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读通、读懂课文,理解重点语句的意思,明白寓言的道理。
2.了解学习古文的一些基本方法。
3.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对话中的关键性的话语展开思考、讨论。
教学难点:
弄懂寓言的寓意,并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有一种故事内容虽然短小,但能告诉我们深刻的道理。这是什么故事?(寓言故事)同学们,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你都知道哪些?看图说故事名称。说说其他故事的名字。(生抢答。)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寓言故事《矛与盾》。
二、简介作者
师出示课件:这则寓言都选自《韩非子》一书,作者是韩非,他是战国末期的哲学家、法家的代表人物。他死后,后人搜集其遗著,并加入别人评论韩非学说的文章而编成《韩非子》一书。韩非善于用寓言故事来阐述观点,说明问题。在他的著作里,留下了许多情节简单,含义深刻的小故事。
三、板书课题,提示学法
1.老师板书课题。提醒注意 “矛”字和 “盾”字。
2.师:知道矛和盾是什么吗?谁能来介绍介绍?
3.师:不要急,学习贵在得法,回忆一下,文言文的学习方法。(生总结,师课件出示学习方法。)
四、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师: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学文言文的诀窍。不过,学文言文的难点,也在于读。大家打开书,自由读课文《矛与盾》,注意读准字音,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 大家听听他们的字音读准了没有?
师:字音咬得真准。谁还想读?学生读课文。
3.师:大家字音读得真准,我也想读了。古时候,诵读诗文是一种很风雅的事,一卷在手,书声朗朗。文言文的朗读特别要注意节奏和韵味。听我读,好吗?
4.师:怎么样?文言文读起来也蛮有味道的吧!
一回生,两回熟,大家再试着读一读。特别注意该停顿的地方要停顿。
5.师:谁还想读?来,想读的一起读吧。相信你们会比刚才读得更好。(学生读得有点味道了。)
五、精当讲解,反复朗读,明白寓意
1.师:文言文不仅要把字音读正确,更重要的是要读懂。这是朗读文言文的前提。常言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咱们先静下心来,默读课文,运用你们以前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对照注释一句一句读。想想每句话的意思。还可以想象当时的情景。不懂的地方可以做上记号。
2.学生借助注释,自学课文。(师巡视指导)
3.小组交流,不懂的地方可以和你的伙伴商量商量。
4.全班交流:咱们再到集市上去看看,刚才那堆人围在一起,他们究竟在干什么呢?你们读懂了吗?谁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生交流。)
5.师:文中有两个同音字特别引起了我的关注,不知同学们发现了没有?
指名板书:鬻、誉
6.楚人是怎样誉他的盾和矛的?我们也来当当楚人。先誉誉你的盾。(指名读。)
谁再来当当楚人,吆喝吆喝? (生摇头晃脑读此句,强调“莫能陷”)
师:听你这么一夸,我都想掏钱买了,你可真会誉盾呀!
7.师:盾是坚固无比,天下无敌了。矛也要好好夸夸,要不可没人买!
谁再来读这句,夸夸这支矛?大家听听这样吆喝卖得出去吗?试着读读这句话。
师:这支矛真是锐不可挡,尔等真会誉矛也.。
8.师:请男生夸耀盾,请女生夸耀矛,看哪一组夸得更自豪,准备: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又誉其矛曰:“……”
9.用古文夸完了,我们再用白话文夸夸吧。(指名回答。)
10.同学们真会夸耀,我又想买盾又想买予,同学们帮老师出出主意,我到底是买矛还是买盾呀?
11.生:不能买,因为……
12.原来这样啊!我差点上当了?我要揭穿他!谁来帮帮我?
13.师:楚国人被这么一问,哑口无言了,
六、揭示道理,发散思维
1.大家都在嘲笑那个楚国人,他到底错在什么地方?请你给他讲讲道理。大家走散以后,这个楚国人会怎样?
2.师:我代表那个楚国人真诚地感谢同学们的帮助,人,还是多读些书才能明白更多的道理啊!你们说是这样的吗?
七、作业
1.背诵《矛与盾》。
2.自由结组,演一演《矛与盾》。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