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网首页 语文 数学 物理 化学 作文 感动 心灵鸡汤 人生感悟 名著知识 成语大全 唐诗 宋词 名人名言 英文词典 登录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北大附中远程教育网

新学网 > 语文 > 人教课标本八年级下册 > 端午的鸭蛋 > 《端午的鸭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积累词语,掌握“掩、门楣、苋菜、籍贯、城隍庙”等词的读音、字形。学习运用“肃然起敬、囊萤映雪”两个成语。

⑵了解作者及其散文“小叙事”的创作特点。

⑶了解各地端午习俗,了解作者家乡独特的端午习俗,理解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⑷感受作者散文闲适自由的创作风格。

2、能力目标:

⑴朗读课文,感受本文的情趣,真正实现美读课文。

⑵理清行文思路,整体把握文意,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⑶揣摩语言,品味作者平淡而有味的语言特色,学习本文自然传神的表现手法,增强语感。

3、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关注日常生活细节的习惯,引导他们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

【教学重点】

1、指导朗读,读出情趣。

2、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激励学生用心体验生活,品味生活。

3、体会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

【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文章的结尾?是妙笔,还是赘笔?

【教学方法】

1、文献法:

课前收集有关端午节的资料,包括端午节的来源、端午节习俗、端午节诗词荟萃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朗读法:

本文独特的语言魅力只有在反复的朗读中才能体会得出。教师应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语气、语调,读出文章的风味来。好的朗读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文章的深意在朗读中自会呈现。

3、讨论点拨法。

4、涵泳品味法。

5、延伸拓展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资料展播,聚焦端午,了解各地民俗民情,创设教学氛围;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理清行文思路,划分文章结构,整体把握文意,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在你的家乡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呢?(同学交流)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在汪曾祺先生的家乡江苏高邮,端午节是怎么过的。

二、资料展播,聚焦端午,了解各地民俗民情

多媒体播放各地端午风情画。

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有关端午的资料(文字资料或图片),以小组为单位共同交流,然后各组推荐较有价值的资料全班交流,图片由实物投影显示,文字资料朗读或投影显示。

教师也可酌情提供一些相关资料,内容如下:

1、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女娲节、龙子节、龙船节、香包节、沐兰节、白赏节、解棕节、粽包节,时在农历五月初五,并有“小端阳”(五月初五)与“大端阳”(五月十五)之分。

2、端午节的起源:

普遍的说法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纪念各族英雄人物的说法也较盛行,这里面包括替父报仇雪耻的伍子胥、安贫守节的介子推、为操练水军而创设龙舟竞渡的越王勾践、威震西域的伏波将军马援、反对朱棣篡位的谏臣刘景、岁暮捉鬼的钟馗、忠于爱情的蛇仙白娘子等。另有夏商周三代的兰浴说。道教定农历五月初五为“地腊”,是日要香汤沐浴,驱逐瘴气,祭奠神祖,以保平安。

3、端午节的礼俗、食俗:

古人认为五月是“恶月”,因此自古便有端午避恶去毒的礼俗。后世端午节有许多习俗与食俗──诸如悬挂菖蒲、艾草、石榴花、大蒜头和龙船花;祛除蝎子、毒蛇、壁虎、蛤蟆与蜈蚣等五毒;饮用雄黄酒、朱砂酒和菖蒲酒;小儿涂雄黄、佩香袋、挂药包与系五彩丝、赐扇、沐浴兰汤;熙游避灾;露天饮宴;赛龙舟;比武;吃咸蛋和粽子;喝龟肉汤等。无不出自避兵鬼、驱魔疠、止病瘟、强身体之目的。

4、端午节各地不同风俗:

较流行的有龙舟竞渡,也叫赛龙船,传说是为了拯救落江的屈原。其他的活动还有插艾、贴符、挂图等。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教师配乐朗读课文,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

教师抽查学生预习情况。

(多媒体显示)

⑴给加粗的字注音。

菜城

⑵辨析形似字。

籍:____________________

藉:____________________

⑶释义并造句。

肃然起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囊萤映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任选四位同学回答。

明确:⑴yān,méi,xiàn,huánɡ;

⑵籍(jí,籍贯),藉(jí,狼藉;jiè,慰藉);

