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一次成功的试验
教学目标
1.会认3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成功、实验、教育家、绳子、代表、顺利、不假思索、激动”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运用多读多想的读书方法,读懂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意识和习惯。
4.教育学生学习小女孩有了危险先为别人着想的美好品德,懂得互相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实验(游戏)的经过,通过分析人物动作、对话,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理解实验成功的原因。
2.理解课文中重点词句的意思,懂得实验“成功”的真正含义,并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教学准备
瓶子、玻璃球、细绳子、多媒体课件 。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流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1.学生分组做游戏,看哪一组能用最短的时间将玻璃球从瓶中拿出来。
2.请参加游戏的学生说说成功的原因和失败的原因。
3.小结、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与刚才游戏有关的课文,文中也有三个小朋友参加了刚才同样的游戏,他们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4.板书课题:一次成功的实验
看到课题,你想到了什么? 导入:带着问题学习课文。
【以教师讲故事和学生分组做实验导入,感受实验内容,激发学习兴趣,明确本节课的学习要求,初步体验团结合作精神的重要性,为突破难点作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明确要求
1.出示阅读提示:
听课文朗读,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播放课文范读。
2.课文讲的是一位教育家在一所小学让三个学生做“逃生”游戏的事。
过渡:刚才听了课文范读,现在老师想听一听同学朗读课文。
3.老师重点指导下面两个词语:
铅锤:chuí。
不假思索: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
4.自由读课文,在正确的基础上,要求读出感情。
5.了解课文内容。指名说一说外国教育家给我国小学生做了一个什么实验?
6.小组合作讨论:这次实验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7.分组反馈讨论结果。
重点指导:
(1)“教育家拿起茶杯向‘井’里灌水,他一边灌,一边喊:‘危险!快上来!一……二……’一个女孩低声对两个同伴说:‘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 ‘三’字刚出口,三个学生就顺利地把小铅锤一个一个提了出来。”从这几句话,你能体会出什么?
(2)“教育家问这个女孩:‘你刚才跟他俩说了什么?’女孩如实地告诉了他。‘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教育家又问。女孩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读了这几句话,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想说的?
8.再次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在读中有所感,在读中有所悟,通过读书来帮助学生理解实验成功的原因。反馈的结果不强求一律,只要合情合理即可。】
三、作业超市
1.抄写课文中精彩的词句。
2.回家和小伙伴们做做这个试验。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分段。
2.理解重点词句,懂得互相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
教学流程
一、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展示朗读才能。指名读课文,小组开火车读。
2.评价朗读情况。(学生评价,教师评价)
(1)指出读得好的地方与不足之处。
(2)在大家朗读时,有读得不准的生字和词,我们再来复习一下。
(3)出示生字词:开火车读,然后评价认读情况。
二、再读课文,深入体会
1.默读课文,小组内完成下列作业。
(1)默读课文,说一说课文哪些段落是描写实验准备的,哪些段落是描写实验经过的,哪些段落是描写实验成功的原因的。
(2)完成下列练习。随机板书:准备阶段、实验阶段、成功的原因。
A、实验的准备:( )自然段──( )自然段
B、实验的过程:( )自然段──( )自然段
C、实验成功的原因:( )自然段──( )自然段
D、这个实验是谁让做的?
E、实验有哪些准备?
F、实验怎样算是失败?(口答)
G、实验怎样才是成功?(口答)
(3)指导分段。
(4)这个实验是谁让做的?(明确做实验的人)
(5) 实验有哪些准备?(学习第3自然段,找出有关词)依次、迅速、提(板书)
(6) 实验怎样算是失败?(不能迅速拉出)
(7) 实验怎样才是成功?(迅速依次拉出)
(8) 文中的小朋友是怎样说的,用“-- ”画出, 怎么做的,用“ ~~”画出,(重点句一一分析)
理解重点句一:
一个小女孩低声对两个同伴说:“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
【引导体会小女孩的聪明、急中生智、心中有他人、不怕牺牲、有集体荣誉感、有团结合作精神等。可引导学生从任何一方面来理解这句话,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理解。】
理解重点句二:
女孩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
引导学生从“不假思索”一词及小女孩的话来领悟人物精神。
(7) 说说他们实验成功的原因。(口答)(板书)团结合作是成功的关键
(8) 实验成功后,教育家做了什么?说了什么?用“ ____”画出。
激动 抱 好久 放(原因是教育家的话)
理解重点句三:
他对校长说“这个实验我做过许多次,每次孩子们都争着往外拉铅锤,结果铅锤都堵在瓶口,一个也拉不出来。今天,我的实验终于获得了成功。”
引导学生理解教育家的话,一方面说明了以前的多次实验为什么没有取得成功。另一方面,这次实验的成功让教育家十分激动,也是对女孩无私精神的赞扬。
(9) 我们从小女孩身上学到了什么:聪明、急中生智、心中有他人、不怕牺牲、有集体荣誉感、有团结合作精神。
(10) 我在团结合作方面做得(在对应的括号里打√)(自我评价)
特别好( ) 好( ) 一般( ) 不好()
【本文内容有趣且易懂,因此,自读自悟是本课教学所体现的主要特点。运用多读多想的读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中理解重点词句和课文内容。】
三、品读感悟。
1.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读好人物对话。
2.重演课文中的游戏,进一步体会小女孩先人后己的精神。
3.说一说从这个实验中,你想到了什么?
