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 课型 | 新授 | 课时 | 3 | |||
教学 目标 | 1、指导学生认真观察1页课本插图,使学生了解学会修改作文的意义和作用,初步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逐步养成认真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 2、知道学生认真观察2、3页课本插图,使学生懂得多种渠道学语文的道理,培养从小养成多方面积累、多渠道学习语文的好习惯。 | |||||||
重点难点 | 使学生了解学会修改作文的意义和作用,初步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逐步养成认真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 | |||||||
课前准备 | 挂图、小黑板、投影片、录像片、录音带等。 | |||||||
师生教学互动过程 | ||||||||
教学步骤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入,板书揭题 二、理解“文章不厌百回改”的意思 三、继续观察第1贝下面的图 四、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 五、观察第1页的插图,学习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作文 六、总结 第二课时 一、问题导入 二、分类指导观察插图 三、小结 第三课时 一、继续观察插图 三、总结与延伸 | 打开课本,翻到第1页,看看上面的图中是谁在什么地方于什么。好!今天我也来给同学们讲--讲修改作文的问题。 (板书:文章不厌百回改) 1、提示“厌”、“百”的意思。厌:满足。日:这里是虚指,表示多次、反复的意思。 2、明确句意:文章写好了,要经过反复修改,才能成为好文章。 过渡:为什么说文章要经过反复修改才能成为好文章呢? 1、图上是谁?在干什么:是怎么做的? 2、图上同学们修改作文时右哪些习惯值得我们学习? 1、我们写好作文后应该怎么做? 明确修改程序:先通读全文,再逐段逐句边读原文边修改。 2、发现需要修改的地方应该怎么做? 明确修改方法:用修改符号修改。 1、教师提示:这是-位小学生的作文《小花猫》的一部分。文章写好后,他在上面作了修改。 2、请同学们读一读这段文字,看看里面修改了几处,是怎样修改的。 3、请同学们一句-句地读,先读修改以前的。再读修改以后的。想一想:小作者为什么这样修改? 4、刚才我们看了小作者的修改,想一想:我们自己修改作文的时候应该从哪些方面来考虑呢? 5、你从小作者的修改中学到了哪些修改符号?你还知道哪些修改符号? 6、运用修改符号修改好作文后应该怎么办? 学会修改作文不仅是一种知识,而且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习惯。学会修改作文,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对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和语文能力会有很大的帮助。 同学们,你们平时主要是通过什么渠道学习语文的?(生答:语文课)然而,学习语文还有许许多多的渠道,你们想知道吗?(板书课题:多种渠道学语文) 1、指导观察第2页上部和下部的-组插图。 2、指导观察第3页下面的两幅插图,思考:这两幅图上分别是谁,正在干什么? 3、通过以上观察,你知道在家中同学们可以利用哪些渠道学习语文呢? 4、指导观察第3页上面的两幅图。 (1)请同学们看看这两幅图,看看图上分别是谁,在干什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2)-节-节的语文课是我们学习语文的主阵地、主渠道,我们的语文知识和能力主要从课堂学习中来。那么,我们应当怎样上好每-节语文课呢? 5、观察第3页下面的两幅图: (1)指导观察插图,弄清图上分别有哪些人。在于什么,是怎么做的。 (2)指导学生说图意。提示:右图应安排好说的顺序,抓住中心人物的表情动作来说。 (3)同学们在学校里参加过语文学科的哪些课外活动呢?这些活动对你学习语文有哪些帮助呢? 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课外活动这一渠道学语文,在活动中增长见识,提高才干 1、观察第2页下面的四幅图。 (1)弄清人物、地点、事情,然后说图意。 (2)教师小结:同学们走出校园,融人社会,可以学到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我们不但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而且要做好记录和文字整理工作,让社会活动推动我们的语文学习。 2、观察第3页的图。 (1)引导学生说出整体图意:这四幅图的内容都是小学生在图书馆借阅课外书刊的情景。 (2)逐一说出图意。 “处处留心皆学问。”