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人教新课标四上:《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新学网 > 语文 > 人教课标本四年级上册 > 爬山虎的脚 > 爬山虎的脚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观察能力。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3.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的脚,把意思写清楚的。

4.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

教学难点

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

教具准备

课件、彩色笔、画纸

课前预习

1、课文读三遍,画出难读的生词。

2、收集爬山虎的资料。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1、通过预习,谁能告诉老师,这有脚的爬山虎,它究竟是动物还是植物?板书课题,指导书写“虎”字。

2、请学生介绍自己查找的有关爬山虎的资料。出示课件,了解爬山虎。

二、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请生分段读课文,其余人评价,正音。

2、出示课件,学习生词。

引人注意 均匀 重叠 空隙 叶柄 触角 蛟龙 痕迹 逐渐 休想

(1)个人读,其余人听,评价、正音。

(2)齐读,男、女读。

(3)词语理解

空隙:中间空着的地方。

3、出示课件,学习生字。

虎 占 铺 均 匀 叠 茎 柄 触 痕 逐

(1)个人读,正音。

(2)南、北读。

(3)指导书写:

叠:下面是“且”,不能多加一横。

茎:第四笔是横撇,不能分成两笔写。

(4)请学生把生字书写一遍。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默读课文,思考:

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爬山虎的脚?(3~5段)

2.第1、2两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习。

四、讲读第1段。

1.个别读课文,思考:第1自然段写什么?

写作者在哪两处地方看到爬山虎。

2.这两处地方有什么共同点?

都在墙上。 ( 相机指导看课件)

3.你如果看到这两处景象你会怎么想?

爬山虎大概是长在墙上吧,爬山虎大概是靠墙生长的吧?……

4.教师小结:作者这样写,也正是以这两处的爬山虎生长的情况,告诉我们爬山虎长在什么地方。

5.齐读第1自然段,体会作者是如何告诉我们这两处的爬山虎的。同时思考:这两句话除了告诉我们爬山虎长在什么地方外,你还能从句中看出爬山虎的什么特点?

从“满是”,“一大片”看出爬山虎长得很茂盛。

五、讲读第二段:

1.指名读第2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讲什么?

讲爬山虎叶子的特点。

2.默读课文,思考: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写什么?

这一段共四句话:第一句写叶子颜色的变化;第二句写长大的叶子引人注意;第三句讲叶子颜色美,排列整齐、均匀;第四句讲风吹过时的景象。

3.叶子颜色美表现在哪里?

红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理解新鲜、舒服的词义。说明爬山虎的叶子绿的醒目,叶子生长旺盛,充满生机,所以看上去让人觉得非常舒服。

4.叶子的均匀,整齐表现在哪里?

整齐:“叶尖一顺儿朝下”。

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

5.导读。

爬山虎叶子的颜色是这样变化的:

——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

爬山虎长大了的叶子颜色很美。

——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

爬山虎的叶子长得很整齐。

——叶尖一顺儿朝下。

爬山虎叶子长得很均匀。

——没有重叠起来,也不留一点儿空隙。

当风吹过时,满墙的叶子也很美丽。

——一墙的叶子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6.边读边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拂:轻轻擦过

漾:原指水面微微动荡,这里指墙上的爬山虎叶子轻轻波动。

7.齐读课文,个别读。

8.归纳段意:

第二段讲爬山虎叶子的特点。

六、布置作业。

抄生字,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引出重点问题。

1、上节课我们知道爬山虎叶子有什么特点呢?根据学生的回答,看课件。

2、你们知道在这一大片绿油油的叶子里面藏着什么?这节课我们再来看看爬山虎的脚有什么特点。

二、讲读第3自然段。

1.指名读第3自然段。

思考:爬山虎的脚长在哪里?是什么样子的?

2.导读:

爬山虎的脚长在哪里呢?(齐读)

爬山虎的脚是怎样的呢?(齐读)

3.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爬山虎的脚?

脚的位置:(边看图边说)茎上长叶柄的地方的反面。

脚的样子:枝状的——指六七根细丝构成的样子。

像蜗牛的触角——指每根细丝的样子。

脚的颜色——嫩红的。

4.这些内容作者是如何说的呢?

再读课文。

5.请画出爬山虎的脚,看谁画得最好。(教师巡视,拿一张好的评价)

6.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三、讲解第4段

1、思考:爬山虎的脚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课文哪一段写出来了?

2、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自己分组学习,看哪一些同学学得认真,学得更快。(老师巡视)

a、找出爬山虎爬的句子来;b、找出爬的动作词;c、自己演示爬的过程(怎样爬)

3、学生分组合作学习,师巡视指导。

4、谁来告诉老师你们学懂了些什么?(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其它学生补充,教师充分表扬)

5、你能填出爬山虎的动作吗?出示课件,填空。

6、哪一组的同学能上来给大家演示一下怎么爬的吗?

(抽表演得不同的同学演示)生评价。

7、你们想知道究竟怎么爬的吗?看图片显示。

8、你们知道答案了吗?爬山虎的“一脚”就是这样向上爬的。那么,爬山虎的脚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呢?(长一只脚,巴住墙,再长出另一只脚,再巴住墙,它要不停的向上爬,就要不断的长出新脚来,所以叶圣陶爷爷说,“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9、它是不是只往上爬的?你怎么知道的?

它不只往上爬,还往左爬,右爬,爬满整个墙,所以才有叶圣陶爷爷在第二自然段中所描写的“一阵风吹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的很”。真是会读书的孩子,懂得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

10、齐读最后一句话,说说为什么看到那些细小的脚就会使人想起蛟龙的爪子?(太像了。)当两种事物很相像的时候,就可以用比喻句来形容。请同学们把这句话改成比喻句。(爬山虎那细小的脚就像图画上蛟龙的爪子。)把比喻句中的“就像”换一个词,句子内容不能变,可以换成哪些词?学生练习说句子。(“好像”、“像”、“犹如”、“如同”、“像……似的”)

四、学习第5段

1、过渡: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能爬,没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又怎么样呢?

2、读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自由说)

(没触着墙的脚萎了,触着墙的牢固,脚与墙有密切关系。)

3、小结:你们瞧,爬山虎的根扎得多牢固呀!它的生命力多么顽强,让我们再来细细观赏这一墙爬山虎,体会它顽强的生命力。(录像展示)

五、整合提升,紧扣单元阅读训练要点

1.默读全文,思考: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观察事物的?(一是细心观察,所以才能看见“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才能发现爬山虎的脚是“枝状的六七根细丝及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二是连续观察,所以才会发现原先是直的细丝,后来变弯了;没触着墙的脚“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才会发现“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

2.让学生找出体现作者细心观察.连续观察的语句多读几遍,借以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

六、总结全文

今天我们学习了《爬山虎的脚》,了解到大千世界,万物百态,大自然的神奇。老师希望同学们做有心人,留心周围的事物,用你们的慧眼去发现世界,用手中的笔去描绘美好的世界。

七、课外延伸

(1)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爬山虎的自述”。

(2)仔细观察一种植物,以“ 的秘密”为题写一篇观察日记。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