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读懂例文让学生懂得要全面了解某一事物,光靠看还不行,还要学会问、查找资料。
2、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一种产品,进行仔细的观察,培养搜集材料的能力和良好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例文获取作文材料的方法。
2、训练学生如何把观察到的,询问到的,查阅到的资料整理成文。
教学对策:从例文中获取方法,讲练结合。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教程:
一、习作准备
在习作前的一个星期,要求学生分成小组,通过采访、上网、阅读文本资料等方法了解家乡的一中特产,并做好记录。
二、谈话导入,激发习作兴趣
1.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的家乡有哪些特产吗?
2. 今天,我们就来开一个小小的展销会,向人们推荐、介绍家乡的这些特产。
三、阅读范文,了解习作顺序
1. 阅读课本提供的例文。
同学们,在这个展销回上,我们该从哪些方面介绍这些特产呢?请大家先读一读沈平平同学写的《银杏》。
2. 交流阅读例文的心得。
阅读了例文,有什么收获?沈平平同学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介绍银杏的呢?
(先详细介绍了银杏的外形,包括枝叶、果实,接着介绍了银杏果实的作用,最后用简短的文字介绍了银杏之所以被称为
“活化石”的原因)
3. 例文的写法对我们今天的介绍有怎样的启发?想一想,你应该按照怎样的顺序来介绍你的产品?现在我们就按照分好的小组来展开讨论。
四、合作交流,整合资料
1. 学生分小组交流自己搜集的相关资料。(文献资料、图片资料、采访的文字资料、音像资料等等)
2. 没个小组推荐一个人做大组发言、交流。
(1)小组内准备。
(2)大组交流,本组成员补充。
(3)其他小组同学补充或者提出意见。
五、学生写作
同学们把自己刚才在展销会上发言的材料按照一定的顺序组织在一起,就是我们今天要完成的习作了。
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列出提纲。
2.交流提纲,互相补充意见。
3.学生按照列出的提纲写作。
课前思考:
本次习作是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习作例文是介绍“银杏”。我们让学生写什么呢?看了本次习作的要求后,我思索着。对,我们昆山有三宝——琼花不是昆山的市花吗?很有特色啊!
提供琼花的资料:
琼花,又称聚八仙、蝴蝶花。忍冬科落叶或半常绿灌木。4、5月间开花,花大如盘,洁白如玉。聚伞花序生于枝端,周边八朵为萼片发育成的不孕花,中间为两性小花。果期10—11月,琼花枝、叶、果均可入药,具有通经络、解毒止痒的功效。
琼花是我国特有的名花,文献记载唐朝就有栽培.现今长江中下游丘陵山区林下和灌木丛中常有野生,在河南、山东以南地区园林中习见栽培。琼花边缘有数量不等(多为8个)的白色不孕花。叶大,高通常不超过1米,花期5~7月,花被片4,花色品种丰富,多为红色、淡蓝色,作盆栽或园林地被植物。花期4月中旬到5月上旬,核果椭圆球形,初呈青绿色,果熟时先为红色,后渐转为蓝黑色,观果期为8~10月。秋果红若珊瑚,鲜艳可爱,为花果兼美的观赏树种。
