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中,倡导通过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从被动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学习方式。同时倡导学习过程转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并且能够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接受、探索、模仿、体验等丰富多样的适合个人特点的学习方式。而这种学习方式的转变是以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为前提的,因而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成为影响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因素之一。下面,我以《三袋麦子》为例,谈谈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关系。
【教学片段】讨论课后习题4:小猪、小牛、小猴的做法你最赞成谁的?为什么?如果是你,会怎么做?
教师:小猪、小牛、小猴都得到了一袋麦子,可由于他们的做法不同,结果也就不一样了,你最赞成谁的做法呢?
学生1:我最赞成小猴的做法,因为他把麦子种下了地,第二年收获了一大囤的麦子,他一年也吃不完了。
学生2:我也赞成小猴的做法,因为他很聪明,他的方法很好,像小猪、小牛的话,他们的粮食早晚要吃光的。
学生3:(支支吾吾)我觉得小猪的做法也蛮好的。
(很多学生都发出了笑声)
教师:每个人的观点都允许不同,我们听听他的理由吧!
学生3:因为小猪这样做的话,他可以最快地吃到好吃的东西,过个好年。再说,好吃的东西谁不想吃啊?
学生4:他说得没错,但是如果像小猪这样的话,他只能吃到一点点好吃的,如果像小猴的话,他就能一直吃到好吃的东西了,所以我觉得还是小猴的好。
学生5:我觉得小猪、小牛的做法都可以,但最好的还是小猴,他的眼光最长远,而且他还想到让土地爷爷带一些回家,要报答土地爷爷。
学生6:我想说,小牛也蛮好的,他很节约。
学生7:我觉得小猴的做法最好,但是如果他们的做法能合起来就更好了。
教师:在讨论中,大家有不同的想法,而且都能说出道理来,思考得很认真。那么,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
学生1:我会像小猴一样,把麦子种下地,收获更多的麦子。
学生2:我会把麦子分成三份,一份做成食物过年吃,一份保存好,还有一份种下地,这样,我不仅能吃到好吃的,而且又能收获更多的粮食。
学生3:我会把一点点麦子磨成面粉,一小半保存好,准备吃大半年,还有一大部分种下地。
教师:你们都是有计划、肯动脑筋的孩子,比小猴还聪明。如果土地爷爷知道你们这样做,肯定会更高兴的。
这节课中,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我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努力:
第一, 教师由课程计划的执行者转换成课程的建构者。
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语言材料理解课文内涵,能根据自己的体验与感受,各抒己见,从而培养学生用正确的思维方法,体会课文内容的价值取向。为了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我努力从课文中寻找突破口,然后紧紧抓住课后习题中这个问题来展开,为学生的学习指明了方向。
第二,教师由教学的管理者转换成学生发展的指导者、合作者。
解决这个问题时,有十多位学生踊跃发言,开始几位都说小牛的做法好,而且理由充分,在这个过程中,我没有引导,也没有评价。当第三位学生说到小猪的做法好时,大部分学生都感到惊讶,因此,我趁势引导“每个人的观点都允许不同,只要说得有道理就行”。这样,既让学生坚持了自己的观点,又倾听了别人的意见。后面几位学生从前面同学的回答中受到启发,有了更全面的答案“如果他们的做法能合起来就更好了”。
第三,教师由裁判学生成绩的“法官”转换成学生成长的促进者。
对于这个问题,我对每一位学生的回答都持肯定态度,而始终没有给出最“完美”的答案。不过,在结束时,我特意对那些“点子”好的同学好好表扬了一番,让所有的学生都意识到,他们的想法最好。这样,同学们在讨论过程中,思维得到了发展,同时,学会了怎样看待事物的方法。
总之,最终真正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关键还是教师的教学方式。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