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人教新课标六上:《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

新学网 > 语文 > 人教课标本七年级上册 > 郭沫若诗两首 天上的街市 > 天上的街市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教学背景分析

《天上的街市》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课,是郭沫若早期诗歌代表作。1921-1923年,郭沫若三次从日本回国。五四运动的洪波已经消退,大革命的时代尚未到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依旧被帝国主义列强和他们豢养的各派军阀统治着。诗人郭沫若在苦闷中彷徨,他不满现实,热烈地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在灿烂星空的诱发下,1921年10月24日,写下了这首浪漫气息浓郁的《天上的街市》。诗人用“美丽的街市”“世上没有的珍奇”,展示了那里的美好、自由、幸福、富足,使诗人为之不平的人世黯然失色。通过半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已基本适应了新课程的学习,绝大多数学生已经能够自觉地查找和收集资料。一部分学生能通过电脑上网,这为查找和收集资料提供了更为广阔的途径和更为便捷的方式。同时,学生在教师经常性的诗歌朗诵熏陶下,已开始表现出对朗诵诗歌的兴趣和热情,有助于本诗教学和顺利进行。学生已习惯了小组讨论、自我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本诗的情感把握应该可以通过小组互助合作的形式顺利完成。

二、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和能力:了解诗歌朗读技巧,学会赏析诗歌,培养联想和想像力。

2、过程和方法:寻找文章美点;进行个性化“美读”训练。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诗歌的学习,理解诗歌所蕴涵的深意,更深入地体会作者对黑暗现实的痛恨,对光明、自由、幸福、快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理解诗中联想和想象,初步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2.通过对诗歌的朗诵、研读,使学生理解诗歌所蕴涵的深意,更深入地体会感受作者对黑暗现实的痛恨,对光明、自由、幸福、快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四、教学准备

教师:收集资料,制作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尽可能从视觉、听觉角度打开学生的想象空间,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更形象地理解诗歌所蕴涵的深意,更深入地体会感受作者对黑暗现实的痛恨,对光明、自由、幸福、快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学生:(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所描绘的意境;(2)了解有关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3)查找郭沫若的相关资料(图片、书籍、简介均可)。查阅诗歌的创作背景。

五、教学设想

作者所处的时代距离学生较为遥远,有必要引导学生课前借助工具书和其它资源(课外书籍、上网查找文字材料、音像资料)自学,了解民间故事《牛郎织女》,诗歌《迢迢牵牛星》等学习资源。这有助于学生对作者及其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对诗歌内容有所感悟。这样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构建知识,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这首诗很美很短,学习时应指导学生学会用恰当的语气、语调、语音、语速有感情朗读,注意分清节奏,念准重音;同时在读好的基础上,当堂背下来。联想自然、想象丰富是本诗的一大特点,也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教学中通过想象来感受诗的意境美.通过比较鉴赏把握本诗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六、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活动:(多媒体展示)

播放柔美轻缓的钢琴曲《星空》,让学生欣赏若干梦幻星空图片。

导入:

师:同学们,这梦幻星空,群星璀璨,令人神往。温家宝总理曾说过,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这个民族才有希望。我国现代著名诗人郭若就是一个喜欢仰望星空的人。五四运动高潮过后,郭沫若曾几度彷徨,在茫茫的黑夜里,他经常独自仰望浩瀚的星空,想从那闪闪的星光中寻觅他心中的理想。今天我们学习他的一首诗《天上的街市》,感受他与星空的私语。

1、体味诗的音乐美

指导学生通过诵读体味诗的音乐美。

师:如何读出诗的音乐美感呢?一要读好节奏,二要读准重音,三要读出感情。教师范读第一节,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朗读标出重音和节奏。

接着让学生朗读全诗,把握好重音和节奏。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

学生朗读第二节,教师为他们配乐——轻柔舒缓的钢琴曲《星空》。(因为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美好、恬静、清新而略带一丝忧郁,所以节奏不宜强,语速不宜快,要做到轻松柔和舒缓。)

学生评价:可能有人认为读得好,说出好的理由。比如:读“缥缈”一词时,节奏应舒缓些,要读出对“美丽的街市”的憧憬和向往之情。

师:请一名学生自选一节朗读。

一学生抑扬顿挫的读完第三节。学生作评点:对重音和节奏的把握。

师:请同学们一起朗读第4节,力求声情并茂,抑扬顿挫。

教师点评:用有声的语言传达出无声的美;把朗读中存在的不足指出来。

师:我们再听一遍完整的配音范读,体会全诗的感情基调,把握好朗读的感情。(播放视频)

学生用心静听,感受诗意的优美。

2、想象诗的图画美

师:这首诗的韵律是美的,这首诗的画面也是美的,几乎每句话都是一幅美的图画。接下来,请同学们任选一节,放飞想象的翅膀,抒写一幅美丽的画卷神游一番天街,感受一下这首诗的图画美。

同学们兴趣盎然,纷纷动笔抒写。估计5分钟基本能写好。

师:请学生展示自己的想象,展示时请其它同学美美的闭上眼睛,随着展示的内容,展开遐想,做一番身临其境的神游。

学生展示:(可能有下列内容)

