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吴雁驰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所提倡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是一种新的、有效的教学策略,但是在具体实施中该怎样处理好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引导的关系呢?我们批判了以往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否定了满堂问的牵牛式教学,而对时下放任自由、满堂喝彩的放羊式教学也同样不满,那么该如何开展对话式的教学呢?对话教学要不要预设目标?预设目标的依据又是什么?怎样在教学中落实“三维”教学目标?课堂上如何开展师生教学对话?上课前教师该如何备课?这些是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考虑的问题。下面我们以《〈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为例对以上问题进行探讨,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1、文本分析:
《邹忌讽齐王纳谏》是古代历史名著《战国策》中的名篇,文字易懂,语句流畅,人物生动,故事性强,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教育意义,便于课堂上反复诵读,宜于在为人处事、交际修养等方面启迪学生心智,适合初中文言文教学。原来该文被编在高中教材中,现教材编者多将它编入初二或初三的语文课本中,可谓“英雄所见略同”吧。
2、学情分析:初二、初三是学生学习、积累文言字词的黄金时期。儿童在小学阶段初步形成了现代书面语的语感,初中则应加强文言文的语料积累,培养文言文的语感,为高中阶段进一步学习、研究古代文化打基础。因此初中文言文教学应将语言解读、语料积累放在首位,如果这一步不首先解决,其他教学目标就难以达到。
3、课标参照:7~9年级关于文言文阅读的阶段目标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对于阅读教学有这样的建议:“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说明:我们认为“文本特点”“学生特征”“课程标准的有关规定”,是教学设计的基本依据,把握这三个基本要素有利于在教学中突出语文的自身特点,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落实新课标的语文教学基本理念。)
〖预设目标〗
1、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2、引导学生探究课文的思想内涵,欣赏邹忌讽谏齐王的语言艺术。
3、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丰厚,从中汲取民族文化的智慧。
(说明:预设目标是相对于课堂生成目标而言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本身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预设教学目标与课堂生成教学目标并不矛盾,关键是要给学生预留思维空间。另外从阅读对话的角度来看,对话要有话题,预设目标是学生、教师、文本、编者四者对话的共同话题。)
〖教法、学法〗
1、通过反复朗读课文,理解文意。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把握人物性格,深入理解故事的思想内涵。
3、通过研读体味、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
〖教学步骤〗
1、讲故事,引入文章背景。
2、读准字音,读清句读,把握文意。
⑴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大声自由朗读课文,把不理解的字词画记下来,并尝试用一两句话概括故事大意。
⑵提名朗读,学生评价,互相正音。
⑶正音练习(多媒体课件)。
⑷小组合作学习,质疑问难。
⑸句读辨析(多媒体课件)。
⑹疑难句子解读(多媒体课件)。
⑺齐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
3、读出思想感情,探究人物性格。
⑴分角色朗读(小组合作,探讨人物性格及人物对话的语气)。
⑵给连环画(根据课文内容制作)配音(多媒体课件)。
⑶自由评议。
4、读出智慧,欣赏邹忌的说理艺术。
⑴课堂讨论:邹忌说理的特点,设喻说理的好处。
⑵梳理文章结构(多媒体课件)。
⑶阅读反思:解题并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谈收获。
5、课后作业:
背诵全文。
(说明:语文学习重在实践─—学生的亲身实践,整个教学过程应由一个接一个的学习活动有机地串联而成。本设计的语文学习活动大致有:听故事了解背景、参照注释读课文、概括文章大意、推荐朗读并评议、正音练习、同伴互助质疑问难、句读辨析、特殊文言句式翻译、齐读课文、小组讨论揣摩人物语气、分角色朗读、给连环画配音、讨论设喻说理、归纳文章结构、谈收获等,其中朗读是主打项目,贯穿始终。朗读是文言文学习的传统方式,新课标也十分重视,我们在运用中有意将这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发扬光大。“读”是手段,通过“读”理解文意,借助“读”展开探究,在“读”中提高阅读质量。设计活动还要充分利用学生资源,组织合作学习,使同伴互助,相互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分析】
我们采用比较的方法,对教学设计的过程进行反思,试图总结出本次教学设计的得失,从中发现规律性的东西。
1、关于预设目标:
A、目标预设初案:
⑴复述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
⑵学习邹忌的讽谏艺术。
⑶在生活中运用“设喻说理”的方法。
B、目标预设修改案:
⑴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⑵引导学生探究课文的思想内涵,欣赏邹忌讽谏齐王的语言艺术。
⑶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丰厚,从中汲取民族文化的智慧。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对两个方案做了如下比较:
⑴两个方案的教学重点各是什么?
