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战争
教材简析:
本单元一“战争”为主题,选取了六篇课文:《十五从军征》《出塞》《夜莺之歌》《小英雄雨来》《狼牙山五壮士》《螳螂捕蝉》。
《十五从军征》是一首乐府诗,描述的是一位少年从征65年后返回故里的情景。接楼了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
《出塞》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任用英勇善战的名将镇守边关,以消除边患的感情。
《夜莺之歌》讲述了在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被称作“小夜莺”的孩子把一支德国军队引入游击圈,使游击队歼灭德寇的故事,歌颂了苏联儿童机智勇敢的品质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小英雄雨来》节选自管桦的同名小说,讲述了在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少年雨来为了掩护革命干部,同敌人作斗争的故事,歌颂了雨来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不畏强敌的斗争精神。
《狼牙山五壮士》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六班五位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主力转移,诱敌上山,勇猛歼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歌颂了他们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
《螳螂捕蝉》讲述了少孺子说服吴王不要攻打荆国的故事,写出了吴王的野心、专横、知错能改和少孺子的机智勇敢、细致周到及爱国思想。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用正确、流利的普通话,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同时具备一定的阅读速度。(默读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2.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在了解事件梗概的基础上,能简单的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3.养学生广阔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4.习诗歌借事抒情的方法,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的内容,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5. 体会小夜莺的机智勇敢、热爱祖国的可贵精神。
6. 理解难懂句子的含义,体会课题含义以及文章首尾照应的写法。
7. 学习运用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8. 体会文章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了解“反复”这种写法的表达作用。
9. 体会五壮士热爱人民、仇恨敌人,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
10. 理解故事的意思,体会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重点:
1.导学生能用正确、流利的普通话,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同时具备一定的阅读速度。(默读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2.学习诗歌借事抒情的方法,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的内容,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3.体会文章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了解“反复”这种写法的表达作用。
4.体会五壮士热爱人民、仇恨敌人,为祖国、为人民勇于献身的精神。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在了解事件梗概的基础上,能简单的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2.培养学生广阔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课时安排:
《十五从军征》1课时 《出塞》1课时
《夜莺之歌》 2课时 《小英雄雨来》2课时
《狼牙山五壮士》1课时 《螳螂捕蝉》。1课时
古诗二首
教学目的: 1、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能运用联想和想象,深入诗歌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歌的艺术境界
3、理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不幸,加强对和平生活的热爱。
4、体会边塞诗的风格,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学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目的1、2
教学难点:目的3、4及背诵、默写
教学方法:诵读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我国古典诗词源远流长,浩若繁星。在这笔丰厚的文学遗产中,反映战争的作品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其中有吟诵边塞风光的(如王维的《使至塞上》),有叙述边关战事的(如李贺的《雁门太守行》),有借以倾诉思乡之情的(如范仲淹的《渔家傲》,更有畅谈从军壮志抒发爱国之情的(如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那么我们今天来看一看这两首诗歌又是从哪方面来反映战争的?
一、交流资料 乐府诗:乐府,原是古代掌握音乐的官署,汉武帝时规模较大。后来将其演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
二、诵读诗歌,感知诗歌大意
1、诵读:可教师范读、学生诵读、自由散读、全班齐读
2、诗歌大意:《十五从军征》这首乐府诗描述的是一位少年从征65年后返回故里的情景。一位衣衫褴褛、鬓发全白、手拄拐杖的老人茫然地站在曾经是那么熟悉,而今却家破人亡的,绝望地望着东方……这首诗通过主人公的遭遇揭示了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
三、讨论探究:
1、请同学有感情地读出自己所喜欢的诗句,及喜欢的理由。
2、诗歌是怎样揭示出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的?(板书)
3、你是怎样看待战争的?
