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黑龙江省鸡西市第一中学 吴振凯

新学网 > 语文 > 人教课标本八年级下册 > 藤野先生 >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掌握本课重点词语;

⑵理清课文线索,把握文章内容。

⑶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抓住人物特征,表现人物高贵品质的写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

检读──默读──解读──品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和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理清课文线索,把握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抓住人物特征,表现人物高贵品质的写作方法。

【板书设计】

点:交往

线:交往前──交往中(初识:外貌、感受;相处:订正讲义、改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询问裹脚;惜别:缘由、事件──弃医从文)──离别后

【教学模式】

四读·八步·三品能力综合分项训练教学法。

教学步骤教学内容查漏补缺

线

穿一、基础检测

1、字词:

烂熳(màn)绯红(fēi)

油光可鉴(jiàn)发髻(jì)

芋梗(yùgěng)挟着(xié)

不逊(xùn)匿名(nì)

诘责(jié)杳无音信(yǎo)

教诲(huì)瞥见(piē)

深恶痛疾(wù)解剖(pōu)

芦荟(huì)畸形(jī)

宛如(wǎn)

2、词语:

深恶痛疾、杳无消息、毫不介意、抑扬顿挫、油光可鉴、标致、不逊、诘责、托辞。

3、常识: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代表作品: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 《朝花夕拾》《野草》;杂文集《坟》《且介亭杂文》等。

二、层次梳理

点:交往

线:交往前──交往中(初识:外貌、感受;相处:订正讲义、改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询问裹脚;惜别:缘由、事件──弃医从文)──离别后

一、复述文意

(直忆式讲述;创意式讲述)

二、感悟漫谈

这篇散文记叙了作者1902年夏末至1906年初春在日本留学的生活片断。写作年代则是在鲁迅离别了藤野先生二十余年后的1926年10月12日。鲁迅到日本学,本想以学医来救国救民,可在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习时,有一次观看反映日俄战争的影片,片中中国人看日本枪毙给俄国人做侦探的中国人的麻木神情给鲁迅以很大的刺激。从此,他弃医学文,决心用文艺作为武器进行战斗,从而唤起国民的觉醒。鲁迅写此文时,正当“三·一八”惨案发生之后,鲁迅积极支持爱国学生的正义行动,与反动军阀以及反动文人进行英勇斗争,用战斗的文章来抨击“正人君子”的迫害,抒发自己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歌颂没有民族偏见、正直、热情的藤野先生所代表的日本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一、标题解读

选自《朝花夕拾》。“朝”读 zhāo,早晨的意思。早晨的花到晚上拾起来,说明这个集子的文章都是回忆性的。藤野是作者在日本仙台留学期间遇到的一位医学导师,他在鲁迅留学日本期间给了鲁迅很大的帮助和鼓舞,因此鲁迅很尊敬他,怀念他,写下此文,也诣在说明自己弃医学文的原因。

二、问题探究

1、文章是按事情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组织典型材料的。

2、以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为线索:

3、变换了三个地点:

⑴在东京:

①作者抓住清国留学生的主要特征──将长辫盘在头顶,来描写他们的不男不女、不伦不类的丑恶形象。

②用两个贴切的比喻,“形成一座富士山”和“宛如小姑娘的发髻”,加上“油光可鉴”,生动形象地描绘与讽刺了清国留学生的奇特打扮。“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实在”是“的确”的意思,“标致”是“漂亮”的意思,用“实在”修饰“标致”,说思想腐朽的清国留学生“的确漂亮”,这是反语,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极端憎恶的感情。同时,还以“上野烂漫的樱花”之美来反衬这群清国留学生之丑。

③“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无非”是“只不过”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东京“清国留学生”的恶浊生活的憎恶、失望和不满。这群人生活空虚、无聊,引发了作者“到别的地方去看看”的想法。这也就是作者要离开东京去仙台的原因。第一部分内容看似与写藤野先生无关,实际上从侧面反映了鲁迅不愿与清国留学生同流合污的爱国主义思想。他离开了东京,前往仙台,这为与藤野先生的相识埋下了伏笔。

