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第三中学 江异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积累字词,学会运用。
⑵理清两文的论证思路,把握其内容。
⑶理解两文的读书观,进一步增强对读书的目的、方法和作用的认识。
⑷分析理解两文的论证方式及方法,揣摩精练有力的语言,体会其表达效果。
2、过程与方法:
教学本文宜采用“批注式阅读法”和“比较阅读法”。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指导点拨,组织学生互动合作,讨论探究,在思维的碰撞交流中,自主评价、独立判断。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读书热情,培养正确的读书观,充分享受和汲取人类文化成果,做一个精神富有的人。
【教学重点】
1、理解两篇文章的观点,掌握其论证方法。
2、学习运用比较阅读法。
【教学难点】
1、理清培根《谈读书》的论证思路。
2、如何理解“不求甚解”?为什么不少人批评“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带
【教学方法】
1、批注式阅读法
2、讨论探究法
3、比较阅读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十年寒窗,伴着馥郁的书香,我们一天天长大。请你坦诚地告诉大家:你喜欢读书吗?你读过哪些书?读书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感悟?(学生自由谈)
现在我们看看,在《谈读书》一文中,培根给我们谈了些什么?
二、整体感知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带,学生听读,初步感知课文,并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
学生交流积累的生字生词,投影显示
藻饰(zǎo):修饰文辞。
狡黠(xiá):狡诈。
诘难(jié nàn):诘间,为难。
滞碍(zhì):不通畅。
味同嚼蜡:形容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吹毛求疵:细致到烦琐挑剔的地步。
寻章摘句: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断、词句,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2、学生交流初读课文的感受
二、精读课文,理请论证思路
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
提示:要理清作者的思路,运用学过的知识归纳、总结。
学生自己批注,讨论明确:文章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去理解:
2、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过且过知”)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
⑴先从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学生集体回答)重点阐述了读书的好处。
⑵后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并论述读书和经验的关系:(学生通过看书迅速作答)
⑶最后指出,只有明察事理的人才能够读书、用书,而用书的智慧是在观察生活中得来的。
⑷提问体会句子含义及作用。文章开头的第一句话,运用的是排比说理。
⑸提问体会论证方法: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体会:培根在其作品中往往采用这种手法,显出其文笔老练,说理透彻。又如:“德行犹如宝石,朴素最美。”“声名犹如大河,空虚无物者浮,实学有才者沉。”……这种比喻的运用,使其文章更显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3、第二层:(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始能无知而显其有知)阐述读书的方法。
⑴本层第一句,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明确:这一句指出读书要仔细推敲细思,反对故意挑刺,迷信书本和仅限于文字推求。
延伸:孟子“尽信书不如无书”。
⑵对不同的书,作者又主张怎样?
明确:学生找出语句,明确作者主张采用不同的读书方法。
⑶找出文中作者提倡把读书和讨论、作文、做笔记结合起来的那些句子。
4、第三层:(读史使人明智~结尾)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
分两个小层理解:
⑴作者在这一层举了一系列的例子,目的是论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体会其说理方法。
明确:排比说理、归纳说理。(正面指出)
⑵作者进一步指出,人的精神上的缺陷,可以用读书来弥补,就像身体百病,可以用运动驱除一样。 (反面指出)
论证方法:对比论证、举例论证。
三、学习论证方式
象这种论证方式,叫做立论。所谓立论,就是正面提出观点,逐层论证。《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和《要有格物致知精神》都是这类文章。与之相对应的一种论证方式,叫做驳论,即先树立批驳的靶子,在批驳别人观点的过程中阐述自己的主张。我们即将学习的《不求甚解》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都是驳论文,区分的关键就看在文章的开头是否有一个作为靶子的错误观点。
四、品味文章语言
黑格尔说过:“他(培根)的著作虽然充满着最美妙、最聪明的言论,但是要理解其中的智慧,通常只需付出很少的理性努力,因此他的话常常被人拿着当作格言。”英国文学家雪莱也说:“他的文字有一种优美而庄严的韵律,给感情以动人的美感,他的论述中有超人的智慧和哲学,给理智以深刻的启迪”。
下面,请同学们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交流,说明理由。
过渡:前文重点谈读书的益处,该怎样读书呢?有人说,读书要“咬文嚼字”也有人说应“不求甚解”,你知道“不求甚解”该怎么理解吗?我们看看马南政邨的驳论《不求甚解》,看看他是怎样理解的。
五、指导学生自读《不求甚解》
1、教师设计相关问题指导学生自读,掌握本文的论证思路、方法,正确理解作者的观点。
多媒体显示:
⑴“不求甚解”是何意?作者是如何理解“不求甚解”的?
⑵请谈谈本文的论证思路。
⑶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⑷为什么不少人批评“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
学生讨论明确答案。
2、比较阅读两篇文章:
学生自由选点,比较两文的异同。
示例:语言风格不同。《谈读书》语言风格平易流畅,灵活地穿插比喻、排比、类比的修辞手法,充分随意的特点。《不求甚解》语言平易亲切,娓娓而谈,用语简约,生动形象。
论证方式不同。《谈读书》是议论,《不求甚解》是驳论。
论证方法略有不同。
六、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用“别人都说……而我觉得……。因为……”的句式说一段话,运用驳论。
七、小结
两篇文章,思路清晰,论证方法灵活多样,有理有据,是议论文中不可多得的精品。明晓读书的意义,掌握立论和驳论,是学习本文的收获。同学们学到了么?
八、作业
1、自创一则关于读书的格言。
2、模仿《谈读书》写一篇交友的文章。
【板书】
读书的正确目的对比论证
《谈读书》读书的方法立论比喻论证
读书的作用归纳论证
竖靶子
引出处举例论证
《不求甚解》释新义驳论引用论证
举例子对比论证
引语录
结上文
【教学反思】
教学本文,应该设法让学生充分地“活”起来,“动”起来,将教师“教”的活动巧妙地转变为学生“学”的活动,将本需由教师讲析出来的内容由学生在充分的课堂活动中读出来、找出来、析出来、悟出来、品出来,这样才能真正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目标。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