⑵从“学情”和“文本特点”来分析,哪个更切合学生的学习实际?
⑶执行哪个方案与文本的对话将更为深入?
(分析:A案把教学重点放在说理的语言技巧上,但“设喻说理”的语言技巧并不是马上就能用到生活中来的,需要长期的语言积累;再则初中文言文的学习首先要突破语言关,解读文本是首要任务;另外,面对这样内涵非常丰富的名篇,应充分开发其教学资源,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设计教学目标。A案比较片面地追求对说理方法的学习,显得有些急功近利,且对文本的利用不够充分。B案设计的教学目标为递进式的三个教学层面。“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是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体现了“三维”教学目标中的“知识与能力”维度;“探究课文的思想内涵,欣赏邹忌讽谏齐王的语言艺术”是对文本作深层次的解读,体现了由表及里的学习过程和对语言方法的学习;“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丰厚,从中汲取民族文化的智慧”是由文本拓展出更开阔的文化视野,使学生从感情上亲近中国传统文化,热爱自己的母语,体现了语文教学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追求。当然B案的目标⑶可能显得有些虚泛,但这正体现了语文潜移默化、熏陶感染作用的特点,如果在教学中提供更多的背景资料,联系生活现实,会使这一目标虚中有实。)
2、关于导语设计:
A、从生活导入:
“老师班上有个叫小明的学生,很聪明,对老师也很有礼貌,但就是上课的时候特别爱讲话,这不,数学老师又告状告到我这儿来了。现在我把这个难题交给大家,假如你是他的同桌,你会怎样劝说他改掉这个坏习惯呢?
……
可见语言的艺术性在生活中极其重要。其实,不仅是在现在的生活中人们注意到了这一点,早在古代,人们就已意识到语言艺术的重要性了,今天我们就一起回到战国时期,欣赏齐国大臣邹忌的讽谏艺术吧!”
B、讲故事导入:
“我国古代有一位国君,只知道吃喝玩乐,不理朝政,不管朝中大臣如何劝说,他依然我行我素,国家也一天天地衰落下去。有一天,来了一位琴师,听说国君爱听音乐,特赶来助兴。国君非常高兴,马上召见了他。可这位琴师,调试好了琴弦,两手抚在琴上,就是不开始弹,而是向国君讲了一大通弹琴的道理。国君一听琴师懂得这么多,更想听他弹奏一首曲子了。琴师却慢吞吞地说:‘我一时半会没弹,您就急成这样,大王,您是治理国家的,国家在您手中就好像琴在我手中,您抚着国家这张大琴,几年来没有弹奏一曲,难道人们就不着急吗?’国君恍然大悟。于是拜琴师为相,勤于治国,终于使国家强盛起来。
同学们,你们知道故事中的人物是谁吗?他们就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国君和丞相─—齐威王和邹忌!你们都想知道和你们生活在同一片热土上的两千多年前的古人的生活情景吧?好,那么今天让我们一起穿过时空隧道,上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战国,去领略发生在他们之间的另一个精彩故事吧!”
我们可将这两段导语作如下比较:
⑴哪段导语更符合初二、初三学生的认知心理?
⑵哪段导语更能引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⑶哪段导语更能保护学生初读文本的第一印象?
(分析:导语A显得幼稚,像是对小学生说话,并且暗示了文章的教学内容。导语B显得成熟一些,吻合初中学生喜欢了解历史的心理,并且暗扣课文的比喻说理艺术,还附带介绍了课文的时代背景。目前的阅读教学有“理念先入”的倾向,往往在学生阅读文本之前,通过预习题、教学目标展示、课文导入语等预读环节,对文章的内容做过多的暗示,削弱了学生亲身阅读的实践力度,限制了学生自主阅读的思维空间,这样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课文的导入语主要目的在于制造阅读期待,激发阅读兴趣,但又要保护学生初读文本的个性化阅读的第一印象。)
3、关于师生对话探究文章内涵的问题设计
A案:
⑴请你根据文中的句子对邹忌的外貌进行描绘。
⑵齐国还有没有比邹忌更美的人?从哪里可以看出?
