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

浙江省海宁市盐官镇郭店初级中学 语文教研组

新学网 > 语文 > 人教课标本九年级上册 > 智取生辰纲 > 《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1、了解课文的叙事线索,了解本文结构完整、线索清晰、情节跌宕起伏的特点。

2、了解杨志的思想性格,了解本文用复杂的矛盾冲突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

本文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相关背景知识介绍: 作者施耐庵,名耳,字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代表作即《水浒传》。清初金圣叹将《水浒传》删为71回,加以修改评点,写到“梁山泊英雄排座次”为止。并将这个71回的《水浒传》列入“六大才子书”之五:《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这个本子的文学性较强,影响较大。

二、课文内容理解

1、本课文节选自《水浒传》,内容是杨志等人在秘密押运生辰纲途中的具体情景和生辰纲被劫的经过。整个故事涉及运“纲”和劫“纲”两方面的人物,两方面人物围绕的核心是“生辰纲”。在运“纲”方面,思考下列问题:

⑴课文紧承前节所叙梁中书采纳杨志意见,采取隐蔽目标、伪装客商、暗地偷运的方式运送生辰纲。课文怎样描写杨志一行人的行为?

⑵为什么在“人家渐少,行客又稀”“山路”地方,越是紧张,要“辰牌起身”“申时便歇”“逼赶要行”?

⑶杨志与11名军汉的矛盾是在怎样的条件下产生的?

⑷杨志与老都管的矛盾是怎样逐步发展的?最后结果如何?

⑸在天气、地境、人物的矛盾的不断发展中,故事情节也环环相扣地向前推进,到黄泥冈,终于不可调和,课文在这里是怎样描写这一不可调和的?

2、在运纲一方15人的矛盾斗争中,杨志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失败了,妥协了,退让了,队伍终于在他确认的不应该歇下的时间里在不应该歇下的地方歇下了。这一歇,后面的情节就“应运而生”,另一方面的人物出台了,“智取生辰纲”开始了。理解:

吴用利用酷热难耐的天气,知道赶了半天路的杨志一行会口渴,于是设计在酒中下蒙汗药。当杨志一行在松林里歇息时,晁盖等人出现了,但他们扮作行商的客人,首先使自己处在了暗处,同时为后面证明酒中无药作铺垫。然后,由白胜挑着满桶诱人的白酒(此时尚是好酒)走上了山岗。果然,军汉们垂涎欲滴,但当即受到杨志的阻拦,怀疑里面有蒙汗药。白胜欲擒故纵,立刻表示不卖了。然后由晁盖等人过来先吃掉一桶,一则表明此酒无药,让杨志放松警惕,二则借舀酒作掩护,前一瓢装作要占便宜,后一瓢下药。而白胜追这个,夺那个,竟和平常小贩卖酒一样,毫不露破绽。这样一做戏,杨志也不由得有点相信这是好酒了,于是同意买。但白胜又一次欲擒故纵,一个劲儿不卖,这就彻底麻痹了杨志的警惕心理,终于全被蒙汗药麻倒,眼睁睁看着生辰纲被劫走。

三、学生再读课文,巩固理解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课文人物形象分析,作业练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课文人物形象分析:杨志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1、精明能干:

五七日后,人家渐少,行客又稀,一站站都是山路。杨志却要辰牌起身,申时便歇。

2、粗暴蛮横:

杨志赶着催促要行,如若停住,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逼赶要行。

杨志道:“你这般说话,却似放屁!前日行的须是好地面;如今正是尴尬去处,若不日里赶过去,谁敢五更半夜走?”

杨志大骂道:“你们省得甚么!”拿了藤条要打。

3、这篇小说是如何刻画人物的?

课文无论是对杨志精明、谨慎、蛮横的性格特征的刻画,还是对晁盖等七人足智多谋、随机应变、团结应战的群体描写,都是把他们放在故事情节中,通过他们的语言和行动来展现的。这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个特色,这与重视心理描写的现代小说有很大不同。

三、问题探究

这篇小说在结构安排上有什么特点?

课文题为“智取生辰纲”,但如何智取、晁盖等人做了哪些准备,作者都没有点明,而是着力描写杨志与众军汉如何闹别扭、如何鞭打众军汉,老都管如何掣肘,虞候如何进谗言,以及军汉们如何埋怨,读者的目光完全被作者引向杨志一行的矛盾上。杨志千方百计提防别人暗算,虽然有内部不和,由于他的小心谨慎,似乎万无一失了,但吴用的妙计却一直在按计划实施着;等杨志一行被蒙汗药麻翻在地,眼睁睁看着生辰纲被推走,读者也如坠五云雾里,弄不明白到底在哪一步酒里被下了蒙汗药。最后作者才补叙出其中的种种情状。这样一边明写杨志如何防范和保护,一边抢夺的计划却在读者的眼皮底下偷偷实施着,最后全盘端出,造成一种意外的效果,使读者不得不佩服吴用“果然赛过诸葛亮”。如果这个故事换一种写法,把晁盖等人的用计和行动明写出来,把他们的行动和面貌直接展示在观众面前,那故事就平淡无奇了。可见,同一个故事,从不同的叙事角度来讲,效果会大不一样。

四、作业练习

1、本文生字词听写积累。

2、解释加横线字词的古今异义。

六月十五日:古,;今,

值得便骂人:古,;今,

理会得甚么:古,;今,

一般还你钱:古,;今,

计较都是:古,;今,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