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文本感受夹竹桃的韧性,体会作者喜爱夹竹桃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十七课,板书课题,谁来读一下课题。
生:17、夹竹桃(jia第一声)
2、预习了吗?你们把文章读了几遍,你呢?好,我请六个同学来读一读课文,谁自告奋勇?其他同学仔细听他们读得怎么样,有没有读得不对的地方?
二、精读第一小节
师:见过夹竹桃吗?这就是夹竹桃,猜猜看它为什么叫夹竹桃吗?
师:其实夹竹桃很普通,在公园,在学校,许多地方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可在作者的眼中,它却是——
(出示第一小节)
师:从这段话中你都读懂了什么?(作者很喜爱夹竹桃)
师:为什么夹竹桃这样一种普通的花,在作者眼中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
下面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能不能找到答案?
三、精读第二小节,感受“奇妙有趣”
1、夹竹桃究竟是一种怎样的花,这样吸引着作者?现在我们就一齐去推开季羡林老师的家门去领略夹竹桃的风姿,让我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课文第二节,你看到了怎样的夹竹桃。
2、听了老师的朗读,闭上眼睛听的你仿佛看到什么?
师:是啊,这燃烧着热情的红,和那冰清玉洁的白,融洽地开在一起,这景象是十分奇妙、十分有趣。(板书:奇妙 有趣)
3、这样奇妙有趣的花怎能不令人喜爱呢?下面读一读这段文字,读出你的感觉,读出这两盆花的奇妙有趣。
4、除了奇妙有趣之外,还有什么地方令作者着迷呢?(交流)
四、精读第三、四小节,感悟韧性
1、第几自然段给我们描写了夹竹桃的韧性?仔细读读第4节,圈一圈,找一找能够表现夹竹桃韧性的有关词句,简单地写写自己的理解。
2、交流:
(1)“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
(重点感受一……又……和一朵及一嘟噜)
(2)“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
师:什么叫“无日不迎风吐艳”?作者用了“无日不”,这句话就变成了一个什么句子?那为什么要用双否呢?(是为了使句子的语气更强烈)那你们能够想象一下,夹竹桃都怎样迎风吐艳的?
『填空』
在和煦的春风里,夹竹桃 ;
在盛夏的暴雨里,夹竹桃 ;
在深秋的清冷里,夹竹桃 ,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
谁来给我们填一填,你可以任意挑选一句填,谁能连起来填一填。
现在能说说你们的感受吗?
是呀,不论季节怎样更替;不论气候怎样变化;夹竹桃都花开不败,我们感受到了夹竹桃顽强的韧性。谁来为我们读读这一段?
(3)谁再来说说:你认为哪一句话最能体现夹竹桃的韧性,你是如何体会的?
“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
是呀,夹竹桃开花的时间多么漫长,它“无不奉陪”。什么叫“奉陪”?那么,夹竹桃都在奉陪什么啊?能找到吗?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作者家的院子吧。请同学们默读第三节,画出夹竹桃都在陪伴什么。
春天夹竹桃陪伴什么?夏天?秋天?
『填空』
每年春天, ,而夹竹桃呢?却在那里 ;
到了夏天, ,而夹竹桃呢?还是在那里 ;
到了秋天, ,而夹竹桃呢?还是在那里 ;
填到这里,你有什么想说的?
(4)是啊,正因为夹竹桃有这样的韧性,所以作者从心底里发出这样的感慨: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
谁来给我改成陈述句,作者为什么要用反问的句式?
请大家再读这句话,读出这种强烈的语气。
同学们,我们一齐感受了夹竹桃的韧性,你们有信心把第四自然段读好吗?
让我们完整地读一读第四自然段,读出夹竹桃可贵的韧性。(齐读)
五、总结
同学们,夹竹桃美妙之处还不止于此。究竟夹竹桃还有什么令作者着迷的地方?我们下节课继续交流。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