四、学生小结
五、推荐阅读
六、作业 背诵默写
板书:
兵役的残酷
无限的凄凉 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
不尽的悲哀
教后记:
第二课时
导入: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始终有战争在相随,无论是哪一个朝代都有战争的刀痕,印在文学的诗词中,反映战争的作品便不可封盖地长成为一颗艺苑奇葩。其中无论是用剑和心抒写的豪情,还是用弓和刀叙述的征战,或是用白发和眼泪表达的思念……都像晶莹、细润的珍珠撒在诗海的托盘上,让人长吟,使人苦叹,让人流泪,使人感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首《出塞》。
一、交流资料 1、王昌龄(689—757):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字少伯,京兆万年人。安史之乱,避难江淮,为濠州刺史闾丘晓所杀。他是盛唐时期最负盛名的诗人之一,有“诗家天子”之称。七绝与李白齐名,被视为“神品”。代表作有《从军行》、《出塞》、《闺怨》、《芙蓉楼送辛渐》等。
2、飞将:指汉代飞将军李广,李广曾任右北平太守,因其英勇善战,匈奴称其为“汉之飞将军”。
3、阴山:即阴山山脉,起自甘肃,延绵内蒙古,是古代中原地区北方的屏障。
4、互文: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对独立的语言结构彼此拼合,相互补充,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内容
二、诵读诗歌,感知诗歌大意
1、诵读:可教师范读、学生诵读、自由散读、全班齐读
2、诗歌大意:
《出塞》一诗描绘了边关无良将驻守,致使匈奴频繁入侵的情况,表达了诗人对战乱的痛恨和对良将的思慕。
三、比较探究:
1、请同学有感情地读出自己所喜欢的诗句,及喜欢的理由。
2、这两首诗歌各是从什么角度出发来写战争的?(板书)
五、作业
1、背诵默写
2、搜集关于反映战争的诗词
板书设计:
十五从军征——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
出塞——对战乱的痛恨和对良将的思慕
夜莺之歌
教学目的:
1、积累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概括段落大意。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3、认识小男孩机智、勇敢的品质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激发向他学习的情感。
教学重点:目的2、3
教学难点:1、肖像、语言、动作对于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2、“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结构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一首《七子之歌》唱出了我们炎黄子孙期盼祖国统一的梦想与心声,一曲《长江之歌》则唱出了对长江母亲的热爱与依恋,那么我们今天来看一看在前苏联卫国战争中的《夜莺之歌》又传达出了怎样的一种情怀。
二、交流所查找到的资料
教师可适当补充关于苏联卫国战争的事情
三、检查预习情况,扫除字词障碍
四、整体感知课文,掌握文章大意。
本文记叙了在前苏联卫国战争中,一个被称作“夜莺”的孩子,把一支德国部队引进游击圈,使游击队全歼德寇的故事,表现了夜莺的机智、勇敢和热爱祖国的思想品质。
五、交流探究
1、文章共出现几次夜莺的歌声,有什么作用?
第一次:有意吸引敌人的注意
第二次:说明小男孩麻痹了敌人,取得了敌人的信任,为下文作铺垫
第三、四次:借歌声暗送情报,体现了小男孩的机智、勇敢。
第五次:说明小男孩仍在帮助游击队,体现了他的爱祖国的思想品质。
2、围绕着夜莺的歌声文章记叙哪几件事?(见板书)
3、课文为什么以“夜莺之歌”为题?。
夜莺的歌声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围绕夜莺的歌声记叙了小夜莺给敌人带路、巧送情报、全歼敌人取得胜利的故事。歌颂了小夜莺的机智、勇敢、热爱祖国的思想品质。以“夜莺之歌”为题具有明确线索,赞颂人物的作用。
六、小结
七、布置作业
1、整理笔记
2、想象敌人进入包围圈时小夜莺的想法和行为。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2、请同学抓住文章主要内容创造性的复述课文
二、小组合作探究
1、找出文中描写描写小夜莺外貌、语言、动作的语句并体会其作用。
外貌——有个孩子坐在河沟边,耷拉着两条腿。他光着头,穿一件跟树叶差不多的绿上衣(将一个机灵、略带顽皮的小夜莺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心生爱意。同时为下文诱敌成功做铺垫;绿色衣服也为引敌人入包围圈后顺利摆脱敌人埋下伏笔)
语言——我自己学的,我还会学杜鹃叫呢?(既避开了敌人的盘问,又为下问用鸟叫报信而不引起德寇的怀疑埋下了伏笔,显示出机智和勇敢来)
动作——孩子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路旁的树枝,或者弯下腰去拾球果,或者用脚把球果踢起来(一甩一甩、拾、踢三个动词既传神地写出了孩子活泼、机智、灵巧的特点,也传达对小夜莺的喜爱)
貌、语言、动作的描写不仅起到了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而且在行文结构上起到了为下文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2、说一说文中的小夜莺具有哪些的优秀品质?小夜莺是一个机智、勇敢、活泼、灵巧的,具有热爱祖国的思想品质的小英雄
3、找出文中景物描写语句并体会其作用。
第(1)段景物描写——交代背景、渲染气氛
揭示了夜莺诱敌的原因 承前启后,帮助情节发展.
