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五花山色彩的美丽,感受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积累一些描写颜色的句子,初步渗透一种通过联想描写颜色美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渗透一种写作方法:通过联想描写颜色美。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有许多的名山大川,你能说出多少个?(指名学生说)
在这儿,老师带来了一些名山的照片,让我们一起欣赏吧!(播放图片)
2、指名1-2名学生说说欣赏后的感受。
师:看了这些图片你想说什么?
3、师小结:中国的名山多得数不胜数,雄、奇、灵、秀,各具特色。黄山之萃秀,华山之险峻,泰山之雄伟、还有我们家乡的名山——庐山,奇秀无比,这些名山,百态千姿,各怀绝景。
4、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篇描写山的课文。(板书课题:五花山)
5、齐读课题,据题谈话:说说你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
6、师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师:五花山到底是个怎样的地方?美在哪里?让我们先读读课文,到课文中找找答案。
1、自由读课文,提出初读要求:注意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2、师:读了课文,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学生畅所欲言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品读课文,感受词句的美
(一)春
师:多么美丽的五花山啊!让我们先走进春天的五花山。
1、找到描写春天五花山的段落,指名读。
2、春天的五花山是什么样的?(绿绿的,那绿色淡淡的。)
3、出示图片、句子:
春天的山是绿绿的,那绿色淡淡的,许多树叶刚冒出芽来,还带着嫩嫩的黄色呢?
4、师:是不是这种绿啊?是一种淡淡的绿,为什么是淡淡的绿呢?这与什么有关呢?(与嫩芽有关,树叶刚冒出芽来,带着嫩嫩的黄色。)
5、“冒”是什么意思?请你给它换个词?(钻、长、抽……)
6、这些词都很贴切,但为什么作者却偏偏用了“冒”,怎样地长才叫“冒”呢?
(迫不及待地长,兴奋地长……)
7、这样迫不及待地长出来的嫩芽,是什么样子的,我们来看看。(出示图片)
8、师:你们看,这是什么样的嫩芽呀?
填空:( )的嫩芽。(学生根据自已的所见说说嫩芽的特点)
9、师引述:是啊!多么娇嫩的树芽啊!从它身上你看到了什么?(生命的活力)
10、师小结:一个“冒”字,带来了生命的诞生,一个“冒”透着生命的活力,于是,这淡淡的绿其实就是一种淡淡的生命力。
11、指导读:
(1)你看,一片片绿中带黄的嫩叶多有生命力呀!谁来读出这份淡淡的生命力?
(2)创设情境,发挥想象读:
师:这绿绿得让人小心,不敢轻易去触摸,小心翼翼的,生怕弄疼了它。假如把这淡淡的绿比作人的话,她应该是(天真可爱的娃娃)。来,我们一起读出这份小心的绿吧!
(二)夏
师:春天的五花山是淡淡的绿,而夏天的五花山呢?(师停顿,让生回答)
我们来瞧瞧。
1、(出示图片)师读第一句:夏天的山也是绿色的,
生接读:那绿色浓浓的,一片片树叶,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都像被绿油彩涂过,连雨点落上去,都给染绿了。
2、了解“联想”的写作方法:
(1)师:小朋友,树叶真的被绿油彩涂过?那为什么这么说?
生:它绿得很浓。
师:浓得就像那绿油彩。是吗?
师:看来,这种绿,绿得很大胆
(2)师:这里出现了一含有“像”字的句子,请问这是一个比喻句吗?
把什么比作什么?
生:把树叶比作绿油彩。
师:树叶是什么颜色?
生:绿色。
师:那绿油彩是什么颜色?
生:绿的
师:能说把这种绿比作那种绿吗?
生:不能。
(3)师:所以这不是一个比喻句。它与比喻很像,从这个东西想到那个东西,我们把它叫做联想。(板书)联想中也往往带有“像”字。我们平常所说的比喻句其实就是联想的一种。
(4)师:除了绿油彩,他还联想到什么?
生:小雨点。
师:是呀,雨点真的被染绿了吗?
生:没有。
师:那只是作者的联想。
(5)同学们想想看,现在让你来联想,除了绿油彩和小雨点被染绿之外,还有什么也会被染绿吗?(小河、天空、空气……)
(6)抬头看看——生:天空也被染绿了.俯下看看——生:大地一片绿色,小草也被染绿了.置身于森林中,仿佛空气也是绿色的,怎一个绿字了得!
3、指导读:来,让我们一起把这大胆的绿给读出来。
4、师小结:春天那淡淡的绿,让人赏心悦目,夏天那浓浓的绿令人心旷神怡,此时让我想起了一句诗:淡妆浓抹总相宜。
(三)秋
师过渡:说着说着,秋天的五花山在向我们招手呢,我们赶紧去看看吧!
1、师配图配乐诵读秋天部分。
2、谁来说一说,秋天的五花山是什么样的?用一个词来概括?
(五颜六色、五彩缤纷……)
3、这一段写到了哪些颜色?请你圈起来。
4、你最喜欢哪一种颜色的树林?
