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听说过《槐乡五月》这篇课文,却一直没有机会拜读,试教。预想中这应该是一篇清幽绝美的文章:雅致中溢出浓香,静谧中透着人情。初读之后,醇香果然扑鼻,静谧却未能邂逅,意想不到的竟有槐乡孩子的兴奋、好客、热情与因有了槐花而透出的美丽、活泼、调皮。
“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课文的这中心句告诉我们:槐乡的五月,既有浸在香海中的醉人“风旋”,也有幸福孩子的勃然生机。这也为我们的教学直接指明方向和路径。
再读文本之后,却发现问题。课文着重描述的“飘香”与“孩子的性情”并不相对集中,而是散落于文章的各个自然段。作者是不凿痕迹的信手提及,充分体现着“形散而神聚”的散文风格。
我们没有权利要求作者的创作要切合我们的教学。但作为读者,我们可以对其作品作个人的自我解读;作为执教者,我们可以依据自己的教学思路对文本进行必要的整合与重构。
一、依据学情、整合文本
作为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对文学作品赏析能力是有限的。针对《槐乡五月》一文形散的特点,理出一条思路,顺出一条线索,是非常必要的工作。
首先,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散落有一种自然无饰的美,却也有难以捉磨的朦胧感。线索的串连使儿童真实地触摸到链上的珍珠、线上的贝壳,能更清晰地瞥见文本的内涵,读懂文本的内涵。
其次,有助于把握文中的重点。这线索上的连缀,散发着相同的光彩,互为印证、彼此映照,促进儿童对其共性的感同。文章的重点随着线索的作用浮出水面,清晰可见。
所以,我紧扣文本最后一小节,让儿童寻找散落于文本中描写“飘香”与“孩子”的只只贝壳、颗颗珍珠。寻找的过程,就是发现、感同、构建、呈现的过程。这其间充盈着对语言的感知、理解、概括的思维训练,应是很有价值的。
二、读思结合,盎然比香
作为语文教学而言,我们应该时刻关注的是:人在努力地吮吸着语文。
从“语文”的角度出发,要实现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知、吸收以达到内化、积累的目的。读与思的结合,可以有效地帮助儿童实现对语言文字历练的过程。读,与语言的亲密接触,让理解有了媒介,让感知产生质感,让玩味留有余香,让吸收有了容器;思,对文本的深度探寻。它使一切与语文相关的活动不再浮游于表层,而是披上厚重深刻的铠甲,落地有声地潜入思维的深处。因为有了思的介入,浅薄变得深刻,狭窄变得广博,浮躁变得幽静,麻木不仁变得神采奕奕。思,如一道神奇良剂,注入课堂将化作一股端庄之气,弥漫着教室的每一个角落,渗透于儿童每一秒的生命之中。
从“人”的角度出发,儿童在教师既定俗套的老路子的引导下,不断“重复昨天的故事”,渐渐索然失趣,学习也就出现疲软现象。
激发学生点燃火焰的手段,不仅来自于文本自身内容的趣味,不仅来自教师的人格魅力,还应来自于课堂活动的组织形式。于永正教师曾言:我上课前备好课总要想一两个小点子,才敢走进课堂(大意)。这“一两个小点子”就是于老师对儿童生命、对作为人的儿童的深切而贴心的关爱,是于老师为儿童订下的“新船票”,为把他们送上“明天的新客船”。
这节课中,我让儿童进行“槐花飘香”的大比拼。就文中主要描写“香”的两段文字进行自读自悟,自思自述。通过比找、比思、比述、比读的流程激发他们阅读的动力,促发他们思考的兴趣。孩子们为荣誉而战:静则沉思默想,动则争相表述。五月槐乡的香味,在儿童冥思苦想中贮存其心,在唇枪舌战中永驻其口。
三、槐乡孩子,我要认识你
“槐乡五月是孩子的季节”。是的,孩子是槐乡是另一道靓丽的风景。如果说,似瑞雪初降的槐花是诗意槐乡纯洁优美的形象代言人的话,那孩子则无疑是槐乡不折不扣的宣传大使。他们可以随意采摘槐花奉献于人;可以热情地用槐花饭招待远方而来的朋友;可以慷慨地把槐花干和槐花蜜赠送他人,带向远方;可以用槐花装扮自己和美丽的槐乡相映成趣。
可以说槐花因为有了孩子而美名远扬;孩子也因为有了槐花而生机勃发。花于人的生命诱发,人于花的性情倾注,构成了槐乡那独具魅力的迷人意蕴。
为帮助学生走进“槐乡的孩子”、了解“孩子与槐乡”的关系。我设计了两个问题:槐乡的孩子是
的?2、为什么能这样?让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潜文会意。问题1着注于从文本语言感情槐乡孩子的特点,体会作者表达的精妙;问题2又着注于了解槐乡与孩子的关系,理清其内部的逻辑联系。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