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完毕,同学们开心地笑了起来)
师:逮松鼠容易吗?感觉怎样?
生:不容易。好累。
师:假如你就是网袋中的小松鼠,你会对这位父亲说什么呢?
生:这位叔叔,求你放了我吧!
生:我是一只小松鼠,很嫩很小,我还要吃奶,你捉了我,我爸爸妈妈会伤心死的。你行行好,放了我吧!
师:别害怕,我不伤害你的,我会给你很多好吃的。
(该学生不能回答,另一个学生说,我来帮他说。)
生:可是你那儿没有我的伙伴,我很孤单,即使有好吃的,我也没有胃口,我会死的。
师:我让我的女儿和你一起玩,你会很快乐的。
生:你们大城市太吵了,我不喜欢,我属于大自然,大自然才是我的家,只有在这儿,我才能快乐地生活。请你放了我吧(学生双手合十)。
(指名朗读第四自然段)
师:像是乞求后面的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
生:他好想这位叔叔放了它,它好想活下来,它害怕死。
(有感情地齐读第四段)
师:面对此前此景,父亲是怎么做的呢?
生:咬咬牙,把它放了。
师:为什么要咬咬牙呢?
生:下决心不容易,因为他的女儿常常吵着要养松鼠,而且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逮到了一只小松鼠。
生:因为他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生命,他有一颗爱心,所以他下决心把小松鼠放了,并且决定回家不告诉女儿。
师:是啊,因为父亲对动物有一颗爱心,他才把好不容易逮到的小松鼠放回了大自然,让我们有感情地读一读放松鼠的段落吧!(4——7段)
师:父亲回到家说了小松鼠的事了吗?为什么?
生:说了。因为他惦记小松鼠,在一次晚餐时,他得意忘形地说了小松鼠的故事。.
师:得意忘形是什么意思?
生:太高兴,忘记了不该说,就情不自禁地说了。
师:父亲得意忘形的结果是怎样的?假如父亲不得意忘形又会怎样?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8、9自然段。(指名回答)
生:得意忘形的结果是知道女儿也很爱小松鼠,不愿意伤害小松鼠。
师: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读:女儿竟一点也没有责怪我的意思,依旧稚气未脱地沉浸在我的故事里,并且饱含深情地问我:“爸爸,后来他回家了吗?它回到妈妈身边了吗?”
师:谁愿意读一读这句话?举手的都站起来读。
生:读。
师:小女孩美好的心灵感动了我们,让我们有感情地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生:齐读。
生:得意忘形的结果:父亲心里的一块石头落地了。因为他讲了松鼠的故事才知道女儿也关爱小松鼠,不愿意伤害它,没有责怪他。
生:假如父亲不得意忘形,他的女儿不会知道这件事。他一直会对女儿愧疚,因为女儿好想养一只小松鼠。他就不知道女儿有一颗美好的心灵。
师:是呀,文中的父亲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行为影响了他的女儿,他在女儿的心中播下了这颗种子,也在我们的心中播下了这颗种子。我相信,你们也会像文中的小女孩一样让这颗种子在心里扎根生长。你们有什么心里话想对他们说嘛?
生:我们要爱护动物,热爱大自然。不掏鸟窝。保护树木就是保护小鸟。
教学反思:
抓重点词句揣摩人物情感变化,体会父女俩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美好心灵。
这堂课主要是学习4——9自然段,第一个目标我感觉完成得还可以,在体会父女俩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美好心灵也完成得不错,但在第二个目标中,揣摩人物情感变化做得还不够,比如:父亲捉到松鼠后高兴的心情,触摸松鼠时的神态动作。在我的备课中,逮松鼠只是一个复习的导入,我没想到学生会提出表演,并且表演的效果还不错,这是我没料到的。在整堂课中,多数学生能积极参与,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特别是在说“假如你是网袋中的小松鼠”时,当有的同学不能回答,竟有人毛遂自荐帮助他们。学生的这些变化,我想:都得归功于课外阅读,他们在课外阅读中学会了思考,在课堂上老师适当的点拨就能激起他们思维的火花。
在教学《那只松鼠》一文中的“逮松鼠”时,有学生要求表演,我思考片刻,并答应了他们的要求。在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的时候,有3个学生上台表演,其他同学观看。刚表演完,孩子们要求再表演一次,并提出:“松鼠”跳时应该跳高一些,再叫几只“松鼠”吧!
表演又开始了,六只“小松鼠”在讲台上跳过来跳过去,“父亲”一会儿捉这只,一会儿捉那只,累得直喘粗气,瘫坐在地上时,“小松鼠”却跑到他面前逗他。父亲想:“女儿多么想要一只小松鼠啊!”又奋起直追“小松鼠”。逮“松鼠”真是不容易,眼看要逮到了,“松鼠”却机灵地逃脱了。后来“父亲”用随身携带的网袋,终于网住了一只。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