⑶是谁认为邹忌更美?为什么?
⑷邹忌是怎样分析“王之弊”的呢?
⑸邹忌说理有什么特点?
B案:
⑴齐威王为什么能接受邹忌的规劝?
⑵邹忌的规劝艺术妙在哪里?
⑶他为什么要用设喻说理的方法来规劝齐王?
⑷学了这篇课文之后你有什么收获?
这两套问题设计各有什么特点?
分析:A案提问稳妥,前三个问题的答案基本上是惟一的,便于老师驾驭课堂,但留给学生自主思维的空间很小,有“设圈套让学生往里钻”之嫌。B案留给学生自主思维的空间大。问题⑴不但可谈善谏者的巧妙,还可谈纳谏者的大度;不但可谈邹忌的自知之明,还可谈其推己及人的智慧。问题⑵让学生自己去探究邹忌规劝艺术的妙处,可从以“小家”喻“国家”的“设喻说理”方法去体会其妙处,也可以从“妻、妾、客”三比“宫妇、大臣、四境之内”的类比推理法去领会其逻辑的严谨,当然,并不一定要说出其术语名称,关键是要让学生从心里领会邹忌说理的妙处。问题⑶引导学生设身处地体悟当时的社会背景、人物身份,从而进一步理解故事深层次的人文内涵,同时暗中将学生的阅读视角从书内引向书外,引向现实生活。问题⑷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反思自我,联系生活实际。
4、关于教学环节、流程的比较:
A案:
听故事,了解文章背景。
参照注释自读课文,了解故事大意。
读准字音,读清句读,把握文意。
读出智慧,欣赏“讽谏”的说理艺术。谈收获。
读出思想感情,分角色朗读。
B案:
听故事,了解文章背景。
参照注释自读课文,了解故事大意。
读准字音,读清句读,把握文意。
读出思想感情,分角色朗读,探究人物性格。
读出智慧,欣赏“讽谏”的说理艺术。谈收获。
这两套方案教学环节的设计一样,只是流程安排有所不同,哪一个更符合认知规律呢?
分析:A案将“分角色朗读”放在最后,带有表演性质,这样安排不是不可以,但从认知的角度看,不太合理,因为对“讽谏”艺术的欣赏需要知人论世,“设喻说理”的方法只有在特定环境中才能看出效果。B案借助“分角色朗读”来探究人物的思想感情,最后“谈收获”,更顺理成章,符合认知逻辑;学生讨论收获将会从思想内容和说理艺术两个方面展开,思维的空间更大,对文本的利用更充分。
5、关于教学思路:
记得于漪老师曾说过:“语文课最怕上糊。”大概是因为语文本是情感的东西,要把感性的东西教给学生,条理性就显得非常重要,为了避免把课“上糊”,教学思路一定要合理,要有层次感,板块要清晰。本课的教学思路基本上可分为“阅读期待”—“阅读理解”—“阅读反思”三大步骤,其中“阅读理解”是主体。阅读理解又大致可分为三个层面:字面上的理解是浅层次的,内容上的理解是深层次的,人物个性化语言的理解则带有欣赏意味。其图示如下:
新课程对教师的备课要求更高了。教师备课首先要备教材,钻研文本,了解背景知识;其次要备学情,了解学生的认知心理,揣摩学生可能会提出哪些问题,参照课程标准预设教学目标;再之要备活动──精心设计各种语言实践活动,独立的、互助的、探究的,在活动中开展教学对话;继之要备流程,依据学习的认知规律和文本特点合理安排教学步骤。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是一次教学活动成功的一半,但毕竟只是一半,一堂好课是师生共同创造的,需要教师在课堂上随机应变,发挥教学机智,及时分析学情,进行教学反馈,才能在教学对话中激发出生命智慧和创造潜能的火花。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