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惊心动魄”、“闪烁”造句。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第5自然段。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感受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教具准备:小黑板、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曾经有这样一首歌唱遍祖国大江南北,许许多多的人为之留下了感动的泪水。今天我们来欣赏这首歌。
(播放vcd歌曲《为了谁》,让学生边听边看画面,进入情境)
这首歌赞颂了抗洪救灾中英勇无畏的人民子弟兵。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1998年抗洪救灾的课文。揭示课题,简介背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嶙峋:形容山石等突兀、重叠。
肆虐:任意残杀或迫害,起破坏作用。
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2、思考分段,简述段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长江遭遇特大洪水,人民子弟兵打响了大江保卫战。
第二段(第2—5自然段):写我部队官兵在大江保卫战中表现神勇,涌现出许多动人事迹。
第三段(第6自然段):赞扬人民子弟兵的精神永远铭记在人民心中。
三、学习第一段。
1、范读,思考:这一段写了几层意思?(一、灾情危急,二、奔赴战场)
2、画出反映灾情危急的词语、标点,读一读。
3、指导朗读。
4、画出子弟兵奔赴战场的词语,读一读。(“日夜兼程”“挺进”)
5、指导朗读,体会子弟兵们大战洪水的英勇气概。
6、学生小结这一段内容。
四、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第二题,教师指导书写。
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民子弟兵在洪水恶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2、背诵课文的第5自然段。
教具准备:小黑板、录象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指名读第一段,说说这一段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第二段
1、默读,思考:这一段写人民子弟兵在大江保卫战中的动人事迹,主要写了哪几个典型事迹?(一、大堤抢险;二、铁汉本色;三、勇救群众。)
2、学习事迹之一:大堤抢险
(1)指名朗读。
(2)看幻灯图片,用自己的话讲述图意。再看看课文是怎样描述的。
(3)默读
1、画出体现子弟兵救援神速的词语。(闻讯赶到、顿时)
2、画出体现战士意志坚强、奋不顾身的词语。(穿梭、奔跑、全然不顾、鏖战、伤痕累累)
3、面对险恶的环境,战士们精神怎样?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狂风……加油!”“风声雨声……水水相融。”)这体现了子弟兵什么精神?
(1)看剪辑录象实况,再现战士抢险的场面,让学生体会当时战士们的心情。
(2)指导朗读。突出重点词句,读出面对险情,战士们的大无畏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
3、学习事迹之二:铁汉本色。
过渡:如果第一层写的是子弟兵的群体形象,那么第二层就是特写个体形象——黄晓文的动人事迹。
(1)自读,用自己的话向同学们介绍黄晓文的事迹。
(2)理解“在那几十个难忘……事迹啊!”说说这句话的含义。
(3)指导朗读。
4、学习事迹之三:勇救群众。
过渡:在大江保卫战中,子弟兵们除了保卫江堤,还要救护遇险的群众,这方面的感人事迹也是数不胜数。
(1)指导朗读,读中理解》
1 “飞向……飞向……飞向……”(群众正在危险中,战士们迫不及待地进行营救)
2 “……”(这个省略号说明救人的事迹数不胜数)
3 “哪里……就……;哪里……就……”(子弟兵们急人民所急,把生的希望留给人民,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他们无愧于“军旗”、“军徽”,他们不愧是人民的子弟兵)
4 “看到……看到……就像看到……”(反映了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的高度信任,突出反映了军民鱼水情)
(2)轮读,齐读。
三、小结
四、作业
1、文后练习第3题。
2、背诵第5自然段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1、概述全文的思想内容。
2、学会用“惊心动魄”、和“闪烁”造句。
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快捷 肆虐 汹涌 惊心动魄
危急 嶙峋 闪烁 日夜兼程
2、有感情地背诵第5自然段。
二、学习第三段
1、齐读。
2、这段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三、回顾全文
1、概述全文的思想内容。
2、课文中哪些句段令你感动,有感情地读一读。
四、说话训练
1以“当长江大堤遇险时”领起说一段话。
2、1998年洪涝灾害后,许多人失去了家园。当时你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五、作业
1、造句。(1)惊心动魄(2)闪烁
2、写一篇读后感。
3、收集抗洪救灾中的故事,在班会上讲给大家听。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