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质疑问难。
2.学会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提问:同学们,你最崇拜的人是谁?
2.投影出示詹天佑画像,提问:你们猜猜他是谁?能讲一讲他的故事吗?
3.教师补充介绍詹天佑。
4.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内容。学生读后找出中心句。
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从北京到张家口这一段铁路,最早是在他的主持下修筑成功的。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学习生字新词
1.读准生字的字音,练习用生字组词。
2.说说书写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3.辨析形近字
(二)初读课文,质疑问难
1.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默读课文,在书上划批自己的体会或问题。
3.小组交流自学成果,小组长把本组解决不了的问题记录下来。
4.学生质疑,有些学生之间能解决的就直接解决,有些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究的问题,教师进行归纳。
三、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感悟课文内容,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注意收集有关的资料。
教学重点:詹天佑是怎样克服修筑京张铁路的困难的。
教学难点:了解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社会背景和自然地理环境。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朗读全文,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2.出示上节课质疑的问题,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
二、学习新知
1.学习第1自然段。
引导学生重点理解本段的第3句话。抓住“第一条”。“完全”等词语来理解。
2.学习第2、3自然段。
(1)默读课文,从文中找出合适的短语作为这一部分的小标题。
(2)理解句子:“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
意思是当时的清朝政府修筑不了这条铁路。再过几十年也修不了,要修这条铁路,只有依靠外国人。
(3)教师小结。
1905年,正是清朝末年,那是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政治腐败,经济落后,技术力量薄弱。在帝国主义的阻挠、要挟、嘲笑声中,在全国人民的殷切希望中,詹天佑毅然接受了连外国人都不敢轻易尝试的任务。多么了不起啊!
(4)指导朗读。
使学生在读中对詹天佑承担修筑京张铁路的复杂背景和面临的巨大困难有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
3.学习4——6自然段,体会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
(1)读课文,给每个自然段加个小标题。
(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线路)
(2)自学“勘测线路”,主动探索学法。
①这一段重点表现了詹天佑的什么品质?
②你是抓住什么来体会詹天佑的这种品质的?
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思考问题,可抓关联词语,可抓詹天佑的所说、所做、所想,可抓重点语句等。进而体会詹天佑的爱国主义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3)画一画,学习“开凿隧道”。
开凿居庸关和八达岭隧道,工程十分艰巨。詹天佑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了不同的开凿方法,前者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后者采用中部凿井法。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可让学生画出两种开凿方法的草图,教师不须多讲,学生自会明白。
①学生画草图。(可让一个人到台前画。)
②学生对照图进行讲解。(演示动画)
③引导:詹天佑为什么要根据地势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开凿方法呢?(节省时间,缩短工期。)如果都使用中部凿井法好不好?(这是本文的疑点,可让学生根据课文描述的内容,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使之在争辨中明理。)
④指导朗读。
(4)演一演,学习“设计线路”。
①读课文,思考:设计“人”字形线路,解决了什么问题?解决了火车爬上陡坡的问题。)
③演一演。
教师演示“人字形线路”的动画,帮助学生理解。
③练习朗读,边读边想象。
④教师小结。
勘测线路,詹天佑做到了精益求精;开凿隧道,表现了他超人的智慧和才能;“人”字形线路的设计,又体现了他的创新精神。工作中他时刻不忘为国争光,为人民争气,真不愧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5)抓“赞叹不已”,促想象。
①齐读这一段。
②讨论:京张铁路提前两年竣工,为什么说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引导学生联系上文内容“是个笑话”、“还没出世呢”等内容,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国工程师不但能建成京张铁路,而且提前两年竣工。)
③引导学生抓住“赞叹不已”一词,展开合理想象,说说外宾会怎样赞叹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
三、感情朗读,深化理解。
四、谈学习收获和感想。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1.感悟课文内容,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注意收集有关的资料。