生活和学习中处处有语文,只要我们做学习语文的有心人,养成多渠道学习语文的习惯,我们的语文水平一定能不断提高,语文能力一定会不断增强! | 图上是老师正在教室里给同学们讲课,讲解关于修改作文的问题 齐读 学生试说句意 生答:图上是同学们在认真地修改作文。 明确:(1)错别字(2)标点不当(3)用词不当(4)语序颠倒(5)语句多余(6)词语脱漏 学生认识并掌握修改符号,用会加以运用 明确以下修改符号: 删除 插入 更换 调序 学生仔细观察,弄清图意 (1)家中学语文。 ①网上学语文。②与家人交谈,学习生动活泼的群众语言。③饲养小动物,种植植物,写观察日记。 (2)校内学语文。 ①自办墙报板报,参加兴趣小组活动:②留心校园生活,做有心人,积累写作素材。 (3)校外学语文。 ①留心大街小巷中的字牌标语学书法。②利用假期参加社区活动。 ③发现有创意的广告,理解商家用心,学习语言技巧。 | ||||||
板 书 设 | 文章不厌百回改 多种渠道学语文 1、家中: 2、学校: 3、校外 | |||||||
课题 | 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 课型 | 阅读 | 课时 | 2 | |||
教学 目标 |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九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两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 4.通过朗读.想象,感受植树前后的巨大变化,体会到植树带来的好处,和诗歌中的小朋友一起分享植树的快乐。 | |||||||
重点难点 | 抓住植树前后的巨大变化,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想象等方法,感受到自然的和谐。 | |||||||
课前准备 | 教学挂图、投影片、课文录音。 | |||||||
师生教学互动过程 | ||||||||
教学步骤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二.初读课文: 三.初步学习第一、第八自然段。 四.学习生字。 第二课时 一.整体感知: 二.学习三-七自然段: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四.再次学习首尾自然段: 五.朗读全诗: | 1.春天来了,我们久封的心门也随着这暖暖的春光被打开,总是希望能够出去走走.看看。大家能不能告诉我,如果出游,你会选择哪里? 2.大家说的地方不少,可是我们都可以用几个词语来概括它们的特点。去这样的地方游玩,我们的心也醉了,那里的风是那样的柔、水是那样的清,那里的春光也格外明媚。让我们和一群植树的孩子一起出发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1.这又是一首诗歌,读诗歌的要求是什么? 2.自由读,教师巡视。 3.开火车读教师出示的词语,教师注意帮助学有困难的学生。 4.齐读词语,注意读准字音,读好“裸露”(边音)“撑”(后鼻音) 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纠正错误。 6.学生点评。 7.听了大家的读,我们把许多隐藏的“地雷”挖了出来。请大家再朗读课文,在读之前,想一想刚才的哪些问题是需要我们注意的。想好了再读,希望能够比刚才有一个提高。 1.请一、二两组的同学读第一自然段,三、四两组的同学读第八自然段,我来读课题。读完,你们发现了什么? 2.想一想上学期学的《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再读一读,想想有不同的地方吗? 3.从“荒山野岭”到“青山碧岭”,这仅仅是文字上的不同吗?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 1.“谣、袍、裸、寞、叽”想一想他们有没有同胞兄弟?他们和他们的兄弟区别在哪里?把他们的特征记牢。 2.和学生共同书写“鼠”,帮助学生摆好间架结构。 1.上节课,我们找出了两个关键词,一个是——“荒山野岭”,一个是——“青山碧岭”,你们说老师应该分别用什么样的粉笔来书写这两个词呢? 2.看到“荒山野岭”,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那“青山碧岭”呢? 4.让我们打开书本,看看诗人用他手中的笔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怎样的“青山碧岭”画面吧! 1.自由读。告诉大家,我们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哪些场景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3.学生朗读,教师.学生共同评价,教师点拨。 ①“煎熬” 什么是煎熬?如果你是裸露的山岩,你来诉说自己的痛苦吧。 ②“林涛” 什么像波涛一样上下翻涌?