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北师大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林中乐队教案

新学网 > 语文 >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 > 林中乐队 > 北师大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林中乐队教案

设计意图

《林中乐队》是北师大版第七册第九组的一篇课文,课文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字里行间渗透了作者长期贴近大自然,细心观察,潜心研究积累起来的成果,课文条理性强,围绕中心句“森林里所有的动物都在唱歌奏乐:各唱各的曲子,各用各的乐器;各有各的唱法,各有各的奏法。”具体介绍了森林里各种声音的演唱者以及演奏者和乐器。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酷爱森林,酷爱动物,酷爱大自然的情怀。

根据文章的特点,我在本课的教学上凸显两条线:一、在反复朗读中体会作者聆听林中乐队演奏时的心情;(这里的朗读,有教学开始时的范读,有学生感悟时的自由读,有评价时的分组读,更有评选小歌手、小乐手时的赛读……通过多种方法熟读课文,来感受作者聆听林中乐队演奏时愉悦的心情。)二是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仔细观察,展开想象,学习“用具体内容说明中心句”的写法。(这一教学环节的安排,也是对课文内容的拓展,要求学生通过观看录象,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描述各种动物是怎样唱歌奏乐的。课堂不仅有说的训练,而且让学生马上动笔,写一写,既是想象练习,又巩固了本课的写法。)

学习目标:

1、 自学生字新词。

2、 体会作者聆听林中乐队演奏时的心情。

3、 学习作者用哪些具体内容来说明中心句的写法。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聆听林中乐队演奏时的心情;学习作者用哪些具体内容来说明中心句的写法。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音乐)师:同学们,你们都听到了什么?

2、师小结:在清晨和黄昏,不光是鸟,森林里所有的动物都在唱歌奏乐:各唱各的曲子,各用各的乐器;各有各的唱法,各有各的奏法。

二、熟读课文,体会情感。

1、师范读课文,生勾画出具体描写动物唱歌、奏乐情形的语句。

2、自由朗读,把不大好读的词句多读几遍。

3、检查生字词的朗读情况。

4、师:课文中提到的这些动物你熟悉吗?谁能模拟它们的声音?你认为谁是林中的“最佳小歌手”(“小乐手”)?(学生用文中的语句说说理由,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三、展开想象,学习写法。

1、师:除了课文中提到的,你还了解森林中的哪些动物?

2、(播放录象)仔细观察,展开想象,动物们是怎样唱歌奏乐的?

3、学生口头交流,相互评价,教师相机指导。(可以从观察是否细致,语言的表述是否清楚,想象是否合理等方面进行评价)

4、学生动笔。(以“在清晨和黄昏,不光是鸟,森林里所有的动物都在唱歌奏乐:各唱各的曲子,各用各的乐器;各有各的唱法,各有各的奏法。”为总起句,结合录象中看到的以及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写其它动物唱歌奏乐的情形。)

5、交流展示,集体评议。

四、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林中乐队》教学设计B案

学习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

2、体会作者聆听林中乐队演奏时的心情。

3、学习作者用哪些具体内容来说明中心句的写法。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聆听林中乐队演奏时的心情;学习作者用哪些具体内容来说明中心句的写法。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都知道,我们学校有支小乐队,厦门一中有支管乐队,鼓浪屿还有爱乐乐团,可是,你们知道吗?在大森林,有一支动物组成的乐队,它就是(生齐读课题:林中乐队)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师:这支乐队是怎样演奏的呢?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朗读课文,文中的生字比较多,同学们遇到难读的词句可以多读几遍。

(生自由朗读课文)

2、师:同学们把课文读通顺了吗?老师检查一下。

(1)你认识它们吗?(师出示动物名称的生字词)

(2)你能读准它们吗?(出示翘舌、儿化音的生字词)

(3)你知道它们的声音吗?(出示动物名称,学生根据课文描述说出它们的声音)

三、默读课文,学习写法。

1、师:同学们能准确掌握生字词,这离不开你们课前的认真预习,你们发现了吗?这篇文章有一句话概括地讲了动物唱歌奏乐的情形。

课文是怎样具体描述小动物唱歌奏乐的情形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勾画出相关的语句。

2、同桌相互交流

3、师:谁能用课文内容来具体说说小动物是怎样唱歌奏乐的?

四、指导朗读,体会情感。

1、师:森林里有这么多小歌手,小乐手,你最喜欢谁的演奏呢?把它的精彩表现通过感情朗读体现出来。

2、生自由朗读

3、朗读展示,教师相机指导。

五、总结全文。

1、师:同学们,这么一支出色的乐队,指挥该是谁呢?