教学重点:詹天佑是怎样克服修筑京张铁路的困难的。
教学难点:了解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社会背景和自然地理环境。
教学过程:
一、回顾全文,体会人物精神。
可以先让学生组内交流一下文中最令自己感动的地方,然后通过汇报交流,谈出自己内心的感受,进一步体会詹天佑的杰出才能和爱国精神。
二、总结。
1.学会创新。
詹天佑的杰出才能主要表现在他的创新精神上,要求学生结合文中的具体事例,谈一谈詹天佑的创新精神表现在哪些方面。
2.培养收集信息的能力。
课前学生收集我国铁路建设方面的新成就和同学们进行交流。
三、探究活动。
1.试画一个示意图,说明詹天佑开凿居庸关和八达岭两条隧道采用的不同的方法。
2.查询有关资料,写一篇詹天佑的生平简介。
提示:生平简介一般应包括生卒年月、出生地、主要经历、重要成就、历史评价等,语言要求简练、清楚。
参考:詹天佑(1861年——1919年),广东南海人,少年时代赴美留学,回国后主持修建了我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铁路工程师,他为我国近代铁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3.詹天佑的杰出在于创新,生活中,你有哪些新发现、新想法、新尝试,请举一例。
4.联系全文的内容,加上想象,写外宾赞叹的片段,注意神态、动作、语气等。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3.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20.詹天佑(共3课时)
课前思考:
与帝国主义者对话——洞悉帝国主义者的丑恶嘴脸
探析文本、品味文本最好的方式便是以最大程度地与文本对话。其中与文本人物对话是走进文本世界的最直接的方式。
我试图抓住“阻挠、要挟、轻蔑”这三个词语来帮助学生揭开帝国主义者那层虚伪的面纱,暴露那张丑恶的嘴脸。
阻挠
这个词直接释义后,我要求学生展开想象;由“阻挠”一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想象帝国主义者那副趾高气扬的傲慢情状,并争取细化为某点上的动作、神态甚至是语言。问题可以具体化——怎么阻挠的?动作、神态、语言描述等。
要挟
我主要改变文本叙述的方式,如果你是帝国主义者如何要挟?如此一来,语言可以重组——适时的加入“你们”“我们”展示两者对立的态势;情感可以波动——帝国主义者的骄横狡诈在学生的演绎下毕露无遗。
轻蔑
注重朗读体情。
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
“还没有出世”本意是人没有出生。这句话集中反映了詹天佑接受修筑京张铁路任务的压力。外国报纸称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生,实则是他们瞧不起中国工程技术人员,是对中国人的蔑视和嘲笑。在他们眼里,任命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是个不切实际的空想,只有依靠外国人才能完成这个工程。他们的话里还隐含着说明京张铁路沿线地理环境恶劣,修筑铁路的工程十分艰巨。课文这样写,更能反衬出詹天佑为国分忧的爱国主义品质。
②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詹天佑要求工作人员勘测、绘画、计算等都要精确、严密,决不能含糊、马虎,这句话表现了詹天佑对工程一丝不苟、高度负责的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③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那些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这是詹天佑遇到困难时的内心想法,也是他克服困难,完成艰巨任务的动力。京张铁路是中国人靠自己的技术力量修筑的第一条铁路。这条铁路修建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声誉。修得不好,外国人讥笑中国人的阴谋得逞,我们中国工程师也会丧失信心;修好了,可以回击帝国主义者的蔑视,提高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工程师的自信心。句子充分表现了詹天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为祖国争气的坚强决心。
④火车怎样才能爬上这样的陡坡呢?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
这是一句设问句。首先提出如何让火车爬上陡坡的问题,接着用詹天佑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来回答。詹天佑顺着山势,创造性地设计了一条“人”字形线路,采用两个火车头一推一拉的办法,解决了火车爬陡坡的重大难题。这是他对铁路建设作出的杰出贡献,也是他卓越的创造才能的体现。
⑤京张铁路不满四年就全线竣工了,比计划提早两年。这件事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
“回击”,指对攻击者进行反击。修筑京张铁路前,帝国主义者曾千方百计阻挠我国工程技术人员修筑,攻击我国任命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是个笑话”,甚至狂称“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京张铁路提前两年全线竣工,用铁一样的事实,证明了中国人的聪明才智,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灭了帝国主义的威风。句子点明了修筑京张铁路的结果,再一次说明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与首句呼应。
课后反思:
设身处地学《詹天佑》
詹天佑在内盼外讽的双重压力下接受了任务,难道不作考虑吗?我再设情境;清朝政府的圣旨到,作为詹天佑的你会如何权衡这次任命,你将面临哪些困难?
——帝国主义嘲讽:真是不知天高地厚的毛头小子、连自己听都掂不出来,还想打肿脸充胖子
——中国人民的满心期盼:全国亿万人民的希望,民族尊重都压力我一个人的肩头。
——自然条件的无比恶劣:悬崖峭壁、高山深涧这哪里是造路的地方啊!