⑵在仙台:

①因为“日暮里”中“日暮”会使作用自然想到“日暮途穷”之意,从而触发他对社会黑暗的忧愤之情,所以记得;“水户”则是反抗清朝至死不渝的朱舜水客死的地方,作者这时也正身居异国他乡,对这样一位具有民族气节的学者自然会产生仰慕之情,因而也记得。这样写是为了表达作者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

②“大概是物以希以贵罢。”

“大概”有猜测、估计之意,作者用“大概”一词诙谐而含蓄地猜测其根本原因大概是出于日本人民的善良心地和对中国留学生的友好之情。

③受到的优待是“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这段生活情况的描写反映了中日人民的友好情谊,又隐约让人感受到弱国国民的辛酸,这是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的反映。这段生活情况的描写为下文中要写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埋下了伏笔。

④“居然睡安隐了。”“居然”表示出乎意料之外,竟没有想到的意思。表达了作者以不好的生活环境并不在意,这种态度说明作者的生活上的刻苦精神。

⑤写藤野先生,作者抓住了他的外貌特征、举止、声调等方面的主要特征,将一个正直的学者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诣在表现先生的严于治学和生活检朴的崇高品德。

⑥写了他的四个典型事例。从四个方面来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

A、修改“我”抄的讲义。表现了先生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B、指出“我”绘的解剖图中的错误。表现了先生热情关心,严格要求的工作作风。

C、关心解剖实习。表现了先生的正直无私,直挚诚恳的工作精神。

D、询问裹脚。表现了先生的探索研究,实事求是的精神。

通过这四个典型事例的记叙,赞颂了藤野先生认真负责、从严治学、热情关怀、正直诚恳、毫无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这些也就是藤野先生为什么要满腔热情地教育鲁迅的原因。

⑦写了“匿名信”和“看电影”这两件事。这两件事对探索救国救民之道的鲁迅刺激很大。使作者从中深感弱国弱民倍受岐视的悲哀,激发了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为拯救民族、富国强民的斗争精神。也使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作者这样做的原因:中国民众的愚味、麻木,使他深感医学只能解救病人肉体上的苦痛,要真正解救自己的民族首先要救治人的精神,唤醒民众的觉悟。

⑧“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说明无一例外地是这样的幸灾乐祸,麻木不仁,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反动派长期统治下的人们精神麻木的痛恨。

⑶离开仙台:写“我”没有给藤野先生寄照片和通信的原因。是因为作者对中国辛亥革命后,依然是黑暗混乱的局面感到失望和不满,他不愿意将这种情绪带给他敬爱的老师,对良师的期望无以告慰,用一个“竟”字将自己的这种无限遗憾和内疚之情表达出来。

4、与藤野先生相处写了他四个典型事例,赞扬他认真负责、正直热情、严谨求实的精神。还写了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抒发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2、写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怀念、感激之情以及对他的崇高评价。藤野先生品格高尚,尤其是他毫无民族偏见──他对“我”的热心期望,“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大而言之,是术……”。

3、作者为了怀念藤野先生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是装订收藏他改正的讲义;二是把藤野先生的赠照挂在书桌对面的东墙上,激励自己,增强自己的斗争勇气和力量,三是用自己战斗的笔“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作者用这种“韧”的战斗精神和坚持继续战斗的行动,来表达自己对藤野先生的仰慕、怀念之情。

一、品读

(结合自身生活实际回味文中情感内涵)

二、生活故事

学习本文抓住主要特征和事迹来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的写作方法,写一篇短文。

(要求:选自己熟悉的人来写,写前要认真观察,并能作出进一步的接触和深入了解。)

预习《我的母亲》,完成各环节内容。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