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 19.三个小伙伴 | 课型 | 新授课 | |||
教学目标 |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词语。 3.体会三个小伙伴互相配合,各显其能,最终圆满完成任务的愉悦心情,感悟同心协力方能做好一件事的道理。 | |||||
重点 | 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词语。 | |||||
难点 | 体会三个小伙伴互相配合,各显其能,最终圆满完成任务的愉悦心情,感悟同心协力方能做好一件事的道理。 | |||||
教学模式 | 教具 | 投影片或图片、课文录音、生字卡片 | ||||
教学方法 | 读、悟、演、评 | |||||
教学步骤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第一课时 一、提示课题。 1.小朋友们都喜欢听故事,不过,能自己读懂故事并学着讲故事会更有意思。咱们今天要读的是一个关于小伙伴的故事。 2.读题。讲解:伙伴就是同伴,好朋友。 3.提问:你有好伙伴吗?你们经常在一起干什么? 4.过渡:故事里的三个小伙伴是谁呢?它们在一起要做一件什么事呢? 二、初读指导。 1.看图读故事开关和结尾。 (1)看图读开头。 ①映示投影片1,指名回答三个小伙伴是谁。 ②从图上能看出它们干什么吗? ③所以故事第一句话就告诉我们—— a指名读,齐读,指导读好句中停顿。 b指导感情朗读。 | 板书课题。 二、1. 小黑板先后出示下列词语:小野猪 小袋鼠 小象 指名读、齐读。 ――出示第一自然段的文字投影。生字“同”用红色标出。 | |||||
教学步骤 | “一同”上山栽树还可以怎么说? (2)看图读结尾。 ①映示投影片2,问:这幅图上画的什么? ②出示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指导认识用红笔标出的生字“啦”“拉”“跳”。 ③再次映示投影片1,问:读了故事的结尾,知道三个小伙伴已经栽好了树。你们再看看这幅图,读读开头,细心的小朋友会有疑问吗? (没有工具两手空空怎么栽树呀?) 2.引入故事中间部分。 (1)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说栽树的步骤,相机出示下列词语,指名读: 挖坑 施肥 培土 浇水 (2)可是—— 出示:没有锄头挖树坑怎么办? 没有箩筐运肥料怎么办? 没有水桶浇水怎么办? ①指名读句中“没有”和“怎么办“。 ②自由读三句话,要求读出问话语气。 ③分小组读,相机指导。 (3)是啊,这也没有,那也没有,可怎么栽树呢?同桌猜猜三个小伙伴会怎么办。 (4)自由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将第二至五自然段读正确,读流利。 (5)检查自读情况。 三、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 一、精读训练 1.看图听课文录音。 三个小伙伴什么工具出没带却栽好了树,多有趣!要是能把这个故事有声有色地讲出来,演出来,比听它更有意思了。 2.指导讲、演故事。 (1)交流:三个小伙伴,你喜欢谁?为什么? (2)练读课文,要求:把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自然段好好读读,让老师和同学听了也喜欢。 (3)汇报朗读,评议,教师重点指导读好下列语句,体会小动物们自告奋勇,承担责任。 ①“不要紧,不要紧,我有……” 三个小伙伴都这样说,说明他们都很积极主动。 | (指图)你们看,这三个小伙伴一同上山栽树,多高兴啊!我们高高兴兴地来读这句话。 分组读,表演。 ②a“啦”在句子末尾,读轻声。教师示范读,学生齐读。 b指名读“拉”和“啦”。同桌动作演示。 c怎么记住这个是拉,那个是跳呢?(引导学生注意偏旁部首) 指导感情朗读。 指名度读,强调要读出三个小伙伴十分高兴的语气,而且形之于色。 评议后分男女生读。 (5)①问:哪些小朋友猜的和做事里讲的差不多? ②出示下列词语,开火车读。 不要紧 嘴巴 鼻子 拱 把 就 ③指名读第二至五自然段,相机指导。 | ||||