角色体验下的文本吸收,提升了语言文字与读者之间的亲和度。
授后小记:
为了表现詹天佑的杰出的创新才能,书上举了“开隧道”和“设计‘人’字形线路”两个最“经典”的例子,如果借助多媒体演示帮助学生消化理解,总感觉学生学得很被动,效果不尽如人意。我说:“同学们,假如你是詹天佑的小助手,你能帮他画一张设计图纸,并给大家汇报一下设计意图吗?”同学们三人一群,五人一伙,画的画,演的演,讲的讲,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们完成的十分出色。每位学生都认为自己的设计图纸是最佳的,在他们激烈的讨论中,课堂成了他们彼此交流、合作、享受成功的乐园!
课前思考:
这篇讲读课文通过记叙詹天佑不怕帝国主义要挟,克服重重困难,设计线路,开凿隧道,完成了京张铁路的修筑并提前两年竣工,赞扬了他杰出的才干和爱国精神。文章结构严谨,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第三段写詹天佑精心设计施工,战胜恶劣环境,出奇地完成修路任务。先写詹天佑不怕困难和嘲笑,毅然接受任务。接着写他细心勘测,精心设计施工,表现他的智慧才能。一是勘测线路,通过詹天佑的所做、所说和所想,表现他克服困难,工作认真、细致、严密,具体为:
所做——“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铲平陡坡,哪里要改小弯度”,都经过勘测,周密计算。——“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构图”。——白天“攀山越岭,勘测路线”;晚上“在煤油灯下绘图,计算。”——“为寻找一条合适的路线,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
所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所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那些外国人讥笑我们,而且也会使中国工程师失掉信心。”二是开凿隧道,居庸关山高岩厚,两端开凿;八达岭隧道长,中间凿井,四个工作面。三是青龙桥附近坡度大,设计“人”字路,上下坡用两个火车头,一推一拉,使火车平稳上、下坡。
课后反思:
课前布置学生了解清朝末年的历史背景以及京张铁路的修筑历史。课上把所学的内容巧妙地融入各种活动之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对重点、难点和疑点给予适当诱导和点拨。围绕中心词,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通过品词析句,体会詹天佑的杰出才能和爱国精神。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使学生弄清“人”字形线路是怎样解决坡度大这一困难的,中部凿井法又是怎样缩短工期的。
这篇文章写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的事迹,来表现他是一个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却用了很大篇幅写了帝国主义者的阻挠和自然条件的恶劣,这与文章所表现的主题有什么关系?通过设问,让学生反顾全文,思考和理解写人写事的文章与历史背景和当时情况的密切联系。这篇文章写的人和事距今已85年,写了当时的历史情况,更能表现詹天佑的杰出、爱国,显示中国人民高度的爱国精神和民族自尊心,能把我国的事情办好。同时,使学生读了这篇文章,激起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深信我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能够把我国建设得繁荣昌盛!再让学生谈谈读了这篇文章有哪些想法,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为国献身的精神。
课前思考:
课文围绕詹天佑是个“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展开的,感悟课文是如何通过具体事例表现詹天佑是个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的。“爱国”,通篇很多地方都有描写。为什么说他又是个杰出的工程师呢?在第三大段中有所体现,“勘测线路”这一部分内容。詹天佑是怎样勘测线路的呢?概括出如下几点:1、他对工作高度负责,对工作人员要求严格;2、他以身作则,带领工人和学生辛勤工作。白天,在塞外进行定点、测绘,晚上,在油灯下绘图、计算;3、他还请教当地的农民。这样,学生就能够初步理解詹天佑为什么是一个杰出的工程师了。理解詹天佑是怎样开凿隧道,怎样设计“人”字形线路的。詹天佑在开凿隧道的过程中,根据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的特点,采用了从两端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又根据八达岭隧道长的特点,采用了中部凿井法去进行开凿,从而将工期缩短了一半。又根据青龙桥附近的坡度较大这一特点,设计了“人”字形线路。通过学生深入的理解,詹天佑的“杰出”就不言而喻了。
教学反思:
文道统一,延伸中心。
我们的语文课不仅是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课,更重要的是它还担负着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任务。因此在进行语文基础知识训练的同时,教师还应当结合课文的有关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在学习本课的最后一段时,我就根据课文的内容,提问“当外宾看见了詹天佑的铜像时,会发出怎样的赞叹?”学生通过大胆说,再次重温了文章的中心。这时,我趁机追问:“假如你也看到了詹天佑的铜像,你会有什么启发或感受呢,又受到了怎样的教育?”接下来,学生就各抒已见,有的说要学习詹天佑的爱国精神,有的说从小就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长大后要像詹天佑一样,报效祖国……从学生的谈话中,我相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育他们从小要学好本领,长大后才能有所作为。
