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单元 过年
元日
教材分析
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政治家王安石。在有关春节的古典诗歌中,没有一首能像王安石的这首《元日》那样流传至广,影响深远。
这首七言绝句之所以获得历代人的喜爱,不仅在于它节奏明快,语言流畅,雅俗共赏,更主要的是在于它通过对春节风俗的描绘,表达了全民族欢度佳节的美好祝愿和共同追求。特别是诗歌中“总把新桃换旧符”一句中的“总”和“换”字,表达除旧布新不可逆转的规律和坚定的信念。
题目《元日》。元日,本意为吉日,我国古代以正月初一为元日,为一年的第一天。
“爆竹声中一四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句是说在欢快的爆竹声中又送走了一年,在送暖的春风中,合家欢饮屠苏美酒。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句说在守夜中,千家万户迎来了曈曈红日,然后用新的桃符来换去旧符。
曈曈:太阳初升时光亮的样子。
教学目标
1、认会5个生字,写会5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和默写。
2、查字典,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问题。
3、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气氛,体会人们的美好愿望。
教学建议
关于课文
1、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自学古诗,提出不懂的问题,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不要直接讲解。可以让学生试着讲讲诗句的意思和自己的理解。不懂的地方,要指导学生通过查阅工具书、小组或全班讨论等方法解决。
2、古诗的学习除了要加强朗读和背诵外,还要引导学生结合诗句的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先把诗句变成画面,加强情感体验;然后再把画面变成语言,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以达到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发展语言的目的。
3、学习本诗之后,可鼓励学生查找资料,了解诗中提到的过节的各种习俗的来历。
关于生字
本课的几个生字,“爆、曈、符”都可以用记形声字的方法记忆。“换”字右边的撇不出头,不要写成“央”字。
课时安排
建议教学1课时。
拓展习题
1、默写古诗。
元 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像画面,并把想像到的内容用通俗的语言描述出来。要求句子通顺,描写形象。
相关资料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人。宋仁宗庆历二年中进士后,曾任过地方官,后任参加政事、宰相等职。世称荆公。
他的文学成就很高,影响甚巨。他的诗文颇有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其诗长于说理,精于修辞,内容亦能反映社会现实。词虽不多,却风格高峻豪放,感慨深沉别具一格。散文雄健峭拔,旧时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
教案精品
元 日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有关春节的诗句;录音《新年好》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感、导入析题。
1、听唱《新年好》后,教师激情导入:是呀,过新年时我们唱歌、跳舞,心里多高兴呀!你们知道吗?过新年时还有很多更让人高兴的事。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宋代诗人王安石写的《元日》吧。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说说对课题的理解。
二、自学诗歌、感知大意。
1、读通古诗。
1)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检查初读情况,正音。
2、读出问题
1)轻声再读古诗,想一想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交流读懂了什么?
3)不懂的问题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4)汇报解决不了的或意见不统一的问题,师生梳理、归纳出重点解决的共性问题。
三、精读品味,理解诗歌。
1、自主学习,读中感悟。
1)自读自悟,看看前面提出问题哪些能自我解决。
2)借助工具书,试想想诗句的意思和自己的体会。
2、同桌交流,互相说说自己的理解。
3、全班交流
1)交流要求:先读诗句,再说说诗句的意思和自己的体会。
2)教师对学生的不同体会给予肯定,并相机引导A理解 除:除去,过去。B、曈曈:太阳初升时光亮的样子。C、体会“总把新桃换旧符”中的“总”“换”表达除旧布新不可逆转的规律和坚定的信念。D、感受诗中全民族欢渡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4、吟诵古诗,启发想像。
1)指生吟读,师生评价。
2)师配乐范读,生评。师生交流读好古诗的秘决。除了注意语速、语气外,还要边读边想。这样,才能把诗中的感情读出来。
3)学生练读,边读边联想。
4)指生读,评议读、齐读、背诵。
5)画一画,说一说,把诗中的情景根据自己的想像画出来,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四、延伸拓展,感受民俗
1、阅读“语文天地”中的《过年》,谈谈自己对过年的认识和感受。
2、课外搜集有关中国人过年习俗的资料,同桌交流。
老北京的春节
教材分析
这篇文章对北京过春节的热闹景象和风俗习惯进行了介绍。