⑶肃然起敬:形容十分恭敬地表示敬意。囊萤映雪:分别指晋朝车胤和孙康利用萤火虫的光和雪的反光刻苦读书的故事。

2、学生大声读 课文,要求尽可能读出文章的风味、情趣。

3、全班推选两位同学示范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其余同学评点。

4、教师范读第2段,学生跟读。

5、全班齐读课文。

四、精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结构,整体把握文意

1、提问:请概括文章各段的段意,就文章的思路,谈谈自己的看法。

学生思考,然后同桌之间交流看法,学生自由发言。

明确:课文第1段,说“端午”,介绍端午的种种风俗。第2、3段,说鸭蛋,写家乡鸭蛋的名声、特色。第4段涉及端午的鸭蛋,着重写端午的“鸭蛋络子”。第5段写吃鸭蛋、玩蛋壳。第6段是补笔。

文章的题目为“端午的鸭蛋”,课文先从端午的风俗谈起,从各地均有的风俗写到家乡独有的风俗,再写到“十二红”,写到“咸鸭蛋”,然后介绍家乡的鸭蛋──高邮咸蛋,最后涉及正题,写端午的鸭蛋。

教师根据学生分析板书:

端午风俗家乡鸭蛋端午鸭蛋

2、提问: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作者为什么对家乡的咸鸭蛋久久不能忘怀?

学生仔细读第1段,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这是很多地方都有的。有一个风俗不知别处有不……”“还有一个风俗……”这些提示性的句子。

学生明确:作者家乡的端午共有七种风俗: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放黄烟子、吃“十二红”。前五种较普遍,后两种较独特。

作者对家乡的鸭蛋难以忘怀,这不是作者个人的心态,而是人类的普遍心理。家乡、童年永远是一个人生命时空中的至爱。文章洋溢着作者对家乡由衷的热爱与自豪,流露出作者对儿时生活的怀想与留恋。一个小小的鸭蛋凝聚着情趣、诗意和作者的满腔深情。

五、布置作业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请写一段文字介绍你们家乡中秋节有哪些传统习俗。模仿课文第一段的写法,以“家乡的中秋节,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为开头,100字左右。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品读课文,揣摩语言,学习本文自然传神的表现手法,感受语言魅力;合作研讨,领悟作者的创作风格;体验生活,联系自身经历,介绍印象最深的童年时代的物件或经历;延伸拓展,感受作品的深意。

〖教学步骤〗

一、检查作业

学生朗读自己的写作片断,其余学生评点选出优秀的习作。

二、学生齐读课文(2~6),画出自己喜欢的文句,仔细体会本文语言特点,领悟汪曾祺的语言艺术

1、学生品读课文,就自己喜欢的文句进行交流,并简述理由。

2、教师介绍汪曾祺的创作特点:

(多媒体显示)

汪曾祺长于江南,定居于京城。翻阅他的作品,不乏风和日丽、小桥流水的江南秀色和小四合院、小胡同的京城一景,极少见到雷霆怒吼、阔大无比的壮观场景。他凭着对事物的独到颖悟和审美发现,从小的视角楔入,写凡人小事,记乡情民俗,谈花鸟虫鱼,考辞章典故,即兴偶感,娓娓道来,于不经心、不刻意中设传神妙笔,成就了当代小品文的经典和高峰。

汪曾祺曾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他的语言一方面追求生活语言的色、香、味、活、鲜,令人感到清新自然;另一方面又讲究文学语言的绝、妙、精、洁、雅,令人读来韵味悠长。

3、学生自由选例品味评析:

生1:“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这一段多用短句,一句一断,大有生活中说一句停一下,略想后再接着说的神态。

生2:“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这些话都是朴素的“大白话”,信口而出,自然而然,让人备感亲切。

生3:“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这段话初读,觉得很平淡,但细细咀嚼,又觉得韵味无穷。一个普普通通的鸭蛋,在作者笔下居然写得如此别具一格,这是一般人通常不会注意的,但仔细一想,却又大合情理。淡青色的蛋壳比白色蛋壳更有“格调”,而鸭蛋的形状也确实有蠢笨与秀气之别。生活中的情趣是无处不在的。

生4:“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白嘴吃也可以”这两句,融入方言,带有较为鲜明的地方特色。

生5:“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高邮咸鸭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这两句,典雅的文言词语、诗句与极质朴的口语相映成趣,让人不由暗暗佩服作者高超的语言技巧,雅俗共赏。

生6:“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这一句话幽默风趣,读来让人忍俊不禁。

生7:“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绘声绘色,动感十足,取得了活灵活现的艺术效果。

4、教师总结:

大家评析得非常好。作者熔书面语与口语于一炉,将古汉语与现代汉语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平实、自然之中又时时流露出典雅雍容,显现出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语言功力。

5、学生齐读所评析的语句,再次感受作品的语言魅力。

三、合作研讨,领悟创作风格

教师提问,学生分组研讨。

提问:文章的开头大谈特谈家乡端午节的种种风俗,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写作风格?为什么不直接切入“端午的鸭蛋”?