20.詹天佑(共3课时)
课前思考:
与帝国主义者对话——洞悉帝国主义者的丑恶嘴脸
探析文本、品味文本最好的方式便是以最大程度地与文本对话。其中与文本人物对话是走进文本世界的最直接的方式。
我试图抓住“阻挠、要挟、轻蔑”这三个词语来帮助学生揭开帝国主义者那层虚伪的面纱,暴露那张丑恶的嘴脸。
阻挠
这个词直接释义后,我要求学生展开想象;由“阻挠”一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想象帝国主义者那副趾高气扬的傲慢情状,并争取细化为某点上的动作、神态甚至是语言。问题可以具体化——怎么阻挠的?动作、神态、语言描述等。
要挟
我主要改变文本叙述的方式,如果你是帝国主义者如何要挟?如此一来,语言可以重组——适时的加入“你们”“我们”展示两者对立的态势;情感可以波动——帝国主义者的骄横狡诈在学生的演绎下毕露无遗。
轻蔑
注重朗读体情。
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
“还没有出世”本意是人没有出生。这句话集中反映了詹天佑接受修筑京张铁路任务的压力。外国报纸称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生,实则是他们瞧不起中国工程技术人员,是对中国人的蔑视和嘲笑。在他们眼里,任命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是个不切实际的空想,只有依靠外国人才能完成这个工程。他们的话里还隐含着说明京张铁路沿线地理环境恶劣,修筑铁路的工程十分艰巨。课文这样写,更能反衬出詹天佑为国分忧的爱国主义品质。
②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詹天佑要求工作人员勘测、绘画、计算等都要精确、严密,决不能含糊、马虎,这句话表现了詹天佑对工程一丝不苟、高度负责的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③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那些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这是詹天佑遇到困难时的内心想法,也是他克服困难,完成艰巨任务的动力。京张铁路是中国人靠自己的技术力量修筑的第一条铁路。这条铁路修建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声誉。修得不好,外国人讥笑中国人的阴谋得逞,我们中国工程师也会丧失信心;修好了,可以回击帝国主义者的蔑视,提高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工程师的自信心。句子充分表现了詹天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为祖国争气的坚强决心。
④火车怎样才能爬上这样的陡坡呢?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
这是一句设问句。首先提出如何让火车爬上陡坡的问题,接着用詹天佑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来回答。詹天佑顺着山势,创造性地设计了一条“人”字形线路,采用两个火车头一推一拉的办法,解决了火车爬陡坡的重大难题。这是他对铁路建设作出的杰出贡献,也是他卓越的创造才能的体现。
⑤京张铁路不满四年就全线竣工了,比计划提早两年。这件事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
“回击”,指对攻击者进行反击。修筑京张铁路前,帝国主义者曾千方百计阻挠我国工程技术人员修筑,攻击我国任命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是个笑话”,甚至狂称“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京张铁路提前两年全线竣工,用铁一样的事实,证明了中国人的聪明才智,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灭了帝国主义的威风。句子点明了修筑京张铁路的结果,再一次说明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与首句呼应。
课后反思:
设身处地学《詹天佑》
詹天佑在内盼外讽的双重压力下接受了任务,难道不作考虑吗?我再设情境;清朝政府的圣旨到,作为詹天佑的你会如何权衡这次任命,你将面临哪些困难?
——帝国主义嘲讽:真是不知天高地厚的毛头小子、连自己听都掂不出来,还想打肿脸充胖子
——中国人民的满心期盼:全国亿万人民的希望,民族尊重都压力我一个人的肩头。
——自然条件的无比恶劣:悬崖峭壁、高山深涧这哪里是造路的地方啊!
角色体验下的文本吸收,提升了语言文字与读者之间的亲和度。
授后小记:
为了表现詹天佑的杰出的创新才能,书上举了“开隧道”和“设计‘人’字形线路”两个最“经典”的例子,如果借助多媒体演示帮助学生消化理解,总感觉学生学得很被动,效果不尽如人意。我说:“同学们,假如你是詹天佑的小助手,你能帮他画一张设计图纸,并给大家汇报一下设计意图吗?”同学们三人一群,五人一伙,画的画,演的演,讲的讲,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们完成的十分出色。每位学生都认为自己的设计图纸是最佳的,在他们激烈的讨论中,课堂成了他们彼此交流、合作、享受成功的乐园!
