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古诗两首
(第一课时)
一、揭题
1、板书课题:寻隐者不遇 所见
2、指名读题,齐读
3、解题:“寻”,寻访 “隐者”,古代隐居山林的人,一般都是有学问的贤士。“遇”,遇到,碰到。 “所见”,亲眼看见的情景。
4、简介作者:
贾岛是大家熟悉的唐朝著名的苦吟诗人,提起他,我们自然会想到他的名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为了是用“推门”好,还是“敲门”好,他费尽心机。因此,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只知道贾岛炼字上的工夫。然而这首诗却句句明白如话,字字平淡无奇,似乎并没有什么可以值得我们推敲、玩味的。
袁枚:清代诗人。他的作品多写日常生活的感受,风格灵巧清新,语言明白流畅。
二、读诗
1、这两首都是五言绝句。指名读诗,要求:读正确、读出节奏
2、齐读
三、解意
1、指名说字词义
2、连起来说诗歌大意
四、品境悟情
1、过渡:两首古诗简单明了,一读就懂。这样还不够,我们还应该细细品味它们的妙处,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教你一招:让我们穿越时空,把自己想象成诗人,亲自去走一走,看一看,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3、(投影出示画面)想象你现在就已经成为了苦吟诗人贾岛,你一直想去寻访自己的一位隐居山林的好友。在一个深秋的早晨,你骑上心爱的毛驴,悠然行走在曲折蜿蜒的山间小路上,此时此景,让你情不自禁地吟咏起杜牧的诗句来:(谁接下去?)
4、你边走边欣赏沿途的风景,你看到了什么?还听到了什么?心里又会想些什么?想象说话。
5、不知不觉,你来到了一棵参天古松下,迎面走来一个童子,你赶紧上前询问。(投影出示三问三答的填空)
同桌分角色进行对话。(三问三答,诗人的情绪也随之几起几落。)
指名表演
6、师讲解:
全诗只有区区20字,却涉及到三个人物:诗人、童子、隐者。从题目可以看出,诗中的主角应该是隐者,因为他是“寻”的对象,是诗歌主要描述的人物。可四句诗对隐者没有一丝一毫的明确交待,我们不知道他的具体身份、气质、品格等。但细心品味,深入一想,又感觉每一句都与他有着密切的关系。他身居云山,远离尘世,与青松做伴,与童子相依,采药为生,济世救人,他真正的隐者身份,超凡脱俗的气质,闲适高雅的品格,都隐隐约约地暗藏在每句诗的背后,在画境深处时隐时现。诗人写人不见人,却又在字里行间飘忽闪现,给我们读者以无穷的想象,这正是它的妙处所在。
7、再读全诗,说说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8、练习背诵。
五、小结
告别隐居深山的贤士,下节课,让我们跟随诗人袁枚一起,去感受田园风光的恬静,乡村生活的闲适。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