琼花是我国的千古名花,它以淡雅的风姿和独特的风韵,以及种种富有传奇浪漫色彩的传说和逸闻逸事,博得了世人的厚爱和文人墨客的不绝赞赏,被称为稀世的奇花异卉和“中国独特的仙花”。
课前思考:
在课前准备中告诉孩子们,因为所写作的家乡产品不相同,在介绍的过程中也会有所区别,不能“自古华山一条道”。比如介绍家乡的一种水果和介绍家乡的一种工艺品,在介绍过程中的侧重点是不相同的。水果要介绍它的外形特征,它的营养价值或者用途,另外,这种水果的种植、习性特点等等都是可以介绍的内容。如果要介绍家乡的一种工艺品,那么我们就可以从这种工艺品的历史渊源,以及它的制造工艺,材料选择等角度进行介绍。
课后反思:
本次习作训练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请教别人、查阅资料等一系列的方法,比较全面地了解家乡的一种特产,并能够按照由外部特征到价值到用途的顺序作比较进行详细的介绍。在习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交往能力、多种学习方法并行的探索能力以及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授后小记:
学生在上一篇家乡的美味中积累了一点习作知识,所以相对于习作4信心提升了。例文也十分具有典型性,学生能够进行模仿,也易于迁移到自己的本次习作中。大部分孩子写的还是可以的,而且所写的内容也都是孩子们所熟悉的。因此采用的方法是同学之间对批。效果还不错,经过同学们共同的努力后,又让孩子自己立刻修改,感觉文章还是有一定质量的。
课前思考:
我是这样想的,的确统一写作内容学生似乎没有个性可言,更谈不上以学生为主体,以学定教了。但从写作指导的角度来看,选定一篇进行详细指导要更有实效。我决定以大闸蟹为范例进行课堂的指导,教学生怎样合理取材,注意详略。再者这个题材比教贴近生活,容易取材,有共性的东西。
课后反思:
我搜集了关于大闸蟹的各方面的资料印发给学生,解决了部分学生无处上网、查阅资料的问题。(不知是好,还是不该,这样学生搜索资料的能力就无法锻炼了。)这样做当然也有好处,本次习作主要锻炼他们如何有序、有详略地整理资料再成文。在这些资料里,大闸蟹的生活环境、营养价值要特别指导。
蟹资料
阳澄湖清水大闸蟹享有"蟹中之王"的美称;阳澄湖镇出产的大闸蟹,自古以来便享有至高无上的盛誉。阳澄湖蟹,历来被称为蟹中之冠。这与阳澄湖的特殊生态环境有关。阳澄湖湖面开阔,水域百里方圆,碧波荡漾,水质清淳如镜,水浅底硬,水草丰茂,延伸宽阔,气候得宜,正是螃蟹定居生长最理想的水晶宫。所以,阳澄湖蟹的形态和肉质,在螃蟹家族中,大大的与众不同。形态有四大特征:一是青背,蟹壳成青泥色,平滑而有光泽;二是白肚,贴泥的脐腹甲壳,晶莹洁白,无墨色斑点;三是黄毛,蟹腿的毛长而呈黄色,根根挺拔;四是金爪,蟹爪金黄,坚实有力,放在玻璃板上,八足挺立,双螯腾空,脐背隆起,威风凛凛。众所周知,阳澄湖出产的大闸蟹,历来是最负盛名的,肉质肥嫩鲜美,食过后再食其它再好的佳肴名菜,都会索然无味。阳澄湖蟹在海外久享盛誉,被称为“中华金丝绒毛蟹”。
阳澄湖蟹肉质细嫩,滋味鲜美,营养丰富。同其它螃蟹或别的水产品相比,所含的水份较少,含蛋白质、脂肪质、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a等营养成份特别丰富。每100克蟹肉中含碳水化合物7克;蛋白质14克;热量139千卡;铁13毫克;核黄酸0.71毫克;单位); 维生素:a5960(国际脂肪:5.9克(据本草冈木)。
清蒸大闸蟹