全文共7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点出了老北京过春节开始的日子是腊月初。腊月指农历十二月。
第二自然段写腊八这天,人们要喝腊八粥,还要泡腊八蒜。
第三自然段写腊月十九,学生们买爆竹和玩具,赶集买年画。
第四自然段写除夕真热闹。准备年饭、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放爆竹、吃团圆饭、守岁,这些都是除夕的风俗。
第五自然段写大年初一的景象与除夕截然不同。人们拜年、逛庙会。
第六自然段写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春节的高潮。人们看灯、吃元宵。用“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这样一组排比句写出了元宵灯会上灯的多种多样。从大街到家中处处张灯结彩,灯火通明。
第七自然段写正月十九是春节结束的日子。
文章按时间顺序介绍了老北京过春节的一系列习俗,语言简洁而生动,字里行间透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新年的心情,反映出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的心愿。文中列举了大量的习俗,情趣盎然,又使人读后增长见识。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热爱北京,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3、通过阅读,能找出春节“开始”“高潮”和“结束”的日子。
4、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气氛。
教学建议
关于课文
1、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在默读课文的基础上,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说一说老北京的春节整体上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而后细读课文,了解春节“开始”“高潮”和“结束”的日子。画出每个时间人们都干什么,再读一读。在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指导朗读。可重点指导第6自然段,“处处张灯结彩——家中也有灯——”引导学生体会元宵节的灯又多又美。
2、老北京过年的每一个习俗都有来历,上课之前可以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查找有关资料,学习完课文后进行交流。课后练习要求仿照课文说一说自己家乡过年的习俗,练习的目的是沟通课内外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要求不宜过高、过全。可先搜集有关资料,再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大家一起说一说。
3、本单元的语文天地中“开卷有益”“初显身手”“笔下生花”的训练内容都与过年有关,可以把这些内容和学习这篇课文结合起来。语文天地中的“金钥匙”引导学生把自己平时收集的资料整理归类,有关过年的资料特别多,可以让学生归在一起。
关于生字
本课生字较多,注意“逛”读guàng ,不读kuàng ,“截、拜”二字,笔画容易错,要注意辨别。
课时安排
建议本课教学2—3课时。
拓展习题
1、读记词语,再按要求写几个吧!
截然不同 张灯结彩 灯火通明 快乐吉祥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气氛热闹的词语?请再写出几个。
3、请搜集几幅春联和同学们交流一下,还可以办一期春联展览。
相关资料
春节:是一年中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时间也最长,春节在我过有三四千年的历史了。北京地区流传着许多川江前后的风俗大部分时根据节令的顺序而延续下来的。
有这样一首民间歌谣:“孩子孩子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沥沥拉拉二十三;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洋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这首歌谣是对北京腊月里忙年情况的星星描述,流传已久。
北京地区过年,一般是从腊月初八开始的,可以说,“腊八”是春节的序曲。
腊八:指腊月初八。
腊八蒜:色味双美,蒜色——如翡翠般绿,蒜味——微辣。
贴近年根:指临近年底。
精品教案
老北京的春节
教学准备:
1、搜集关于老北京过年习俗及其由来的资料。
2、查找自己家乡过年习俗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从《元日》中,我们知道了中国人过春节的很多习俗,今天,老师将和大家一起来了解老北京过春节时的风俗习惯。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独立识字。
2、检查识字情况,重点指导“逛”。
3、检查读课文,正音。
4、默读课文,说说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三、研读课文,朗读感悟。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老北京过春节有哪些习俗。
2、同桌读一读,再在全班交流。
3、默读课文,找出老北京春节“开始”“高潮”和“结束”的日子并划出每个时间,人们都在干什么。
4、讨论交流,指导朗读。
1)春节开始是什么日子,人们在干什么?
A、指名回答。
B、出示小黑板,“腊八这天,人们要喝腊八粥,还要泡腊八蒜。”读一读,说说自己的理解,并用“要……还要……”造句。
2)老北京的除夕有哪些风俗?从哪些地方看出除夕的热闹。
A、说一说。
B、怎样读出除夕热闹喜庆。
3)春节的“高潮”是什么日子,人们都在干什么。
A、指名回答讨论。
B、从哪些地方看出元宵灯会的灯多?
