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情分析:
这篇课文还要学生们学习发布尔对科学执着的精神。教学这一片段时,教师可以直接向学生提问:发布尔的父母为何责骂发布尔?让学生就这个问题来回答。但,在此片段中,教师没有这样做,而是从学生的情感、体验出发.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记叙文,主要叙述了昆虫学家法布尔小时候的两件事。儿时的法布尔对昆虫充满了好奇,在一天傍晚,他独自寻找“纺织娘”,忘记了回家;八九岁时去放鸭子,他却花了大量时间观察昆虫并把捉到的虫子装在了衣袋里,父亲的责骂也没有改变他对昆虫的迷恋。课文并没有写法布尔是怎么成为一名昆虫学家的,而是记叙了他小时候对小虫子非常着迷的两件事。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具体描写中体会出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并能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激励学生培养孜孜追求、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重点词句的品读,理解法布尔对大自然的喜爱,对昆虫的痴迷,体会法布尔坚持不懈的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激励学生培养自己孜孜追求、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重点:通过重点词句的品读,理解法布尔对大自然的喜爱,对昆虫的痴迷,体会法布尔对自己喜爱的事物坚持不懈的精神。
教学难点:能从法布尔的故事中受到启示,激励学生培养自己孜孜追求、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品读课题,提出质疑
1、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课题中那个词让你感觉很奇怪的?(衣袋)
2、学生默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与课题有关的句子
(用电子白板拉出句子),分组朗读
(1)这一天,他还捡了好多的贝壳和彩色的石子,把两个衣袋塞得鼓鼓囊囊的。
(2)以后每次放鸭,他仍然兴致勃勃地捡那些“没用的玩意儿”,背着大人把衣袋装得鼓鼓的,躲起来偷偷地玩。
(3)后人为了纪念法布尔,在为他建造的雕像上,把两个衣袋做得高高地鼓起,好像里面塞满了许许多多昆虫。
过渡:法布尔为什么会将贝壳、石子、昆虫这些没有用的玩意把自己的衣袋塞得鼓鼓囊囊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法布尔的童年,去寻找答案吧!
【设计意图:这篇课文题目新颖特别,涵义深刻,作为文章的“眼睛”,可以以课题为突破口,启发学生质疑问难。这样,学生思维的机器在一开课就积极运转起来了,他们兴趣盎然,主动思考问题的答案,自觉探求问题的结果。】
二、合作学习1—6自然段,体会“喜爱”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通过学习网站播放鸟语花香的乡间录像):
走进法布尔的故乡,你有什么感受?谁能说说鸟栖虫居的意思?
过渡:美好的环境造就了伟大的昆虫学家法布尔。让我们赶快走进法布尔那有趣的童年吧。
2、学生自由读2---5自然段,想想法布尔的童年有哪些趣事?
3、从这些趣事中,可以看出法布尔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板书:喜爱昆虫)
4、小组合作学习2---5自然段,画出文中让你认为可以表现出法布尔喜欢大自然、喜欢昆虫的句子并说说理由。
全班交流:(交互式电子白板相机拉出重点句子,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理解)
A、“妈妈,我在这儿呢!瞧,我抓到了那只会唱歌的虫子!”
思考: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中你读懂了什么?(捉住这只令他魂牵梦绕的小虫子,令他喜出望外,令他欣喜若狂,令他忘记了时间,忘记了父母的焦急……)指导朗读
B、三天前,法布尔就告诉她,花丛里经常传出一种动听的声音,不知是谁在唱歌。现在,他终于找到了这位“歌唱家”。
思考:从“三天前”、“终于”这些词语,你体会到了什么?
C、他把鸭子赶进池塘以后,就去水边逮蝴蝶,捉甲虫,或是蹲下来静静地观察奇妙的水底世界:漂亮的螺壳、来回穿梭的游鱼、五彩缤纷的蠕虫……
想象:水底世界里可能还有些什么?用上( )的( )来练习说话
D、“嗬!真漂亮!”他边叫边用小手扑过去,敏捷地捉住了它。他把这个小宝贝放进蜗牛壳里,包上树叶,装进自己的衣袋,打算自己回家后再好好欣赏。
引导学生找出动词,并谈谈读了这段文字,它们使你想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指导朗读
3、(交互式电子白板拉出)这一天,他还捡了好多的贝壳和彩色的石子,把两个衣袋塞得鼓鼓囊囊的。(生齐读)
过渡:他的心里是多么的?(生答高兴、兴奋……均可)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自主学习。没有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就不可能有高效的合作学习,更谈不上学习能力的提高与创造性的培养。为了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学习的动力和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我设计了小组合作学习的环节。通过组际互动,引导读文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通过读来走进法布尔喜爱大自然、喜爱昆虫的内心世界。】
三、合作学习6---9自然段,感悟“执着”
过渡:是呀,鼓鼓囊囊的衣袋让法布尔的心里高兴极了,可是他的父母对这一切又是怎样的态度呢?
