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2、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非洲人民同中国人民的友谊。
2、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内心活动
3、积累一些四字词组,并学会恰当地运用。
三、教学时数:2课时
四、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有关非洲的幻灯片,学生一边欣赏,教师一边配合解说,让学生对非洲有个美好的印象,并了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2、教师导入:上节课,我们通过查资料、学课文了解了非洲是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有与我们肤色与生活习惯截然不同的淳朴、热情的人民,有着美丽、壮观、雄伟的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有着中国人民帮助非洲人民修建的坦赞公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还见识了那些琳琅满目、各式各样的木雕。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课文,深入了解那位卖木雕的少年。
二、复习词语: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积累了哪些四字词语呢?
2、学生自由汇报。
3、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每个词读两遍。(教师出示带词语的幻灯片)
名不虚传 构思新奇 琳琅满目 五官端正 栩栩如生 爱不释手 语无伦次 游人如织 各式各样
4、学生齐读词语。
大瀑布真是( )。这里( ),景色十分( )。摊点里陈列的木雕( ),( )。其中象墩( ),大象雕德( ),我一看就( )。
三、感受卖木雕少年的美好品质:
1、他雕的木雕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四自然段。
学生自由朗读后提问。
(1)课文里是怎么描写这栩栩如生的象墩木雕呢?你能找出来读一读么?
(2)齐读句子。
师:找得真准,大家一起来读一读吧!(出示幻灯片)
说是坐凳,其实是一个卷鼻大耳象,象背上驮着一块寸把厚的树桩。这些坐凳构思新奇,大象雕得栩栩如生。
(3)生有感情朗读。
(4)读这这个句子,你仿佛看到什么?
师小结:他雕的木雕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大象,这就是——
生:栩栩如生。
(5)你会用哪些语句来形容这个非洲少年的雕刻的木雕呢?
(6)是啊!这位非洲少年雕的工艺品可真是构思新颖、栩栩如生。他是一个雕刻技术高操的少年。
(7)这样构思新奇、栩栩如生的精美的工艺品,少年是怎样向我推销的呢?
(8)这样精美的工艺品,他卖出去了没有?
(9)理解“遗憾”。
(10)他会遗憾什么呢?
师:看来,大家都读懂了少年的心理。
(11)他又是怎样弥补自己的遗憾呢?读10到11自然段。
a、生自由朗读这个部分。
b、少年是怎么弥补自己的遗憾的呢?
(12)少年手上送给我的木雕是什么样的?
(13)少年说我们是朋友!你知道他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14)在我们对这个卖木雕的少年有了深刻的了解,现在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四、挖掘我的心情。
1、课文中的我在这个事件的发展过程中,心情不断地发生变化,找出描写我心情变化的句子。
(1)我捧着象墩,仔细观赏,爱不释手。
(2)正要掏钱买的时候,我却犹豫了:我即将回国,要带的行李已经超重了,怎么能再带上这沉甸甸的象墩子?
(3)“啊,不,路太远,这个太重……”我有些语无伦次。
(4)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
(5)“太好了!”我高兴地喊起来,掏出钱包就要付钱。
(6)“我们是朋友!”我感动极了,连声说:“我们是朋友!”
2、你能从这些句子中找出代表我心情变化的词语么?
爱不释手——犹豫——语无伦次——遗憾——高兴地喊起来——感动极了
3、选读其中的语句,读出我的心情变化。
4、探究我心情变化的语句,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我爱不释手是因为
( )。
我犹豫是因为
( )。
我语无伦次是因为
( )。
我遗憾是因为
( )。
我高兴地喊起来是因为
( )。
我感动极了是因为
( )。
五、总结全文
我爱不释手、我犹豫、我语无伦次都是因为少年的雕刻技术的精湛,而我高兴、感动是因为非洲少年有一颗真诚淳朴的心灵。
六、写几句话夸夸少年,读。
七、读一封信,深华主题
1、我已经带着心爱的木雕回国了,我会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我对非洲少年的感激呢?
生:打电话、写信、发电子邮件……
2、我写了一封信给这位非洲少年。
亲爱的朋友,我离开非洲,来到自己的故乡——中国。在归途中,我的眼前会经常闪现你那真诚的模样。你送给我的礼物,我一直放在我的身边。我每次摸到它,看到它,仿佛耳边就响起了你用不太熟练的中国话说的:“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礼物虽然很小很小,但是他见证了中非人民的友好情谊。你的礼物是这人民友谊的象征,你的心灵犹如夜空中的繁星一样闪亮、美丽!祝你愉快!
作业
八、续写,我第二次来到非洲会不会去找这个少年,又会发生什么样故事?
九、板书:
卖木雕的少年
送
木 “我们是朋友”
雕
“我”:爱不释手
《卖木雕的少年》教学反思
仓山小学 黄力
第七单元的课文充满爱,充满真情,充满温馨,一篇篇课文学习下来,总能让人的心灵得到一次洗礼,情感得到升华。《卖木雕的少年》就是这样一篇课文,中非人民的友好情谊在文中让人感动不矣,那少年是那样淳朴,是那么可爱。当“我”因为那象墩子太大而无法带回中国而无限遗憾时,那卖木雕的少年腼腆地出现了,带着对中国人民的无限情谊出现了,学生读着课文,体验着卖木雕的少年的一言一行,当学生与卖木雕的少年的情感产生共鸣时,学生的情感也就跨越了国界,相信在今后的生活中学生的情感也会更美好,从只会关注自己到关爱他人上定会有长足进展。
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一是了解非洲人民同中国人民的友谊;二是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内心活动;三是积累一些四字词组,并学会恰当地运用。本课篇幅较长,情节较复杂,在本课设计过程中,我先抓少年这条主线,体会他对中国人民的友谊,再抓“我”这条副线,理解“我”心情的变化及探究变化的原因,如此主副线交融,互相照应、补充,就会“主干分明”而又“枝繁叶茂”、“血肉丰满”。
但在教学中,更加应该注意主副线之间的联系,少年的雕刻技术高操,让我起先是爱不释手,又因为带不走木雕而感到遗憾。但又因为少年“内心的真诚热情”而感到高兴和感动!这样处理文本,更能让主副线水乳交融,而不能割裂这二者之间的联系!另外在朗读上,更要读出人物的情感变化的过程!
对于为什么少年会送我木雕,由于有它特殊的背景,如果不了解背景资料会影响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所以我在上课初就向大家介绍了中国援助非洲修建坦赞铁路的资料,这项工程在非洲深得人心。这样为后面的课堂做了很好的铺垫,为后面学生理解“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打下基础。在课堂上的评价语言应该是丰富而生动的,同时也必须具有引导作用。而我在这堂课中评价的语言则不够丰富。本身语文课的教学就是在教学生学习语言,作为教师,课堂上的语言应成为一种典范,学生学习的榜样。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