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把你感受到的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心中有图画,脑中放电影,你就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了。 ③小鸟、松鼠、小兔、小猴 我来问问你:“小鸟,你为什么到这里搭窝筑巢?”“小松鼠,你快活得叫什么呢?”“小兔、小猴你们呢?”谁来读读,把这种快乐、安全、衣食无忧的感觉读出来,你们现在就是小鸟、松鼠、小兔、小猴的代言人。 ④“浑浊”—“碧波”,“咆哮”—“轻抚” 读一读这两对词语,给你怎样的感受? 4.诗人给我们描述的画面是多么美好呀!齐读。 1.从“荒山野岭”到“青山碧岭”,是谁的功劳?一起读第二自然段。 2.锨.镐的声音是多么单调,可是为什么是“歌谣”? 3.齐读。 1.“我们”因为什么而快乐? 2.春光特别喜欢“我们”,染绿了“我们”的双脚,“我们”以自己的行动让春光更加美丽。 1.齐读。 2.尝试背诵。 | 春色满院、桃红柳绿、姹紫嫣红、春意盎然…… 除了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外,还要把诗歌的节奏读出来。 学生在同学读书的时候不要打断,有问题先用铅笔在书上轻轻地画上记号。 (第一.第八自然段结构相似,前后呼应,有点题的作用) 描红,写《习字册》 自由读 通过朗读来告诉大家,或者是你的感动.或者是你的快乐! 齐读 尝试背诵 | ||||||
板 书 设计 | 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荒山野岭———————青山碧岭 裸露、煎熬 林涛、动物的家 | |||||||
课题 | 2、只拣儿童多处行 | 课型 | 阅读 | 课时 | 2 | |||
教学 目标 |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这句诗的意思。 4、通过朗读,感受到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令人快乐。 | |||||||
重点难点 | 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的意思,理解诗句内容。 感受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那么令人快乐。 | |||||||
课前准备 | 光盘、挂图 | |||||||
师生教学互动过程 | ||||||||
教学步骤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示课题,简介作者 二、学生自学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四.课堂练习 第二课时 一.过渡导入: 二.学习第一段 三.学习第二段: 四、小结 五、布置作业 第三课时 一.过渡 二.学习第三第四段。 三.布置作业 | 1、出示春景图:谈话:每年春天,我们都要去春游。谁能给大家描绘一下春游时的情景?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春天的文章。 2、板书课题:2 只拣儿童多处行 3、简介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她的作品大多书写童心的纯真和母爱的深挚,情真意切。 1、明确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读顺句子,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2、学习生字。 3、学生质疑。联系上下文理解:座无隙地 忸怩 烂漫 查字典理解:成千盈百 儿童不解春何在 使出浑身解数 思考:作者的游览路线是怎样的?画出表述作者行踪的词语。 1、指名分段读文。 2、按作者游览路线,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3、练习有感情朗读。 写字指导。 1.提问:“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是什么意思?“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呢? 2.抓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提问:课文中写了哪些地方儿童多? 根据回答板书 3.过渡:现在我们就随着冰心奶奶一道去儿童多的地方“找春天”! 1.自由读第一段。 2.交流出示句子。 “从香山归来,路过颐和园,看见成千盈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即出来,就像从一只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 3.说一说这句话应该扣住哪些关键]词语来读。 成千盈百闹嚷嚷挤飞涌出小天使 4.指名读然后齐读。 5.完成课后练习5第一小题:这句话用“魔术匣子”比喻什么?“小天使”比喻谁?