【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思、有所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四、作业设计
找一找通过合作、团结取得成功的小故事,第二天讲给大家听。
31 给予树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给予”“试探”等词语。
2.引导学生体会关键词语和句子,积累语言。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人物美好的精神品质。
4.培养学生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运用已知的知识和生活体验,交流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妈妈感情的变化,体会金吉娅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
2.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
教学准备
1.课件、生字卡片、录音机、圣诞节卡片
2.课前学生搜集圣诞节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深入感悟人物的美好品质,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1.课件出示圣诞节场景,让学生了解圣诞节,感受圣诞节的快乐气氛。
2.从预习已知的内容入手,了解金吉娅送给大家的礼物。
【课文表现的是外国儿童的生活,有些风俗学生不太熟悉,因此要尽可能缩小文化差距,让学生通过课外搜集的方式了解圣诞节,并播放圣诞节的音乐,展示一些圣诞节的图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初读全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指导学生阅读课后的资料袋,帮助学生理解“圣诞节”、“援助中心”、“给予树”。
三、合作探究,解决疑问。
1.默读课文,个人自主探究,在不明白的地方画个问号。
2.小组内部交流,解决能够解决的问题。
3.组长汇报,全班交流,师引导学生评价所提出的问题,并解决疑问。(相机进行词句训练和朗读指导)
【口头提问是学生质疑的一种方法,它使学生与课文、编者之间的对话成为可能。】
四、品读文章,深入感悟人物的美好品质
1.出示插图,谈谈自己的发现。
2.品读金吉娅的话。
(1)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金吉娅说的话,再用心读一读,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
(2)指导朗读金吉娅说的话。
(3)引导学生小组交流:金吉娅在给小女孩买洋娃娃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
(4)再读金吉娅的话,注意读出金吉娅因为没能给家人买到像样的礼物而难过的语气。
(5)学生相互评价,教师进行朗读指导。
3.再次看图,你想对金吉娅说些什么?
4.师小结。
五、拓展延伸
1.小练笔:替陌生女孩写几句感谢的话回复给金吉娅姐姐。
2.生生交流,互评。
六、作业超市
1.我要把这个感人的故事读给大家听听。
2.我要替那个小女孩写几句感谢的话。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生字,能正确认读、书写。
2.学习课文最后一段,体会人物的美好品质,体会课文中浓浓的爱。
3.自制贺卡,为亲人送上祝福。
教学流程
一、复习巩固
1.同桌互相读读生字、新词。
2.检测:字词巩固游戏:“你指我猜、开火车、生字开花”。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体会金亚娅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
二、指导写字。
1.启发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记住字形。
重点区分“予”和“矛”,“买”和“卖”,“即”和“既”。
2.师范写“矛、卡、仁”。
3、学生写字,老师随机指导,组织评议。
三、学习课文最后一段
1、齐读课文最后一段话。
2、引导学生理解、体会“紧紧地拥抱”。
3.课件出示最后一句话: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4.学生自自悟,把这句话多读两遍,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5.引导学生理解“善良”、“仁爱”。
(这两个词语本身有很深的含义,不宜做太深的解释,引导学生体会如下就可以了:)
善良──心地纯洁。
仁爱──同情、爱护和帮助人的思想感情。
6.引导学生理解“如愿以偿”。
如愿以偿──在本文是指小女孩的愿望得到了实现。教师可以提问加深理解:
小女孩的愿望是什么?她的愿望是怎么得到实现的?你觉得她的愿望实现以后心情是怎么样的?
7.引导学生理解整句话。
教师提问:妈妈为什么说金吉娅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呢?
引导学生认识到妈妈通过这件事看到了女儿身上的可贵品质。
8.全班齐读最后一段。
四、结合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帮助学生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课件出示:母亲的心情前后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让我们来交流一下。
(1)首先发现金吉娅只买了一些棒棒糖时,妈妈为什么很生气?
(2)听完金吉娅的讲述后,妈妈的心情怎样?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妈妈的心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3)教师小结:妈妈的心情变化无非是突出金吉娅的美好心灵的陪衬。我们可以通过妈妈心情的变化进一步体会到金吉娅的可贵品质。
五、总结课文,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浓浓的爱(包括母子之爱、手足之爱、金吉娅对陌生女孩的爱)
六、作业设计
元旦节快到了,让我们给亲人、朋友送上我们心中的爱吧。学生自制贺卡,给父母亲或朋友送上祝福。
【结合本单元的专题“爱的奉献”布置作业,让学生在体会课文中浓浓的爱的基础上完成这次实践作业是很有意义的。】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