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抓住环境的特点,体会《月光曲》创作的背景,理解《月光曲》的内容。
2、使学生能抓住重点段,想象文中所描绘的景象,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3、了解贝多芬是个富有同情心、热爱劳动人民的音乐家。
教学重点:1、使学生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抓住环境的特点,体会《月光曲》创作的背景,理解《月光曲》的内容。
2、使学生能抓住重点段,想象文中所描绘的景象,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抓住重点段,想象文中所描绘的景象,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一 导入课题
1 知道刚才听的乐曲是什么吗?
2 简介《月光曲》及贝多芬
3 关于这首曲子的创作过程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
二 整体感知课文
1、听录音,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讨论思考题
(1)指学生回答
(2)指学生根据板书回答
三 读中感悟直奔重点
1、贝多芬先生为什么要弹琴给盲姑娘听呢?
2、是同情。你说的真好!是什么引起了贝多芬先生的同情呢?
3、出示灯片: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4、为盲姑娘弹了一曲之后,贝多芬先生为什么又为她弹了一曲呢?
出示灯片:盲姑娘听的入了神,一曲完了,她激动地说:“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哪!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5、这一曲弹得是什么内容?兄妹俩听着贝多芬先生弹的乐曲,他们感受到了什么?请看看课文是怎么描写的。
(1)自由读第9自然段,体会,哪些是描写的实在的景物,用“——”标出;哪些是皮鞋匠听到琴声产生的联想,用“~~”标出。
(2)讨论:这段写的是什么?哪些是描写的实在的景物?哪些是皮鞋匠听到琴声产生的联想?
(3)皮鞋匠想到了什么?
根据讨论板书:月亮升起 微波粼粼
月亮升高 风卷浪涌
月光照耀 波涛汹涌
(4)盲姑娘“仿佛也看到了”月光照耀下的大海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5)兄妹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联想?
当时的环境引发了联想
贝多芬先生弹的乐曲在变
(6)读,感受音乐的美、语言的美、文中所描绘的画面的美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展开想象去看看海上升明月的奇丽景象
想不想自己也来品味一下这语言文字的美呢?——自由读
谁愿意把自己感受到的美大声地读出来?——指名读
让我们一起来抒发心中的美好感受吧!——齐读
6 最后一自然段
(1)师读
(2)从这段你知道了什么?
(3)“飞奔”一词说明了什么?
四 总结本节课内容
幽静的小镇,清幽的夜晚,破旧的茅屋,穷苦的兄妹,浓浓的手足情,美妙的琴声,多么令人陶醉!同学们,此情此景此琴声,难道没有激起你们心中的真情吗?——谈这节课的感受
五 作业
1、朗读课文,背诵后面三个自然段。
2、选一首自己喜欢的乐曲,听后把想到的景象写下来。
3、课文中,你还有哪些疑问,记录下来,下节课讨论。
板书设计:10 月光曲
琴声
散步(听)(同情)
谈话
一曲
贝多芬 走进(弹)(激动)月亮升起 微波粼粼
又一曲 月亮升高 风卷浪涌
月光照耀 波涛汹涌
奔回(记)——《月光曲》 (激情)
教学反思:《月光曲》是一篇传统的经典课文,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抓住环境的特点,体会《月光曲》创作的背景,理解《月光曲》的内容,使学生能抓住重点段,想象文中所描绘的景象,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情感。我的教学设计分四步:
一、课前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不经意中感受贝多芬的伟大。贝多芬是一位人们音乐家,他深深的同情劳动人民,他的创作源泉就来自于对穷苦人民的同清心,这就为理解课文打下了铺垫。
二、整体感知课文。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讨论课文的主要内容:贝多芬在莱茵河畔散步时,听到了一间茅房传来的琴声和兄妹俩谈话的内容,于是走进去为盲姑娘弹了一曲又一曲,最后飞奔回旅店,记下了刚才即兴创作的《月光曲》。在此基础上完成粗线条的板书。
三、直奔重点,读中感悟。
1、贝多芬先生为什么要弹琴给盲姑娘听呢?
2、是什么引起了贝多芬先生的同情呢?
3、为盲姑娘弹了一曲之后,贝多芬先生为什么又为她弹了一曲呢?
4、这一曲弹得是什么内容?兄妹俩听着贝多芬先生弹的乐曲,他们感受到了什么?请看看课文是怎么描写的。
以上四点是我用以贯穿全课的线索。前面三个问题主要抓重点句子的讨论,朗读,在朗读中加深对贝多芬的认识,让孩子通过《月光曲》创作过程来体验他内心世界,进一步感受他的人格魅力。在设计课的时候,我更注重孩子的情感体验,把《月光曲》的创作过程作为了重点,而《月光曲》所表现的画面是贝多芬感情变化的体现和释放,当孩子真正理解了创作过程,真正走进贝多芬的内心的时候,我想画面所体现的情感就不难理解了。第四个问题主要是抓课文第就自然段的学习和理解。课文的就自然段写了发生在故事过程中的人物看到的、听到的实实在在的事物,还写了故事中的人物由实实在在的事物引起的联想和想象这里有写实的景物,也有虚写的的景物,可以较好的培养学生的联想。同时还是月光曲所表达的意境。这里,我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语言文字;通过展开丰富的想像,感受《月光曲》的优美;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抒发自己的情感。
总之,这个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读的热情,主线清晰,循序渐进,在层层探究贝多芬情感变化的基础上,对贝多芬创作《月光曲》及《月光曲》所表达的意境就较容易把握了。
四、总结,拓展。总结,通过谈感受,激起学生心中美好情感的体验。拓展的第一个作业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文章的重点段落,积累知识;第二个作业就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有一定的拓展学生思维的作用。
不足之处:由于时间没把握好,或者由于这节课安排的内容较多,只上到朗读第九自然段,下课时间就到了,没上完。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