这样写你觉得怎样? 6.教师引读第二自然段。 1.这一段与第二段一样,也是些许多儿童在热热闹闹地赶春。我们应该怎样来学习呢? 反复朗读这些句子,读中感悟。 学生畅谈体会。 刚才,我们随着冰心奶奶一道去颐和园寻找春天,我们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情景呢?(颐和园门口儿童多,知春亭畔儿童多,湖面儿童多,湖边儿童多)可能是儿童欢快活泼的身影把春天遮住了吧,我们暂时还没有找到春天。春天到底在哪里呢?让我们下节课到玉澜堂去看看。 1.抄写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 这节课,我们继续寻找春天。 1.自由读第5自然段,提问:你们找到春天了吗?春天在哪里? 2.指名回答 春天是什么样子? 出示句子,学生圈出关键词语,反复朗读。 3.完成课文后的练习5(2):这句话中用“喷花的飞泉”比喻什么?这使你觉得怎么样? 4.教师范读第6自然段。 5.指名尝试背诵。 6.指名读第7自然段。分角色读。 7.教师范读第8自然段。 8.提问:“朋友,春天在哪里呢?”你有没有新的发现? 教师引读课文。 9.齐读第四段。 (1)进行句式变换,理解句意。 (2)出示句子: 当你春游时,记住“只拣儿童多处行”,是永远不会找不到春天的! 你能把句子换个说法,不改变愿意吗? 学生练习,并且读句子. 10.完成课后练习5(3):为什么“只拣儿童多处行”,就能找到春天? 11.练习背诵第7——9自然段。 1.背诵课文第7——9自然段。 2.默写词语。 | 读题质疑:题目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只拣儿童多处行”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读课文。 指名读词语 学生质疑 交流画出的词语。 颐和园门 知春亭畔 湖边 玉澜堂 指名读,评价。 学生描红,临写。 抄写词语。 指名回答。 颐和园门知春亭畔湖边玉澜堂院里 画出表述儿童多的句子。 交流 在下面画上记号 学生回答。 学生按照上述步骤自学课文。 (1)自由读,画出表现“儿童多”的句子。 (2)交流画出的句子,并说说应该扣住哪些关键词语来读。 春天在玉澜堂的院落里,在玉澜堂庭院的几棵大海棠树上。 学生交流。 指名尝试背诵 指名回答:春天在儿童多的地方!春天在儿童身上! 学生讨论交流。 | ||||||
板 书 设 计 | 2.只拣儿童多处行 颐和园门 知春亭畔 湖面湖边 儿童多处就是春 玉澜堂 (花儿——儿童) | |||||||
课题 | 3.早 | 课型 | 阅读 | 课时 | 2 | |||
教学 目标 | 1.正确地朗读课文,学会生字新词,并能理解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并能试背描写梅花的句子。 2.通过阅读.思考,能联系上下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写梅花,能按顺序对照插图介绍三味书屋的陈设。 3.在阅读中感受鲁迅先生那种“为革命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一生”的伟大精神,树立起珍惜时间的观念。 | |||||||
重点难点 | 找出文中描写梅花的句子,并理解作者写梅花的用意。 | |||||||
课前准备 | 三味书屋内陈室的挂图.投影文字 | |||||||
师生教学互动过程 | ||||||||
教学步骤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谈论“早” 二.初读课文,了解“早” 三、指导书生字 四.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选读课文,感悟“早” 三.精读课文,品悟“早”: 四、联系实际,深化“早” 五、.图文对照,联系“早” 六.总结课文,升华“早” | 1.教师板书:3早 设问:想到什么? 3.揭示课题,齐读 4.设问:最想了解什么? 5.教师归纳小结 1.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读准生字词的读音,并能联系上下文想想词语的意思,有不懂的做上记号,可以问问同桌,还不能解决的准备提问。 2.指名读文,相机正音。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汇报自己读懂的地方,并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4. 师生通过读文.讨论等方式共同解决。 1.学生仔细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后,指名板演。 2.引导评价,适当范写。 1.抄写生字词 2.练读课文 1.在这篇课文中,你最喜欢哪节?有感情地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一节? 2.(学生一般都是选择第五节和最后一节,重点指导学生朗读) 1.课文哪几节与“早”有关?(5~8小节) 2.精读5~8小节,课文一共写了哪几种“早”? 