明确:这正表现了他闲适自由的行文风格。作者行文如同随意聊天,于自然而然中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作者先浓墨重彩地描绘出“端午”的气氛,为文章主体“鸭蛋”预设了一个合理的背景,使下文写“端午的鸭蛋”变得水到渠成。

2、课文结尾,作者写到了东晋车胤“囊萤”夜读的故事。有人认为,这段话与课文内容无关,是赘笔;也有人认为,由萤火虫在鸭蛋壳里闪闪发亮的样子联想到车胤苦读用的囊萤,很自然,很随意,正体现了汪曾祺散文闲适自由的风格。你看呢?

学生就此讨论,交流。

这是一个开放性的讨论题目,学生能自圆其说即可。教师只需点明两种评价的角度不同,前者从结构严谨入手,后者从写作风格入手。

四、体验与反思

教师提示:汪曾祺先生笔下端午的鸭蛋是那样令人神往。掀开记忆的一角,尘封的岁月里留下了我们每个人金光灿灿的童年,请把你印象最深的童年时代的物件或经历介绍给大家听。

学生踊跃发言,师生共同沉浸在美好而又难忘的童年时光里,捡拾记忆沙滩上的贝壳。

五、课堂小结

童年是一片海,幼小的我们光着脚丫,在海边嬉耍玩乐,串串银铃般的笑声留在了我们的心海。岁月中富含生活的情趣,日常生活中饱含人生的韵味。只有充分感受生活中的种种快乐、平淡以及诗意,才算真正体验到生活的滋味。汪曾祺从小小的鸭蛋里尝出生活的真味,我相信,我们也会从一片叶、一粒沙、一滴水中咂摸品味出生活的真趣,成长的快乐。

六、延伸拓展

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内容如下:

满汉全席

洪烛

满汉全席令我联想到清朝,联想到那由强大走向腐朽的朝代。据说清入关以前也很朴素,所谓的宫廷宴席极其平民化,不过是露天铺上兽皮,众人围拢着炖肉的火锅盘腿而坐,类似于今天的野餐。《满文老档》记载:“贝勒们设宴时,尚不设桌案,都席地而坐。”然而当它坐定了江山之后,越来越讲究排场──表现在饮食方面就是形成了满汉全席。最初清官宴请文武大臣,满汉席是分开的,譬如康熙皇帝曾多次举办动辄数千人云集的“千叟宴”——都分满汉两次入宴。满汉席也分档次,其中一等满席,每桌价值白银八两,据此推理,这样的大型宴会真是一掷千金。后来逐渐集满席与汉席之精华于一身,乾隆年间自宫廷流入民间,一时风行神州。

清朝的满汉全席,似乎以扬州为最(作为江南的官场菜)。李斗的《扬州画舫录》里有详细记载。我又分别查阅了川式、广式、鄂式满汉全席的膳单,发现各地因口味不同,菜目也有变异,但几乎都以山珍海味为主体。虽未现场亲临,仅仅这一份份文字的菜谱就令我眼花缭乱。古人啊古人,为什么对待吃——有这么高的热情,这么多的创造?

满人宴饮有吃一席撤一席的习俗,这对满汉全席构成最大的影响,使之不再是一餐之食、一夕之食,需分全日(早、中、晚)进行,或分两日甚至三日才能吃完——可见其菜肴品种的繁多。满汉全席就是以这种多餐甚至持续多日的聚餐活动而著称。从日出吃到日落,从今天吃到明天——在那样的环境中,人仿佛变成吃饭的机器了,吃饭也变成某种机械的行为。这种狂吃滥饮、饱食终日的方式,即使在物质文明极其发达的今天看来,也是太奢侈了。吃的人难道不心疼吗?难道不空虚吗?