第(21)段景物描写——山高要密,是适合伏击敌人的好战场.帮助情节发展
二、讨论 文章的结构有何特点? 文章前后照应、首尾相连,一方面使文章结构严谨,布局合理;另一方面也更加表现了小夜莺的机智勇敢。
三、学生小结
学过本文后你有哪些收获?(可引导学生在学习人物的优秀品质和外貌、语言、动作描写对于刻画人物的作用及景物描写的作用上来谈一谈)
四、作业 俗话说“自古英雄出少年”在我们这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少年英雄的故事层出不穷,你知道哪些少年英雄的故事呢?请简要写出他们的事迹。
板书:
机智、勇敢
小夜莺 活泼、灵巧小英雄
热爱祖国
《小英雄雨来》
教材简析
《小英雄雨来》选自管桦的同名中篇小说,有改动。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儿童雨来掩护交通员李大叔,和日本鬼子勇敢斗争的故事,歌颂了抗日根据地儿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地和敌人斗争的优秀品质。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篇幅比较长,课文共有六个部分,各部分都是紧紧地围绕课文中的主要人物雨来的斗争事迹展开描述的。
教学设想
1.通过阅读速度的递进,培养学生快速阅读文本的能力。
略读课文篇幅较长,为了让学生充分阅读文本,需要有较快的速度。三次读文本,分别提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快速地读课文”三种要求,就是要学生学习并掌握较快地阅读文本的能力。
2.培养合作意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
《小英雄雨来》一文内容较长,但故事性强,文字浅显,课文的各部分都是紧紧地围绕课文中的主要人物雨来的斗争事迹展开描述的,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便于阅读和理解。教学时,要着重指导学生运用已有的读书方法,围绕课文重点、难点,抓住主要人物,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同桌交流,小组讨论等形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还让学生有了充分交流的机会,使他们了解合作学习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
3.渗透对话意识,彰显个性体验。
阅读教学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小英雄雨来》一文所讲述的内容和孩子们现在的生活有一定距离,如何拉近这个距离,这就需要我们既重视学生阅读中独特的情感体验,又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通过与文本的对话、与老师的对话、与同学的对话,甚至与文本中人物的对话,让学生的情感体验得以交流,并在交流不断修正,从而感受雨来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英雄本色,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的8个生字,了解新词的意思。
2.练习快速、正确地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试着给课文每个部分加上小标题。
3.在阅读过程中,运用学过的阅读方法,通过文本和自己的体验,感受雨来热爱祖国、机智勇敢的英雄本色,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难点
1.快速阅读文本,把握课文内容。
2.品读文本,感受雨来热爱祖国、英勇对敌的英雄本色。
3.了解课文三次写景,四次写到识字课本的作用。
教学步骤
一、谈话导入
1.《夜莺的歌声》一课,让我们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儿童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敢同入侵者作斗争,保卫自己家园的故事。这样的故事,这样的儿童,在我国的抗日战争中,也屡见不鲜。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其中一位叫雨来的小英雄。(板书:小英雄雨来)
2.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最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提出问题)
二、初读解疑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边读边想,看看你读懂了什么,在还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3.同桌交流,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提出来讨论一下,看看有没有新收获。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抓住各部分要点,大体了解课文内容,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也可以一部分一部分地读,试着给课文各个部分加上小标题。