5、根据学生的交流意见讲解:
学习金黄色
(1)生:我喜欢金黄色。
师:喜欢就读吧:
下过一场秋霜,有的树林变成了金黄色,好像所有的阳光都集中到那儿去了;
(2)师:好像所有的阳光都集中到那儿去了,多么温暖呀!谁再来读?
(3)师:作者由金黄色联想到阳光是多么合适,多么美妙的表达。你看这幅画还想到了什么?(出示图片)
(一堆金子、秋天的稻谷……)
学习杏黄色
(1)师:有谁是喜欢杏黄色的。(生举手。)师:好,喜欢的孩子一起来读。
(2)生读:有的树林变成了杏黄色,远远望去,就像枝头挂满了熟透的杏和梨;
(3)师:你为什么喜欢这句话呢?请你说说看。
(4)师:作者再次产生了联想,那杏黄的颜色,真像挂满了熟透的杏和梨。
还有谁来读读。
(5)师:同学们,我想把这句话给改一改,看看可不可以:有的树林变成了杏黄色,远远望去,就像枝头挂满了熟透的苹果和柿子。行吗?为什么?
生:因为它们是红色的,而杏和梨是杏黄色的。
(6)师:是呀,联想也要合理,要贴切。谁再来读出这种成熟的美。
学习火红色,渗透比喻这种写作手法的知识。
(1)生:我喜欢火红色:
有的树林变成了火红色,风一吹,树林跳起舞来,就像一簇簇火苗在跳跃。
(2)师:你喜欢的理由是什么呢?
(这句是比喻句,很生动)
(3)师:你觉得这是比喻句?说得很对,这就是比喻。把什么比作什么?
(把火红的枫叶比作火苗。)
(4)师:是呀,它们哪些地方像?
生:颜色像,它们都是火红色
师:除了颜色像,它们还有哪里很像?
生:它们的形状很像。
师:怎么说呢?枫叶是这样的(做动作),而火苗的形状也是这样的。
一起先来读一读。
师:它们仅仅是颜色、形状像吗?
生:树林像火苗,风一吹,就像在跳舞。
师:(做动作)这样风一吹,就像火苗在跳舞。这种形态很像很像,对吗?
(5)谁愿意来读读这动感的火红?
(6)师:金黄色给我们的感觉是静态的美,火红色给我们的感觉是动态的美。
学习紫色,理解“紫绒幕布”
生:我喜欢紫红色。
(1)师:请你读。
(2)师:你真能干,“紫绒幕布”也读对了。
(3)再指名读。
(4)师:你见过紫红色吗?我们的教室里就有。(手指桌布)这种颜色就是紫红的,而这种就是紫红的紫绒桌布。
(5)跟我说:紫绒幕布。
(6)师:紫红紫红的,你想象一下它假如是一片树林,见过吗?这种颜色一般在会场里有,而且是大会场。非常地庄重,你能把这种庄重美读出来吗?
学习翠绿色
(1)生:我喜欢翠绿色。
(2)师:是的,秋天的颜色当中也藏着绿。(点击图片)
(3)生:读句子:只有松柏不怕秋霜,针一样的叶子还是那么翠绿。
(4)师:喜欢松柏是吗?如果把它比作人的话,你会把它比作什么?
(战士、将军……)
(5)师:是呀,在他们身上有着一股与松柏一样的精神,那是一份刚强,一份坚持。
(6)齐读这种刚强的美。
6、整体读:
师:同学们,大自然真神奇,温暖的金黄,成熟的杏黄,动感的火红,庄重的紫红,刚劲的翠绿,形形色色,美不胜收!作者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这种句式,把这些句子串联在一起,你们看,(出示句子)让人忍不住想读,现在让我们来分组来读一读这些优美的句子吧。
四、体会联想这种写作手法的好处,以及试着写一写冬天的五花山。
1、师:小朋友,读着,读着,我不禁产生了一个疑问,师:这五花山的颜色,原本是那么的普普通通,金黄、杏黄、火红、紫红色,作者什么能写得那么美呢?这是什么原因啊?作者运用了什么写法把普普通通的一种颜色写得那么美?
(师指板书)生齐说:联想。
2、运用联想的手法写写冬天。
师:运用了联想,原来可以把颜色写得这么美。其实,五花山的冬天也很美,漫山遍野,一片雪白。你们看(欣赏图片)
师:这些图片又会给你带来怎样的联想呢?请你发挥想象,学着书上的样子说一说。生自由说,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
五、课堂小结:
1、师:五花山就是这样的风情万种,淡淡的绿,浓浓的绿,一片金黄,一片杏黄,一片火红,一片紫红,一片翠绿,还有冬天一片雪白。所以,人们就给这五颜六色的山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生:五花山。
2、师:这五花山的美走进了大山孩子的心里,也走进了我们的心里。美就在我们身边,美就在我们的眼睛里。
板书设计:
春 淡淡的绿
五花山 夏 浓浓的绿 像(联想)
秋 金黄 杏黄 火红
紫红 翠绿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