赏优秀文章。
欣赏学习
10分
第四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意图
时间
一、我的发现 1、读书中的句子,把你的发现告诉同桌。 2、加深体会 3、游戏:教师说一句肯定的句子, 4、拓展练习。
相互交流。 一人读一句,再体会。
说一句意思一样的反问句。 同桌互相说句子。
能发现并体会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句式(反问句)
10分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记记
2、读读背背
读句子。(读熟) 说说共同的特点。 从学过的课文中找一找,比一比,谁找得快,找得准!
读准字音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背诵 抓特点,记牢
积累比喻句。
积累谚语。
15分
三、成语故事 1、自读故事,读熟短文。
2、结合短文,理解“买椟还珠” 提示: 郑国人买了什么?“椟”指什么? “珠”指什么?还给了谁? 3、根据理解练习讲述。
自己读,读准字音。 同桌合作,读正确。 相互检查读。
根据提示交流如何理解? 比一比,谁讲述的清楚?
理解故事, 积累成语。
15分
课后小结: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