2.指名简要复述课文大意。
四、研讨品读
1.激趣:同学们读得十分认真,所以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把这么长的课文读明白了。只是,老师还有些问题不明白,你们能帮帮老师吗?(出示问题:课文哪几个部分最能表现雨来是个小英雄?为什么?)不要急着回答,让我们再快速默读课文,把这个问题想全面了再回答好吗?如果有必要,小组内进行讨论。
小组讨论交流,师巡视。
全班讨论,结合朗读课文的重点词句,老师着重点拨:
巧妙地帮助掩护了交通员李大叔;意志坚强,面对敌人的哄骗利诱和严刑拷打坚贞不屈;利用自身特点,机智勇敢地从鬼子手中逃脱。
2.过渡:从刚才同学们的朗读中,老师听出了你们已经被文中的小英雄所感动,你们喜欢读它吗?那就再快速地读一次,边读边想边想,圈圈画画,看看文章还有那些地方吸引了你。
结合学生的交流汇报,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三次写景,四次写到识字课本的作用,体会雨来热爱祖国的品质。
3.指导朗读,体会课文中含意深刻的句子。
4.质疑: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提出来,让大家帮帮你好吗?
五、拓展
通过这段时间的阅读,我们已经认识了雨来。他的所作所为让你感动了没有?如果他站在你面前,你有什么想和他说的吗?(扮演角色对话)
六、作业
在课文中,我们认识了小英雄雨来,被他的爱国精神和坚强意志所感动,所以我们要记住这位小英雄。课后请大家要以下的作业中任选两项完成。
1.点击“资料袋”,了解战争给人民、特别是儿童带来的伤害。
2.仔细阅读管桦的中篇小说《小英雄雨来》。
3.试着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或其他小朋友听。
板书: 敌人:盘问 哄骗 利诱 威胁 毒打
雨来:应付 不上当 不屈服
(机智勇敢)
狼牙山五壮士
教学目的:
1、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铭记历史。
2、 体会英雄们的感受,理解英雄们的壮举。
3、 激发学生们的想象能力,进行简单的写作训练。
教学重点:目的1、3
教学难点:目的3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按预习要求逐项检查预习情况。
1、由学生把预习时通过查字典找到的不认识的或读不准的字、词写在黑板上
①撤退(chè) 掷(zhì) 崎岖(qí qū) 棋盘陀(tuó) 山涧(jiàn)
砸(zá) 雹子(báo)
②多音字 绷带(bēng) 绷着脸(běng) 绷瓷(bèng)
2、解词
斩钉截铁: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热血沸腾:比喻情绪高涨、激动。
居高临下:处在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
3、前一天已要求同学们查阅抗战英雄的故事,请大家踊跃发言,讲一讲你知道的故事。
二、指名朗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朗读时的感情基调。
三、请同学们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明确: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六班五位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连队的转移,诱敌上山,勇猛歼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英勇跳崖的故事。)
四、请同学们再次迅速浏览课文,然后回答问题:
1、五位战士完成掩护任务后有两条路可选择,是哪两条?
2、为什么选择了绝路?
3、给大家1分钟时间静坐思考下面问题,注意要认真考虑而不是草率地回答:如果你是当时的一名战士,你会作出什么选择。(学生回答应有两种,启发学生,战士们想到了自己走向顶峰实际上就是选择了死亡,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能毅然作出这样的抉择实在是一番壮举。)
4、既然壮士们所做的选择是壮举,英勇抗击敌人直至打光最后一颗子弹显示了其壮志,那么他们纵身跳下悬崖之时,山河也该为其显示出一番壮丽。大家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把当时的场面拍成电影,天该是怎样的天,山该是怎样的山,战士们又该是怎么样的表情呢?然后请大家把你想到的这个场景用语言描述出来。
5、写完的同学可以朗读出来,教师作适当的点拨、评价。
五、总结全文
教后记:
螳螂捕蝉《说苑》
教学目的:
1、能在明确字词的基础上理解课文意思。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在考虑问题和处理事情时,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要瞻前顾后,通盘谋划。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文章所蕴涵的道理。
教学难点:
理解“螳螂捕蝉”和“吴王伐荆”二者之间的必然联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我们在这学期已经学习了四篇古文,那么有谁能总结一下学习古文的方法、步骤?