3.品评两种“早”的异同。请同学们任选一种“早”进行批注式阅读,如“你读懂了什么?”或者“这一节主要写了什么?”等。可在文章的旁边写下自己的感想.发现等,准备汇报。 4.根据学生汇报的顺序,引导学生深入体会: a. 学生汇报第五节的内容: ①.这一节主要写了梅花的冰清玉洁的韵致和梅花开花的早。 ②.课文写的梅花美吗?理解“冰清玉洁”,能通过你的读使我们感受到吗? ③.自由练读,指名读,范读.齐读。 ④.这么美的文字,你愿意记在自己的心里吗? ⑤.课文为什么要写梅花的“冰清玉洁”和开花时的早? b.学生汇报第六节: ①.这一节主要写了鲁迅书桌上“早”的来历。 ②.说说自己读完后有什么样的感受? ③.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话。 ④.你觉得这个“早”字与写梅花有联系吗? ⑤.交流.讨论。 ⑥.师生经过交流.讨论,达成以下共识:一借梅花的冰清玉洁来形容鲁迅的品德高尚; 二借梅花的开花早说明鲁迅为了革命事业时时走在时间的前面,奋斗了一生。 1.师小结过渡,并引读最后一节。 2.“东风第一枝”指的是什么? 3.学到这儿,你最想说什么? 1.再读课文,了解写作的顺序。 闻到清香——了解清香来源——梅花的特点——想到书桌上“早”——要珍惜时间,学做梅花 2. 图文对照,了解三味书屋的方位。 3.自由练说,指名说。 4.试对教室练说。 作者由蜡梅的清香纯净引出鲁迅书桌上“早”的来历,进而彰显鲁迅“时时早,事事早,奋斗一生”的人格品质,希望同学们也能像鲁迅先生那样,勇做“东风第一枝”! | 读题质疑:题目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要用“早”做课题?“早”有什么来历?含义是什么? 汇报自己在读文过程不懂的地方。 指名板演。 指名读学生自己选定的小节,感情朗读汇报,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选一种“早”进行批注式阅读 学生汇报第五节的内容 学生汇报第六节 交流.讨论 交流 自由练说 | ||||||
板 书 设 计 | 3.早 梅花开得早,冰清玉洁 以花喻人 鲁迅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 | |||||||
课题 | 4.古诗两首 | 课型 | 阅读 | 课时 | 2 | |||
教学 目标 |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理解作业 4中带点词语和诗句的意思,说说《宿新市徐公店》所描绘的意境。 3.通过领会诗句内容,感悟古诗选词炼局的精妙和丰富的内涵,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 |||||||
重点难点 | 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的朗读与背诵。 | |||||||
课前准备 | 图片.挂图及有关课件 | |||||||
师生教学互动过程 | ||||||||
教学步骤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二.初读指导 三.复习学占诗的方法 四.用"四步法"学习《游园不值》 五.配乐齐诵全诗 第二课时 一.揭题、释题、了解作者: 二.小组自学,初读理解。要求: 三.导读古诗,感受诗意。 四.重点赏析,体会情感。 五.课外延伸,引导练笔 | 即使是同样的风.同样的雨.同样的花,在不同的诗人眼里也是不相同的。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两首从不同的角度来写春的诗,让我们来欣赏。 1.自读两首古诗,要求读准字音。 2.标出停顿的符号,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3.检查自读情况: 还记得我们学占诗的"四步法"吗? 第一步:释诗题; 第二步:知诗人; 第三步:明诗意; 第四步:悟诗情, 课堂交流。 1.释诗题: 值,遇到的意思。 那“游园不值”怎么理解呢? 2.知诗人: 作者是宋代叶绍翁(简介叶绍翁)。 3.明诗意: (1)交流难理解的词。(2)朗读诗句。 真是舍不得让屐齿踩在青苔上,轻轻地敲打柴门却久久不开。春色满园是关也关不住的,一枝红杏悄悄地探出墙来。 4.悟诗情: (1)作者喜爱春天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作者看到那枝红杏后,心情如何?想到什么? (2)创设情境(看图画,听音乐) 现在,你就是叶绍翁,你来到友人家敲门,门久久不开,抬头正看见一枝红杏探出墙来。你来朗诵这自诗,让别人来体会这种情感。 (3)再次试说诗意。 现在,你已想象出诗人所描绘的情景,体会到了诗人的感受,请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你所感受到的内容。 5.体会写法。 诗人正是采用以少胜多的写法,使后两句充满了理趣,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1.