学生回答,教师出示句子“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
C、指导朗读。
D、练习用“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说话。
4)春节“结束”是什么日子?
5、联系实际,交流感受
从老北京春节这么多的风俗习惯中,我们感受到了什么?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过渡:老北京过春节的热闹喜庆,真是“火树银花不夜天,兄弟姊妹舞翩跹”。
四、交流资料、练习表达。
1、把课前查找的关于老北京过年习俗由来的资料拿出来,全班交流。
2、仿照课文说说自己家乡过年的习俗。
先以四人为一小组讨论,整理后,选代表在全班发言。
五、学习生字,积累词语。
重点指导:“截”“拜”
2、积累词语。抄写语文天地“抄一抄”中的部分词语:
规距、通宵、高潮、结束、截然不同。
六、课外实践、培养能力。
通过各种文法搜集资料,了解各国各民族过年的习俗。
冰灯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记述了作者的父亲为他制作冰灯的故事,反映了父亲对孩子的深沉的爱。
全文共11个自然段。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乡下孩子们过年最大的乐趣和享受就是提着灯笼走街串巷。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写“我”看见大军的玻璃灯笼很漂亮,就让父亲给我做一个透亮的灯笼。第2自然段着重描写了大军的玻璃灯笼很漂亮。菱形的玻璃灯罩上画着小花。
第三部分(第5—10自然段)写父亲在大年三十的早上,给“我”做冰灯。早上,天还没大亮,父亲就起来做冰灯了。父亲很用力地打磨冰块,每磨一阵就把手放在棉衣里暖一会儿。“我”让父亲到被子里暖暖手,他一把按下被子,“我”碰到他的手,真凉呀!我鼻子发酸,心里直后悔。
第四部分(第11自然段)写这一年春节,我的灯笼是最特别的。它虽化了,但从此留在“我”心里。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父亲给儿子做冰灯的故事,体会父亲对儿子的那份关爱。理解父母的心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父亲给儿子做冰灯的故事,体会父亲对儿子的那份关爱。
2、通过有感情朗读体会父母的心情。
教学建议
关于课文:
1、学习父亲做冰灯一部分时,应从整体入手,以课后思考题“看到父亲做冰灯,‘我’为什么‘后悔’了?”这个问题统领学生自学、读文。学生感受时,必然谈到父亲做灯很不容易。看到父亲做冰灯这么不容易,“我”后悔真不应该提出这个要求。
2、朗读应贯穿教学始终。要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所反映的内容,读出不同的感情。比如第2自然段,“我”看见大军的玻璃灯笼很漂亮,这里要读出羡慕的感情。父亲做冰灯一部分要读出心疼父亲、对自己的行为后悔的感情。
3、这篇文章和前一篇老舍先生的文章,在语言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文风朴实,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细细体会。特别是这篇文章,没有大段的抒情,但父子深情从字里行间自然流露。课上可以让学生也回忆一些父子、母子之间感人的小事。体会父母对孩子的那份关爱。
关于生字:
本课的生字比较多,也比较难写。需要指导字形的有:巷、炕、棉、扭、盖等。
课时安排:
建议本课教学2-3课时。
拓展习题
1、比一比,组成词语。
俗( )适( )悔( )溶( )绵( )
浴( )甜( )诲( )融( )棉( )
2、猜灯谜。
(1)岁末迎春书画展(打一成语)——(笔走龙蛇 )
(2)故园中忆旧时花(打一奥运冠军名字)——(袁华)
(1) 满怀豪情走进新时代(打 一焦点新闻词语)——(入世)
相关资料
冰灯的传说:早些年,住在松花江的不少人家,在除夕之夜或者元宵佳节,都愿在自个儿门前点冰灯。说起点冰灯的习惯,这里还有段故事。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松花江边上有个屯子,那里住着男女老少几百号满族人。他们用勤劳的双手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没成想有一年不知从哪飞来一只九头鸟,常常出来祸害人们,弄得屯里人整天提心吊胆。
后来一位叫巴图鲁的勇敢的年轻人在一条雌莽的帮助下除掉了怪物九头鸟,自己却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为了驱邪消灾,为了纪念恩人,这个屯子的多数人家过年都点起了冰灯。一来二去,冰灯又传到了别的屯子,传到了城里……