教学步骤 | (1)交流:三个小伙伴,你喜欢谁?为什么? (2)练读课文, (3)汇报朗读,评议 ①“不要紧,不要紧,我有……” 三个小伙伴都这样说,说明他们都很积极主动。 ②“不一会儿……”他们都不偷懒,相互配合得多好! (4)难怪树栽好了,它们那么愉快。齐读结尾。 (5)师生听配乐边读边表演。 (6)自由练习讲演。 (7)指名上台讲故事,戴上头饰表演,评选“故事大王”和“小演员”。 二、总结 小朋友们在一起做事、玩耍,就应该像这三个小伙伴一样,发挥自己的本领,劲儿往一处使,才能很好地完成,得到快乐。 四、指导写字 | (2)要求:把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自然段好好读读,让老师和同学听了也喜欢。 (3)汇报朗读,评议,教师重点指导读好下列语句,体会小动物们自告奋勇,承担责任。 | ||||
板书设计 | 19.三个小伙伴 小野猪 小袋鼠 小象 | |||||
课题 | 20. 蚂蚁和蝈蝈 | 课型 | 新授课 | |||
教学目标 |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的话。 | |||||
重点 | 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 |||||
难点 | 指导学生用“有的……有的……”口头造句,“又……又……”说话。 | |||||
教学模式 | 教具 | 生字卡 | ||||
教学方法 | 读,演,背 | |||||
教学步骤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第一课时 一、直接揭题,导入课文。 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来学习《蚂蚁和蝈蝈》这篇课文。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学习第一节 1、这是什么季节?大家听是什么在叫?天气怎么样? 2、夏天到了,知了在树上不停地叫着,太阳火辣辣地照着大地,天气真热。 3、看,这么热的天,小蚂蚁在干什么呢?(出示图片)齐说(出示句子:一群蚂蚁在搬粮食。)齐读。 4、我们瞧,蚂蚁是怎么搬粮食的?他们不热吗?从哪儿看出来的?看图说话 5、哪些小朋友来演一演小蚂蚁们正在搬粮食,搬得满头大汗? 6、看,这是一群怎样的小蚂蚁?(出示:这是一群( )的小蚂蚁) 7、说的真好,你们喜欢这些小蚂蚁吗?大家就用赞许、敬佩的语气来读这一段话。齐读。 三、学习第二节 1、夏天,蚂蚁在烈日下搬粮食,而那几只蝈蝈呢? | (出示:夏天真热)谁来读一读这一句话?个别读、齐读。 学生边表演,老师一边说:蚂蚁长得那么小,但它搬的粮食却很大,很重,把腰都压弯了,加上天气热,所以搬得很吃力,走得很慢,背得汗都流出来了,汗水不停地往下滴,个个满头大汗。请生再试,其他学生朗读句子。(出示句子: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 | |||||
教学步骤 | 3、那蝈蝈会如何享受生活呢?请大家看下面一句话。 4、这几只蝈蝈在自由自在地干什么呢?谁也能用“自由自在”来说一句话?谁在哪里自由自在地做什么? 5、蝈蝈不肯劳动,只知道享受,还自以为聪明呢!我们要把它那种自以为是、悠闲自得的样子表现出来。(出示这一节)指名读 6、蚂蚁和蝈蝈在夏天的表现是多么不同呀!男女生分别读第一节和第二节。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呀? 四、学习第三节 1、时间过得真快,冬天到了,小朋友听,什么风刮起来了?听后你觉得怎么样?(出示句子:冬天到了,西北风呼呼地刮起来。)谁来读?一起读 2、看图,这时,蚂蚁和蝈蝈分别在哪里干什么呢?我们先到蚂蚁家去看看。 五、总结课文,拓展延伸,发挥想象 1、为什么蚂蚁现在可以舒服过冬了,而蝈蝈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2、(出示:成语歌)夏天,蝈蝈只顾乘凉、唱歌、睡觉,根本不去想冬天到了怎么办,结果到了冬天,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这就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而蚂蚁就不是这样,还在夏天天气很热的时候,就已经准备好过冬的粮食。