这是大闸蟹最经典的做法,这种做法主要突出螃蟹原汁原味,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大闸蟹的色、香、味。珠江春酒店的服务员把蒸好的蟹端上桌,大闸蟹色泽橙黄,肉鲜香甜美。翻开底盖,连着把蟹背也一同剥开,蟹背里金色的膏黄就展现在眼前,仔细地把膏黄剥下来,浇上醋,放进嘴里,细细地品味,慢慢地咀嚼,果然是“蟹肉上席百味淡”啊。
吃阳澄湖大闸蟹时的注意事项
1.死阳澄湖大闸蟹不能吃 因为大闸蟹死后其体内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会变质而致人食物中毒。
2.生 阳澄湖大闸蟹不能吃 因为其身上有寄生着肺吸虫及其他病菌。
3.阳澄湖大闸蟹的胃、肠、鳃、心不能吃 大闸蟹的胃俗称“蟹和尚”为三角形囊状物,在头胸部前端;大闸蟹的肠子为一条黑色条状物,装着消化食物和粪便 ;大闸蟹的鳃位于头胸部两侧俗称“蟹胰”,上面常有污物和寄生虫;大闸蟹的心脏位于胸部中央,为一六角形包囊。
4.阳澄湖大闸蟹不能与柿子 、茶水同食因为柿子、茶水中所含的鞣酸跟大闸蟹的蛋白质相遇后,会凝固成不易消化的块状物,人会出现腹痛、呕吐等症状。
5.脾胃虚寒者可少吃阳澄湖大闸蟹 因为大闸蟹性寒,多食会引起腹痛、腹泻。适量吃大闸蟹时蘸姜末醋汁,可去大闸蟹的寒气,就避免了身体的不适。
买蟹学问
怎么挑螃蟹?粗线条的说,蟹一定得新鲜,所以一定得拣活的。大小都可以,但是一定要重。因为母的蟹黄多,所以母的更好。据懂行的人介绍,精细选蟹要“五看”:一看蟹壳。凡壳背呈黑绿色,带有亮光,都为肉厚壮实;壳背呈黄色的,大多较瘦弱。二看肚脐。肚脐凸出来的,一艘都膏肥脂满;凹进去的,大多膘体不足。三看螯足。凡螯足上绒毛丛生,都螯足老健;而螯足无绒毛,则体软无。四看活力。将螃蟹翻转身来,腹部朝天,能迅速用螫足弹转翻回的,活力强,可保存;不能翻回的,活力差,存放的时间不能长。五看雄雌。农历八、九月里挑雌蟹,九月过后选雄蟹,因为雌雄螃蟹分别在这两个时候性腺成熟,滋味营养最佳。仔细研究并参照这“五看”,就能把优质蟹从众多的螃蟹中挑选出来。
秋到人间,菊花开放。水族中的"旅游世家"螃蟹,正是长得最成熟的时期。
蟹全身披褂带甲,兼备螯角武器,横行江湖,使一些鱼虾望而生畏,逃之夭夭。人类的祖先自从吃了螃蟹,发现它是水产品中最佳的美食后,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渐渐摸清了螃蟹洄游繁殖的规律,早就掌握了捕蟹的汛期.流传下来许多蟹谚,便是捉蟹和食蟹的经验总结。 "寒露发脚,霜降捉着。" "西风响,蟹脚痒。"说明螃蟹成熟,进行洄游繁殖,正是捕蟹的季节到来了。 "九雄十雌",农历"九月团脐,十月尖, "分别表示九月雌蟹卵满,黄膏丰腴;十月雄蟹性腺发育最好、最美,黄白鲜肥。这段时期,正持螯赏菊最佳的食蟹季节。
阳澄湖蟹为什么又普遍称为"大闸蟹"呢?"大闸蟹三字来源于苏州卖蟹人之口。""人家吃蟹总喜欢在吃夜饭之前,或者是临时发起的。所以这些卖蟹人,总是在下午挑了担子,沿街喊道:闸蟹来大闸蟹。"闸”字不错,凡捕蟹者,他们在港湾间,必设一闸,以竹编成.夜来隔闸,置一灯火,蟹见火光,即爬上竹闸,即在闸上一一捕之,甚为便捷,之是闸蟹之名所由来了。" 竹闸就是竹簖,簖上捕捉到的蟹被称为闸蟹,个头大的就称为大闸蟹。
课后反思:
本次习作主要是训练学生如何把观察到的,询问到的、查阅到的资料整理成文。在教学的时候,我要求学生注意说清楚琼花以下几点:1、外部特征,如形状、颜色、大小等;2、琼化的价值;3、琼花的美,历史上的地位及影响。
对于以上三点,要求学生在介绍的时候,注意详略得当,不要平均用力,着重注意介绍其外形和影响。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