走街串巷:形容大街小巷到处走。
乐趣:使人感到快乐的意味。
撩起:提起,掀起。
精品教案
教学准备:
课件(或者小黑板);生字卡
教学过程:
一、激情准备,创设情境。
1、课前回忆《妈妈的爱》。“同学们,还记得《妈妈的爱》这首诗吗?让我们一起来背一背吧。”学生背诵全诗。
2、激情导入:“是呀。母爱是伟大无私的,因为有了一颗颗伟大无私的慈母心,我们的生活才变得如此丰富多彩,美丽多娇,可大家知道吗?在我们的身边,还有一份同样的伟大无私的爱,那就是深沉宽厚的父爱,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冰灯》的故事。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说一说冰灯的知识。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悟。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2、检查生字,正音。
3、指名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个性朗读、体验情感。
1、再读课文,从文中找出你最受感动的地方,并说说你被感动的原因。
2、小组内先交流一下,可以读一读表达你的感受,也可以说说你的感受。
3、学生汇报自己的感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用课件出示相关的语句)
1) 第3、4自然段:
父亲尽管没有钱给我买高级玻璃灯笼,可还是答应给人做一个,可以看出父亲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满足我的愿望,体会到父亲对我的爱。
2)第5—10自然段:
先让学生说说自己感动的地方,并说说感动的原因。然后指导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A、父亲做灯很不容易、很辛苦,主要体现在:
从“屋子里很暗的光线”可以知道父亲天还没亮就起床做冰灯了;从“冰太凉,每磨一阵子,父亲就停下来,用衣角擦擦手,把手放在棉衣里暖一会儿。”“父亲的手碰到我的手,他的手真凉呀!”可以知道父亲做冰灯手冰的很凉;从“我被一阵沙沙、沙沙的声音吵醒了。”“继续用力磨起来。”可以知道父亲做灯很费劲。
B、第9自然段:从父亲的动作、语言中可以体会到父亲对我的关心、爱护。
C、看到父亲做冰灯这么辛苦,我的心情怎样呢?
“我急忙喊他‘爹,你到我这里来暖暖手吧。’一边说,一边掀开了自己盖的被子。”
“我的鼻子发酸,心里真后悔,真不该找父亲要一盏透亮的灯笼。”
(我心疼父亲,对自己的行为后悔。)
3)第十一自然段,我提着冰灯时心情怎么样。
四、联系实际,升华情感。
1、从父亲为我做冰灯这样一件小事中,我们感受到父亲对我的那份深沉的爱,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发生着这样感人的事,请大家闭上眼睛,用心想一想,我们的父母是怎样关爱我们的。
2、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
3、你有什么话要对自己的父母说。
五、学习生字,积累词语。
1、学写生字,重点指导“巷”“赞”“融”。
2、积累词语,抄写“语文天地”中“抄一抄”的部分词语。“合适”“后悔”“称赞”“融化”“走街穿巷”
语文天地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关于“日积月累”:
“日积月累”设计了一系列与主体课文紧密配合的字、词、句的练习。目的是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使用,促使学生逐步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所有的练习和课文紧密结合,可以在学习课文时相机处理。
“比一比,组成词语”:此题是比较形近字组词语的练习。需要注意的是:可先比较形近字字音、字型的区别,再组词语,在运用中区别;组词语时,鼓励一字多词。
“抄一抄”:可先读一读,说说哪些字音容易读错;再说说每个词的意思;然后找找哪些字容易写错;最后工工整整的抄下来。
“读一读,填一填”(积累成语):可先让学生自己读一读,不认识的、不理解的词语要查词典,然后从中发现规律,并试着填一填最后一组词。
“用加点的词语造句”:这是一组关联词语造句的练习,教学时可先引导学生读读例句,体会关联词的作用,再仿照例句造句。一定要启发让学生打开思路,鼓励从多个角度,选择多项内容造句子,千万不要全班一个模式。