由于事先有了准备,所以到了冬天,就不会挨饿受冻。这就是“有备无患,防患未然”。 3、学到这里,你想对蚂蚁和蝈蝈说些什么吗?句式训练:我想对蚂蚁说___。我想对蝈蝈说_____. 4、对,只有辛勤劳动,才有幸福生活。(出示句子)齐读 5、接下来,老师再送给大家一篇三字经。 烈日下,小蚂蚁,搬粮食;绿蝈蝈,忙乘凉。 北风吹,勤蚂蚁,多幸福;懒蝈蝈,被饿死。 小朋友,学蚂蚁,爱劳动;展未来,生活美。 领读,齐读。 6、第二年夏天又到了,太阳仍然火辣辣地烤着,这时候,假如这些蝈蝈还活着,它们会干些什么呢? 第二课时 一、课前说: 大家都知道蚂蚁是一种勤劳的小巧玲珑动物,我们要怎样做? 二、读课文,体会道理。 | (出示图片)看图说话(出示:这是几只( )的蝈蝈)指名说 2、(出示:几只蝈蝈看到了,都笑蚂蚁是傻瓜。)谁来读一读这句话?个别读、齐读。它们会说些什么呢? 3.(出示:他们躲到大树下乘凉,有的唱歌,有的睡觉,个个自由自在。)请一凳子的两个小朋友,一个读句子,一个表演,好吗?生练习读、表演。指名同桌读。 6.(出示练习题)练习用“有的……有的……个个……”说话。 2.(出示图片)蚂蚁在干什么,可能会说些什么,你觉得这时蚂蚁过得怎么样? 3、谁来读这句话,把蚂蚁舒服过冬的情景读出来。(出示:蚂蚁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了。) 4、(出示图片)蝈蝈在哪里呢,过得怎样呢?它们可能会说些什么? 5、(出示:蝈蝈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指名读,读出蝈蝈又冷又饿。 6、现在请女生当蚂蚁,来读一读蚂蚁的句子,男生当蝈蝈,来读一读蝈蝈的句子,谁来演一演? | ||||
教学步骤 | (1)你觉得这群蚂蚁怎样?从哪些词语中体现出来?你们喜欢吗?为什么? (2)蝈们都在干什么呀?蝈蝈怎样嘲笑小蚂蚁,说了些什么?它们是怎样享受的? (3)在这寒冷的天气里,蚂蚁、蝈蝈是怎样过冬的? 三、语言文字训练。 (1)指导读词:满头大汗、自由自在、又冷又饿。 (2)指导朗读句子: 谁喜欢这群勤劳的小蚂蚁,谁愿意来夸夸它们? 谁能把蝈蝈这种瞧不起人的样子读出来? (4)课文,分角色朗读。 (5)导用“有的……有的……”“又……又……”说话。 四、结全文。 五、拓展训练。 转眼间,夏天到了,一只老蝈蝈把大家召回来,讨论今年夏天怎样做。现在你们就是蝈蝈了,四人一组讨论这个问题。讨论好了,你们要么分角色表演出来,要么模仿书上的插图,画一画今年夏天蝈蝈们会怎么做呢? | (试读、评读、表演读) | ||||
板书设计 | 20 蚂蚁和蝈蝈 夏天 勤劳 懒惰 满头大汗 自由自在 冬天 躺着过冬 又冷又饿 | |||||
课题 | 21.古诗两首 | 课型 | 新授课 | |||
教学目标 |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多音字;体会诗句中词语的意思。 3.通过朗读古诗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和作者对农民的同情。 | |||||
重点 |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 |||||
难点 | 指导学生观察插图,展开想象,体会诗歌的思想内容。 | |||||
教学模式 | 教具 | 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 ||||
教学方法 | 读,背,体,悟 | |||||
教学步骤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小朋友,我们吃的白花花的大米是从哪儿来的? 2.今天,我们来学习的两首诗,就是反映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米来之不易的古诗。 二、学习古诗《锄禾》 1.出示古诗图文。 2.解题:唐代诗人李绅写的。 “锄禾”是什么意思呢? 3.讲读诗句第1句。 (1)自读。 看图:图上画了什么? (2)看图理解: (3)这幅图以及第一句诗说明了什么?应该怎样朗读呢? | 看图读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锄:锄头,这里表示动作。 禾:禾苗。 | |||||
