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沪教版:《吕氏春秋两则》教学设计

新学网 > 语文 > 沪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 《吕氏春秋》二则 > 吕氏春秋两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成诵,借助注释,了解文意并能形象生动地复述主要内容。

2.掌握、积累常用实词的用法。

3.从叙议结合的表达中理解“引婴投江”和“刻舟求剑”两个故事寓意及其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寓言设喻的基本原则是“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即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说明深刻的道理。

说明:

本文拟用诵读教法,在诵读中疏通文义,使学生能当堂基本成诵。诵读方式力求多样化,使课堂上有生动活泼的气氛;使粗知大意、诵读练习、发现问题、深入理解和巩固表达诸环节形成一条“教学活动链”。两则故事寓意的理解及其现实意义的认识是本课学习的主要目标,旨在使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懂得随着对象或情况的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手段也要随之变化,否则就会酿成大错,进而理解文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现实意义,启迪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简介《吕氏春秋》。交流查找的有关《吕氏春秋》和预习课文的资料。激发兴趣,为进入课文作铺垫。

朗读感知“引婴投江”故事

1. 范读。

2. 评价指导学生齐读。

1. 小声跟读。

2. 齐读。进入文本,粗知大意。

研读课文,思考探究。

1.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2. 作者(编者)对此事是什么态度?

1. 学生结合注释默读。

2. 思考归纳。

3. 讨论、补充概括回答。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课文内容。

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1.提示重点掌握的词语:方、引、遽、任等。

2.挖掘故事寓意,了解“以小见大”的写法。(对象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不变——“悖”)

3.对学生的感想进行评点,揭示故事的现实教育意义。

1.分别找出文中的叙述和议论部分。

2.学生散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发表自己的感想和见解。让学生走进文本深处,加深对寓意的理解,训练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朗读感知“刻舟求剑”故事。

1.组织学生品读“刻舟求剑”,并对学生的朗读作出评价。

2.布置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作者对此事是什么态度?

1.个别、小组、齐读、散读相结合熟悉文本内容。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主要内容及寓意。(地点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不变——“惑”。)1.通过朗读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了解叙议结合的写法对揭示寓意。

比较阅读两则故事。

1.比较阅读的方法指导:可从选材、裁剪、立意、构思、表达方式、语言风格、写作特点等方面去考虑。

2.通过比较找出两则故事在上述各方面的异同点。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进行两则故事的比较分析。

通过教师的学法指导,使学生初步接触比较阅读的这一实用的读书方法,了解比较阅读的比较点。

课后作业。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写一篇读后感。完成作业。提高对作品的体验感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思路点拨:

本篇课文的两则小故事出自《吕氏春秋·察今》,尽管年代久远,但叙议通俗易懂,也可以先不布置预习,课堂上直接进入文本,请学生在朗读后再复述内容。朗读和复述是本课教学的主要方法。作为教学的拓展,也可以把《察今》原文中的另一个故事“循表夜涉”介绍给学生。

练习举隅: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 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

2. 人问其故

3. 其子岂遽善游哉

4. 以此任物,亦必悖矣

5. 楚人有涉江者

6. 其剑自江中坠于水

7. 遽契其舟

8. 是吾剑之所从坠

9. 不亦惑乎

二、充分展开想象,选择其中一则故事,借助描写,用现代汉语扩写。

附参考资料一:

循表夜涉

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

附参考资料二:

“刻舟求剑”译文

楚国有个过江的人,他的剑从船上坠落水中,(他)马上在船上刻个记号,说:“这里是我的剑坠落的地方。”船停下(之后),(那人)从所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船已经走动了,但是剑(掉进水后)没有移动,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附参考资料三:

“引婴投江”译文

有个过江的人,看见一人正拉着婴儿想将那婴儿丢进江中。婴儿在啼哭。过江人问那人为什么(要把婴儿丢进江中),回答说:“这是因为他的父亲善于游水。”他的父亲虽然善于游水,他的儿子难道就马上也善于游水吗?这样处理事情,肯定是谬误的啊!

更多本课教学资料 返回《吕氏春秋》二则 报错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