“读一读”:学习节气歌、对联和成语。二十四节气歌:我国古代人民很早句根据昼夜的长短、中午日影的高低等,在一年的时间中定出若干个点,每一点叫一个节气。节气表明地球在轨道上的位置,也就是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通常也指每一点所在的那一天。二十四节气表明气候变化和农事季节,在农业生产上有重要的意义。教学前,可让学生对照日历看看这些节气分别在什么时间。在熟读的基础上,还可以让学生试着背一背。关于对联和成语,可引导学生在大致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熟记积累,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积累的兴趣,从课外多收集一些,以增大储备。
2、关于“开卷有益”:本栏目编选的这篇短文介绍了春节的来历。可在教学《元日》一课时,就让学生阅读,并搜集一些有关中国人过年习俗的资料,进行交流。
3、关于“初显身手”:是一项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查找课外资料是一项重要的素质,课前要发动学生查找有关资料。如何查找,需要指导以下几点:(1)确定内容;(2)想想这些内容可以从哪些渠道去找;(3)然后去查找搜集、记录或打印出来,准备课上交流。
4、关于“笔下生花”:这项习作练习在写作之前可以先确定选哪个题,然后和小组同学交流,最后再写下来。在写作过程中,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要反映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习作要经过起草——评议——修改——成文——评赏几个阶段,学生要参与习作的全过程。
5、关于“金钥匙”:目的是引导学生平时要善于积累资料,然后分门别类的收集起来,以备查阅。这是一个学好语文的好方法,更是一个能终生受益的好习惯。
相关资料
新陈代谢:(1)生物的基本特征;(2)比喻新的事物滋生发展,代替旧的事物。
日新月异:每天都有新的变化,形容进步、发展快。
焕然一新:形容出现了崭新的面貌。
春风化雨: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阳春白雪: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高雅的歌曲,后来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妙手回春:称赞医生医道高明,一下子就能把垂危的病人治好。也说着手回春。
乐不思蜀:泛指乐而忘返。
其乐融融:形容和睦快乐的样子。
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
第十二单元形成性检测
一、读拼音写词语,注意把字写得既美观又正确。
guī jù chēng zàn róng huà hòu huǐ tōng xiāo
( ) ( ) ( ) ( ) ( )
二、读拼音,填上合适的字组成词语,可要分辨清楚哟!
là wán tí mō
( )笔 ( )皮 ( )问 打( )
( )月 ( )耍 问( ) 按 ( )
三、你能帮他们找到自己的句子朋友吗?
希望 愿望
我( )父亲能够给我做一盏冰灯。
丁丁的( )是长大当科学家。
乐趣 兴趣
小红参加了学校举办的书法( )小组。
过年提着灯笼走街串巷,是孩子们最大的( )。
一、默写古诗《元日》,还要注意后面的问题呀。
元 日
——————————————,
——————————————。
——————————————,
——————————————。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安石写的,你还背过他的哪首诗?请写出其中的一句或题目吧。
———————————————————————————————
二、阅读天地里,有可以大显身手啦!
新加坡华人过春节
新年刚一过,新加坡的大街小巷和商业区就撤走了圣诞饰物,换上了中国传统的春节盛装,大大小小的红灯笼高高挂起,年画也帖了出来,一片喜气洋洋。华人传统的聚居地——牛车水也披上了节日盛装,商业中心里的年货摆得满满的,购买年货的人们络绎不绝。商场里还播放着传统得过新年得歌曲,好不热闹。
迎春花市最受欢迎。梅竹菊兰四大君子以及水仙花、富贵竹都是人们喜欢购买得品种,希望它们能给自己带来福气、运气,节节高升。让人在三十二度得高温下也可感到“春”的气息,看到来年的一片灿烂前景。新加坡欢庆春节的活动可谓丰富多彩。
新加坡华人怎样过春节?请读文概括:
挂灯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这里怎样过春节?请写下几种形式(不少于4种)。
比较新加坡华人与我们内陆人过春节的形式,你发现了什么?
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积累了哪些对联,写下来与同学交流。
去年春节时你最高兴的事是什么?请写下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