满汉全席大多在宫廷及官场盛行,由此可见,类似于后来的公款吃喝吧?长年累月地吃下去,还不把江山给吃空了,把老百姓给吃苦了,所以,春风得意的大清王朝,最先从饭桌上开始腐朽。它首先失败在饭桌上,然后才失败在战场上。因为当中华民族慢条斯理地烹饪,享用满汉全席之时,垂涎三尺的西方列强,却在紧锣密鼓地打制坚船利炮。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铺张浪费的满汉全席,正如清朝的历史一样,顶多只够吃几百年的。一个曾不可一世的华丽的王朝什么也没留下,只留下一桌冷冷清清的剩菜残羹——就像留下圆明园的断墙残柱一样,供后人瞻仰并且嘘叹。所谓的鸦片战争,是清朝走向黄昏的标志——这已是它最后的晚餐!

读文章,思考:作者有没有介绍满汉全席的菜肴的制作程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学生速读全文,然后自由发言。

提示:这篇文章选自洪烛的《北京的梦影星尘》一书,该文同前篇文章不同,是篇议论文。题目说是《满汉全席》,但文中没有介绍其中任何一道菜肴,只是描述了“满汉全席”当时的气势和规模。它集满汉各地菜肴的精华,是多餐甚至持续多日的聚餐活动,可谓一席千金,其铺张奢靡几乎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作者拿它与清入关前的朴素相比较,揭示了清王朝的衰败正是从这“满汉全席”的奢靡生活开始;作者还拿满清王朝正在摆大宴,与西方列强“却在紧锣密鼓地打制坚船利炮”作比较,进一步揭示了清王朝最终不敌外强走向衰亡的历史必然。文章最后结合社会现实告诫我们:我们应从历史的教训中觉醒,为民族的强大昌盛力戒奢靡腐败。总览全文,作者目光锐利,旁征博引,从一道宴席入手,引发出对一个王朝兴亡历史的深思,笔力浑厚,一气呵成,耐人寻味。

七、布置作业

1、课外选读汪曾祺的其他作品,散文、小说均可。

2、整理课上有关童年记忆的发言,把它收藏在《成长的足迹》中。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一、请收集有关端午的诗词,选其中一首,谈谈你的认识

二、以“端午的起源”为题,写一篇作文,介绍有关端午的传说、故事

三、以“我家乡的端午节”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综合运用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表达当地过节的风俗习惯和热闹场景,抒发你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四、开放探究

汪曾祺笔下那闪闪烁烁的鸭灯让人不由得想起《平湖西瓜灯》,读后你有什么感受?把它推荐给你的朋友,好吗?

平湖西瓜灯

嘉兴,我可爱的家乡!曾有多少文人墨客饱蘸乡情抒胸臆,以诗一般的语言赞美您。是啊,嘉兴风光秀美,物产丰富。这里且不说誉满神州的五芳斋粽子,名扬天下的桐乡槜李等著名土特产;也不说历史悠久的硖石彩灯等工艺品,单是平湖西瓜灯就已经美不胜收了。它不愧是我市工艺园地中的一朵奇葩。

所谓西瓜灯,就是将西瓜瓜瓤掏空,在瓜皮上镂出各式精美图案,内点蜡烛而成的一种特殊的季节性观赏灯。月夜,巷边弄里挑上几排瓜灯,整个的夜景便恍若被溶进了水晶宫内,清爽怡人,充满了静谧、和谐的气氛。要是檐下挂一盏瓜灯,朦朦胧胧地透出些微光,更会令人心静神宁,别有一番情趣。

平湖盛产西瓜,素有“江南第一瓜”之称。瓜好,皮也好。每逢西瓜上市,平湖一带瓜农闾人都要刻制几盏西瓜灯。随手取一西瓜,视其体形、皮色,先打好画的腹稿,然后用毛笔蘸上墨水在瓜皮上勾画出景物图像,最后用小刀依线阴剔阳刻,人们便会看到一幅幅惟妙惟肖、巧夺天工的图画。画面可由你任意想象,表达千种情、万种意。待画面刻成后就小心地挖去瓜瓤,当然留下的瓜皮得厚薄适度。然后再在瓜肚里插上一支点燃的小蜡烛(或通电灯泡),一盏玲珑剔透、风韵别致的西瓜灯便呈现于眼前了。

