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语文A版二年级下:《麻雀》教学设计

新学网 > 语文 > 人教课标本四年级上册 > 麻雀 > 麻雀同步课堂教学

学习目标

1、初读课文,认识本课生字。并能结合词句理解句子 。

2、了解麻雀是在什么情况下三次叫唤的。

3、能说说雀鹰为什么能叼走一只吓错了的麻雀,懂得团结合作方能把事办好。

学习重点

认识本课生字。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 学 过 程

一、激情创境。

1、出示一群麻雀的图片。

2、师:瞧,一只只麻雀长得像校绒球,又圆又壮,多可爱呀!这么可爱的一群麻雀引起了鹰的注意,让我们一起来见证麻雀的命运吧!

3、板题:麻雀。

二、初读课文。

1、自主学习。

2、检测,检查读音情况。

重点提示:缝:多音字,在课文“石缝”中读第四声,还有一个音。读第二声。组词:缝衣服。

3、再读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4、说说麻雀三次叫唤的内容。

三、细读课文。

1、在什么情况下麻雀叫唤 的“齐下手”

理解“早有约定”的意思。(提早就约好定好的)雀鹰真的来了,麻雀们是按早就约好定好的做了吗?

2、在什么情况下麻雀叫唤“各顾各!”

什么叫“惊慌失措”?麻雀尺慌失措的表现是什么?

出示:它们惊慌失措,有的( );有的( );有的( );有的( )。

雀谁看到麻雀前后的表现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3、在什么情况下麻雀叫唤查查少谁?

自读第六段。

四、全文总结。

1、学习了社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2、师总结:人心齐,泰山移,团结合作可以产生巨大的力量,可以把事情办得更好。

一、

学生看图片,认真听老师讲述。

3齐读课题。

二、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采取指名读,同桌互读,跟读的形式。

生组词:缝( )( )

同桌互读课文后讨论。

第一次:“齐下手”

第二次:“各顾各”

第三次:“查查少谁”

三、

分组读1——3自然段,从书中找一找答案集体交流。

甲:雀鹰在天上打旋,看见地而上的麻雀……俯冲下来。

已:而且麻雀早有约定:雀鹰来了,大家谁也不害怕,一齐下手……有感情朗读1——3自然段。

指名读四自然段,画出概括雀鹰来了麻雀表现的一个词(惊惶失措)

生理解词义。

学生口头填空,体会“惊惶失措”的表现和“晕头转向”的意思。

同桌齐读第五段,从书中画一画,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集中交流。

雀鹰由从心里发到高兴地叼走了一只吓错的麻雀,是麻雀们各顾各的结果。

自读第六自然段,

集中汇报。

雀鹰飞走了老半天,麻雀才灰溜溜地钻出来,集合到一起叽叽喳喳地叫起来。

四、

团结可以把事情办好。

板书设计

齐下手

27、麻雀 各顾各 不团结

查查少谁

课 题

27、麻雀

教 时

七6 77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团结合作,才能把事情办好。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学习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掌握新的识记字形的方法“形声字”。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

出示字词卡片。

麻雀 缝衣服 石缝 照顾

叽叽喳喳

朗读课文,

麻雀们惊惶失措,它们一边乱飞,一边叫唤,它们是怎样叫的?

小麻雀们,你们慌了吗?看你们一个个倒都挺镇定,挺勇敢的。

雀鹰可真的来了,你们是怎么做的?你们当时应该怎么说呢?

哪只小麻雀说说?

大家说说,听了这只麻雀的叫声,你感受到了什么?

你们说得真有道理!小麻雀信,快看雀鹰飞来了,你们是自怎么叫的?

雀鹰飞走了,你们又是怎样叫的?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说说学习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

二、识字,写字。

老师出示卡片。

运用多种方法自学。

集中汇报。

教师巡视指导。

三、练习检测。

1、扩词练习。

读“词语库”中词语。

出示生字卡片。

五、全课小结: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一、

看卡片读词。

(生大声齐读)“各顾各”……

(生再齐读)并体会一下应该怎样读?

生自由读体会。

生读(声音急促、有感情。—)

评读。

学生各自有感情的朗读。

指名读、评读、练读。

指名分段朗读全文后谈感受。

指名认读。

在小组长的带领下,采用多种形式读生字,齐读,指名读抢读。

选择熟悉的方法记忆生字。

集中汇报。

学生写字。

三、

查:检查、查看、查收

球:足球、球队、球员

麻:棉花、麻花、大麻

算:算术、计算、笔算

自己练习读。

指名读。

选词说话。

抢读。

板书设计

27、麻雀

麻眼睛唤

散算呼喳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