(明确:①多读。②看注释,查字典,理解重点词的意思。③在理解每句话的基础上,明白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④查阅有关资料)
二、按预习要求逐项检查预习情况。
1、由学生把预习时通过查字典找到的不认识的或读不准的字、词写在黑板上
谏(jiàn) 孺子(rú) 曲附(qū) 颈(jǐng)
2、通过课外查阅资料,关于这篇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你有哪些了解?
(1)学生介绍有关资料。
(2)老师在学生介绍的基础上进行补充。
刘向是汉高祖刘邦的弟弟的后代,属于汉室宗亲,所以他特别关心汉王朝的兴衰,他著名的两本书《新序》和《说苑》都是专供帝王阅读的书籍。主要目的用于劝谏。如果同学们想了解的更多,可以到图书馆去借阅《新序?说苑选译》。《说苑》一书共20卷,《螳螂捕蝉》是其中第九卷“正谏”中的一个小故事。作者刘向写这个小故事能给人以怎样的启迪呢?我们一起来看课文。
3、指读课文,要求其他学生注意听,然后评读。
4、教师范读课文,再要求全体同学齐读课文。
5、检查字词的理解。
(1)分别指定学生逐句朗读,指出句中自己预习的重点词的意思,再逐句翻译。
(2)以下是注释中没有的、必须通过查字典才能理解的重点字词的意思。
子(你) 是(这,此) 务(追求) 悲(动听)
(注:“悲”在汉语词典和新华字典中均没有“悲鸣”的解释,学生大多选“悲哀”,这里老师须引导学生理解“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此时它不但不悲,反而是在唱着动听的歌,这“动听”的意思是从古代汉语词典中查到的。有许多字古今的意思差异很大,所以同学们要想深入学习古文还要预备一本工具书—《古代汉语词典》。)
三、提出不懂的问题:
1、老师把学生所提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
(1)少孺子为什么讲“螳螂捕蝉”这个故事?
(2)吴王为什么不杀少孺子反而说“善哉”?
2、学生小组合作,展开讨论,解决这两个问题。(可结合课外资料谈)
引导学生找出“螳螂捕蝉”和吴王伐荆这二者最根本的相同点是什么。(找出书上的句子,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患也。”)
老师可给予进一步补充:如果吴王为了夺取地盘而攻打楚国,就可能使吴国遭到巨大损失,甚至丢掉整个江山。可见少孺子对当时的形势看得非常清楚。
3、少孺子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什么?
(劝阻吴王不要攻打楚国,要考虑周到,通盘谋划。)
4、既然目的是这个,直接向吴王讲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用讲故事的方式呢?他当时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想象少孺子听了吴王“敢有谏者死!”这个命令后的心理活动,认识到直谏不行,不见又不忍心眼看着自己的国家白白地葬送。所以他才故意地“怀丸操弹,游于后园,”故意地“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就是要引起吴王的注意,趁机讲这个故事。一切的一切都是他精心安排设计的,足见他用心良苦。)
5、吴王为什么没有杀少孺子,反而说“善哉”呢?
(1)少孺子的目的达到了吗?读读书上的句子,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意思。(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2)吴王说:“好啊!”他在夸赞什么?