制西瓜灯,在平湖有着悠久的历史,每年都有盛大的灯会。可是曾有那么一段令人痛心的时期,人们为了生计而疲于奔波,无闲情逸致去认真雕刻、欣赏西瓜灯。瓜灯遭冷落,灯会甚至被遗忘。近年来,在改革开放春风吹拂下,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日益改善,人们的审美情趣也越来越高,对精神方面的要求也提到了一个新高度。瓜灯便重放异彩,不断推陈出新,以它无可比拟的美,甘露般滋润着人们的心。灯会更是一次比一次热闹。

灯会上,形形式式的瓜灯琳琅满目,可谓精品纷呈、争奇斗艳、妙趣横生。本地居民扶老携幼,举家出动;外地游客蜂拥而至;许多外宾也慕名而来,出现了人头攒动、万人空巷的场面。瞧,那碧绿的瓜皮透着柔和、嫩黄的微光,瓜灯上的景物迷离恍惚、若近似远,如隔一层绿纱,朦胧飘逸;远看,则冰雕玉琢、清冷甘冽,恰似冷月当门,频送凉意;遥望星空,只见天际平添了许多繁星——那是灯的海洋。咦,那边怎么有几只“萤火虫”在飘飞?细看,是孩子们手提瓜灯在玩捉迷藏。这不禁触动了人们未泯的童心——哦,那可爱的瓜灯。

真是“瓜灯奇姿放异彩,瓜乡风情扑面来。”西瓜灯,西瓜灯会,是嘉兴大地上的一颗明珠。平湖西瓜灯是历代嘉兴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可以预见,这件艺术品将愈来愈成为人们的宠物,在嘉兴大地上熠熠生辉。

提示:这是一篇以说明为主的文章。作者通过西瓜灯的制作工艺和灯会盛况,介绍了一种富有乡土特色的艺术品,反映出独特的瓜乡风情和家乡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说明文的写作,关键要抓住事物的特征,西瓜灯是“将西瓜瓜瓤掏空,在瓜皮上镂出各式精美图案,内点蜡烛而成的一种特殊的季节性观赏灯。”写出它的制作过程也是说明文的要求,取瓜→想象→勾画→阴剔阳刻→去瓜瓤→点燃蜡烛,即文中运用了由外到内的空间顺序。

文章的巧妙之处在于将瓜灯盛会上的瓜灯品种及效果融入到描写中,增添了情趣,突出西瓜灯是家乡嘉兴人民勤劳聪慧的体现。

【备课资料】

一、课文补遗

漫忆汪曾祺(节选)

邓友梅

讣告上说曾祺“终年七十七岁”,可我怎么也不相信,那时他才交“而立之年”。中国人提倡“老要张狂,少要稳当”,汪曾祺算个典型。若只见过他古稀之后的“张狂”相,绝想不出他年轻时稳当样儿!他三十岁时的扮相是:清瘦脸上常带稀疏络腮胡碴,背微驼腰略弯胸脯内含,穿一件蓝春绸面出风滩羊皮长袍,纽绊从未扣齐;脚上是港造上等皮鞋,好久未曾擦油;左手夹着根香烟,右手里端着一杯热茶。说话总是商量的语气,没见他大喊大叫过。有次文联内部开会,某领导人观察了他一会,发言时增加了点新内容。他说:“现在是新中国了么,我们文化干部也讲究点扮相么。要整洁,要充满朝气,别弄得暮气沉沉好不好……”他担当的角色,也没法不暮气。他是老舍、赵树理手下的大管事。在《说说唱唱》编辑部负责日常工作。《说说唱唱》本是“大众文艺创作研究会”的机关刊物。专门团结、联系北京城的闲散文人卖稿为生的作者(跟现在的专业作家不是一个意思),如社会言情小说作家张恨水、陈慎言,武侠技击作者还珠楼主,原《红玫瑰画报》主编陶君起,大清国九王多尔衮的王位继承人、专栏作者金寄水,参加这里工作的还有来自解放区的革命艺人王尊三、大学教授吴晓铃、既会演话剧还会写单弦的新文艺工作者杜彭等。各有各的绝活,哪位也不是省油的灯。汪曾祺却应付自如,开展工作结交朋友两不误。这些人之间有时还闹别扭,却没听过谁跟曾祺有过节儿。这就靠了他的“稳当”作风。汪曾祺办事处人,不靠做派,不使技巧,不玩花活,就凭一副真面孔,一个真性情。对谁都谦虚有礼,朴素实在。真谈起问题来,你才发现此人学问有真知灼见,写作有独到之功,使你敬而不生畏,爱而不生烦。

