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东湖中学 蔡彦
【活动目标】
1、调动学生文学、艺术、科学等方面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接触自然,捕捉春天,感受春天。
2、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搜集、筛选能力以及初步的艺术欣赏能力、文学创造能力。
【活动重点】
1、自然日志的编写:通过直接观察一种动植物,感受春天的踪迹,将活动过程记录下来并加以整理归纳。
2、搜集有关春天的农谚、诗歌、民谣,了解不同人对春天的不同感受。
【活动难点】
通过文学、艺术等创作手段来表达自己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课时安排】
课外活动两周,课内活动两课时。
【活动过程】
〖课外准备〗
课外活动说明:第一周为资料搜集时间,第二周为资料整编和策划活动时间。
1、让学生明确本次活动的目标、任务。
2、把全班学生按个人兴趣分组,选出组长一名组织活动。(组长须是责任心强且有一定组织协调能力的人担当。)
⑴文学兴趣组:
收集有关春天的古诗、现代诗歌或抒情散文,找好配乐,准备举行“颂春”朗诵比赛;为优秀绘画、摄影作品配诗;用散文、诗歌、童话、杂感等形式记录下对春天的感悟。
⑵生物兴趣组:
搜集有关春天六个节气的农谚及物候变化、农事活动的资料,作好归纳整理,并结合生物课的知识开展一次“春天知多少”的知识竞赛;选择一种动物或植物进行跟踪观察,作好记录,然后整编成一辑自然日志。
⑶音乐兴趣组:
搜集有关春天的中国民歌、民谣、小曲,通过独唱、小组唱等形式(可适当伴舞),策划一场“歌唱春天”的小型音乐会。
⑷绘画兴趣组:
替文学兴趣组搜集的名诗作画,并到大自然中采风,开展“绘春”画展。
⑸摄影兴趣组:
到大自然中采集春天,选出优秀作品进行展览。
3、各兴趣组学生(2~4人)自由组合,编成图文并茂的手抄报进行评比。
4、教师指导工作:
⑴语文教师可向学生提供二十四节气歌及释义,提供“诗配画”“画配诗”的相关网站;对学生的文学创作(特别是诗歌)可适当放宽要求,重在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
⑵请生物、音乐、美术等学科的教师参与指导、评价活动。
〖课堂活动〗
第一课时
1、导入:
由歌曲《春天在哪里》导入。同学们,在这个草长莺飞的季节里,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去寻觅春天的踪迹吧。
2、活动开展:
活动一:记录──春天的足迹:
⑴生物兴趣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简要介绍搜集的农谚和农事、物候知识,对其中一些作出适当的解释说明,派另一名代表介绍本组观察记录某种动植物的情况,展示编辑的自然日志,组长对本组活动情况进行小结和自我评价,最后组长在全班中开展“春天知多少”的知识抢答竞赛。
⑵活动评价:邀请生物老师参与该组课内外活动,并对其成果展示点评打分;语文科代表和语文老师对该组的策划主持,口语表达进行打分。
活动二:创造──诗情画意的春天:
⑴文学组、绘画组、摄影组分别向全班展示本组的“诗配画”、“画配诗”,并说明自己的创作意图。
⑵活动评价:美术、语文老师从“诗画配合是否恰当,画作选择是否富有意境和情趣,作品是否具有创造性和想象力”等角度为学生的创作进行点评;请全班同学投票选出最喜欢的“诗配画”“画配诗”作品。
第二课时
1、导入:
上节课同学们寻找到春天的足迹,并用艺术、文学的形式创造了一个诗情画意的春天,今天,我们还要用歌舞、朗诵等形式为春天唱一首赞歌。
2、活动开展:
活动三:展示──春天的赞歌:
⑴文学兴趣组以配乐朗诵的形式向全班展示搜集或创作的“颂春”诗歌、散文、童话;音乐兴趣组以独唱伴舞、二重唱、小组唱等形式为春天唱一组赞歌;绘画、摄影兴趣组展示本组优秀作品;自由组合的学生展示图文并茂的手抄报。
⑵活动评价:邀请音乐、美术老师对演唱及艺术作品进行评价打分;语文老师、科代表和其余组各一名代表为朗诵评分;请全班投票选出“我最欣赏的手抄报”。
3、活动小结:
学生发言:谈谈此次活动的感想。(可从集体的合作,个人的创意或整个活动的过程遇到的问题谈起)
教师小结:可从活动中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知识与能力综合运用的情况,活动成果展示和交流效果等角度进行中肯评价,以激励学生下次活动的能动性。
【活动建议】
1、把学生在活动中收集的资料和记录的信息分门别类整编成册,成为一本小资源库。
2、把活动中的优秀文章推荐到校刊校报,甚至校外的刊物杂志,肯定学生的成绩。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