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师 | 林晓彬 | 学 科 | 语文 | 执教班级 | 六(1)班 | |||
教学内容 | 7*彩色的翅膀 | 教学课型 | 阅读课 | |||||
教学 目标 |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了解海岛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边防战士艰苦的生活条件。 2.细读课文,从战士们的言谈、行动中,体会边防战士对祖国海岛的真心热爱之情。 | |||||||
教学 重难点 | 细读课文,从战士们的言谈、行动中,体会边防战士对祖国海岛的真心热爱之情。 | |||||||
教学 准备 | ||||||||
教学过程:( 1 )课时 | 设计意图 (生成设计) | |||||||
情境导入 1.出示语段,要求学生自由朗读: 小瓜果然结了不少,水灵灵的,真惹人喜爱。谁料一阵暴雨过后,巨浪扑上了小岛,把小瓜一个个打掉了。后来一检查,只有种在大石头后边的一棵瓜秧上,还残存着一个小瓜。 2.指名若干学生分别朗读语段,教师简单评价朗读的投入程度,相机提问学生: a、“残存”是什么意思? b、有哪些词语可以在这里替换“残存”? c、通过“残存”,在你的眼前展现了一幅怎样的情景? 3.揭示课题。 教师:读了这个语段,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预设学生质疑: 这个残存的小瓜最后长大成熟了吗? 小瓜为什么种在小岛上? 小瓜一个个都打掉了,主人会有怎样的反应? ……(教师选择课文能够解答的问题进行板书。) 教师:(板书:彩色的翅膀)同学们提的问题很有水平啊!请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一个残存的小瓜和“彩色的翅膀”之间有什么联系?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认真读读《彩色的翅膀》这篇课文,不但要把课文读通顺,而且把刚才我们的提问整理一下,看看课文可以解决哪一些问题,把相关的语句画下来。 建构“海岛”意象 1.根据板书,指名汇报读后所得,引导学生用读书的方式来回答提问,要求把相关语句读正确、读流利,读得有感情。 2.引导学生建构“宝石岛”的意象。 教师:课文中的“宝石岛”是一个怎样的海岛?你能够从课文的字里行间仔细找找答案吗?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作巡视帮助。 4.指名汇报读后收获。 学生可能汇报的要点: 海岛离陆地远。 海岛面积小。 海岛的自然环境相当恶劣,连昆虫都没有。 海岛上除了一群可爱的战士,好像没有其他什么人了。 …… (在指名学生进行汇报的时候,教师需要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相关语句进行感情朗读,尽量不要作过多的分析和说教。) 重点指导下列句子的朗读: 两年前,战士们来到宝石岛上,建立起这个新的阵地。他们在岩石下、小路旁,垒出一块块“海岛田”,把从家乡带来的蔬菜种子,连同自己建岛爱岛的深情一起播种下去。 (教师引导语参考:荒芜的海岛开始显现绿色的生机,寂寞的海岛终于迎来了可爱的子弟兵!战士们笑了,小岛也笑了!) 瓜苗出土了,瓜秧拖蔓了,还开了一朵朵小黄花。可是到了收获季节,竟连一个小瓜也没结。有些战士灰心了,撅着嘴巴,说:“西瓜嫌我们的岛艰苦,不愿在这里安家。” (教师引导语参考:海水是咸涩的,土地是贫瘠的,没有和风细雨,多的是风急浪高,西瓜啊西瓜,确实难为了你,但是,我们实在是不甘心啊!) 小岛远离大陆,没有蜜蜂,也没有别的昆虫。 小瓜果然结了不少,水灵灵的,真惹人喜爱。谁料一阵暴雨过后,巨浪扑上了小岛,把小瓜一个个打掉了。后来一检查,只有种在大石头后边的一颗瓜秧上,还残存着一个小瓜。 海岛“尝瓜会” 1.找到课文第九自然段描写“尝瓜会”的句子,一边读,一边思考,观察通讯站站长如果问大家:在我们的宝石岛上,这是一个来之不易的大西瓜,今天,我们应该把第一块西瓜送给谁尝呢?为什么? 2.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教师归纳总结──雷达兵。 教师:是啊,如果没有雷达兵头脑里那些农业知识,恐怕宝石岛上的战士们吃不上自己种的大西瓜了!我们应该让雷达兵在吃第一口大西瓜之前,先向我们介绍一下他找到答案的过程,你们说好不好?那么,他可能会怎么介绍呢?请你展开丰富的联想,写一段雷达兵的“战功”介绍吧! 3.课内小练笔。