教学步骤 | (4)小结:古诗1,2两行写了农民顶着烈日在田间辛勤劳动的情景,这是诗人所看到的。 4.讲读第2句。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自己边读边想:这句诗告诉我们什么? (2)指名说一说。 (3)指导朗读。 (4)小结:这两行告诉我们粮食来得不容易,这是诗人所想到的。 三、巩固诗意,练习背诵 四、指导写字 1.“禾”:独体字,与“木”比较,书写时笔画舒展,字居田字格正中。 “午”:独体字,与“干”、“牛”相比较。 “粒”:左窄右宽。 “辛”、“苦”:这两个字都有一长横,要写得稳而长。 2.师范写“禾、粒、辛、苦”。 3.生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一、指导看图 1.这幅图上画了什么样的场面? 2.第二首诗正是写了这幅图的内容。 二、讲读诗句 1.“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2.体会“春——秋”、“种——收”、“一粒粟——万颗子”的对比,感受农民一年到头的辛劳和取得丰收的不易。 | “日当午”:太阳当头照的意思。 “汗”:汗水。 “汗滴禾下土”:汗水滴到禾苗下的泥土里去了。 三、 1.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意。 2.轻声地和老师一起说。 3.指名说。 4.背诵表演古诗。 5.这首《锄禾》告诉我们什么呢?你读了之后有什么感想? 二、1. 粟:小米。泛指谷粒。 子:这里读第三声,也指谷粒。 | ||||
教学步骤 | 3.联系词句,学会扩展成语,积累成语。 4.可是面对一片丰收,农民为什么会出现像诗句中的悲惨景象呢? 5.学习“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6.指导朗读。 体会“无闲田”与“犹饿死”的强烈对比,让学生感受遍地丰收景象与农民饿死荒野这两幅图,在心中激起“为什么”的疑问。 7.此时此刻,你们想说什么?想问什么? 8.小结:农民在黑暗的社会里受到剥削阶级的残酷剥削,过着悲惨的生活。 三、巩固诗意,指导背诵 四、指导写字 1.收:左窄右宽。 丰:注意撇捺的舒展与平稳。 闲:“门字框”要写得舒展些。 2.师范写,生描红、仿写。 | 春生夏长 秋收冬藏 精耕细作 千仓万箱 四海:普天下,全中国。 无闲田:没有丢弃不种的田地。 犹饿死:还是饿死了。 四、 |
板书设计 | 21. 古诗两首 锄禾 悯农 锄禾日当午, 春种一粒粟, 汗滴禾下土。 秋收万颗子。 谁知盘中餐, 四海无闲田, 粒粒皆辛苦。 农夫犹饿死。 |
课题 | 练习7 | 课型 | 练习课 | |||
教学目标 | 1、学习字词句,使学生受到识字、写字、画画、说话的训练。 2、读读背诵,积累成语与诗句。 3、学写铅笔字,认识先里头后封口的笔顺规则。 4、口语交际训练学生学会做客,真善培养人际交往的能力。 | |||||
重点 | 巩固所学的生字,并能用生字说话。 | |||||
难点 | 口语交际训练。 | |||||
教学模式 | 教具 | |||||
教学方法 | 听、读、说、写、练 | |||||
教学步骤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出示文字画) 2、这些都是古代人写的字,有没有发现这些字有什么特点? 3、对,所以这些字都是古代人写的象形字。 4、那么,随着时间的推进,象形字慢慢演变成我们学的字。能把这些象形字相应的汉字写出来吗? 5、评比,谁写得又正确又美观? 6、这么多的景物,你能将这些象形字变为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并介绍给大家吗?四人一组分工合作,看谁画得最美,说得最好。四人相互商量。 二、教学第二题 1、(出示挂图)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1)小蚂蚁为什么要在炎热的夏天就背过冬的粮食呢? (2)为什么在窗户上钉栅栏呢? (3)为什么人们要忙着修筑水坝呢? 2、是呀,他们都在预防以后的困难,提前作好准备,到时就不会有什么危险了,我们可以用这四个成语概括图上的意思。 2、自读成语,读准字音。 3、说说你对这些成语的意思的理解。 | 7、评选最佳图画,同时将学生的画贴在黑板上。不光要画得好,还要说得好。学生在下面说,其余三人出谋划策。 8、指名上来说,评选最佳解说员。 4、齐读成语。 5、(出示图)图上画了什么?渔夫是多么辛苦呀? 6、读读诗,看看图,想想诗句的意思,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7、生互相交流。 8、指导有感情朗读,读出捕鱼的危险和对渔夫的同情。 10、指导背诵。 | |||||