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有关描写春景的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2.以前学习古诗理解诗句时常用哪些方法?(释、调、连、补、留) 3.今天也用这“五字法”理解这首诗。范读。同时大屏幕打出背景图。配乐范读、齐读 4.介绍诗人: 5.下面光看题目意思: 宿:过夜新市:地名 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在新市姓徐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作者住在新市徐公店时见到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呢? 1.不理解的字、词划出讨论,初步理解每句诗意。 2.诗中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暮春时节的美丽。 1.指名读,检查读的情况。 2.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字、词提出来,一起讨论、交流。 3.齐读一、二句: a.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什么特点? 板书:篱笆一径 这句诗是作者站在徐公店外,远望到的。紧接着作者收回视线,从远望到近观,又看到了什么呢? b.齐读第二句,又抓住了什么景物? 板书:树头 为什么没形成树荫? 4.理解三、四句: a.抓住哪些景?板书:儿童黄蝶菜花 b.女生读第4句: 检查:指名读全诗,齐读 板书:喜爱 5.边想象画面边背诵。(配乐) 1.这首诗有静有动,有声有动,情意盎然,充满童趣。如果我们把这首诗画下来,要画哪些景物?(篱落一径枝头儿童黄蝶菜花) 2.在这些景物中,要用上哪些颜色? 板书:黄(绿)(黄) 补充板书,完成板书。 3.自由动手绘画。(配乐) 4.评析学生作品(实物投影打出) 按这首诗的三、四句的意思进行改写,描写捕蝶这一场面,写时要注意动态描写,扣住“急走.追.寻”等词语去进行想象发挥。题目为《捕蝶》。 | 读题 自读两首古诗 指名读古诗 指名画出停顿 用"四步法"学习《游园不值》 怜,爱惜。小扣,轻轻地敲门; 柴扉,柴门。屐齿.鞋印,脚印。屐,木头鞋。 指名朗诵,体会情感: 有感情地背诵涛句。 指名表演背诵。 齐读 小组自学,初读理解。 篱落:篱笆。 疏疏:稀疏。 径:小路。 深:深远 理解时“调”一下: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深向远方。 树头:树枝头。 未:没有。 阴:树荫。 自由读全诗,体会诗人心情 自由动手绘画 | ||||||
板 书 设 计 | 诗 宿新市徐公店 情 喜爱 画:篱落.一径.枝头 (静) 追入 儿童黄蝶菜花 (动) 意 色:黄(绿)(黄) | |||||||
课题 | 习作1 | 课型 | 习作指导 | 课时 | 2 | |||||||||||||||
教学 目标 | 1.读懂例文《二八月,看巧云》,感知基本内容,了解二八月的云多姿多彩。 2.结合“习作要点提示”,明白写好景物的要领。 3.能按要求完成作业,连续观察春天的晚霞,注意写出它的特点。 | |||||||||||||||||||
重点难点 | 重点:按照顺序抓住过程,按时间顺序细致描写。难点:抓住景物特点。 | |||||||||||||||||||
课前准备 | 布置学生连续观察春天的朝霞.晚霞,观察时注意填写好记录:形状、色彩、多云、少云、云厚 | |||||||||||||||||||
师生教学互动过程 | ||||||||||||||||||||
教学步骤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二.学习例文,感知写法 三.结合习作要点,归纳写法: 四.细读例文,明确写法: 五.练习写景。 第二课时 一.学生继续习作。 二.学生修改,最后誊写。 | 同学们,大自然的景色是美丽的,春天的晚霞更是美丽无比。我们如果能把这美景写下来,让别人一起分享,那该多好啊!有位小作者,她把二八月的巧云写得多姿多彩,美极了。 1.轻声读例文,想想:文章写了云在哪些方面的特点?作者在写云的造型时着重写了云哪些奇巧?分几种情况来写? 2.小结:作者详略有当,重点写了云的形状,分三种情况,抓住了景物的特点和变化。 1.写景的时候抓住景物的特点以及它的变化来写。 2.写作过程要按照一定顺序。 1.读例文,讨论:小作者怎样描写云的形状和奇巧的? 2.同桌交流 3.归纳总结:在云的造型上描写它形状的奇巧,而后分三种情况来写,每一处都抓住云的变化特点。 1.明确这次习作的要求.内容。 2.说说课前观察的情况。 3.同桌练说,相互交流提示。 4.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1.老师采用“对比评改”的方法,选择一篇较好的,一篇较次的习作,让学生讨论比较,从中获益。 2.学生自查自改, 3.学生誊写。 | 说说课前观察的情况 学生分组填写下表:
练习写作 | ||||||||||||||||||