2、师:大自然这位杰出的指挥家,正在和动物一起奏响一支森林圆舞曲。你听——(师播放《动物狂欢节》片段)

3、师:同学们,只要我们亲近自然,亲近生活,美好的乐音就在你我身边。(在优美的音乐声中,结束本课教学)

《林中乐队》B案教学实录及反思

师:同学们都知道,我们学校有支小乐队,厦门一中有支管乐队,鼓浪屿还有爱乐乐团,可是,你们知道吗?在大森林,有一支动物组成的乐队,它就是(生齐读课题:林中乐队)

师:这支乐队是怎样演奏的呢?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朗读课文,文中的生字比较多,同学们遇到难读的词句可以多读几遍。

(生自由朗读课文)

师:同学们把课文读通顺了吗?老师检查一下。

(1)你认识它们吗?(师出示动物名称的生字词)

(2)你能读准它们吗?(出示翘舌、儿化音的生字词)

(3)你知道它们的声音吗?(出示动物名称,学生根据课文描述说出它们的声音)

师:同学们能准确掌握生字词,这离不开你们课前的认真预习,你们发现了吗?这篇文章有一句话概括地讲了动物唱歌奏乐的情形。

生:我知道,是这句话,“在清晨和黄昏,不光是鸟,森林里所有的动物都在唱歌奏乐:各唱各的曲子,各用各的乐器;各有各的唱法,各有各的奏法”。

师:很好。课文是怎样具体描述小动物唱歌奏乐的情形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勾画出相关的语句。

(生默读课文,教师巡视,其间指导学生认真读书)

师:已经想好的同学可以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同桌相互交流)

师:谁能用课文内容来具体说说小动物是怎样唱歌奏乐的?你可以说其中的一个方面(唱歌或者奏乐)。

生1:我想说说小动物是怎样唱歌的。燕雀、莺和鸫鸟,用清脆、纯净的声音唱着;青蛙咕噜咕噜地吵一阵,又呱呱呱地叫一阵。我觉得它们的歌声都很美。

师:你听过“清脆、纯净”的声音吗?

生:没听过。

(一生举起了手)

生:老师,我听过,清早,我站在阳台上,就能听到我们家鸽子发出的“咕噜咕噜”的声音,我觉得它的声音特别“清脆、纯净”。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鸽子的叫声吗?你们觉得它的声音纯净吗?

生:我觉得鸽子的声音不纯净,我认为“纯净”应该是没有杂音的,可以鸽子发出的声音是有杂音的。

生:老师,我也觉得鸽子的声音不纯净,我们都喝过纯净水,纯净水是透明的,没有杂质的。可是,鸽子发出的声音是有杂音的。所以,鸽子的声音不能说“纯净”。

生:老师,我虽然没听过燕雀的声音,可是,我发现我们学校合唱队同学的歌声也可以说成是“清脆、纯净”的。

师:对,看来你理解了“清脆、纯净”。

生:老师,我也听过“清脆、纯净”的声音……(生争相发言)

师:刚才同学们都说了动物们唱歌的情形。谁能说说它们是怎样奏乐的?

生:啄木鸟用嘴当鼓槌,用枯树枝当鼓,天牛用脖子当小提琴。我觉得它们都很聪明,很会选择乐器。

生:我觉得动物们各有各的唱法,蚱蜢用小爪子唱歌,火红色的水鸟用嘴唱歌,沙雉却用尾巴唱歌。

师:森林里有这么多小歌手,小乐手,你最喜欢谁的演奏呢?(生纷纷举手)这样,把它的精彩表现通过感情朗读体现出来吧。

(生自由朗读)

师:谁想展示一下?

生1:有感情地朗读“燕雀、莺和歌声婉转的鸫鸟……”

师:你的声音真清脆。

生2:朗读“青蛙咕噜咕噜地吵一阵……”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它喜欢青蛙吗?

生:我觉得它不喜欢,因为他读得没感情。

师:应该怎样读呢?

生:我认为“咕噜咕噜”“呱呱呱”应该读得快一点,这样,才能突出青蛙的可爱。

师:你能读读吗?

生:行。(生有感情地朗读)

生:我喜欢沙雉。(有感情地朗读描写沙雉的句子)

师:你们觉得她读得怎样样?

生:我觉得**同学读得很好。她读书有时快,有时慢,让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生:我也觉得她读得很好。尤其是“更”字,她读出了重音,强调了沙雉的异想天开。

生:我也觉得她读得有感情,而且她读书有时快有时慢。

师:真巧,老师也非常喜欢沙雉,我也想读读这句话,行吗?

(师有感情的朗读,生报以热烈掌声。)

师:谢谢鼓励,谁能评价一下老师的朗读。

生:我觉得老师读这句话时心理一定很高兴,因为我听出来老师读到“活像羊羔在森林的上空叫”这句时,笑了。

师:你们知道,我为什么会笑吗?

生:我知道,因为老师觉得沙雉的声音特别动听。

师:你真厉害,能从字里行间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感。

生:我觉得李老师读得好,因为李老师在读“咩咩“的时候,特别慢,可是**同学却读得特别快。

师:同学们,是不是老师读得慢,你们就一定得慢慢的读呢?