天空云雾缭绕,繁华美丽的街道,一条条玉路整洁平坦,一间间店铺招牌林立,顾客如潮,接踵摩肩。吆喝声此起彼伏,那孙悟空在大声叫卖自己的新品种———弥猴桃。太上老君也在街上推销仙丹呢!店铺里各色奇珍异宝,琳琅满目,玲珑剔透,花样繁多,这富饶的街市真是美丽的天堂。

广袤的星空,有一颗流星划过。那不是流星,那是牛郎与织女提着的灯笼。他们慢步在美丽的天街。微风吹过,浅浅的天河在他们身后柔波粼粼,把他们的欢声笑语传出很远很远。

……

学生评价:写得真好,牛郎织女在天上的生活真甜美真幸福,我们用自己的奇思妙想,让我们神游在这美丽梦幻的天国乐团吧。

3、赏析诗的语言美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优美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是啊,语言是诗歌美丽的处衣,下面我们一起来品读一下诗歌的语言美。

同学们前后桌4人一组,将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加以评析与同学分享。

小组合作探究,大约5分钟能完成。

然后让学生评析这些优美的语言:

一学生可能会认为“我想那缥缈的空中”中的“缥缈”用得好,好在“缥缈”写出了天空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特点,隐隐的流露出诗人对美好愿望感到渺远,迷惘的感受。

一学生也可能会认为“不信,请看那朵流星”中的“朵”用得好,好在“朵”写出那一闪而过的流星恰似花朵那般绚烂美丽。

一学生还可能认为“定然有世上没有的珍奇”中的“定然”用得好,用“定然”这样断定的语气加以肯定,表明作者坚信这样的理想社会是存在的,说明他对美好未来充满信心,寄托了作者的美好愿望。

……

教师点评:同学们很不错,对诗中的语句能有独到的见解,都表明了一个共同的主题,认为牛郎织女过着甜美而幸福的生活,寄托了作者的美好愿望。可是在我国民间传说中,他俩的生活处境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诵读古诗《迢迢牵牛星》:(出示投影片)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比较这首诗中牛郎织女的生活与《天上的街市》中的生活有什么不同?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学生分组积极讨论,估计5分钟有结果了。

有可能作如下回答:

从“泣涕零如雨”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中看出,牛郎织女天各一方,隔河相望,饱受相思之苦,过着哀怨愁闷的生活。

神话中的牛郎织女被无情的分隔在天河的两岸,而在本诗中,他们一起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一个喜,一个悲。诗人彻底颠覆了传说故事,化悲为喜。

……

教师作简评:神话中的牛郎织女只能年年岁岁隔河相望,一年相会一次,他们是很不幸的。而诗中牛郎织女过着自由幸福的生活。

4、探究诗的情感美

师:诗人对那个民间故事作了大胆的改编。那么诗人为什么要这样改编呢,颠覆流传几千年的传说呢?诗人这种大胆的想象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呢?接下来让我们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一同感受诗歌的情感美。

(多媒体展示):一起了解下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解读一下诗人思想变化的心路历程:

1921年,五四运动高潮已过,中国正处于北洋军阀混战时期。面对那“冷酷如铁!黑暗如漆!腥秽如血”的黑暗现实,诗人郭沫若感到极大的愤怒,他在五四高潮时期对祖国的憧憬徒然归于破灭,诗人一度的兴奋激动陷入苦闷伤感。

(多媒体展示):在一个漆黑的夜晚,在黄海之滨,诗人放眼苍穹,心胸突然开阔敞亮,内心变得柔和而坚定。在美丽遥远的星空中,他似乎找到了自己的理想,于是写下了这首诗,借以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自由幸福生活的追求。

教师作点评:牛郎织女是劳动人民的化身,他们的生活是劳苦大众的反映。当时的中国社会极为黑暗,诗人希望人民都过上自由幸福的生活,他渴望出现一个理想的社会。这种生活在当时只能是美好的想象,诗人以天上美好的光明,反衬人间的丑恶黑暗,他以天上的恬静富饶,反衬人间的污浊贫穷,他以天上的自由幸福,反衬人间的冷酷痛苦。总之,诗人用和谐优美的韵律,令人神往的图画,清新自然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强烈的不满与痛恨,对光明、自由、幸福、快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现在就让我们音乐的陪伴下,心灵跟着诗人在天空中漫游,重温诗人的这份梦想,品味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吧!

师生声情并茂的背诵诗歌。

七、教学反思

在本文的教学设计中,遵遁诗歌的教学规律,首先是注重朗读的训练,本节课,学生通过听读、学读、吟读、诵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与作品、与作者、与生活进行对话,培养语感,获得情感体验;其次是引导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让其在脑海中描绘天上的街市的具体画面,从而创造出一个与诗歌内容相一致的生动而丰富的情境;其三通过比较鉴赏,了解诗人对自由美满生活的渴望与追求。总之,让学生把自己心中“最优美的东西”描绘出来,在阅读中享受,在享受中学习。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