板 书 设计 | 习作1.二八月 看巧云 形状 变化特点 颜色 | |||||||||||||||||||
课题 | 练习1 | 课型 | 练习 | 课时 | 3 | |||
教学 目标 | 1.学习猜字谜、创作字谜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2.通过诵读积累知识和情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用钢笔描红一段话,注意整体布局。 4.学会请别人帮忙,合理使用礼貌用语。 | |||||||
重点难点 | 诵读与赏析、口语交际 | |||||||
课前准备 | 幻灯片(谜语等)朗读“诵读与赏析” | |||||||
师生教学互动过程 | ||||||||
教学步骤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第一课时 一.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二.第二题(诵读与欣赏) 三.作业: 第二课时 一.第三题(写好钢笔字) 二、第四题(口语交际) 三、.作业 第三课时 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 1.第一部分 (1)出示灯谜,让学生说说这是什么?谜面是什么? (2)请学生根据出示的谜语各猜一个字,告诉学生:猜字的谜语叫字谜。 (3)学生猜谜。(注意猜的过程和方法) (4)交流答案。看谁猜的对,猜的快。 (5)学生说说各自猜的方法,教师总结。 2.第二部分 (1)教师在总结学生猜的方法的基础上提问:字谜是怎样创作出来的? (2)学生根据各自猜的方法再次考虑后回答 (3)鼓励学生用以上的方法创作字谜。 3.第三部分 (1)同桌之间交流各自创作的字谜,互相提意见。 (什么方法? 形象吗? ) (2)猜谜。(班级) 并说说创作所用的方法,给予表扬和鼓励。 1.诵读 (1)指名读,相机正音。 (2)学生朗读课文,做到熟读成诵。 (3)在熟读成诵的情况下,想象一下作者所描绘的情景。 2.欣赏 (1)引导学生根据经验想象文中的感情和景色。(结合课后的作文阅读) (2)引导学生找出篇中自己体会最深的一句或几句话,想一想,说一说: (3)让学生联系自己对春天的丝丝小雨感受来说说自己读了后的体会。 1.课堂:写下自己创作的字谜。 2.课后:背诵《丝丝小雨》 再创作字谜竞猜 1.指导 (1)指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3)教师重点指导“鲁迅、迟到、事事”等词和整体布局。 2.练习 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 学生仿写。(要求一气呵成,注意行款布局) 3.反馈 1.审题 指名读,指明这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指导 (1)读一读题中三种场合下所遇到的困难和麻烦。 (2)针对每一个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清楚每种场合遇到的困难和麻烦各是什么,在这种场合下应该怎么向别人说清楚自己的要求,该用什么样的礼貌用语。 (3)分组分问题练说。 (4)每组每个问题推荐代表讲话,师生评议。 3.反馈 师生评议:有无达到“说清楚 话得体 有礼貌”的要求 1.课堂:写钢笔字。 2.课后:练习册-单元自测 1、审题。 , 明确本次学写的字:田、月 2、指导。 (1)学生细心观察范字的写法以及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师边范写边讲解书写方法。 (3)学生初练,教师及时指导。 3、练习。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1)指出不足,进一步纠正。 | 生根据出示的谜语各猜一个字 第一则是运用了形象化的描述;第二则是用了“转转盘”的方法,巧妙地借用了偏旁表义的造字规律;第三.四则,都是一半描写字形,一半影射字义。 自由朗读,读出韵味,读出感情。 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春天来了,大地受到春雨的滋润,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以及人们的欣喜。 学生朗读这段话,指明这段话选自《早》。 学生练习描红。(注意起笔.运笔和收笔) 学生交流 指名上台分角色(帮助者和被帮助者)表演。 审题。 练习。 学生临摹,教师巡视,帮助写字有困难的学生。 练习“田、月”的写法。(注意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 ||||||
板 书 设 计 | 练习1 猜字谜 编字谜 口语交际——请你帮个忙 说清楚 话得体 有礼貌 | |||||||
更多本课教学资料 返回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 第一单元 报错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