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区第二中学 孙平
【知识目标】
1、识记重点词语。
2、速读全文,复述全文。
【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重点词句,把握文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
2、感受品味孙犁作品的明丽清新的笔调,秀丽隽永的风格。
【德育目标】
通过本文学习,让学生对战争与英雄有更为深刻全面的理解,树立我们的人民是英雄的人民的信念。
【教学媒体】
投影仪、录音机。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对“战争”和“英雄”这两个词语是如何理解的?
二、识记重点字词
尖利能耐悠闲寒噤阴惨仄歪央告转弯抹角月明风清
张皇失措
三、整体感知
放录音,学生跟读全文,复述故事内容。
故事发生的时间:抗日战争时期;
地点:白洋淀地区;
故事的主人公:老头儿──交通员;
性格:过于自信与自尊;
事情的起因、经过与结果。
四、思考品味
1、试用一句话概括故事主人公的性格特征?
(老头子过于自信与自尊。)
课文中哪些内容表现了他的这个性格?
2、课文中有一段话精彩的描写了老头子因没有圆满的完成任务而懊恼、内疚、自责的心理,清你找出来进行仔细的品味,并将第二天二菱目睹老头子的英雄行为时的心理表现出来。
3、感受本文的创作风格:
在许多的文学作品或影视作品当中,战争意味着屠戮与血腥,意味着惨烈与恐惧,然而在孙犁战争题材的作品中我们更多的则是感受到了诗情与画意,体味到的是人性的美丽。课文中有不少这样的句子,如“月明风清的夜晚……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便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
4、体会老头形象的现实意义(战争的人民性问题):
老头子实际上成千上万的抗日军民的一个典型的代表,他的形象意义在于表明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人民,中国人民是不可以被征服的。
五、拓展延伸
完成研讨与练习一。
1、教师总结。
2、巩固提高。
3、完成目标。
【课后记】
本课的重点在于体味老头子鲜明的性格特征和如画的语言,要通过朗读、品味、思考调动学生的情感储备,达到陶冶学生性情,提高人生品味的教学效果。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语
新学网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09006221号