(《文学自由谈》1997、5)

汪曾祺简介

汪曾祺,江苏省高邮县人,1920年生。40年代肄业于西南联合大学。他从事小说创作已有四十多年,是位跨时代的作家。1940年到1947年写了《复仇》《野鸭名家》等短篇小说。60年代初写过几个短篇,辑成《羊舍一夕》出版,还编写过京剧剧本《范进中举》和《沙家浜》。《大淖记事》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另有《汪曾祺短篇小说选》和《晚饭花集》问世。汪曾祺追求小说散文化,追求小叙事,取得了非凡的创作成就。

二、重温经典

(一)荐读汪曾祺的《山丹丹》

山丹丹

汪曾祺

我在大青山挖到一棵山丹丹。这棵山丹丹的花真多。招待我们的老堡垒户看了看,说:

“这棵山丹丹有十三年了。”

“十三年?咋知道?”

“山丹丹长一年,多开一朵花。你看,十三朵。”

山丹丹记得自己的岁数。

我本想把这棵山丹丹带回呼和浩特,想了想,找了把铁锹,在老堡垒户的开满蓝色党参花的土台上刨了个坑,把这棵山丹丹种上了。问老堡垒户:

“能活?”

“能活。这东西皮实。”

大青山到处是山丹丹,开七朵、八朵花的,多的是。

山丹丹花开花又落,一年又一年……

这支流行歌曲的作者未必知道,山丹丹过一年多开一朵花。唱歌的歌星就更不会知道了。

(选自汪曾祺《人间草木》)

提示:读汪曾祺的散文,最突出的感觉是“淡”——平淡如水。

初读《山丹丹》,实在觉得读不出什么。写了一个关于山丹丹的故事,情节却简单到几乎没有,只有那么几句不咸不淡的问答,对山丹丹的好恶,似乎都不甚分明。

再读,似乎咂摸出点味道来了。“山丹丹记得自己的岁数”,这不是说山丹丹生来就具有一种灵性吗?“皮实”是什么?不就是生命力顽强吗?随便找个地方刨个坑栽上就能活,大青山到处是开七朵八朵花的山丹丹,多的是。对山丹丹的赞美之情其实已经溢于言表了。

然而又何止于此?细品之下,我们又会情不自禁地由物及人。一方水土养一方草木,亦养一方人。山丹丹不正像生活在那里的人民吗?生命力顽强而又充满灵性,凭着自己的勤劳与智慧,顽强与坚忍,建设、美化着自己的家园,终生默默无闻而无怨无悔,这,不正是黄土高原人民的真实写照吗?由此观之,作者明写花,实写人也;赞山丹丹,其实是在歌颂那里勤劳、智慧、坚忍不拔的人民。

意贵直率,而语贵含蓄。可见,若以“水”来比汪先生此文的话,也实在是一杯愈品愈有味的龙井茶水。

(二)话说端午

1、端午节由来与传说: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这里仅介绍以下四种:

源于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源于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太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源于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源于古越民族图腾祭: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有一种以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据专家推断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示明,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其生产工具,大量的还是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的青铜器。作为生活用品的坛坛罐罐中,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是他们所特有的,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因此,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

2、端午节的习俗

我国民间过端午节是较为隆重的,庆祝的活动也是各种各样,比较普遍的活动有以下几种形式:

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其实,“龙舟竞渡”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赋予了不同的寓意。

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划龙舟的传说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临江河湖海的地区,每年端午节都要举行富有自己的特色的龙舟竞赛活动。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湾开始举行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在香港,也举行竞渡。

此外,划龙舟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等及英国。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1991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在竞渡前,举行了既保存传统仪式又注入新的现代因素的“龙头祭”。“龙头”被抬入屈子祠内,由运动员给龙头“上红”(披红带)后,主祭人宣读祭文,并为龙头“开光”(即点睛)。然后,参加祭龙的全体人员三鞠躬,龙头即被抬去汨罗江,奔向龙舟赛场。此次参加比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60余万人,可谓盛况空前。尔后,湖南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赛龙舟将盛传于世。

端午食粽: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时人周处《岳阳风土记》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南北朝时期,出现杂粽。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佩香囊: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悬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石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可见,古人插艾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这些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端午节上山采药,则是我国各个民族共同的习俗。

3、端午节诗选: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竞渡歌(节录)

(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节令门·端阳

(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七律·端午

老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