课前思考:
这篇讲读课文通过记叙詹天佑不怕帝国主义要挟,克服重重困难,设计线路,开凿隧道,完成了京张铁路的修筑并提前两年竣工,赞扬了他杰出的才干和爱国精神。文章结构严谨,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第三段写詹天佑精心设计施工,战胜恶劣环境,出奇地完成修路任务。先写詹天佑不怕困难和嘲笑,毅然接受任务。接着写他细心勘测,精心设计施工,表现他的智慧才能。一是勘测线路,通过詹天佑的所做、所说和所想,表现他克服困难,工作认真、细致、严密,具体为:
所做——“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铲平陡坡,哪里要改小弯度”,都经过勘测,周密计算。——“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构图”。——白天“攀山越岭,勘测路线”;晚上“在煤油灯下绘图,计算。”——“为寻找一条合适的路线,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
所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所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那些外国人讥笑我们,而且也会使中国工程师失掉信心。”二是开凿隧道,居庸关山高岩厚,两端开凿;八达岭隧道长,中间凿井,四个工作面。三是青龙桥附近坡度大,设计“人”字路,上下坡用两个火车头,一推一拉,使火车平稳上、下坡。
课后反思:
课前布置学生了解清朝末年的历史背景以及京张铁路的修筑历史。课上把所学的内容巧妙地融入各种活动之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对重点、难点和疑点给予适当诱导和点拨。围绕中心词,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通过品词析句,体会詹天佑的杰出才能和爱国精神。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使学生弄清“人”字形线路是怎样解决坡度大这一困难的,中部凿井法又是怎样缩短工期的。
这篇文章写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的事迹,来表现他是一个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却用了很大篇幅写了帝国主义者的阻挠和自然条件的恶劣,这与文章所表现的主题有什么关系?通过设问,让学生反顾全文,思考和理解写人写事的文章与历史背景和当时情况的密切联系。这篇文章写的人和事距今已85年,写了当时的历史情况,更能表现詹天佑的杰出、爱国,显示中国人民高度的爱国精神和民族自尊心,能把我国的事情办好。同时,使学生读了这篇文章,激起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深信我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能够把我国建设得繁荣昌盛!再让学生谈谈读了这篇文章有哪些想法,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为国献身的精神。
课前思考:
课文围绕詹天佑是个“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展开的,感悟课文是如何通过具体事例表现詹天佑是个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的。“爱国”,通篇很多地方都有描写。为什么说他又是个杰出的工程师呢?在第三大段中有所体现,“勘测线路”这一部分内容。詹天佑是怎样勘测线路的呢?概括出如下几点:1、他对工作高度负责,对工作人员要求严格;2、他以身作则,带领工人和学生辛勤工作。白天,在塞外进行定点、测绘,晚上,在油灯下绘图、计算;3、他还请教当地的农民。这样,学生就能够初步理解詹天佑为什么是一个杰出的工程师了。理解詹天佑是怎样开凿隧道,怎样设计“人”字形线路的。詹天佑在开凿隧道的过程中,根据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的特点,采用了从两端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又根据八达岭隧道长的特点,采用了中部凿井法去进行开凿,从而将工期缩短了一半。又根据青龙桥附近的坡度较大这一特点,设计了“人”字形线路。通过学生深入的理解,詹天佑的“杰出”就不言而喻了。
教学反思:
文道统一,延伸中心。
我们的语文课不仅是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课,更重要的是它还担负着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任务。因此在进行语文基础知识训练的同时,教师还应当结合课文的有关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在学习本课的最后一段时,我就根据课文的内容,提问“当外宾看见了詹天佑的铜像时,会发出怎样的赞叹?”学生通过大胆说,再次重温了文章的中心。这时,我趁机追问:“假如你也看到了詹天佑的铜像,你会有什么启发或感受呢,又受到了怎样的教育?”接下来,学生就各抒已见,有的说要学习詹天佑的爱国精神,有的说从小就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长大后要像詹天佑一样,报效祖国……从学生的谈话中,我相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育他们从小要学好本领,长大后才能有所作为。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