(3)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理解吴王在夸赞少孺子的同时还在为自己没有攻打楚国而庆幸,为国家有少孺子这样的栋梁之材而自豪。所以他由衷地说了一句“善哉!”。应当重重奖赏的忠臣,能杀吗?——不能(生齐答)。
(教材的译文翻译成“你讲得很好!”似乎不完全,吴王当时不仅在感叹少孺子讲得好,同时也感叹少孺子的办法想的好,也为自己没攻打楚国而庆幸,一个“善哉”包涵了多重含义。当然,面对初一的小孩子,也完全把当时的情况简单地解释一下,说成“你讲得很好!”)
四、总结全文
教后记:
综合活动:调查报告
综合活动主要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来了解战争及其危害,或者听祖辈的讲述,或者通过互联网查询,或者查阅书籍等方式,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自己所了解到的情况,形成资源共享的氛围。
学生要明白读后感怎么写。写读后感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得具体、真实有感染力,条理清楚,语句通顺、连贯,表达自己对战争的看法,学会修改自己的作文。
调查计划
调查目的:
时间安排:
调查对象:
调查内容:
调查人:
1、访问老爷爷、老奶奶
2、参观历史博物馆或抗日战争遗迹。
3、观看抗日战争题材的电影、电视剧。
4、翻阅关于南京大屠杀的书籍。
读后感
1、我看了自己的采访记录,想到了很多问题。
2、写电影或电视剧的观后感。
读调查报告或读后感
调查报告的内容应当准确真实。
教学内容: 让学生复习读书笔记的三种写法,练写其中一种。学生要明白读后感怎么写。写读后感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得具体、真实有感染力。
教学目标: 知道读后感的写法。作文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得内容具体、真实有感染力。条理清楚,语句通顺、连贯,表达自己对战争的看法,学会修改自己的作文。
教学重、难点: 学会读(观)后感的写法。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教学构想: 学生通过以前学过的读后感,来体会读(观)后感的写法,再谈谈自己读书的感想,认真写、认真修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体会读后感的写法
学生学习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前几天我与几个熟识的朋友聊天,他们问我,他们家的孩子已经五年级了,读什么www.newxue.com课外书好,看哪些影视节目好。我还真的一时回答不出来。不过,我很快想到了你们,能帮老师一个忙吗?
那好,请你把你们看的书或观看的影视节目的感受写下来,供他们选择,好吗?
复习读(观)后感写法:
指名读题。
学生讨论。
题目中包含了哪些作文要求?题目要求范围是什么?
读书笔记有哪些写法?一种是编写内容提纲。一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
3、我们最常用的是哪一种方法?(是第二种写法。)
4、“读后感”可以写哪些内容?联系你所喜欢的文章来谈。(可以写读后的感想,也可以写想到的事情。)
5、读后感的题目(可以用《***》读后感,或读《***》有感)
6、你们对本学期学过的哪篇文章或哪个电影、电视剧印象最深?有什么感想?(请同学说说)
7、要发挥自己合理的想象。
8、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表达自己对战争的看法。
三、学生练写
作业设计: 学生练习写读(观)后感。
板书设计:
读后感
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写得内容具体、真实有感染力。
条理清楚,语句通顺、连贯。
学会修改自己的作文。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修改自己的作文:联系自己生活、体会感受的方法、写得真实、有感染力。
学生学习过程:
一、教师概述这次读后感的情况。表扬写得好的同学。表扬有进步的学生。
二、写得好的学生朗读自己的读后感。
三、听了他们习染的读后感,你们有什么体会?
1、好处:
(1)能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去写。
(如:一个情节、一个人物、一句闪光的语言)
(2)写出自己的正确时光、真情实感,感受越深,
表达才能真切,文章才能越感人。
(3)联系实际发表感想
(4)突出精神,要有较强的时代感。
2、存在问题:
(1)用大量的篇幅去复述原文内容,而只是在结尾
发表几句感想。
(2)脱离原文的内容而凭空感想。
(3)想象不合理。
(4)眉毛胡子一把抓。
四、找出自己作文中的优缺点,加以改正。
作业设计:
修改自己的作文。
板书设计:
读后感
读懂原文 联系实际
边读边记 联系社会
联系实际 发挥想象,突出精神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