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语文基础知识积累目标:
积累“收敛”“知知不休”“聒聒”“宽恕”的含义。
积累句子“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
2、口语交际的训练目标:
揣摩人物心理,转换成语言表达;
直接替文中的蝉说话。
3、阅读训练问题:
怎样理解:哪管是90年,90天,都不过要好好地活过。
如何理解: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
4、写作训练的借鉴目标:运用抑扬结合写一个动物或植物或一个人。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出示蝉的图片,简介蝉的习性。
二、沉浸文本,整体感知。
学生散读课文,或者请学生听朗读录音,
思考:这篇文章叙述了怎样一件事?
学生简要概述课文内容:作者由一只小小的蝉引发了对生命的感悟,通过对细小、聒聒的蝉因为一个夏天而付出17年代价的了解,进而联想的人类的生命历程,提示人们:不管生命是短暂还是长久,都应该积极面对,好好滴生活。
三、体验文本,品味语句,理解课文。
生再读课文,圈画文中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语句,品味这些语句。
请几位同学朗读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及最后一段。
思考:作者对蝉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
学生明确:开始是“烦”的。因为蝉的聒噪声及病蝉的微小与病态。后来变化为“宽恕”,因为了解了蝉的习性:知道蝉为了这个夏天竟然要等17年。
四、分析品味课文过程中涉及的需要深入理解的重要问题:
1、如何理解:“何必聒聒?那只不过是夏天罢了!“
2、如何理解:“斜阳里,想起秋风颜色,就宽恕了那烦人的聒聒。“秋风颜色”给了你什么感受?
3、本文的中心句是哪一句?有什么含义?
4、本文对蝉的态度变化,运用了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与平铺直叙比起来,谈谈有什么好处?
五、适时穿插口语交际设计。
1、“我听了蝉的声音觉得很烦”请具体写出“烦”的表现。(运用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描写)。
2、想象蝉知道人们对它的烦人的聒聒声不喜欢后,它会对人类说些什么?
3、“秋风颜色”是什么颜色?请说一说。
4、我们从蝉身上得到什么启示?
六、延伸珍惜生命的内容。
说说有关生命的名言警句。
请几位同学讲一讲名人珍惜生命,让生命过得有意义的故事。
配乐朗读全文。
七、作业(1必做,2和3任选一题)
1、造句:知知不休 宽恕
2、学完本文,你对生命有了怎样的认识?(不少于50字)。
3、小练笔:运用抑扬结合的手法,写一个动物、植物或者人。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