1、默读课文6—9自然段,找出父亲和母亲态度的词语,同桌之间分角色朗读
2、看到仍然让“没用的玩意儿”把衣袋装的鼓鼓的儿子,父亲怒气冲冲的责骂道(教师相机指名读);母亲严厉的责备道(教师相机指名读),听到父母这样的责骂,假如你是法布尔,你会怎么做?而法布尔又是怎样做的?
3、(交互式电子白板拉出)以后每次放鸭,他仍然兴致勃勃地捡那些“没用的玩意儿”,背着大人把衣袋装得鼓鼓的,躲起来偷偷地玩。(生齐读)
A、从这个句子中,你可以体会出法布尔有一种怎样的精神?
(板书:执着追求)
B、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交互式电子白板中用硬笔圈出关键词,如仍然等)
C、学生再齐读
【设计意图:通过生生之间的交流朗读,在再现父母责骂的情景中进一步提升对法布尔的认识,那就是对自己喜爱的事物执着追求、坚持不懈。】
四、回归课题,领悟用意
过渡:正是这种对昆虫的痴迷,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
1、(生上‘装满昆虫的口袋’学习网站)搜索法布尔的资料,了解他在科学领域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2、(交互式电子白板拉出法布尔雕像的图片和句子)后人为了纪念法布尔,在为他建造的雕像上,把两个衣袋做得高高地鼓起,好像里面塞满了许许多多昆虫。
想象:法布尔的两个衣袋除了装满了昆虫,还会塞满什么呢?
3、(交互式电子白板拉出课题)5、装满昆虫的口袋
同学们,我们再来读一读课题,思考一下为什么要用“装满昆虫的口袋”作题目呢?
【设计意图:回到课题,解决疑问,理解体会作者为什么要用“装满昆虫的口袋”做题目】
五、创设情境,练习说话
(交互式电子白板拉出法布尔雕像的图片)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假如你作为一个导游站在了法布尔的雕像前,你怎样向游客们介绍法布尔雕像上那高高鼓起的衣袋呢?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力求多角度拓展学生学习课文的渠道,让学生学习语言的同时,运用语言,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板书设计:
5、装满昆虫的口袋
喜爱昆虫
执着追求
课后反思:
1、扣住课题,理清脉络。
文章的层次就像人的骨架一样,只有整体把握文章的脉络,才能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我让学生通读全文,边朗读边找出文中提到“装满昆虫的口袋”的语句。学生仔细读书,很快画出了这样几个句子:“他还拣了好多的贝壳和彩色的石子,把两个衣袋装得鼓鼓囊囊的。”“以后每次放鸭,他仍然兴致勃勃地捡那些“没用的玩意儿”,背着大人把衣袋装得鼓鼓的,躲起来偷偷地玩。”“后人为了纪念法布尔,在为他建造的雕像上,把两个衣袋做得高高鼓起,好像里面塞满了许许多多的昆虫。”由这些重点句的品读入手,找出相关的事例,从而理解法布尔对大自然的喜爱,对昆虫的痴迷,体会法布尔对自己喜爱的事物坚持不懈的精神。
2、感悟与“训练”并重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我在设计中力求把“感悟”与“训练”融为一体,在设计时,我通过说话、引导、朗读、想象、等训练,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主动地参与阅读活动,使语言形式的掌握与内容的感悟、情感的体验相互交叉,有机结合,放飞学生的灵性。
例如:看到仍然让“没用的玩意儿”把衣袋装的鼓鼓的儿子,父亲怒气冲冲的责骂道(教师相机指名读);母亲严厉的责备道(教师相机指名读),听到父母这样的责骂,假如你是法布尔,你会怎么做?而法布尔又是怎样做的?
3、创设生活化的情景,搭建宽松的平台。
学生的快乐来自于自信,知识增长于体验。例如:“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拉出法布尔雕像的图片,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假如你作为一个导游站在了法布尔的雕像前,你怎样向游客们介绍法布尔雕像上那高高鼓起的衣袋呢?”
这种形式,更加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在生活的情景中一下子拉近了与法布尔的距离,发布尔的事仿佛就是自己所经历的,或正在发生的事,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你说你的想法,我谈我的介绍。发布尔对科学执着追求的精神也突现出来了。这样的情感,这样的体验,在思维的碰撞中迸发了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