教师巡视、指导,相机组织学生交流表演。 结识战士“小高” 教师:小高是宝石岛观观察通讯站的信号兵,是他陪着“我”来到宝石岛的。这个小战士很有意思,请通讯们把课文中描写小高的一些词句用” “画出来,多读读;说说你觉得这个小战士的身上有些什么特点。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可以同桌或者小组之间相互讨论。 2.指名学生汇报对战士“小高”的印象。 重点指导下列句子的朗读: 小高在码头上有说有笑,这时候不吭声了,紧闭着嘴唇,两眼直发楞。他把他的大提包扔在一边,怀里紧紧地抱着一只纸箱子。 (教师引导语参考:一边是一个大提包,一边是一只纸箱子,同学们,这两样东西,你能够发现它们的不同之处吗?──装的东西不同,和小高的距离不同,小高对他们的重视程度不同……读读这个句子吧,好一个可爱的小高啊!) 小高点点头告诉我,晚饭以前,他已经把纸箱里的小昆虫全放了。他笑嘻嘻地说:“我就不相信,这些小精灵会不爱我们祖国的海岛,会不愿在这里安居乐业。” 认识升华 1.用一两句话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海岛,海岛上有一群怎样的战士。 2.指名学生汇报后教师提问: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学生可能会提出以下问题: 战士们为什么要到这样一个人迹罕至的小岛上生活呢? 战士们守着这样一个环境恶劣的小岛,有什么意义吗? …… 教师:同学们问得真好,这些问题,也是老师一直在思考的。让我们再来关注这样两个问题: 第一:这个小岛,可能位于祖国的那些方位? 第二:如果这个小岛上没有战士驻守,会有什么严重的后果? 3.学生发言后,播放《说句心里话》结束课文教学。 布置作业 1.摘录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 2.给宝石岛的战士写一封信,可以刊登在黑板报上。 教学反思: 《彩色的翅膀》这篇课文是一篇略读文,但写作上极富特色,一是线索鲜明,二是运用插叙。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有效地体会到这两点?我先让学生速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哪些事,学生读完课文后,初步概括出探亲返岛、尝瓜会、种瓜、第二天见蝴蝶这些事,我在板书这些内容时,顺带引导学生说出探亲返岛带回蝴蝶(等昆虫)、尝瓜会上得知岛上缺少蝴蝶(等昆虫)、第二天早上见到蝴蝶,边说边在相对应的位置板书“带回蝴蝶”、“缺少蝴蝶”、“见到蝴蝶”,然后我问学生从第二行板书发现了什么,学生很快发现都有“蝴蝶”,我告诉学生“蝴蝶”就像一条线把课文所写到的这些事串了起来,这就是线索。(这时有些学生已能够说出 “线索”)我再引导学生看课文种瓜是在哪里写的,原来种瓜的事是在尝瓜会上了解到的,是两年前开始发生的事,结合板书我让学生明白了这是插进去叙述的,叫插叙。至此,学生可以比较轻松地理解线索和插叙。 课文教学的重点之一是感受小岛环境的恶劣、条件的艰苦。我出示句子“奇迹终于出现了,这个岛上成熟了第一个西瓜。”让学生读,读完后我问“谁能从这个句子读出疑问?”,一开始全班沉默,我再诱导:“谁能从看似无疑问处提出疑问,谁的读书水平就高。”马上,一个学生举起了手:“我抓住‘终于’提问,为什么用 ‘终于’?”紧接着有学生问:“为什么岛上成熟一个西瓜,也能说是‘奇迹’?”“‘这个岛上’,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岛?”我把三个问题都简要板书出来,要求学生再细读课文解决问题。阅读时间差不多时,我问学生先解决哪个问题,开始意见不一致,我再要求学生仔细想想,先解决哪个问题好,这时很多同学都认为先解决“这是怎样的一个小岛?”,我再追问为什么,一个同学站起来说,解决了这个问题,其他两个问题就好解决了(我告诉他们叫“迎刃而解”)这样,在引导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我再引导学生如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感觉到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又能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个比较好的设计。 |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