生:不一定。

师:说老实话,我也没听过沙雉的叫声。可是你们知道我为什么这么读吗?

生:书上写沙雉的叫声就像绵羊一样,大家都知道绵羊的叫声是慢的,拖长音的,所以,老师要读得慢一些。

师:是呀,同学们,不要迷信权威,读书时一定要用心,多从语言文字中发现。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沙雉的精彩表演吧。(生有感情的朗读描写沙雉的句子)

师:同学们,这么一支出色的乐队,指挥该是谁呢?

生:我认为指挥是老虎,因为它是森林之王。

生:我认为指挥是青蛙,书上说“咕噜咕噜吵一阵,又呱呱呱地叫一阵”,我觉得这就好象是说它在用两只手,一会左手,一会右手地指挥。

师:你真有想象力,而且特别善于从书中发现。

生:我认为指挥应该是大自然。

师:说得好。大自然这位杰出的指挥家,正在和动物一起奏响一支森林圆舞曲。你听——(师播放《动物狂欢节》片段)

师:同学们,只要我们亲近自然,亲近生活,美好的乐音就在你我身边。(在优美的音乐声中,结束本课教学)

课后反思

关于《林中乐队》,公开课前一共拟了两个教学方案,在第一次试教时,只考虑到设计的新颖性,没有顾及语言文字的训练,因此,课后做了调整,再次试教,由于三班的孩子朗读水平较好,课上,在学生的朗读上出现了亮点,因此,试教下来,感觉还好.但最后一个教学环节却没有完成,所以,在第三次上时,索性砍掉,可没想到,不同的班级,课堂表现也不相同.语言文字的感悟在二班得到了充分的训练,而且,老师的朗读也起了很好的示范性.但自己班又会出现怎么的局面呢?谁也想不到.我也进行了种种假设,假设课堂会发生什么,果然,上课时,许多想不到镜头出现了:

镜头一:……

“谁能具体说说动物们是怎样唱歌奏乐的?”我的问题抛出了。一学生回答,“燕雀、莺和歌声婉转的鸫鸟……”,“很好,她用文中的语句具体说明动物们是怎样唱歌的?那么,它们又是怎样奏乐的呢?”一学生马上举起了手,“啄木鸟用……”,“说还能说说”,我在第二个学生发言后,期待着更多的同学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也是在检查学生的读书情况,令人诧异的是,竟然没有一个学生举手,几秒钟的停留,我意识到学生可能是卡壳了,什么原因呢?我的问题不明确?当时,脑子里也没多想,马上叫了一个站起来就能发言的同学,“**,你能说说吗?”幸好他救了场,之后也有同学陆续举起了手。课后,我反思,为何会出现如此冷场的局面?原因:问题太大,一个学生的回答往往就会很全面,造成其他同学不知该说什么,生怕重复。其实,这个问题的抛出,主要是检验学生有没有认真读文章,再者会围绕中心句具体说明的方法。我在想,如果问题小些,如把它分解开,学生可以说“动物的唱法”,或者说“奏法”,或者说“乐器”,或者说“曲调”,也许这样,参与面会更广一些。

镜头二:“我们家鸽子早上的叫声清脆、纯净”

我在引导学生理解“清脆、纯净”时,意图让学生通过比较法感受。“同学们,谁听过清脆、纯净的声音?”一学生立即举手,“我听过,我们家鸽子早上的叫声清脆、纯净”。受他的影响,很多同学都举手,“老师,我在公园里也听过鸟的叫声,清脆、纯净”。同学们对清脆、纯净的理解都到了鸟的身上,究其原因,是我没有及时点拨,“纯净”是没有杂音,鸽子的叫声不能称之为纯净,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纯净的声音”。老师的课堂应变能力有待提高。

镜头三:“老师读的音调比较长”

“同学们,老师也想读一读这段话,你们要仔细听,老师读的和**读的有什么不同?”在我动情地读完课文后,学生为我鼓起了掌,“老师,我觉得你读得比较好。因为你读‘咩咩’的时候,音调比较长,可是,**却读得比较短,比较快。”“同学们,是不是老师读的长就一定得要拖长音呢?”我引导学生认真读书,不要迷信权威,“不,因为书上说,沙雉的叫声活像羊羔在森林的上空叫,我们都听过羊羔的声音,咩——咩——,所以,老师要拖长音。”“同学们,一定要认真读书,通过语言文字去发现,千万不要迷信老师,要相信——”“事实。”全班异口同声地答道。“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一下这段话。”……这里,出现了意想不到的精彩。

三次试教,各不相同,公开课,出现了三个令人没有想到的镜头,它们中有的让我思索,有的让我欣慰,但无论怎样,我想,每次课对于自己来讲,都是收获者,努力上好下一节是我不懈的追求。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