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感悟童年的美好与对即将告别的童年的依恋。
2、咀嚼语言,体会诗歌中精美的比喻句所营造的意境。
3、尝试书写童年值得我们留住的美好东西。
说明:
预备年级的学生正处在告别童年跨入青少年的过渡时期。或许他们还沉浸在童年的快乐中,或许他们从没有对童年这个人生的起步阶段思考过。因此要引导学生打开记忆的大门,搜寻童年的足迹,体验童年的每个瞬间都是美好的。本诗的比喻非常精美,因此把重点放在对诗歌语言的咀嚼上。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预设 | 学生活动预设 | 设计意图 |
回忆童年,感受童年。 | 播放罗大佑的歌曲《童年》。 请学生谈感受,及时捕捉学生发言过程中的资源,引导学生理解童年都是美好的。 | 听歌之后畅谈与歌中相同或不同的童年感受。 | 引入罗大佑的《童年》目的是通过歌中真实而具体的画面,让学生打开回忆的大门,引起共鸣。这样做既为下面对诗歌的理解作了铺垫,也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
朗读诗歌。 | 注意从语速、语调、停顿、重音来指导朗读。 | 学生朗读诗歌。可以是散读,个别朗读,齐读。 | 朗读千万不要成为走过场的环节。把语速、语调等的处理上可能引起的争论,变成为理解诗歌的重要的途径。比如,“珍藏起一个不老的春天”,有的同学可能把重音放在“珍藏”,有的可能把重音放在“不老”,有的同学可能把重音放在“春天”,引导他们阐述各自处理的理由。 |
咀嚼比喻,理解诗歌情感。 | 提问:你认为那些诗句很优美?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引导学生集中到两个比喻句上:“摘下一片树叶/珍藏起一个不老的春天”、“童年没有遗憾/失落的往事是缤纷的花瓣” | 做发言准备,交流。 | 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语言感受力,同时感悟童年、珍惜童年。 |
仿写诗句 | 仿照上述两句比喻写句。 | 仿写、交流。 | 诗歌的仿写,尤其是比喻句的仿写,应该以鼓励为主。从识别比喻句到分析比喻句的作用再到仿写比喻句,从概念的认识到语言的分析最后回归到语言的训练,应该说仿写是有难度的,学生能做一般的仿写即可。 |
尝试诗歌写作 | 模仿诗歌最后一节,写出自己对童年的感受。 | 尝试创作,准备交流发言并点评。 |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写诗并不难,走进诗歌创作,在同学们心中埋下诗歌的种子。 |
思路点拨[/b][/b]
这首诗歌的教学,也可以从“童年有什么可以让我们留住?”入手,先看看罗大佑的歌曲中,要留住童年的什么,进而转到引导学生关注这首诗歌中要留住童年的什么,以及为什么要留住童年。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