教学步骤 |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三题 1、审题。 2、指导。 (1)复习,出示:同、向、扁。说说这3个字的笔顺规则,并按规则每人写一个字。 3、练习。 4、反馈。(1)展示写得好的学生作业,提出表扬。 (2)共同存在的问题给予提出,并指导学生进行矫正性练习。 二、教学第四题 1、(出示挂图)图上画了什么?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到别人家做客,在门口该怎样做?见到主人该怎样说?受到主人的招待该怎样说?跟主人告别时该怎样说? 学用字词句部分: 一、画图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幅很特别的画。 师:(简笔画画出文字画——配古乐)。 师:是不是和我们平时见过的画不一样? 师:对,它就是一幅文字画,里面藏着许多字,现在聪明的你能猜出哪些字呢? 师:真了不起,一下子猜出了那么多。 师:是不是很有意思?其实,这就是书上练习7的内容。 (板:练习7) 请小朋友快速把书打开,翻到122页,先读读要求,再把相应的字写在田字格里。 二、写字练习 | (2)出示:日。像这样全包围的字,该怎样写呢?笔顺规则是什么? (3)师范写“月”。 3、生按问题一个一个地说。 4、你能连起来说说吗?自由说,同座位互说,指名说。 5、自由组合来表演“做客”。 6、评选最好的组合。 生:(自言自语)有点儿像画又有点儿不像。 生:像我们学过的一些象形字。 (生观察思考后纷纷举手) 生:我猜出了石、舟、木。 师:你看得很仔细。 生:我猜出了日、水、鸟…… | ||||
教学步骤 | 口语交际:学会做客 一、在谈话中导入新课 1. 小朋友,以前爸爸、妈妈带这你们到亲戚、朋友家去做客吗?(板书:做客)你们是怎么做、怎么说的呢? 2. (出示女孩图)看,这位小朋友叫“丽丽”。今天,她到同学小军家去做客,她又该怎么做、怎么说呢? 二、在情境中练习交际 1. 丽丽去小军家做客时,老师悄悄地给她拍了几张照片。(出示四幅图)你们看,这几幅图分别画的是什么时候的情形呢?指名说。 2. 如果你就是丽丽,当时你会怎么做、怎么说呢?选择其中一幅图,分小组讨论。 3. 交流。(相机出示一些礼貌用语:你好、谢谢、请、再见等) 三、在拓展延伸中形成能力 1. 小结:通过刚才的表演,你知道到别人家去做客要注意些什么? 2. 小朋友,你们学会了如何到同学家去做客。(板书:学会)平时,你们还会到谁的家里去做客呢?(外婆家、邻居家、老师家) 3. 根据不同的做客情境,分小组练习表演。 4. 推选代表表演竞赛,师生评议,颁发“最佳表演奖”。 四、在实际生活中提高能力 下次到别人家去做客,用上你今天学到的本领。 |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到主人家门口时、见到主人时、受到主人招待时、跟主人告别时) 4. 练习表演:找一个合作伙伴,一个当丽丽,一个当小军,选择其中的一幅图演一演。 5. 指名表演,师生评议。 6. (播放录象)看看录象中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7. 把四幅图的内容连起来演一演,和刚才录象中的小朋友比一比谁演得好。 (1)师生对演。 (2)指名表演。 (3)找合作伙伴交换角色演。 |
板书设计 | 练习7 学用字词句 口语交际:学会做客 |
更多本课教学资料 返回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 第七单元 报错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