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宁安市海浪镇第一中学 李桂清 于雪菊 杨波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
⑴熟读、疏通文意,掌握一词多义。
⑵认识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经过及必然性。
⑶培养学生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及读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研讨把握文章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立远大理想,志当存高远
【教学重点】
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刻画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掌握一些读史的知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中国历史上曾涌现出无数的反封建统治的英雄,他们揭竿而起,陈胜、吴广便是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袖,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来解读秦朝大泽乡起义这段历史。
二、读
1、读注释了解作品及作者。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人,伟大的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起黄帝,下迄汉武帝约三千年的历史,共一百三十篇,分十二本纪,三十世家列传,八书十表,被
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读准字音:
鸿鹄(hú)闾左(lǘ)罾(zēng)谪戍(zhé shù)度(duó)忿(fèn)恚(huì)数谏(shuò jiàn)笞(chī)毋(wú)宁(nìng)蕲(qí)徇(xùn)3、读文:
⑴领读;
⑵学生自由朗读。
三、研讨
1、找出读文时遇到的疑难问题,小组内交流
2、出示重点词句,学生讨论,翻译:
怅恨久之苟富贵无想忘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等死苦秦将兵之次所旁祠中指目
爱人忿恚恃笞借第令毋斩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与皆来会计事被坚执锐
3、找出文一词多义现象:
会:会天大雨(恰逢)
与皆来会计事(聚会)
书:乃丹书帛早(写)
得鱼腹中书(字条)
故:广故数言欲亡(故意)
以数谏故(缘故)
将:为楚将(大将)
上使外将兵(带领)
乃:乃谋曰(就)
乃公子扶苏(是)
令:间令吴广……(派)
守令皆不在(县令)
次:皆次当行(编次)
之次所旁(驻扎的处所)
为:为屯长(当)
为天下唱(替)
道:道不通(路)
善道(道理)
4、找出词性活用现象:
乃丹书帛曰
丹,用丹砂(名词作状语)
夜篝火
篝,用笼罩(名词作动词)
狐鸣呼曰
狐,像狐狸一样(名词作状语)
5、古今异义:
会计:古义:聚会,商议
今义:管财务的人
6、通假字:
固以怪之:“以”通“已”
被坚执锐:“被”通“披”
四、小结
1、本节课初步了解了大泽乡起义。
2、读古文应先从字音,停顿、重点词句入手,掌握文面义,并注意特殊文言现象
五、知识积累及运用
1、给一个文言文课外语段,疏通文意(课后练习三)
2、课后习题。
【板书设计】
陈涉世家
司马迁
《史记》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
特殊文言现象:
一词多义:会次乃故道令为书将
古今异义:会计
通假:以──已被──披商──谪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要读透一篇文言文,仅理解文面义还不够,还须把握其内涵,这节课我们就来直视《陈涉世家》那场声势浩大的起义
二、读文回答
1、文中记录了大泽乡起义的哪些内容?
(起义的原因,经过及浩大声势)
2、文章以陈胜为中心人物,写了哪些内容?
(少时的鸿鹄)之志,服役后起义称王)
三、合作探究
1、整体感知:
⑴理清课文顺序
⑵画出你认为有重要意义的句子
2、师生互动:
⑴既然陈涉是中心人物,为何开头列出吴广?
(暗示他在起义中的特殊地位)
⑵文中写“陈涉少时”与人“佣耕”而“辍耕”的细节,目的是什么?
(介绍陈胜少有大志)
⑶这次起义的原因是什么?
(直接原因:天大雨,道不通,已失期,法皆斩(徭役繁重,法律苛酷)
根本原因:天下苦秦久矣(国内阶级矛盾尖锐)
⑷陈涉吴广是如何谋划起义的?
(以受爱戴的将领的名义发动起义)
⑸陈涉吴广为起义作了哪些舆论准备?有什么作用?效果怎样?
(鱼腹藏书,篝火狐鸣。作用:威众,效果:卒皆夜惊恐,旦日,往往语,指日)
⑹第三段开头交待了几个场面?有什么用意?
(并杀两尉召令徒属为坛而盟。体现起义运动计划周密)
⑺第三段后半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展现了起义的大好形势,“鸿鹄之志”变成现实)
分析人物形象:
陈涉:苟富贵,无想忘:(不甘于贫守命的反抗精神)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有理想有抱负)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敢于推翻封统治的斗争精神)
“天下苦秦久矣”(有敏锐的洞察力)
师讲解:作者将其归入“世家”一类,可见对他的功绩是肯定的
四、小结
1、本文写了陈涉起义的原因,经过及浩大声势,歌颂了农民战争的威力,歌颂了起义领袖陈胜。
2、紧扣“起义”这个中心,详略得当。
⑴运用细节和个性化语言刻画人物。
⑵语言简洁,用词富有表现力。
五、知识拓展
我们今天的领导者应从这场起义中总结哪些经验教训?
六、巩固练习
结合史料,给陈胜写个人物介绍。
【板书设计】
陈涉世家
司马迁
谋划起义:原因直接:失期、法皆斩
根本:天下苦秦久矣
策略:立公子扶苏项燕
舆论:鱼腹藏书
篝火狐鸣
发动起义:开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
为坛而盟
迅猛发展
各地响应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